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臨灃寨門票多少錢
A. 郟縣城去臨灃寨怎麼走
下載個地圖app 進行導航就可以了
B. 臨灃寨沒門票卻有個講解員四個遊客收講解費100元我估計他是私自收費太丟郟縣人臉了
講解員四個遊客收講解費100元是少的,有一年四個收了300元吧,尹亮亮沒有臉的,就認識錢的,
C. 平頂山郟縣臨林風寨一些情況
朱窪村又叫臨灃寨,位於平頂山郟縣堂街鎮的東南部,交通還算便利內,距離鄭州大容約有120多公里的路程,如果自駕車走高速的話,不到2個小時就能到達郟縣縣城,從縣城再往東南走,跨過汝河大橋不遠就到了。
我剛才查到得.我在郟縣住了20年都沒聽說...也不知道你在那找的
D. 臨灃寨的基本簡介
臨灃寨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該鎮地質資源豐富。處域東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崗、窪五種地形。曾列入《名山記》的紫雲山一峰秀出,紫雲環繞,山林疊翠,山泉叮咚,「紫雲晴雪」被列為郟縣八大景之首。臨灃寨被專家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 始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館」,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稱。
臨灃寨坐落在碧波盪漾的北汝河畔,發源於香山的利溥、灃溪兩水分別從寨東寨西流過,流向北汝河。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著,圍長約1100米、高6米多的寨牆上有城垛800個。故當地人又稱臨灃寨叫「紅石寨」或「紅石古寨」。由臨灃寨通往村外的是東、西、南三個寨門,其中西寨門取名「臨灃」,東寨門取名「溥濱」,意為此寨瀕臨灃溪、利溥兩水。東、西寨門由木板鑲鐵皮製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門毀壞較重,只剩半個門洞。
臨灃寨為一窪地型古村落,周圍千畝蘆葦、百畝竹園。楊柳河、北汝河繞寨而過,終年綠水長流。臨灃寨的窪地聚落、古寨牆、古寨河、明清時期古民居、宗祠、關帝廟融為一體,成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寨內現有159戶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佔90%。寨內還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間。這些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
E. 從平頂山郟縣到臨灃寨怎麼走
在老汽車站坐3路車,綠色的那輛,你跟售票員說到石橋店路口下車去臨灃寨的,下車路口向南一直走,有座橋那裡就是了。我就是臨灃寨的
F. 臨灃寨的介紹
臨灃寨原名水田村,位於河南省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境內。據《水經注·河水》記載內:「柏水容經城(寶豐)北復南,豐溪自香山東北流入郟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東,環村一周,復東北至石橋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間,故稱「水田村」。因紅石而得名的臨灃寨,是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寨,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窪寨,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有雄偉的紅石寨城牆、潺潺的護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之稱。
G. 臨灃寨現在的情況
臨灃寨位於郟縣東南12公里處,始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歷史,被譽為內「中原第一紅石古容寨」、「古村寨博物館」,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稱的朱鎮府等明、清代古建群在這里俯拾皆是。
開放的,自己去的話要事先對那裡的景點什麼最好在網上查一下,免得走冤枉路.
另外被鎖上門不讓參觀可能個別的會有,但是極其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