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山大峽谷門票價格
1. 我去了太行山大峽谷知道紅豆峽的意義嗎
紅豆峽原名洪底峽,因峽內生長著紅豆杉,故改名紅豆峽。紅豆峽是獨有的情侶幽會之處,也是休閑、旅遊、觀賞的絕住之地。 主峽長15公里,佔地500餘公頃。
2. 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怎樣
紅豆峽自然風景區,是一處美麗神奇的旅遊勝地,位於中國山西壺關縣境內,內是容太行山大峽谷的精品景區,也是專家認定的世界級自然風景區。因境內天然生長著南方科目的珍稀樹種紅豆杉而得名。山西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和美於一體,可謂薈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具有很高的游賞價值,當然值得一玩。
3. 紅豆山大峽谷的作文
紅豆
【辭海中的相關詞條】
1. 紅豆: 紅豆樹、海紅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種子的統稱。
2. 紅豆樹:豆科。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
3. 海紅豆:亦稱「相思格」、「相思樹」、「孔雀豆」。豆科。落葉喬木。種子凸鏡形,鮮紅色。產於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1]、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亦見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以及喜馬拉雅山東部。木材堅硬,心材紋理略粗,耐水濕。為優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築、傢具、槍托等用材。種子用為裝飾品。
3. 相思子:亦稱「紅豆」。豆科。木質藤本。枝細弱。春夏開花,蝶形花冠,常淡紅或紫色,總狀花序。莢果長橢圓形。種子寬卵形,上端朱紅色,下端黑色,可為小飾品。分布於亞洲熱帶;中國南部亦產。供觀賞。種子有毒,用為嘔吐、殺蟲葯。葉能利尿、治氣管炎;根清暑解表,做涼茶配料。
4. 相思樹:木名。①有些具有紅色種子的樹種。如「紅豆樹、海紅豆」等。②《文選·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劉逵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斜(邪)斫之則文可做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③古代傳說,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美,康王奪之。韓憑自殺。何氏也投台而死,遺書願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兩冢相望。宿昔之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為相思樹。見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紅豆的功效介紹】:
紅豆 (《四川常用中草葯》)
【來源】為豆科植物紅豆樹的種子。
【植物形態】紅豆樹,又名:鄂西紅豆樹、江陰紅豆樹。
喬木,高9~15米。
樹皮灰色,光滑。
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12~20厘米;小葉5~7枚,近革質,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無毛,下麵灰白色,邊全緣。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或淡紅色,少有香氣;萼鍾狀,密生黃棕色短柔毛,裂片短,幾圓形;花冠蝶形,花瓣均具爪;雄蕊10,分離;子房上位,無毛,有胚珠5~6個,花柱1,紫色,彎曲,柱頭斜生。
莢果木質,扁平,圓形或橢圓形,長4~6.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喙狀。
種子1~2粒,鮮紅色,光亮,近圓形,長1.3~2厘米,種臍長約9毫米。
花期4~5月。
果期10月。
生於河旁或林邊。
分布陝西、江蘇、湖北、廣西、四川。
【採集】秋末冬初采種子,備用。
【化學成分】本屬多種植物含有N-甲基金雀花鹼、N-甲基四氫金雀花鹼、紅豆樹寧鹼、黃花木鹼等生物鹼。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葯》:性平,味苦,有小毒。
【功用主治-紅豆的功效】《四川常用中草葯》:理氣,通經。
治疝氣,腹痛,血滯經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紅豆,性平偏涼,味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鉀、鐵、磷等。紅豆能促進心臟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壓、容易疲倦等現象的人,常吃紅豆可改善這些不適的現象。另外,紅豆還有健胃生津、祛濕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葯用和健康食品。紅豆更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豐富的鐵質能讓人氣色紅潤。多攝取紅豆,還有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的效果。哺乳期婦女多食紅豆,可促進乳汁的分泌。
[編輯本段]二、植物紅豆相關
相關詩人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少有才名,現存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他十七歲時的即興之作。他能詩會畫,精通音樂,書法亦為大家。
王維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作,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著稱於世。
王維一首關於紅豆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膾炙人口。
【紅豆文獻記載】
1.韓憑夫妻死,作梓,號曰相思樹。(三國魏·曹丕《列異傳》)
2.戰國宋國韓憑夫妻殉情而死,兩冢相望,「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晉·干寶《搜神記》)
3.戰國時,衛國苦秦之難,有民從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梁·任昉《述異記》)
4.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晉·左太沖《吳都賦》)
5.相思,大樹也,其材理堅強,邪斫之則有文,亦可作器。其實赤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東漢·劉熙)
6.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頎《古今詩話》)
7.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李善雲:「其實赤如珊
瑚」,是也。(唐·李匡乂《資暇集》)
8.紅豆本名相思子,其葉如槐,莢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實,微扁。其可以飼鸚鵡者,乃蔬屬藤蔓子,細如綠豆,而朱裳黑啄,結實甚繁,乃籬落間物,無足貴也。其木本者,樹大數圍。結子肥碩可玩。(清·屈
大均《廣東新語》)
9.按古今詩話雲,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沒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此與韓馮冢上相思樹不同,彼乃連梓木也。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確否。」(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10.海紅豆樹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雲:結莢枝間,其子累累珠綴。若大紅豆而扁,皮紅肉白以得名,蜀人用為果飣。(《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樹高三四丈,有莢如皂莢而細,每枝四五莢,如攢一處,長一寸而大僅如指。子三四粒綴莢中,冬間莢老裂為兩片,盤縮如花朵,子猶不落。其子如豆之細者而扁,色如點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
許。(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記·粵西遊日記四》)
【紅豆的傳說】
顧山,位於無錫、常熟、江陰、張家港四縣(市)交界處,屬江陰,它是在南宋時就形成的古鎮。顧山高50餘米,狀如蹲貓回顧,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處,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還有天香閣。顧山東北六七里,有紅豆樹。
顧山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蕭統(501—503),是梁琥帝蕭衍的兒子,愛好文學,曾在顧山香山寺觀音院內文選樓編修《昭明文選》。現在天香閣遺址尚留有元、明、清殘碑斷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顧山文選樓碑記》和《重修昭明太子讀書樓碑記》。又說紅豆樹址所在地原為庵堂,北宋時有一僧人從外地移來這棵紅豆樹,從此人們把庵堂稱為紅豆庵,所在村莊叫紅豆村。《江陰縣志》載:此樹在元時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時復蔭,咸豐六年大旱,此樹結果累累。1918年,徐九鏞寫有《顧山訪紅豆樹記》,1934年吳宜生寫有《顧山紅豆記》。
紅豆樹原老樹主幹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徑1米左右的樹干。現存綠葉繁茂開花結子的樹,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後再生的兩析分枝。樹高10米,冠蔭周圍50米,南分枝腰圍1.23米,北分枝根部連枝腰圍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圍分別為1.17、1.85、1.50米。大樹南2米處,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牆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這兩株新枝,均為大樹的連枝。據查,紅豆樹曾在1937年結子一次,1956年也開花結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後開花結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採得紅豆子1600顆,1985年只採得7顆。這棵紅豆樹,每年5月1日左右發芽,13-20日開花。秋子熟,10月採摘。其葉如槐,其莢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顏色殷紅微紫。古人以為相思的象徵,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陰縣政府在紅豆樹四周築圍牆,建成紅豆院,庭院南北長18.16米,東西闊15.66米,面積270平方米。院內圓洞門向北,內置一條東西向走廊,廊壁置4個玻璃櫥,陳列紅豆子和名人為紅豆樹寫的詩文。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鎮有座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里有棵千年紅豆樹。
顧山紅豆院內的這棵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進入紅豆院,我們見到這棵稀珍古樹高大挺拔,枝幹支撐到數十米外,形同巨傘,雖歷盡千年滄桑,但仍生機盎然,枝繁葉茂。據管理人員介紹,此株紅豆樹每三至五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春夏之交開花,其色潔白。秋末結果,豆莢為茶色,狀若雞心。剝開豆莢,便是一粒心臟形的紅豆,燦若雲霞。
紅豆樹在江浙一帶十分稀少,千年古樹,更屬罕見。顧山紅豆有一個特點,就是顆粒特別碩大,這是別處的紅豆難以比擬的。紅豆樹在我國為三級保護植物,又由於數年才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所以種子便顯得格外珍貴。
唐代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現代詩人劉大白在獲得一莢雙粒的「雙紅豆」後,曾激動地寫下《雙紅豆》一詩:「豆一粒,人一囊,紅豆雙貯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當心房,偎著心房密密藏,莫教離恨長。」所以,紅豆又被稱為「相思子」,自古以來便被當作愛情的信物。紅豆,又被人們當作「吉祥壓邪」之物。人們將殷紅似火、光鑒玲瓏的紅豆,嵌在戒指、手鐲、項鏈等貴重飾物上隨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紅豆不僅僅被當作愛情的信物,許多人還借紅豆寄託對祖國、對故鄉和親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顧山紅豆村人民,曾精選8粒大紅豆寄給毛澤東主席,以表達對人民領袖的感激與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讓中央辦公廳回信,對顧山人民表示感謝。近年來,許多海外遊子和港台同胞,特意來顧山紅豆院觀光,並帶回幾粒紅豆珍藏,以寄託對祖國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紅豆的文化意味】
產於兩廣一帶,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紅色。古人常用來象徵愛情或相思。
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的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根據當時社會的民族風情寫就的膾炙人口的《相思》詩,它反映出哪個歷史時空的青年男女在確定終身大事時,以紅豆飾品作為情物相贈情人的動人情景。從此,紅豆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徵。愛情無價,紅豆無價。相思紅豆的寓意,不僅包括男女之情,還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患難與共分離後的情,民族國家之情,人類相依相愛之情。此情博大,相思無限……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
相思豆的由來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干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紅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這種真正的相思紅豆,大自然賦於它一種特質:質堅如鑽、色艷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
在民間,相思紅豆和玉一樣,是有靈性的開運吉祥神物:定情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相思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會在手腕或頸上佩帶鮮紅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環或項鏈,以象徵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到老;結婚後,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目前,相思紅豆飾品風靡南國,時尚女性以佩帶紅豆精美飾品為榮,男女戀人紛紛為對方選擇相思紅豆飾品表達心中的愛意。紅豆作為相思寄託之物,古已有之!
【紅豆數量的特殊含義】
不同數量的相思豆代表不同的意義。
1顆代表「一心一意」 2顆代表「相親相愛」
3顆代表「我愛你」4顆代表「山盟海誓」
5顆代表「五福臨門」6顆代表「順心如意」
7顆代表「我偷偷地愛著你」8顆「深深歉意請你原諒」
9顆代表「永久的擁有」10顆「全心投入的愛你」
11顆「我只屬於你」
51顆代表"你是我得惟一"
99顆代表「白頭到老,長長久久」
【紅豆相思節】
紅豆七夕節來源於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由這一傳說形成的七夕節,在我國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貴在一個情字,重在一個思字。宋朝著名詞人秦觀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鵲橋仙》來歌頌牛郎、織女愛情的真摯。《鵲橋仙》詞中寫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相思》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詞一詩雖然內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們可以想像牛郎、織女分居兩地,但以紅豆寄相思。今天,紅豆集團投入巨資,把傳統的民俗節日七夕和紅豆融為一體,舉辦「七夕紅豆相思節」,是十分貼切的。周耀庭說,舉行「七夕紅豆·相思節」不是紅豆人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紅豆借機炒作,紅豆要把「七夕紅豆·相思節」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文化事業來做,他們准備用五個五年計劃來推廣「七夕紅豆相思節」,以期喚醒國人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視自己的傳統民族節日。時至今日,七夕紅豆相思節已過完了自己的第一個五歲生日,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詩人餘光中稱贊紅豆此舉是「以紅豆抵抗玫瑰」;賀敬之興之所至,揮毫寫下「七月初七日,紅豆相思節」;著名畫家、作家馮驥才對紅豆弘揚民族文化,拯救傳統節日所作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城市都在歡慶相思節,如江蘇無錫千里馬電動車舉辦唱響紅豆相思節活動,南京和遼寧等地一些企業和商家也在紅豆相思節當天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紅豆集團的首倡之功不可抹殺。
4. 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如何
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於一體紅豆峽風景區位於山西太行山大峽谷中段腹地,森回林植被覆蓋率達90%,由於答境內生長著寓意相思的珍稀樹種「紅豆杉」故被譽為「中國情峽」。這里林木蔥郁,生態完好,可謂匯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
請採納
5. 太行山大峽谷一共有哪五個景區
太行山大峽谷景區分別為黑龍潭、八泉峽、紅豆峽、紫團山、青龍峽,每個景區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其中八泉峽的水,紅豆峽的紅豆杉每年都吸引著不少遊客的到來。
6. 誰知道紅豆杉大峽谷門票
紅豆杉大峽谷門票:成人票:50元,兒童半價。
7. 人在長治,想去太行山大峽谷一日游,求推薦遊玩路線
青龍峽風景漂亮景區不大,一路不爬山,適合上年紀的。紅豆峽和黑龍潭景內區大,風景也好,爬山容路比較多還能劃船,適合年輕人,紫團山一路爬山累的要死,而且沒有河流瀑布,尤其最後一道坡將近70度,恐高就別上了,到山頂之後不想原路返回就得坐車下山,汽車要30分鍾才能到山下,車錢也不便宜,現在估計要20或30一個人,就去過這么多,別的也不知道了,現在好像大峽谷賣的是通票,兩天有效,你一日游有點吃虧
8. 太行大峽谷紅豆峽簡介
太行大峽谷的紅豆峽因天然生長有相思樹種紅豆杉而得名,被專家學者和遊人譽為「中專國第一情屬峽」。它位於百里太行大峽谷中段腹地,主峽長15千米,高低落差1000餘米。主要景點有七仙峪、三疊潭、紫雲嶺、鋸齒嶁、滴谷寺、石樹苑、紅豆谷、鵝掌溝、植物園、峽穀人家等。
9. 太行大峽谷紅豆峽和八泉峽哪個好
山西太行大峽谷紅豆峽由於境內生長著寓意相思的珍稀樹種「紅豆杉」故內被譽為「中容國情峽」,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和美於一體。太行八泉峽,是太行山大峽谷群中品位最高,內涵最豐富,結構參差,氣勢宏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景區,山靜泉活,青山綠水,真真令人陶醉。兩個地方各有千秋。
10. 紅豆峽 太行山大峽谷怎麼樣
紅豆峽風景區非常美,其位於太行山大峽谷中段腹地、蔭林公路南側。由於境內生長著版寓權意相思的珍稀樹種「紅豆杉」故被譽為「中國情峽」。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於一體,雄山秀水,直壁斷崖,可謂匯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沖關大峽谷》這個節目就是在那兒錄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