樂平庄水庫
❶ 安各庄水庫的水庫工程介紹
1、 工程位置
安格庄水庫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境內的安格庄村西,位於中易水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476k㎡,佔中易水山區流域面積的93.5%,占整個河流流域面積的42.6%。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等綜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級為II級。
2、水庫建設情況
安格庄水庫由河北省水利廳設計院設計,始建於1958年6月,安格庄水庫1958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1960年6月主體工程完工之後,未經驗收即投入了運用。樞紐並不完善和配套,一些工程項目遺留相當大的尾工,因此從1960年以後,水庫長期處於邊運用邊施工中。
1961年10月至1962年5月,在壩腳前補做了粘土截水槽防滲工程,目的解決原水平鋪蓋防滲效果差問題。
1963年12月至1964年6月,在輸水洞出口補做了消力池工程,解決了輸水洞泄洪無消能工程的問題。
1965年5月至12月,溢洪道進行了擴建,採用大爆破方法,加深擴寬,堰頂高程由157.4 m降至155.0m,左岸擴寬了7m,凈寬達到了25m,防洪標准有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洪水。
1970年3月至1972年7月,水庫進行了工程續建,主要項目有:溢洪道按千年一遇洪水標准開挖襯砌建閘;輸水洞洞身做固結灌漿,解決洞身裂縫問題;水電站廠房石方開挖和土建工程,為以後機組安裝做好准備。
2001年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工程。主要項目有:溢洪道加固;大壩加高和北壩頭防滲處理;八里溝副壩建設;輸水洞進口處理;安格庄防護牆改建和入庫路改擴建等。工程完成後,水庫防洪標准將提高到2000年一遇洪水。
3、安格庄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工作已於2000年12月完成,簽定結論是:
(1)對設計洪水進行了延長系列分析,新成果與1985年審定成果接近,仍採用原成果。經復核,大壩防洪安全標准為1500年一遇。
(2)根據1990年國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安格庄水庫位於6о基本烈度區,設計地震烈度6о ,按規范不再 進行抗震復核。
(3)土壩壩坡穩定基本滿足規范要求,壩體變形大部已趨穩定 ,但左壩段存在嚴重問題,山體節理裂隙發育並有順河斷層,壩體填築質量差,土料混雜,加有透水性強的含礫壤土,在0+487~0+517段,下游壩坡在高程146.5~150.4m范圍,曾發生大面積散浸 ,威脅大壩安全。
(4)根據壩基觀測資料和分析計算,壩基滲透滿足要求,滲流穩定,左壩段鋪蓋滲透坡降偏大,存在安全隱患.
(5)溢洪道泄流能力滿足要求,但閘前混凝土鋪蓋質量差,裂縫多,防滲嚴重失效,在水位162.5m閉門條件下閘室底板 上游面出現拉應力 ,同時溢流堰抗浮不滿足要求;上下游岸牆混凝土護砌高度不夠,繞滲影響岸牆穩定;閘門主軌道強度嚴重不足.溢洪道不能安全運行。
(6)泄洪洞泄流能力和洞身襯砌強度在水輪機導葉關閉時間不小於6秒情況下,基本滿足要求。隧洞有裂縫及滲漏問題,影響工程的正常運用和安全。
(7)泄洪洞進出口閘門及啟閉設備已運行40年,陳舊老化,啟閉機為非標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大壩安全類別評定為三類。
水庫工程經過續建、加固後,工程日趨完善。2001年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主要是大壩加高0.5m,加固後的主要建築物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洞兼泄洪洞、水電站、八里溝副壩。
另外,水庫還有易水灌區和紫荊關引水工程。
4、水庫自1960年投入運用以來,曾經歷了三次較大洪水。1963年8月3日至10日,流域平均降雨量898mm,三日洪量3.027億立方米,攔蓄61.3%,最大入庫洪峰流量6230立方米/秒,最大出庫流量499 立方米/秒,消減洪峰92%,最高洪水位達162.08m。
1964年8月11日至14日,流域平均降雨量332mm,三日洪量9826萬立方米,攔蓄65%,最大入庫洪峰流量2050立方米/秒,最大出庫流量216 立方米/秒,消減洪峰89.5%,最高洪水位達148.03m。1996年8月2日至4日,流域平均降雨量312mm,三日洪量7126萬立方米,最大入庫洪峰流量733立方米/秒,最大出庫流量254 立方米/秒,消減洪峰66%,最高洪水位達159.21m。前兩次洪峰流量分別是下游安全泄量(1000 立方米/秒)的6至2倍,水庫調節後皆不足安全泄量的一半,減輕了下游的洪澇災害。水庫興利為完全年調節,調節水量主要用於灌溉和發電。實際最高蓄水位達159.27m。1960年至1995年水庫總徑流量55.14億立方米,年均1.58億立方米,其中累計引拒馬河水量19.83億立方米,年均0.57億立方米。灌溉用水總量33.39億立方米,年均0.9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1396萬畝,年最大灌溉面積35萬畝。1974年水電站並網發電至1995年,累計發電量21732萬度,年最大發電量1752萬度,年均1034萬度。1979年至1995年向天津市及白洋淀供水1.12億立方米。1974年至1995年共捕獲魚蝦1743噸,單產7.5kg/畝。
❷ 安各庄水庫的介紹
安各庄水庫系海河流域大清河系中易水的控制工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境內安各庄村西,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3.09億立方米。水庫工程於1958年動工興建,1960年6月完成土壩主體工程、泄洪洞及溢洪道一期工程後投入運用。水庫樞紐工程由土壩、溢洪道、泄洪洞(兼作輸水洞)、水電站等建築物組成。
❸ 莊裡水庫哪些村莊搬遷
詳情請參考 莊裡水庫網路 莊裡水庫貼吧已開通歡迎關注。
❹ 小型水庫山莊取名。。。文雅點不對外開放的。。
1.歸去來兮庄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文人雅士的選擇,在這里可以把它當做心裡歸屬,有山有水,世外桃源
2.東籬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❺ 下米庄水庫上游好玩還是下游有什麼區別
下米庄水庫的上游相對好些,由於有水,基本上形成了濕地公園的原始生態。請看圖——
❻ 安格庄水庫和望龍水庫哪個好玩
望龍水庫
❼ 水庫擴建,都哪庄搬遷啊
你是那村的?
❽ 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樂平好玩的地方推薦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洪岩仙境風景名勝區概況
洪岩仙境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景德鎮市最佳十景之一,入圍江西省十大新旅遊景區評選終評名單。位於樂平市東北洪岩鎮的峁山,距離樂平市區40公里。主景洪源仙境系中生態時期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內全長1620米,最高70米,最寬80米,三大廳兩百多至景觀晶瑩絢麗,儀態萬千,形威神似,栩栩如生,石鍾乳、石筍、石柱遍及洞中,其中水中天、九天飛瀑、仙人田、震天雷被雀為仙境四絕,位居中國同類溶洞洞內景觀之首,南宋名臣洪皓賦詩贊曰:「有此乾坤有此岩,誰知仙境在人間。」洪源仙境是大自然恩賜的自然遺產,是自然造就地下藝術宮殿。此外還有丹桂飄香、怪石嶙峋,藤穿石、石抱樹的「石林峰谷」;建於明萬曆26年,終年水花飛濺的「鐵井飛泉」;更有「一門四進士,一相兩尚書」的洪公氣節和《容齋隨筆》的巨獻。景區內建有一座環境幽雅,建築別致,按現代星級酒店模式打造的休閑山莊——洪岩山莊,是集旅遊觀光、休閑養生、商務度假、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佳境。
國家AAA級景區——江西怪石林景區概況
江西怪石林景區地處樂平、萬年、弋陽三縣(市)交界處的樂平市眾埠鎮境內,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石林美景和華東地區最大的地下河、最壯觀的溶洞,由怪石林景區、石林迷宮景區、水簾洞景區、花果山農業生態景區四個組成部分,有怪石、怪洞、怪水、奇藤怪樹、奇怪的氣候「五大怪」之絕妙自然現象,其中尤以怪石、怪洞為最。如雕似琢的怪石林與美麗迷人的地下河交相輝映,駿馬迎賓、神龜獻寶、天馬行空、三星高照等惟妙惟肖的象形石令人目不暇接,加之綠樹掩映、藤蘿繚繞,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生態景觀圖,美不勝收。怪石林風景范圍之廣、景觀之美,在我國眾多石林景觀中極為罕見,被專家形象地稱為「江南喀斯特地貌博物館」,享有「中國最奇美的石林」美譽,是人們觀光賞景、避暑、休閑探險的好去處。目前,景區正全力申報國家4A景區,聘請了專家高標准規劃建設「水簾洞」和「石林迷宮」等精品景區,開發國內少有的洞內漂流旅遊項目,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翠平湖概況
翠平湖位於江西省樂平市境內,亦稱共產主義水庫,始建於1958年,系江西省十大水利工程之一。聚水面積為155平方公里,庫容量為1.187億立方米。縱深30-40華里。這里青山、綠水、藍天、碧樹盡收眼底,色彩斑斕,藍浸綠染,相映成趣。雄鷹在山谷中盤旋,水鳥在湖面上嬉戲,淡霧如輕紗飄逸在湖面上,縈繞於山峰間,似虛擬幻,如夢如醉。泛舟湖面,宛若「人在畫中游」,如入世外水澤國。原中國旅遊協會區域旅遊開發專業委員會主任,已故北京大學教授陳傳康曾到此考察旅遊資源,建議共產主義水庫名稱「翠平湖」,並揮豪寫下「翠上平源泛遠山,綠水立舟縱深港」。
樂平古戲台概況
樂平素有「中國古戲台博物館」之稱,現存戲台412餘座均造型雄偉,氣勢恢弘,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樂平古戲台融建築、工藝雕塑、美術和文學於一爐的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和國內罕見的文化旅遊資源,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和觀賞價值,已引起了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以及廣大遊客的重視與關注,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人民日報(海外版)、台灣《桃園觀光》、《大地》雜志籌海內外、40多家新聞媒體對它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央電視台曾多次以專題片形式向國內外觀眾推介。現正積極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為滸崦古戲台,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由戲台、看台、名份堂三部分組成,是睛雨兩面祠堂台的精品,晴檯面北,朝廣場及樂安河,雨檯面南與程氏名份堂相望,兩邊配有閣樓看台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建築保存基本完好。滸崦古戲台造型雄偉,氣勢恢弘,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歷居山景區概況
歷居山景區位於洪岩鎮境內,距離樂平市區43公里。該山屬懷玉山脈支脈,主峰仙姑峰海拔高度為798.2米,山林面積約4萬余畝,由於該地區有大面積森林覆蓋,海拔相對較高,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環境,一般夏季氣溫要比市區低3—4℃,冬季要高2—3℃,從而使得這里的植被十分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這里的自然風光主要有古樹名木、居山雲海,登高望遠,觀山間日出、日落,偉人峰等。
樂平塔前鎮硯山景區概況
硯山景區位於本市塔前鎮內,距樂平市區10公里。區域內下徐古民居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頗有可觀之處,還有古橋、古驛道、古陶器作坊、古石碾、水春等「古」色人文旅遊資源、自然風光也十分秀麗,有溫泉、瀑布、溶洞,有珍希罕見的「菊花石」、「石抱樹」、「樹抱石」等奇特自然景觀,古有「硯山十景」,今有 「硯山八景」,且離景德鎮市和樂平市都很近,新國道穿境而過,有很好的區位優勢。
樂平涌山仙岩洞穴--舊石器時代遺址概況
涌山洞遺址位於樂平市北33公里的涌山鎮涌山山腰部岩洞內。洞內高9米,寬15米,長約200米。涌山洞遺址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洞穴遺址,距今約10萬年。動物化石原件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該遺址為江西省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1964年《人民日報》第四期曾刊登該遺址照片一幅。1987年12月公布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樂平眾埠鎮紅十軍建軍舊址簡介
紅十軍建軍舊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位於樂平市眾埠鎮界首村,距離樂平城區30公里,是展示中國革命發展歷史的專題型場所。舊址包括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簡稱紅十軍)革命歷程展覽室——馬代祠堂和紅十軍建軍典禮台——萬年台兩部分。1930年7月21日,中共贛東北特委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示,決定以獨立一團為骨幹,吸收贛東北各地游擊隊、赤衛隊,擴編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第二天,在樂平眾埠鎮界首隆重舉行紅十軍建軍典禮,宣告紅十軍成立。
紅十軍是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方誌敏、邵武平、周建屏、黃道等親手創建和領導的長期獨立戰斗在閩浙贛皖,根據地的一支主力紅軍。新中國成立後倖存並任黨和軍隊主要幹部的汪東興、肖勁興、粟裕、饒守坤等就是其中的成員。
樂平蔬菜觀光休閑基地概況
樂平是全國久負盛名的「江南菜鄉」,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市)和江西省唯一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縣(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和蔬菜集散中心。
目前,該市蔬菜播種面積達到31萬畝,總產量96萬噸,總產值11.8億元。現有40個品種獲農業部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有9個基地12.6萬畝面積獲江西省認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樂平萵筍」、「樂平地瓜」等蔬菜均為江西名優農產品,「綠樂萵筍」、「金鵠」獲省級著名商品稱號。樂平蔬菜吸引了大量前來觀賞品嘗購買的遊客,帶動了當地特色休閑觀光農業旅遊的發展,現已建成兩個以蔬菜觀光休閑體驗為特色的江西省鄉村旅遊示範點——鎮橋鎮百樂村和金鵠生態農業園。
❾ 東庄水庫的介紹
東庄水庫位於涇河下游峽谷末端陝西省禮泉縣原東庄鄉和淳化縣車塢鎮河段處,總庫容約為30億立方米,壩高23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估算總投資120億元,建成後將是陝西庫容最大、壩體最高的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