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標志
① 新疆溫泉喇嘛蘇銅礦床
一、大地構造位置
溫泉縣喇嘛蘇銅礦床位於賽里木地塊次級單元庫西姆契克元古宇呂梁期基底凸起與漢吉尕華力西期弧前盆地的結合部位靠老地層一側,距博羅霍洛山北坡深大斷裂約1Okm。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
出露有薊縣系(Jxks)、青白口系(Qnkl)等一套淺海相碳酸鹽建造;中上泥盆統(D2-3)的淺海相類復理式變質碎屑岩建造;下石炭統阿恰勒河組(C1a)海陸交互相碳酸鹽、碎屑岩建造,下二疊統烏郎群(P1wl),下部為安山岩、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建造;上部為陸相層凝灰岩-碎屑岩建造。
(二)構造
褶皺和斷裂都很發育。主要褶皺構造走向為EW向或近EW向,褶皺構造表現為寬展的短軸背斜和向斜。斷裂構造則表現為NEE向和NWW向壓扭性特徵,構成本區的主要構造骨架。
(三)岩漿岩
華力西旋迴對全區有廣泛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晚石炭世和早二疊世之間的第V幕。伴隨華力西構造運動有較強的岩漿侵入和火山活動,早期為英安斑岩、石英閃長岩;中期為花崗斑岩、斜長花崗斑岩、花崗閃長斑岩、石英正長斑岩;晚期為閃長玢岩和輝綠玢岩等。最重要的是華力西中期的花崗岩類和中酸性淺成脈岩,為成礦元素的活化、遷移、富集成礦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礦床地質
(一)地層
喇嘛蘇礦區出露的地層有中元古界薊縣系庫西姆契克群(Jxks)、下石炭統阿恰勒河組(C1a)及少量下二疊統烏郎群(P1wl)(圖2-100)。
庫西姆契克群下亞群(Jxksa):主要由深灰色中厚層狀、薄層狀的碎屑灰岩組成,底部為灰黑色薄層狀炭質灰岩,向北由互層狀逐漸過渡為中厚層狀微晶灰岩夾礫屑灰岩,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黃鐵礦化,偶見弱銅、鉛礦化。上亞群主要由灰黑色片理化泥質砂質夾少量褐黃色千枚岩、板岩組成,沿走向不穩定。庫西姆契克群下亞群分為7個岩性段(圖2-100)其中第三和第五岩性段是主要含礦地層。
第五岩性段(Jxksa-5):黃褐-褐灰色中厚層含砂屑礫屑微晶灰岩,夾層泥屑微晶灰岩互層。層內含大理岩及條帶狀夕卡岩透鏡體和細粒褐鐵礦,薄層理發育,還見微層理波痕及沖洗層理,厚493.4m。
第三岩性段(Jxksa-3):灰色、暗灰色中厚層泥晶灰岩含薄層礫屑灰岩與泥、砂屑微晶灰岩互層,夾硅質條帶及夕卡岩、大理岩透鏡體。水平層理及斜層理發育,局部見細波紋層理,層面有褐鐵礦礫屑分布,厚383m。
圖2-100喇嘛蘇銅礦床地質簡圖(1∶10000)Fig.2-100Geological sketch of Lamasu copper deposit(1∶10000)
1—礦化體、礦體及其編號;2—斷層及其產狀;3—背斜;4—鑽孔位置及其編號;5—剖面位置;Q—第四系;Jxksa-5—薊縣系庫西姆契克群下亞群第5岩性段;Jxksa-4—下亞群第4岩性段;Jxksa-3—下亞群第3岩性段;Jxksa-2—下亞群第2岩性段;Jxksa-1—下亞群第1岩性段;Ls—灰岩;Hs—夕卡岩化灰岩;MI—大理岩;SK—夕卡岩;yj-tra—斜長花崗斑岩;
礦床地層岩石以內碎屑砂屑粉屑微晶灰岩為主,有少量亮晶礫屑灰岩。岩石結構以中厚層狀為主,有少量薄層狀。岩石構造以小型平行層理、交錯層理、斜層理為主,偶見波痕沖刷面,鳥眼構造、包卷構造等現象。礦層中還可見粒序層理或遞變層理。地層地球化學特徵以低Ti、Mn,高Pb,遠高於有關碳酸鹽岩的元素豐度值。w(Mn)/w(Ti)值為55/44,成岩條件應屬強酸還原條件。
(二)構造
礦區褶皺主要為南部的喇嘛蘇背斜,呈向南東凸出的弧,軸部由薊縣系庫西姆契克群下亞群的灰黑色薄層狀炭質灰岩構成。礦區斷裂非常發育,具多期性。早期斷裂形成一系列NNW向近於平行的張扭性斷裂和NEE向壓扭性斷裂,構成NW向菱形格狀斷裂破碎帶,寬約0.5~1km。該斷裂帶基本上控制了華力西中期中酸性淺成脈岩的空間展布。中期斷裂基本走向為290°~310°,傾向NEE,沿斷裂有華力西晚期的中基岩脈岩貫入。
晚期斷裂繼承了早期斷裂的構造形跡,主體呈向SE漸展的帶狀,對礦體起了破壞作用。
早期斷裂派生的NW—NE兩組斷裂為主要控岩控礦構造,前者傾向較緩,傾角約150°~230°具壓扭性質,後者傾角較陡約240°~260°。
(三)岩漿活動
礦區岩漿活動以華力西中期的中酸性淺成脈岩和華力西晚期的中基性脈岩為主,主要岩性有斜長花崗斑岩、花崗閃長斑岩、花崗斑岩、閃長紛岩、輝綠玢岩、石英正長斑岩及鈉長斑岩等。此外有少量下石炭統酸性火山岩及下二疊統中基性火山岩分布。中酸性岩體的侵入時間約260Ma。
本區岩體中微量元素Cu、Mo、Pb、Zn、Au、Bi、Sn、W一般高於同類岩石數倍至數十倍,Cr平均達60.3×10-6,明顯高於同類中酸性岩石的豐度,接近於島弧玄武-安山岩。花崗閃長斑岩與圍岩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顯不同,含礦岩體的Cu、Ag含量高於圍岩,圍岩中的V、Mn、Cr高於岩體。
(四)圍岩蝕變
岩漿活動所引起的圍岩蝕變在靠近岩體的碳酸鹽地層中為廣泛的夕卡岩化。圍繞岩體形成鑲邊狀的夕卡岩帶,其寬度與岩體規模和產狀有關,在岩體內凹部位尤其強烈,可寬達數十米。早期夕卡岩化形成石榴子石等簡單夕卡岩,有時形成符山石夕卡岩。中期夕卡岩化交代早期簡單夕卡岩而形成含新生的石榴子石、透輝石、綠簾石、透閃石、綠泥石、絹雲母、碳酸鹽,磁鐵礦及少量鉀長石的含水復雜夕卡岩。在蝕變作用的晚期階段有硫化物沉積,是喇嘛蘇銅礦的重要成礦階段。晚期蝕變作用主要是硅化,碳酸鹽化和少量粘土化,伴隨有白鐵礦、黃鐵礦產出,有時有少量方鉛礦、閃鋅礦。簡單夕卡岩與灰岩的界線不清晰,往往保留原岩的小型交錯層理,水平層理等原始構造。當灰岩成分不純時,則形成條帶狀夕卡岩。
斜長花崗斑岩與花崗閃長斑岩的變質交代作用表現為鉀化、鈉化、水白雲母化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及粘土化。可為早、中、晚三期,早期是鉀化,於岩體中部及下部較發育,可形成脈狀鉀長石和團塊狀片狀黑雲母,同時產出磁鐵礦及磷灰石。地表岩體鉀化分布零星,未構成獨立的鉀化帶。但在較大的岩體中部,黑雲母化還是很普通。在ZK351鑽孔中的花崗閃長斑岩完全為鈉長石所交代。中期蝕變表現為水白雲母化,伊利石化、硅化及綠泥石化。在氫交代強烈處形成絹雲母,使原岩結構模糊不清。硅化發育於斑岩節理和裂隙中,呈脈狀、網脈狀分布,在地表形成強烈的硅—F鐵帶,其中褐鐵礦化細脈錯綜交叉。綠簾石、綠泥石化在地表分布零星,僅見於個別地段。晚期蝕變以碳酸鹽化為主,方解石一般呈細脈、網脈狀分布。總的說來,礦區中酸性岩體的蝕變分帶不很明顯。此外,花崗閃長斑岩具有普遍的黃鐵礦化,黃鐵礦一般呈細小的晶體散布於岩石中。
(五)礦體特徵
喇嘛蘇銅礦地表礦化范圍大而分散,礦化成因類型有接觸交代型、斑岩型、層間破碎帶充填型及脈型等幾類,以接觸交代型為主。礦體小、不連續,已圈出礦化體21個,鑽孔中見有盲礦體。
1.接觸交代型礦體主要分布在斜長花崗斑岩與花崗閃長斑岩的外接觸帶的夕卡岩中,受岩體形態和產狀控制。礦化范圍和復雜夕卡岩帶一致。礦體賦存於石榴子石透輝石夕卡岩中。在岩體頂部的圍岩頂垂體中可形成厚大的富礦體。在剖面上礦體形態呈脈狀、似層狀及透鏡體(圖2-101、圖2-102)。礦體產狀受岩體控制亦有東西向和南北向兩組,前者傾角約15°~30°,後者傾角較陡而多變。礦體受層間裂隙帶控制,產出有多層性,礦化不均。
2.斑岩型礦化分布於花崗閃長斑岩的頂部及岩體內部的裂隙帶中,地表礦體見於6號岩體,2號岩體礦化多呈線型分布,發育於石英網脈帶或密集裂隙帶中,鑽孔中尚未發現工業礦體。
層間破碎帶充填型礦化有南、北、中三帶,受東西向壓性片理化裂隙帶控制,已發現有Ⅰ號、Ⅲ—Ⅳ號、Ⅵ—Ⅷ號等幾個礦體,一般品位較富,Cu可達1%以上(圖2-101、圖2-102)。
圖2-101喇嘛蘇銅礦床35線剖面圖Fig.2-101Profile of line 35 in Lamasu copper deposit
1—黃銅礦;2—硅鋁礦;3—磁黃鐵礦,4—磁鐵礦.5—礦體及其編號;6—礦化體范圍及推測礦體位量;7—鑽孔(其餘的圖例同圖2-100)
圖2-102喇嘛蘇銀礦床A—A′線剖面圖Fig.2-102Profile of A—A′in Lamasu copper deposit(圖例同圖2-101)
此外,還有含銅、鉛礦化的石英脈,目前還達不到工業礦體的品位。
(六)礦石類型及礦石礦物
原生礦石有接觸交代型和斑岩型兩種。
斑岩型礦石金屬礦物較簡單,主要有黃銅礦、輝鉬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等。
接觸交代型礦石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膠黃鐵礦、磁鐵礦,少量閃鋅礦、方鉛礦、方黃銅礦和白鐵礦等。
在礦體項部分布有氧化礦石,形成褐色鐵帽。氧化礦石的礦物組合有褐鐵礦、黃鉀鐵礬、孔雀石等。
黃銅礦是礦床中最重要的工業礦物,含量一般為1%~3%,個別可達10%,在礦石中呈不規則粒狀、細脈狀。在斑岩中常呈浸染狀產出,與黃鐵礦共生,有時伴生有輝鉬礦;在夕卡岩中黃銅礦呈他形粒狀,與黃鐵礦、磁黃鐵礦共生,組成連續細脈狀產出。
輝鉬礦主要見於花崗閃長斑岩體中部,常呈鱗片狀聚晶與黃鐵礦、黃銅礦井生,主要呈散染狀及細脈浸染狀產出。
磁鐵礦主要見於地表及鑽孔淺部,有時與磁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共生。
方鉛礦和閃鋅礦見於地表夕卡岩和石英脈中,有時和磁黃鐵礦、黃銅礦共生,閃鋅礦屬高溫成因的鐵閃鋅礦。石英脈中的方鉛礦常呈良好晶形,屬低溫熱液成因。
磁黃鐵礦是夕卡岩交代帶的常見礦物,緻密塊狀的磁黃鐵礦脈中含量可達60%~80%,多數情況下呈細脈聚斑狀、條帶狀集合體及浸染狀分布,與黃銅礦、黃鐵礦組成連晶或包含黃銅礦。也常見到包含黃鐵礦、磁鐵礦、石英及其他夕卡岩礦物現象,並被黃鐵礦、黃銅礦及閃鋅礦所交代,或交代膠黃鐵礦。
(七)礦石構造
礦石構造以塊狀、條帶狀和細脈浸染狀為主,有時呈角礫狀及聚斑狀構造,氧化帶以疏鬆土狀結構為特徵,有時也呈角礫狀、塊狀。
四、礦床成因
喇嘛蘇銅礦床黃銅礦的形成主要有三期,早期形成與磁黃鐵礦共生的浸染狀,較規則的黃銅礦;中期形成磁黃鐵礦、黃銅礦細脈、網脈穿插於浸染狀磁黃鐵礦、黃銅礦石中;晚期形成黃銅礦石英脈又穿插前兩期含黃銅礦礦石。斑岩中的黃銅礦則和後期斑岩體同時形成。
岩漿期後的夕卡岩化作用的氧化物階段,形成少量的赤鐵礦和磁鐵礦,後期形成少量輝鉬礦、磁黃鐵礦等。總的說該階段成礦作用不強烈,第三階段鐵銅硫化物和晚期硫化物階段是主要成礦期。脈群控制,屬淺成斑岩體銅礦化的斑岩型銅鉬礦床和與斑岩體有關的接觸交代型銅礦床。
五、找礦標志
找礦方向:在花崗閃長斑岩前緣凹部尋找斑岩礦體;在岩體轉彎部位及石英脈密集帶與片理化剪切帶,即與礫屑砂屑灰岩交匯部位尋找改造型接觸交代型富礦體;在含白雲質灰岩與岩體交匯部位尋找層控型鉛多金屬礦體。
找礦標志:褐黃色鐵帽是地表最明顯的找礦標志;岩體產狀變緩及超覆部位的石榴子石、透輝石夕卡岩厚大部位是成礦的有利部位;地表孔雀石化是的最明顯找礦標志。
② 今天在泰安溫泉路口有左調頭的標志但是中間線是黃線,左轉彎燈亮時候
不扣分,調頭和左轉彎不說話的,除非有特殊標注調頭紅燈的地方,忘採納
③ 西安最值得去的十二個地方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耿峪峽谷漂流、秦嶺大寺、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鯨魚溝都是西安值得去的地方
1、耿峪峽谷漂流:耿峪叢林峽谷漂流距離西安40公里,西漢高速、環山旅遊線等多條公路均可到達,是最刺激、最生態、最便捷的西安漂流地,是陝西叢林峽谷漂流唯一的綠蔭漂流。船在水中漂,人在畫中游,就是耿峪叢林峽谷漂流的真實寫照。耿峪叢林峽谷漂流周邊有道家聖地樓觀台、財神廟、愛情谷、薰衣草庄園、玫瑰庄園等景區,景區服務設施完善,無論是家庭享受山水之樂,情侶攜手避暑遊玩,都市白領遠離喧囂,這里都是納涼避暑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
4、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半坡國際藝術區原名紡織城藝術區,被稱為「西安的798」,由原先西北第一印染廠改建而來。約6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誕生出工業文明的輝煌傳奇,整片紡織城區域也曾是西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被美譽為「小香港」。外觀看起來是一個廢棄的工廠,院內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復古火車頭,還有牆壁上各式各樣的塗鴉。很有特色的一個地方,藝術氛圍濃厚,有許多有創意的小店,人不很多,安靜,你可以靜下心慢慢去欣賞,品味。
5、鯨魚溝:鯨魚溝位於白鹿原狄寨鎮南2公里,距西安約30公里,為灞橋區與長安區交界。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鬱,優美的湖光山色,使人如入仙境。這里是西安郊區最近、也是唯一擁有天然竹林的旅遊景點,置身竹海靜靜地漫步,竹葉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溝內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山花遍野,爭奇斗艷;炎夏濃蔭蔽日,涼意襲人;深秋紅葉爛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嶺銀裝,玉樹梨花。
④ 求吉林省旅遊景點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長白山、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偽滿皇宮博物院、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值得去的有:
1、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溪流橋至河沿橋段,佔地約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濕地、溢流壩、園林綠化和船台4部分。公園內種植了白樺、雲杉、五角楓、水曲柳、蘆葦、菖蒲、荷花及4萬株綠化喬木,6萬叢灌木,3萬平方米水生植物蘆葦,2萬平方米千屈菜,10萬平方米宿根花卉等植物。高品質的生態濕地景觀,雖為人工,宛若天成。
偽滿皇宮本身的性質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代君主---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宮廷遺址,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炮製偽滿洲國並進行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歷史背景的復雜性、文化內涵的多重性,決定了其性質的獨特性,以及文化資源的稀缺性、世界性和獨有性。
⑤ 獨山溫泉城的logo怎麼設計
有山有水有人物,有情有愛有歡樂
⑥ 咸寧市中心醫院在溫泉還是咸安區,周邊有些什麼標志性的商家。非常感謝
D1、上午南普陀+下午廈大校園+傍晚周邊特色餐館
D2、鼓浪嶼一天(那裡吃小吃版可以吃不停)
D3、上權午植物園坐纜車+下午環島路游沙灘+傍晚周邊特色餐館
D4、如果有需求可以參加土樓一日游,否則在廈門玩三天已經足夠了。
樊連殷希蓓負詒京媛同解騰楊習餚箭綿皂鮮申萬
⑦ 朧村正妖刀傳在哪裡能泡溫泉有一次去過一回之後咱也沒見到那個猴子,求解。
打開地圖,記得是按Select ,把地圖調成最大的模式,找區域裡面有溫泉標志的,那個區域就肯定有猴子,去了好好找,一定能找到。溫泉標志是:下面一個橢圓,上面有幾絲蒸汽,那個樣子的圖標。另:也可以按start選map 裡面可以隨便看整個世界地圖。你就知道哪個地方有溫泉了。
⑧ 請問溫泉路上路口有掉頭標志、地面上卻是黃色實線,糾結!可以掉頭嗎
可以調頭,但是要過了停止線再調。
⑨ 山東省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孔廟、孔林、孔府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2、泰山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世稱「東岳」,為「五嶽之首」、「五嶽獨尊」,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
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
3、龍口南山旅遊景區
南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景區內的南山禪寺、香水庵、靈源觀、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點均系晉朝、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遺跡,千年古剎,可謂聖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築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
4、劉公島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台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
5、嶗山景區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重要的海岸山嶽風景勝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嶗山風景區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等9個風景游覽區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鎮等 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
6、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公園、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由「一河、一湖、三泉、四園」組成。一河是護城河,一湖是大明湖,三泉是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是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區,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風景優美。
7、煙台市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旅遊區
三仙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蓬萊市北端的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處集旅遊觀光與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更是山東半島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整個景區由和氣大殿、小怡和園、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藝術博物館、蓬萊歷史文化集錦、玉佛寺、萬方安和、歌舞大劇院等景觀組成。與景區配套的還有古典建築風格的五星級三仙山大酒店、溫泉洗浴等休閑度假設施。
8、台兒庄古城
台兒庄古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稱(清乾隆賜)。古城佔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⑩ 黃山的標志是什麼~ 如泰山五嶽獨尊
黃山四絕,是指中國安徽省黃山的四種獨特景觀。分別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
奇松
奇松即形態奇特的松樹。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黑虎松、卧龍松、麒麟松、連理松,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
黃山名松上百,最著者為「黃山十大名松」: 迎客松:位於玉屏樓東,黃山標志。 送客松:位於玉屏樓右。2005年冬天枯死。後於玉屏樓右翼再找到候補松樹。 蒲團松:位於蓮花溪谷。 豎琴松:位於卧雲峰側北坡。 麒麟松:位於清涼台。 探海松:位於天都峰的鯽魚背旁。 接引松:位於始信峰。 連理松:位於散花塢與始信峰中間。 黑虎松:位於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 龍爪松:位於始信峰。 西海景區還有經胡志明起名的團結松。
怪石
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各異。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黃山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奇松怪石,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飛來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等。
雲海
自古黃山雲成海,是雲霧之鄉,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三瀑
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並稱為黃山三大名瀑。
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硃砂兩峰之間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瀉,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源於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是黃山最為壯麗的瀑布。百丈瀑在黃山青潭、紫雲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觀瀑亭。
黃山年平均有霧凇62天,雨凇35.9天。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凇,氣溫在-2至-7℃時,就容易形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凇。 黃山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為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前山就是指這一景區。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鰲魚洞」等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里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玉屏卧佛「在峰頂,頭左腳右。峰石上刻有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於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贊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天都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
蓮花峰,位於玉屏樓北,是黃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8米。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1.5公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飛龍松、倒掛松等黃山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
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鰲魚洞,到鰲魚峰,此峰高1780米。下鰲魚峰是天海,天海位於黃山前、後、東、西海之中,為黃山之中心位置。在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長著很多植物物種,黃山園林部門利用氣候條件,創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園。天海近旁有海心亭、鳳凰松等著名景點。 黃山溫泉景區古稱桃源仙境,一般來說游覽黃山均乘車至此,現為黃山旅遊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區以攬勝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桃花溪和逍遙溪貫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
慈光閣,原為慈光寺,古稱硃砂庵。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年間普門和尚改名為法海禪院,名聲漸大,傳入宮廷,並於萬曆三十八年欽賜「護國慈光寺」。現為黃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歷史地位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奇景代表著江淮山河之美。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