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紅線管理
1. 什麼是生態紅線
生態紅線
是
我國
生態環境
保護的
制度創新
,是個綜合管理體系,由
空間
紅 線、
面積
紅 線和管理
紅線
共同構成。
生態紅線主要分為重要
生態
功能區
、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三大
區域
。
2. 生態紅線和生態控制線區別
生態紅線是指為了維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禁止開發建設的區域,是絕對不能碰的。
生態控制線是指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但可以進行一定的開發活動,是開發與禁止的中間階段。
生態紅線比生態控制線更為嚴格,也即將納入國家法律,是絕對禁止破壞的區域。
解釋得不清楚之處請諒解。
3. 什麼叫生態紅線
生態紅線一般指生態保護紅線
生態保護紅線的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目的是建立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對生態功能保障、環境質量安全和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監管要求,從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生態保護紅線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操作可達性等特徵。具體來說,生態保護紅線可劃分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限。
(3)生態紅線管理擴展閱讀:
生態保護紅線標識含義: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保護紅線標識取自書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同時,鮮紅的紅線給人以警示,傳達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安全底線和生命線的本質。整個標識造型開放舒展、色彩鮮明,充分展現了生態保護紅線這一生態保護領域「中國名片」的風采。
4. 什麼是生態紅線生態紅線遵循哪些原則
生態 紅 線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創新,是個綜合管理體系,由空間 紅 線、面積 紅 線和管理 紅 線共同構成。
5. 風景區生態紅線劃定的調整申請怎麼寫
第一條 為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生態保護紅線,是指依法在陸地和海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的嚴格管控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所包圍的區域為生態保護紅線區。
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其管理適用於本辦法。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態保護紅線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將生態保護紅線納入相關規劃並施行。
第四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環境保護、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文化、旅遊發展、測繪、海洋、水產畜牧獸醫、氣象等行政主管部門成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協調組及總技術組,研究決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重大事項,組織、指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實施工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相應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理協調機制。
6.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如何劃定
北京3月12日「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項明確任務。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指出,生態保護紅線將為中國生態環境建起一道制度「屏障」。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不少自然保護區,但生態破壞的情況仍時有發生。黃潤秋表示,生態保護紅線將為現有自然保護區增加一個「制度屏障」,實現進一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