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生態園
⑴ 嘉峪關市機場路與文新路0米具體在什麼地方
南市區明珠文化生態園北門向北第一個十字路口(就是旁邊是開發區管委會和嘉峪關市政務服務中心的那個路口)
⑵ 有誰去過甘肅旅遊景點推薦一下
我回答別人的,你參考下。
我把我們前段時間出行線路給你說一下,你參考下。
今年大學畢業,所以和同學去畢業旅行
7.2 下午西安到寶雞(我家)坐大巴
7.3 早上K861寶雞到蘭州(票價72,西安出發93),六七個小時就到了,先找賓館,我們住白銀路,主要是離黃河還有張掖路、永昌路(商業街,小吃街)比較近,住蘭州;
7.4 -5 租車走高速到張掖,張掖可以去馬蹄寺(門票70,學生半價)、丹霞(門票40,學生半價,觀光車20),丹霞強烈推薦,日落日出的時候很好看,特別是雨後比較好,看丹霞去西大門,有很多農家樂,晚上住那;
7.6-7 張掖到嘉峪關,嘉峪關<門票120(聯票,幾乎嘉峪關市的景點就看完了,建議包車),由於趕時間,我們最後買了去敦煌的火車票,K591(票價53.5),晚上在市裡轉轉,然後在車上睡到四點多上火車,到敦煌差不多十點,直接火車站包車,我們六個人,東風商務,一個人四十,先到莫高窟(火車站對面的馬路直走),莫高窟(門票160,學生半價),參觀完差不多一兩點,車拉到市裡,找住的地,那邊住的比較貴,我們找的是三人間200,不過條件很好,跟這邊的四星差不多,休息,洗澡,吃飯,下午六點車過來接(中午太熱,沒法出門),去鳴沙山、月牙泉(門票80,學生半價,鞋套15);
7.8 跟散團(只跟車,不購物,30人大巴,每人80),雅丹地質公園(門票110,學生半價)、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聯票,40,學生半價,我們是一路開車過去的,看了一路長城,所以感覺沒意思,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然後回市裡,逛逛小吃街,下午七點K9668到嘉峪關,晚上住嘉峪關;
7.9 嘉峪關到蘭州,又在蘭州逛了下,然後K120回西安。
由於我們是隨便走的,所以比較亂,僅供參考。不過這樣子甘肅一大半已經走遍了,至於天水比較近以後有時間再去,甘南景色不錯,不過時間緊加上其他人不想去也就作罷了,至於樓主還是不要去了,那邊剛剛地震完,而且最近雨水似乎也很多!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問我。
⑶ 嘉峪關當導游的小天材
尊敬各位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歡迎各位嘉賓蒞臨明長城西端起點,因「天下第一雄關」而命名,被譽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關市檢查指導工作。我是 , 是嘉峪關市旅遊局工作人員,非常榮幸能夠擔當此次工作。
首先,我向各位領導、嘉賓介紹嘉峪關市基本概況: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它東連歷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西接我國最早的石油城玉門市;南望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與張掖地區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通浩如煙海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與金塔縣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相連。
嘉峪關市因1958年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而興起的一座新興的工業旅遊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1965年建市,197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省轄地級市。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對外開放城市,同時被確定為國家二類重點旅遊城市。市區平均海拔1640米,全市總面積3000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2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7平方公里。下轄雄關區、鏡鐵區、長城區,常住人口30萬人,城市化率91%。嘉峪關市是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城市,以祖籍東北和山東省居多,有漢、回、蒙、藏、滿、東鄉、裕固、朝鮮、壯、土、保安和維吾爾等12個民族。
嘉峪關市公路、 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呈立體交通格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樞紐。國道312線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嘉峪關火車站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一等客、貨運站和二等編組站,每天有46趟列車通過。嘉峪關機場作為亞歐航路備降機4e類機場,目前已開通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航線,即將開通廣州、烏魯木齊航線,區域交通集散中心初步形成。
嘉峪關市現代化氣息比較濃厚,城市功能完備,市區環境優雅,街道寬敞整潔。商業、旅遊、金融等設施功能配套, 通訊、電力、供排水、供熱、煤氣等設施一應俱全,水資源豐富,電力、煤氣供應充裕,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主要指標均處於全省領先地位。目前,城市綠化面積1737公頃,綠化覆蓋率36.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0.2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積16平方米,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嘉峪關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的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交匯的城市。關城文物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懸壁長城號稱「西部八達嶺」,盤旋於黑山之上,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石關峽景區是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張騫出使西域就從這里經過;魏晉墓群具有地下畫廊之稱,周邊分布著XX多座墓葬群,出土的「驛使圖」是中國郵政的標志;「七一」冰川終年積雪,距離市區116公里,是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關夏季上升氣流優良,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舉辦過首屆國際滑翔賽。相繼建成的4a級東湖生態旅遊景區、紫軒葡萄酒庄園以及嘉峪關大劇院、多普勒氣象觀光塔、森林公園、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挖掘提升文化內涵,培育出
了一批特色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初步形成了以「5a、4a級旅遊景區」為龍頭、3a級景區為主體,文物古跡游、現代工業游、農耕文化游、休閑生態度假游為一體的旅遊格局。嘉峪關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交匯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地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嘉峪關關城、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群、西部八達嶺之稱的懸壁長城、萬里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長城博物館、迎賓湖旅游園區、東湖生態園區和酒鋼水上樂園等旅遊資源。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嘉峪關市是中國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基地和專業賽場,是國際鐵人三項賽和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賽重要舉辦地,有西北一流的體育館場,是舉辦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的理想城市。目前,嘉峪關市已有四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賓館5家、二星級賓館3家、一星級1家,旅遊定點飯店2家;有國際旅行社3家、國內旅行社17家;旅遊涉外定點餐館、商店、汽車公司、農家樂共32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綜合接待能力。XX年,嘉峪關市共接待遊客74萬人次,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3.12億元。去年,全社會旅遊人數165萬人次,年均增長21.8%;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7.5億元,年均增長23.7%,遊客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嘉峪關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業為主體,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釀造、建材工業為主導的多元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1000萬噸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位居全國企業500強第155位。
嘉峪關市經濟質量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xx」以來,嘉峪關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提速。截止去年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是「十五」末的2.2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主要人均經濟指標位居甘肅省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65元,比「十五」末凈增3115元,連續七年位居甘肅省首位。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等殊榮。XX年,吳邦國委員長視察我市時,欣然題詞:「湖光山色、戈壁明珠」。
⑷ 嘉峪關火車站到南湖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抄:4路 → 9路,全程約7.4公里
1、從嘉峪關火車站乘坐4路,經過11站, 到達市人社局站
3、步行約420米,到達蘭澤園東門站
3、乘坐9路,經過2站, 到達討賴河公園站
4、步行約670米,到達南湖文化生態園
公交線路:2路外環 → 9路,全程約6.4公里
1、從嘉峪關火車站乘坐2路外環,經過10站, 到達廣匯北門站(也可乘坐2路逆時針環形)
2、步行約150米,到達廣匯北門站
3、乘坐9路,經過3站, 到達討賴河公園站
4、步行約670米,到達南湖文化生態園
⑸ 嘉峪關市建於哪個年代
1965年設市,197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省轄市。但是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文化燦爛。
嘉峪關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里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這里有雄偉壯觀的漢代和明代萬里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心臟,以及展現古代游牧民族社會生活的黑山岩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地下畫廊等人文古跡;有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連積雪、瀚海蜃樓等獨具特色的西部風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被譽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及國家AAAAA級關城文化旅遊景區;有西北民俗風情旅遊和討賴河大峽谷探險、沙漠探險、花海魔鬼城探險等具有西部情調的探險旅遊勝地;有乾圓山莊、新城草湖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此外還有石關峽、黑山湖等多處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形成了以嘉峪關關城為龍頭的四大資源(空中氣流資源、山地冰川資源、陸地資源和地下資源)、十大大景點(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 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黑山淺石刻岩畫、長城博物館、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東湖生態園和紫軒葡萄酒庄園),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 生產的旅遊產品主要有:夜光杯、風雨雕、駝絨畫、祁連玉雕、嘉峪石硯、文物復製品及反映魏晉時代人文景觀的墓磚畫等。 主要景點: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 、懸壁長城 、七一冰川 、魏晉壁畫墓 、紫軒葡萄酒庄園、滑翔基地 、長城博物館 、黑山摩崖石刻、雄關廣場 、東湖生態園、酒鋼水上樂園 、迎賓湖旅遊風景區 、安西榆林窟 、安西鎖陽城 、安西橋灣城。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距省會蘭州776公里;西連石油 城玉門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與青海相距300餘公里;北枕色如鑄銅的黑山,與 酒泉金塔縣、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內蒙額濟納旗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中心位置為東經98°17',北緯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間,綠洲分布於海拔1450-1700米之間,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內地勢平坦,土地類型多樣。城市的中西部多為戈壁,是市區和工業企業所在地;東南、東北為綠洲,是農業區, 綠洲隨地貌被戈壁分割為點、塊、條、帶狀,占總土地面積的1.9%。 嘉峪關市屬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年均氣溫在6.7℃—7.7℃之間,年日照8000小時。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發量2149毫米。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名錄》,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