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洪水庫
❶ 地理中調洪, 分洪,蓄洪,泄洪分別是什麼意思百度上都沒有概念 能有圖最好 謝謝
調洪就是防洪限制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間的庫容。以大壩校核標准相應的校核洪水為依據,從防洪限制水位開始,經水庫調洪後,攔蓄或滯蓄部分洪水所需要的水庫容積,分洪就是在河流險區上游,將超過河槽安全泄量的多餘洪水分流入鄰近河流、湖泊、窪地(分洪區),也可繞過險區再歸入原河,或直接人海,藉以減輕下遊河段洪水威脅的措施。
蓄洪,就是指在汛期將洪水存起來,供使用。修建水庫可以蓄洪。水庫建成後,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泄洪即排泄洪水。由於持續性強降雨導致水庫超水位,為避免水漫洪溢,或庫壩、堤堰潰塌而造成嚴重的災害,開閘向下游泄洪區排水。
❷ 山美水庫的簡介
山美水庫位於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晉江支流東溪中游南安市境內,是省水利廳管轄庫容最大的水庫,泉州市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水庫始建於1958年,期間曾兩次下馬。1967年初,水電部批准復工修建,1972年10月建成投產,其後曾於1978~1982年、1994~l997年分別進行加固和擴機擴蓄工程。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引水隧洞及水電站地下、地面廠房等組成;大壩按Ⅶ度地震設計,為粘土心牆土石混合壩,按防禦百年一遇洪水設計 ,萬年一遇洪水進行校核;水電站現三台機組裝機容量6萬Kw,年設計發電量1.32億kw.h。
水庫集雨面積10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14億立方米,總庫容6.55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6.48m高程,相應庫容4.72億立方米,具有近多年調節功能。
30多年來,山美水庫為泉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被譽為「泉州人民的生命庫」和「泉州的生態調節器」。一方面是水庫調度在枯水期每天向下游供水200~400萬立方米,水庫供水水質達Ⅱ類標准,保證400萬人口生活生產和65萬畝農田灌溉的用水需求,為保障泉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另一方面是承擔防洪調度重要任務,調洪庫容2.24億立方米,汛期蓄水削峰錯峰,保護下游200多萬人口生命財產安全。
山美水庫管理處系泉州市直屬事業單位,水庫建成投產後,曾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 O周年無事故記錄,先後獲國家二級企業、水利部一級管理單位稱號;水產品獲省級《無公害產品證書》。
山美水庫水生態系統將開展保護修復試點
為凈化流入山美水庫的原水,保障飲用水源安全,我市將於今明兩年開展山美水庫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工作。
山美水庫是泉州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其水質優劣不僅關系下游幾百萬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而且關繫到泉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山美水庫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項目位於山美水庫入庫河口至桃溪與湖洋溪交匯處區域及庫區周邊地區,共包括6項工程,即前置庫工程、桃溪水體原位凈化工程、庫周農田徑流污染控制工程、庫周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生態重建與景觀建設工程、親水岸坡工程,工程建設總投資約3760萬元。
日前召開的山美水庫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項目可行性研究審查會上,專家組認為,根據《山美水庫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可研報告推薦的山美水庫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的技術路線基本可行。
❸ 水庫的水位是不是海拔高度
水庫的水位不是海拔高度。
絕對高度就是海拔高度,即地面物體相對海平面的高度。比如說某山海拔2000米,就是說它比海平面高出2000米。
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海洋及水庫等水體的自由水面相對某一基面的高程。一般以某個基準面為標准。如黃海基面,大沽基面等。是一種相對高度。基準水位是由國家制定的。水位是反映水體水情最直觀的因素,它的變化主要由於水體水量的增減變化引起的。
(3)調洪水庫擴展閱讀:
防洪限制水位:
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庫在汛期防洪運用時的起調水位,稱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的擬定,關繫到防洪和興利的結合問題,要兼顧兩方面的需要。如汛期內不同時段的洪水特徵有明顯差別時,可考慮分期採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防洪高水位:
水庫遇到下游防護對象的設計標准洪水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防洪高水位。只有當水庫承擔下游防洪任務時,才需確定這一水位。此水位可採用相應下游防洪標準的各種典型洪水,按擬定的防洪調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開始進行水庫調洪計算求得。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防洪庫容。它用以控制洪水,滿足水庫下游防護對象的防洪要求。
❹ 水庫調洪計算的方式
基本有三種:①自由泄流(敞開泄流)。指水庫不承擔下游防洪任務,水庫調洪只需解決水庫遭遇設計標准及校核標准洪水,在水庫水位超過防洪限制水位時為確保大壩安全時的泄洪。當水庫承擔下游防洪任務而入庫洪水超過下游防洪標准設計洪水時的泄流,也是自由泄流。②固定泄流。即採用閘門控制措施,使水庫下泄流量按固定值泄放(一級或多級固定),各級控制下泄流量值視入庫洪水和控制點的防洪能力而定。對於調洪能力較小的水庫,可按入庫流量來判別屬於何級下泄值,對調洪能力大的水庫洪量起主要作用,宜採用庫水位漲率與入庫流量相結合方法判定宜選泄量數值。③泄洪方式為補償調節方式。理想的補償調節方式是根據區間洪水預報逐時段確定水庫相應下泄流量,使其與區間洪水流量組合結果不超過下游控制點的安全允許泄流量。考慮錯峰要求的水庫泄流即屬於此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只適合於水庫泄流至下游防洪控制點的傳播時間小於區間洪水的預見期和預報精度較高的情況。如果某些水庫泄流傳播到下游防洪控制點的時間較長,而區間洪水集流卻很快,預見期短,水庫接到區間水情預報時已來不及關閘錯峰,那麼,需採用經驗性或統計性的補償調節洪水方式。如把區間地區的某些暴雨因素和防洪控制點漲率等作為關閘錯峰的指標。當上游水庫群共同承擔下游防洪任務時,一般需要考慮補償問題,當水庫群洪水具有同步性時,選調洪能力大的,控制洪水比重大的水庫作為防洪補償調節水庫,其餘為被補償水庫。反之,洪水同步性差的水庫群,採用補償方式時,應將各庫泄流最大值與區間洪峰錯開,避免出現組合更不利情況。
❺ 水庫一般有哪些特徵水位和特徵庫容
庫容大小決定著水庫調節徑流的能力和它所能提供的效益.因此,確定水庫特徵水位及其相應庫容是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
(1)死水位和死庫容 水庫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水庫消落到最低的水位稱為死水位,該水位以下的庫容即死庫容.除特殊情況外,死庫容不參與徑流調節,即不能動用這部分水庫的水量.
(2)正常蓄水位和興利庫容 水庫正常運用情況下,為滿足設計的興利要求,在設計枯水年(或枯水段)開始供水時應蓄到的水位,稱為正常蓄水位,又稱設計興利水位.該水位與死水位間的庫容即興利庫容.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間的水庫深度稱為消落深度或工作深度.
(3)防洪限制水位 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稱為防洪限制水位.可根據洪水特性和防洪要求,對汛期不同時期分段擬定.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庫容 當退下游防護對象的設計洪水位時,水庫為控制下泄流量而攔蓄洪水,這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防洪高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防洪庫容.當防洪限制水位低於正常蓄水位時,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的部分庫容是重疊的,可減小專用防洪庫容,重疊部分稱共用庫容或重疊庫容,在汛期是防洪庫容的一部分,而在汛後則為興利庫容的一部分.
(5)設計洪水位和攔洪庫容 水庫遇設計洪水,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設計洪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攔洪庫容.
(6)校核洪水位和調洪庫容 水庫遇校核洪水,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校校洪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調洪庫容.
(7)總庫容和有效庫容 校核供水位以下的全部庫容稱總庫容.校核洪水位與死水位之間的庫容稱有效庫容.
❻ 簡述水庫的調洪作用與任務求大神解答
水庫調洪作用
有蓄洪與滯洪兩種。蓄洪一般指水庫設有專用的防洪庫容或通過預泄,預留部分庫容,用來攔蓄洪水,削減洪峰流量,滿足下游防洪要求。滯洪指僅僅利用大壩抬高水位,增大庫區調蓄能力,當入庫洪水流量超過水庫泄流設備下泄能力時,將部分洪水暫時攔蓄在水庫內,削減洪峰,待洪峰過後,所攔蓄的洪水,再逐漸泄入河道。對防洪與興利相結合的綜合利用水庫來說,當入庫洪水為中小洪水時,一般以蓄洪為主,以便為興利之用;而在大洪水年份,則兼有蓄洪滯洪的作用。入庫洪水經水庫調蓄後,其泄流量的變化情況與水庫的容積特性,泄洪建築物形式,尺寸以及下游防洪標准,水庫運行方式等有關。
調洪計算的原理和方法
洪水入庫後,其運動是屬於不穩定流。水庫沿程的水位、流速和過水斷面等均隨時變化,可用聖維南方程組表示。由於聖維南方程組一般很難求得精確的解析解,實用中多採用瞬態法,直接差分法及特徵線法等近似解法。水庫調洪計算的實用方法可分為靜庫容法及動庫容法。靜庫容法假定庫內流速趨近於零,庫水面為水平的,即庫容與壩前水位成單值函數關系,忽略動力方程對調洪的影響,將連續方程寫成有限差的水量平衡方程並建立水庫下泄流量與水庫蓄水量之間的關系。動庫容法指水庫尾部地形開闊或回水尾端庫水面曲線上翹顯著,動庫容(實際庫水面與水平庫面間的庫容)不容忽視時,按不穩定流計算方法逐段進行洪水演算。這種方法的工作量很大。實際應用採用回水曲線法和近似法。
❼ 水庫有哪些特徵水位及相應庫容
水庫特徵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設計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水庫的主要特徵庫容有死庫容、興利庫容(調節庫容)、防洪庫容、調洪庫容、重疊庫容、總庫容等。
水庫工程為完成不同時期不同任務和各種水文情況,需控制達到或允許消落的各種庫水位稱為水庫特徵水位。水庫的規劃設計,首先要合理確定各種庫容和相應的庫水位。
具體講,就是要根據河流的水文條件、壩址的地形地質條件和各用水部門的需水要求,通過調節計算,並從政治、技術、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論證,來確定水庫的各種特徵水位及相應的庫容值。
這些特徵水位和庫容各有其特定的任務和作用,體現著水庫利用和正常工作的各種特定要求。它們也是規劃設計階段確定主要水工建築物的尺寸(如壩高和溢洪道大小),估算工程投資、效益的基本依據。
水庫庫容的量算,通常先在適當比例尺的河道地形圖上,量計壩址以上若干條等高線的水庫面積,據以繪制壩前水位和水庫面積關系曲線,稱水庫面積曲線;然後按照體積公式計算兩相鄰等高線間的體積,即為該段庫容,據以繪制庫區水位和水庫容積關系曲線,稱水庫庫容曲線。
(7)調洪水庫擴展閱讀
水庫特徵庫容的主要類型
1、死庫容
死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又稱墊底庫容。一般用於容納水庫淤沙,抬高壩前水位和庫區水深。在正常運用中不調節徑流,也不放空。只有因特殊原因,如排沙、檢修和戰備等,才考慮泄放這部分容積;在特殊枯水年水庫已消落到死水位仍需緊急供水或動用水電站事故備用容量時,也可視情況動用部分死庫容供水、發電。
2、興利庫容
亦稱調節庫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用以調節徑流,提高水庫的供水量或水電站的出力,又稱調節庫容。
3、防洪庫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用以控制洪水,滿足水庫下游防洪保護對象的防洪要求。當汛期各時段分別擬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時,這一庫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防洪高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
4、調洪庫容
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用以保證大壩安全。當汛期各時段分別擬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時,這一庫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
5、重疊庫容
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這部分庫容既可用於防洪,也可用於興利。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完全重疊時,正常蓄水位即為防洪高水位。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完全分開時,正常蓄水位即為防洪限制水位。
此庫容在汛期騰空作為防洪庫容或調洪庫容的一部分,汛後充蓄,作為興利庫容的一部分,以增加供水期的保證供水量或水電站的保證出力。在水庫設計中,根據水庫特性及水文特性,有防洪庫容和興利庫容完全重疊、部分重疊、不重疊等3種形式。
在中國南方河流上修建的水庫,多採用前兩種形式,以達到防洪和興利的最佳結合,實現一庫多利的目的。
6、總庫容
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一項表示水庫工程規模的代表性指標,作為劃分水庫等級、確定工程安全標準的重要依據。
❽ 水庫有哪些特徵水位及特徵庫容它們各起的作用
庫容大小決定著水庫調節徑流的能力和它所能提供的效益。因此,確定水庫特徵水位及其相應庫容是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
(1)死水位和死庫容
水庫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水庫消落到最低的水位稱為死水位,該水位以下的庫容即死庫容。除特殊情況外,死庫容不參與徑流調節,即不能動用這部分水庫的水量。
(2)正常蓄水位和興利庫容
水庫正常運用情況下,為滿足設計的興利要求,在設計枯水年(或枯水段)開始供水時應蓄到的水位,稱為正常蓄水位,又稱設計興利水位。該水位與死水位間的庫容即興利庫容。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間的水庫深度稱為消落深度或工作深度。
(3)防洪限制水位
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稱為防洪限制水位。可根據洪水特性和防洪要求,對汛期不同時期分段擬定。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庫容
當退下游防護對象的設計洪水位時,水庫為控制下泄流量而攔蓄洪水,這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防洪高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防洪庫容。當防洪限制水位低於正常蓄水位時,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的部分庫容是重疊的,可減小專用防洪庫容,重疊部分稱共用庫容或重疊庫容,在汛期是防洪庫容的一部分,而在汛後則為興利庫容的一部分。
(5)設計洪水位和攔洪庫容
水庫遇設計洪水,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設計洪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攔洪庫容。
(6)校核洪水位和調洪庫容
水庫遇校核洪水,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為校校洪水位。該水位與防洪限制水位間的庫容稱為調洪庫容。
(7)總庫容和有效庫容
校核供水位以下的全部庫容稱總庫容。校核洪水位與死水位之間的庫容稱有效庫容。
❾ 調節庫容、調洪庫容、防洪庫容
水庫的特徵水位與庫容 水庫工程為完成不同任務不同時期和各種水文情況下,需控制達到或允許消落的各種庫水位稱為水庫特徵水位。相應於水庫特徵水位以下或兩特徵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水庫特徵庫容。《水利水電工程水利動能設計規范》中,規定水庫待征水飽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設計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主要特徵庫容有:興利庫容(調節庫容)、死庫容、重疊庫容、防洪庫容、調洪庫容、總庫容等。 (1)正常蓄水位與興利庫容。水庫在正常運用情況下,為滿足興利要求在開始供水時應蓄到的水位,稱正常蓄水位,又稱正常高水位、興利水位,或設計蓄水位。它決定水庫的規模、效益和調節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水工建築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庫的淹沒損失,是水庫最重要的一項特徵水位。當採用無閘門控制的泄洪建築物時,它與泄洪堰頂高程相同;當採用有閘門控制的泄洪建築物時,它是閘門關閉時允許長期維持的最高蓄水位,也是擋水建築物穩定計算的主要依據。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興利庫容,即以調節庫容。用以調節徑流,提供水庫的供水量。 (2)死水位與死庫容。水庫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稱死水位,又稱設計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庫容稱為死庫容,也叫墊底庫容。死庫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況外(如特大乾旱年),它不直接用於調節徑流。 (3)防洪限制水位與重疊庫容。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庫在汛期防洪運用時的起調水位,稱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的擬定,關繫到防洪和興利的結合問題,要兼顧兩方面的需要。如汛期內不同時段的洪水特徵有明顯差別時,可考慮分期採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重疊庫容,也叫共用庫容。此庫容在汛期騰空,作為防洪庫容或調洪庫容的一部分。 (4)防洪高水位與防洪庫容。水庫遇到下游防護對象的設計標准洪水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防洪高水位。只有當水庫承擅下游防洪任務時,才需確定這一水位。此水位可採用相匝下游防洪標準的各種典型洪水,按擬定的防洪調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開始進行水庫調洪計算求得。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防洪庫容。它用以控制洪水,滿足水庫下游防護對象的防洪要求。 (5)設計洪水位。水庫遇到大壩的設計洪水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設計洪水位。它是水庫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達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擋水建築物穩定計算的主要依據,可採用相應大壩設計標準的各種典型洪水,按擬定的調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開始進行調洪計算求得。 (6)校核洪水位與調洪庫容。水庫遇到大壩的校核洪水時,在壩前達到的最高水位,稱校核洪水位。它是水庫在非常運用情況下,允許臨時達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確定大壩頂高及進行大壩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據。此水伎可採用相應大壩校核標準的各種典型洪水,按擬定的調洪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開始進行調洪計算求得。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調洪庫容。它用以攔蓄洪水,在滿足水庫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保證大壩安全。 (7)總庫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稱為總庫容。它是一項表示水庫工程規模的代表性指標,可作為劃分水庫等級、確定工程安全標準的重要依據。 以上所述備項庫容,均為壩前水位水平線以下或兩特徵水位水平線之間的水庫容積,常稱為靜態庫容,即是習慣上講的庫容。在水庫運用中.特別是洪水期的調洪過程中,庫區水面線呈拋物線形狀,這時實際水面線以下、庫尾和壩址之間的水庫容積,稱為動態庫容。實際水面線與壩前水位水平線之間的容積稱為楔形庫容或動庫容。
❿ 影響水庫庫容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水汽輸送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①大氣環流的影響:大氣環流決定著全球流場和風速場關系,進而影響水汽全球的分布;
②地理緯度的影響:影響了輻射平均值,氣溫,水溫的緯向分布進而影響了蒸發;
③海陸分布的影響:海洋是水汽主要源地,因而沿海水汽多,向內陸減少;
④海拔高度的和地形屏障作用的影響:隨高度增加,水汽含量相應減少,垂直於氣流運動方向的山脈,常常成為阻隔暖濕氣流運行的屏障。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