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普寧湯坑水庫

普寧湯坑水庫

發布時間: 2020-12-17 17:34:57

Ⅰ 求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湯坑村詳細資料

位於普寧市區東南10.8公里處,距離普寧火車站6公里左右,普寧大道經過該村,處於普寧最大水庫湯坑水庫壩下,有人口1.22萬人(主要以馬氏為主,何氏,黃氏較少),是下架山人口最多的行政村。

Ⅱ 求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祥細資料

下架山鎮.海撥19米.普寧市轄鎮.在流沙東南9.3公里處,東毗潮陽,南鄰惠縣,1949至1956年先後屬普寧縣橫溪區\占隴區\第六區...1994年5月鎮遷新南湖下架山大道西側辦公.有耕地2.05萬傾,山地9.8萬畝. 是革命老區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軍南下,郭沫若等領導人曾在咸村西南馬鞍石洞避敵...1961年建下架山公社,後並入軍埠公社,1973年重建下架山公社,1984年改區,1986年設鎮。
位於市境東南部,面積82.74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境內公路網連接各村。轄下架山居民管理區、安溪、陂老、陂新、長壇、大海、多年、高明、古山、和寮、橫溪、蛟池、葵嶺、南城、新光、石盤、雙豐、湯坑、塗坑、碗仔、西山、咸寮、下西埔、上西埔、白沙溪、百吉嶺、長溝圍、虎崗山、老堆柄、老南湖、倪厝鄉、水供塘、新南湖、中央埔等農村管理區.
農業主產水稻、番薯、水果。工業以服裝、化塑、葯品為主。漢族民間舞蹈的英歌舞活動遍及各村。湯坑古文化遺址距今已3千多年歷史。鹽嶺徑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石刻標語10條,屬省級文物。下架山英歌隊:普寧英歌的一份子,首推下架山咸寮與塗坑等村。
"湯坑水庫"工程於1958年8月興建,1960年1月竣工,集雨面積原為41.5平方公里,上游白沙溪水庫建成後,集雨面積為34.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為2321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7542萬立米。防洪標准,按10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正常蓄水位58.26米,相應庫容為2979萬立米;設計洪水位59.11米,庫容3130萬立米;校核洪水位60.2米,庫容為3339萬立米,壩後興建電站一座,裝機2台,容量800千瓦和日產3噸的水廠。 水庫設計灌溉面積4.7萬畝,現達灌溉面積4.05萬畝。是一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顯著的多功能水庫工程.
水庫主要建築物:
1.土壩:均質土主壩一座,長350米,壩頂高程61.96米,壩面寬6米,最大壩高39.7米;副壩一座,長130米,壩頂高程61.96米,壩面寬6米,最大壩高27.7米。
2.溢洪道二座,一為套簡式,直徑1.9米,堰頂高程42.56米,最大泄流量為98立米秒,一為有控開敞式,設3孔,堰頂高程53.26米,總凈寬14.1米,最大泄流量為467立米秒。
3.輸水涵管為鉿有壓圓管,直徑1.1米,進口高程33.32米,最大流量為6立米秒。工程失事對下游的影響有:普寧市下架山、軍埠、占隴三個鎮,耕地面積5.6萬畝,18萬人口,流沙市區供水和國道324線等。
"大壩仔水庫"大壩仔水庫是下架山鎮一座小型水庫,總庫容400萬立方米,水量豐富。是解決當地群眾飲水難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為使該項目早日上馬建設,下架山鎮黨政精心抓好項目籌建申報工作,得到上級的批准。工程計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日可供水2萬噸。為籌集建設資金,該鎮一方面積極向上級爭取扶持資金,另一方面積極籌集民資投入工程建設。該鎮主要領導動員廣東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興田為這一民心工程出錢出力。馬興田先生決定拆除該公司在大壩仔水庫邊的康旺畜牧養殖基地,並投資530萬元參與該項目建設,使建設資金得到有效保障.解決全鎮8萬多人口的飲水問題。
"湯坑溫泉"位於下架山鎮湯坑村河邊,流量0.4升/秒,水溫44攝氏度? 。
"下架山市場"下架山鎮一直以來「有鎮無墟」,群眾主要在蛟池村至下架山中學路口的狹窄道路兩旁集市,占路為市、阻塞交通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該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決定開發建設鎮農貿市場。市場工程計劃總投資1800多萬元,佔地60多畝,總建築面積約35000平方米。工程分2期建設,第一期工程已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已建成鋪面50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部分鋪面已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計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目前,原有商住樓拆遷安置補償、地基平整和市場具體設計工作已完成,其它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普寧有名城,名為南婆城.南婆城是下架山鎮境內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大南山北麓竹竿山鑼鼓石東北側、縣城流沙東南6公里處。據傳,南宋末年,詹、呂、薛三姓從福建遷於此創村。明、清年間王、孔諸姓從潮陽及本縣等地遷入。祥興一年(1278)宋帝昺戰敗南逃,於此建「南方新城」,稱「南城」,分頂城、下城、東門、西門、一馬路巷、二馬路巷、圍內等。後因宋帝昺卧地「沉蝕」而改稱「南婆城」。是原國家廣電部秘書長孔邁(名東平、號祥哲,孔子75代孫)和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孔泉的故里.清乾隆年間,南城百姓於練江之濱、村西側的「浮水蓮花」地建「大聖古廟」,祭祀「齊天大聖」,當地群眾習慣稱「大聖古廟」為「南婆城佛祖廟」,該廟香火旺盛,顯譽潮、普、惠三縣。具有230多年歷史的「大聖古廟」,因豐富的文物價值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而受到當地歷代百姓的崇敬。南婆城因「大聖古廟」而更加馳名。
葵嶺村--《汕頭市長故鄉》,這里是90年代人人都知汕頭市長周日方;葵嶺華僑張中畊--張中畊,香港華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華總商會常董、汕頭商會副會長、潮州商會會董、廣東政協委員、人大代表。
倪兒村華僑倪少傑--倪少傑,香港企業家。1948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工程管理系,1949年赴英留學,畢業後返港。在堂兄的織染廠擔任主任、廠長,後任日豐公司主席、中國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立法局議員。1993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第二批港事顧問。
碗仔村.別名案仔村.馬氏創村所建石屋前,有一長方形狀若案幾的山地,故名.有因村四面環山,呈凹圓形,狀若碗,故稱今名,該村人才輩出,數有名的就是康美葯業董事長馬興田.
湯坑.在普寧縣城東南10.8公里。屬下架山鎮 。村南坑中有溫泉噴出,故名。
雙豐村.原名雙鳳圍村,地處湯坑、下西埔、蛟池的交界處。和湯坑馬氏是同一宗。
橫溪村.明萬曆年間,橋柱陳氏一支遷居於此.後有鄭,宋等姓也遷居於此.因有一條溪流橫貫村中,故名.
石盤村.明末,張姓從福建遷居大埔縣,清初再遷此.村四周環山,怪石嶙峋,地域圓似盤,故名.
蛟池村.明末,黃氏遷此.後傅,陳,鍾,翁等姓遷入.相傳村中有一池塘,曾有蛟龍出現,故名.
長壇村.又叫長腳壇.橫山陳氏一支分衍於此.
百吉嶺村,明萬曆廿年(1592年),馬氏從揭陽遷居於此.相傳嶺徑常有盜賊搶劫,故名百劫嶺,又劫與吉諧音,故稱今名.

Ⅲ 寫一篇描寫普寧湯坑水庫的作文

在我抄的記憶中爺爺家後院里幾棵杏樹,這幾棵杏樹高大挺拔,有毛杏'油杏 '等等...
每當我回到爺爺家的時候都是杏子成熟的時候,所以一到家我就迅速的跑到後院吸一口杏子的香味,然後就准備上樹去摘杏子。我一踏入草地杏子的香味有被我聞到了,滿枝的杏子露了盈盈笑意,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極富有詩意。
有一些杏子的花還沒有落,我就盡情觀賞晶瑩純潔的杏花,每一朵都是五個微微上翹的花瓣,親昵地擁抱在一起,又嬌嫩,又潔白,千姿百態。你看,怒放的,含苞的,嬌羞欲滴,再加上那濃郁重疊的綠葉,使她比國色天香的牡丹還顯得婀娜多姿.
杏子一般在6月中旬熟的,但個不大,也有一點點酸.所以杏子成熟都要到6月下旬了.
好了,不說了,再說我的口水快要流成河了.
希望大家到我爺爺家來吃杏子!

Ⅳ 歷史上有沒有台風登陸過廣東省普寧市

熱帶氣旋會引發許多種自然災害,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主要的災害性天氣之一內,而粵東沿海是容我國熱帶氣旋登陸的高頻中心之一。普寧市地處廣東省東部,南臨粵東沿海,熱帶氣旋帶來的暴雨和大風災害影響頻繁。2001年7月6日,受台風「尤特」影響,出現日雨量117·5 mm的強降水和6級以上大風天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92億元。2003年9月2日到3日,受台風「杜鵑」襲擊,出現8~9級大風,並伴有暴雨,全市倒塌、受損的房屋、廠房、校舍2 903間,直接經濟損失8 863萬元。2006年7月15日到16日,受台風「碧利斯」影響,全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並伴有6級以上大風;15日08:00至16日08:00,里湖烏石和湯坑水庫自動站測得日雨量分別為348·9和356·2 mm,且湯坑站出現陣風9級的大風,全市直接經濟損失2·488億元。

Ⅳ 求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南城村詳細資料

普寧有名城,名曰南婆城。
南婆城是下架山鎮境內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大南山北麓竹竿山鑼鼓石東北側、縣城流沙東南6公里處。有王、孔、薛、張、吳、黃、湯、陳等8姓4000多人。
南婆城有特產「普寧南婆城白花荷蘭豆籽」,年產250擔左右,遠銷東南亞及國內各地,古時普寧人「過番」,喜歡捎帶一些家鄉特產,「南婆城白花荷蘭豆籽」是必備特產之一,海外赤子吃到「南婆城白花荷蘭豆籽」,就彷彿回到故鄉一樣親切。我外公以前就是在村裡賣「南婆城白花荷蘭豆」很有名的菜籽商。不過很可惜現在的南婆城白花荷蘭豆已經絕跡了。
據傳,南宋末年,詹、呂、薛三姓從福建遷於此創村。明、清年間王、孔諸姓從潮陽及本縣等地遷入。祥興一年(1278)宋帝昺戰敗南逃,於此建「南方新城」,稱「南城」,分頂城、下城、東門、西門、一馬路巷、二馬路巷、圍內等。後因宋帝昺卧地「沉蝕」而改稱「南婆城」。關於南婆城的由來,村裡曾經的傳說是這位南宋皇帝逃難來到這里,他的軍師在看到地形後說這里適合建造都城,不過在經由竹竿山時轎子破了,後來說可惜呀可惜,城破了,於是把南城改名「南破城」,但後來為了好聽人們把「破」改成了「婆」,因此「南婆城」由此而來。
清乾隆年間,南城百姓於練江之濱、村西側的「浮水蓮花」地建「大聖古廟」,祭祀「齊天大聖」,當地群眾習慣稱「大聖古廟」為「南婆城佛祖廟」,該廟香火旺盛,顯譽潮、普、惠三縣。每年農歷三月,該村及早塘鄉、大長隴等34個鄉村在此舉行廟會,朝拜者眾。清同治元年(1862)、1980年和2005年,當地群眾及社會賢達集腋成裘,三次在原廟址依原狀翻新修建。具有230多年歷史的「大聖古廟」,因豐富的文物價值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而受到當地歷代百姓的崇敬。南婆城因「大聖古廟」而更加馳名。
1925年至1949年南城經歷第一、二次國內戰爭和解放戰爭,是歷次革命時期我地下黨的活動據點,其中「大聖古廟」、「頂新厝」、「下新厝」為主要活動陣地,1926年罹兵焚,1933年和1948年該村村民陳錫臨、孔武,泥溝鄉村民許武於此壯烈犧牲,全村先後共有8位革命烈士。解放後南城被稱為「紅色游擊區」和革命老蘇區,是原國家廣電部秘書長孔邁(名東平、號祥哲,孔子75代孫)和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孔泉的故里。
關於烈士孔武的死,我聽爸爸說我的爺爺曾經透過家裡的窗口親眼見到孔武的犧牲過程。爺爺說孔武是當時武工隊(武裝工作隊)的隊長,當時孔武為了革命的需要曾接受任務炸了普寧白馬橋,後來躲到了村裡過起了日子,可是由於叛徒的出賣,有人把他告發了,於是當時就有人要來抓捕他,本來孔武是可以逃脫的,可是當他看到他的同伴被人抓住的時候,他為了返回去救他的同伴,結果腿被槍打中了,可是他仍然堅持跑到了我們村與隔壁村交界的「蓮池」,不過,他後來還是被人給追到了,結果還是在村裡的經溝(潮汕話)那裡壯烈的犧牲了。不過可惜我的爺爺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對於這段歷史我還是沒辦法詳細的了解。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