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鳳凰山門票價2016
⑴ 山東省鄒城市鳳凰山
鳳凰山,濟寧地區最高的山,位於鄒城東北40公里,田黃、城前、張庄三個鎮的交界處。山勢峻峭挺拔,尤其是山的北坡,就象人用斧子劈下來一樣,據說至今還沒有人能從北面爬上。東與牛毛山隔河相望,西與紅山毗鄰。西北東南走向,西起紅山腳下,東至大槐樹。綿亘12公里,跨越三個鎮。周長20公里,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主峰鳳凰頂,海拔648.7米。山巔兩側的次峰呈雙翼狀,形若鳳凰展翅,故名「鳳凰山」,又名「樾山」。
鳳凰山的確切來歷已無人清楚啦。現在流行的版本是:據說很久以前,這里大旱,一連幾個月不下雨,地里的莊稼眼看就要枯死,人們都准備背井離鄉去逃荒,就在人心惶惶之時,鳳凰山下有個叫婆婆石窩的村子裡有一個老婆婆做了個夢。夢中她被一隻鳳凰馱著到飛了好久才到了東海(其實根本不是東海,是我們這兒的人對黃海的誤稱},懇請東海龍王開恩救救這兒的百姓,龍王看著可憐兮兮的老婆婆,就答應了三天後送雨來。老婆子很高興,便要求鳳凰盡快將她送回來。鳳凰稍一猶豫就將老婆婆馱上背,向回飛來。天剛剛亮老婆婆是回來啦,可是,因鳳凰長途奔襲累死在山頭。老婆婆顧不得安葬鳳凰,便奔走向告不要再走啦三天後就下雨。果真,三天後下起了一場大雨。人們便在鳳凰死的地方建了一個大大的墓穴,以示感謝!正當老婆婆帶領大家行大禮之時,天空中映出一隻大鳳凰,慢慢飛走啦......老婆婆醒來將夢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啦,老婆婆還說她的夢很準的,一輩子都很靈驗,大家都想走也不在這一兩天就都留了下來。果真,還沒等到第三天就下雨啦。雨雖不是很大,但卻救了莊稼的命,同樣也救了當地百姓的命。老婆婆百年之後,人們還給她在一個山崖處,也就是鳳凰累死的地方雕刻了一個石像(這個石像據考證是唐代的石像)。從此以後,每遇到大旱之時,百姓便到婆婆像前求雨,十分的靈驗。據說時任邾國(就是鄒城市的前身)的縣令就曾親自去求過雨,一步一頭,結果,從早到晚,還未出東門哪,無奈他便一里一頭,那也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到婆婆石窩的。當然求雨也成功啦。人們為了紀念鳳凰的偉大功績,便把這座山叫鳳凰山。
鳳凰山是一座歷史名山,至今保存著眾多的文物古跡。山陽有大王窩石窟像、唐代的開元寺、唐、金重修的造像石碑、聖水池。東麓有明魯王墓。山陰有自然造化而成的三關洞,洞內有怪石。洞壁有鳥類、昆蟲等動物化石及漢墓群。
鳳凰山山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134年(南宋紹興四年),楊山寨義軍都統曾以此山為依託,英勇抗擊金兵。公元1863年(清同治二年),文賢教起義軍曾在此山築寨抗擊清軍。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我人民軍隊和當地民兵也曾堅守鳳凰山,多次打敗敵人的進攻。1947年4月18日,我人民解放軍某部與蔣軍一七二旅千餘人展開血肉搏戰,取得了著名的鳳凰山阻擊戰的勝利。
鳳凰山上自然資源豐富,遍山生長著松、柏、槐、楊等樹和黃白草。至今還生存著狐、獾、狼、鷹、山雞等野生動物。野生葯材有遠志、全蠍、茵陳、瞿麥、葛根、茅根等幾十種。這一帶盛產大棗、黃梨、核桃、栗子、山楂、蘋果等幾十種干鮮果。
⑵ 鄒城市張庄鎮鳳凰山作文
炎熱的夏天過去了,我們迎來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鳳凰山是最迷人的。
石梯兩旁專有一些楓樹,秋天屬一到,她們就染上一頭紅發,來迎接秋姑娘的到來,這不,秋姑娘又來了,她還為鳳凰山提前送來了冬衣:有黃色的大衣、深綠色的棉襖……大山被裝扮得如此美麗。
鳳凰山上的小動物們一聽說秋天來了,就高高興興地出門搬糧食去了:松鼠抱起自己的堅果,「噌噌噌」地跑向它們的倉庫;螞蟻一家齊心協力抬著一塊薯片,氣喘吁吁地奔向自家的地下室;鳥兒也飛來飛去,忙得不亦樂乎,也許是在准備過冬的食物吧;青蛙和蛇開始挖洞,准備冬天一來,就鑽進洞里,做個好夢。
當然,最快樂的還要數那些老人和孩子了,老人們總愛在山上鍛煉、聚會,有唱歌跳舞的、有打腰鼓的、有做操的,吹拉彈唱,好不熱鬧!而孩子們喜歡的卻是這里的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落入山下的水池子里,附近都被瀑布霧蒙蒙的濕氣籠罩著,池子里還隱約能看見些小魚歡快地游來游去,小孩子總要把手伸進池子里玩水,大孩子則喜歡在池邊釣魚,那兒的魚很小,要很仔細看才能看得見。
鳳凰山的秋天,是最美的。
⑶ 鄒城鳳凰山海拔
鄒城鳳凰山位於鄒城東北40公里處,山勢峻峭但山頂平坦,海拔648.7米,是濟寧地區最高的山,山巔兩側的次峰呈雙翼狀,形若鳳凰展翅,故名「鳳凰山」
⑷ 鄒城市鳳皇山景區收費嗎
鳳凰山的入場費是60元,是一般的門票,還有一些寺廟啊,觀音閣啊,等地不再收取額外費用內,但是纜車等娛樂消容遣要花額外的錢!另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繞過檢票口啊,更多的人可以省錢,最好給山腳下的當地居民一些提示,他們會提前一個晚上把你帶進去,或者住在山上的旅館里,而且山的入口是免費的,住宿不貴!
⑸ 鄒城市鳳凰山的介紹
濟寧地區最高的山,位於鄒城東北40公里,田黃、城前、張庄三個鎮的交界處。山內勢峻峭挺拔,尤其是容山的北坡,就象人用斧子劈下來一樣,據說至今還沒有人能從北面爬上。東與牛毛山隔河相望,西與紅山毗鄰。西北東南走向,西起紅山腳下,東至大槐樹。綿亘12公里,跨越三個鎮。周長20公里,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主峰鳳凰頂,海拔648.7米。山巔兩側的次峰呈雙翼狀,形若鳳凰展翅,故名「鳳凰山」,又名「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