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海洋館門票
㈠ 晉城白馬寺太行明珠海洋世界參觀作文400字
「五一」節來了,我素有登山的愛好,於是便與兩三夥伴徒步去游覽市郊的白馬寺山。
「白馬寺山」是一個很別扭的名字。按理說,山和寺本應該各自有其名的,但因為山是人類有史以來就有的,而寺廟是人們後來才修建的,所以人們通常習慣以山的名字來代稱山上的寺廟。如遠近頗有點名氣的珏山,山頂上的廟宇叫做真武廟,但人們為了方便,習慣上也稱這座廟為珏山廟,卻從不把珏山稱作真武廟山。而白馬寺山就是因為山上有一座白馬寺,而被叫做白馬寺山的。你說這名字,山不山,寺不寺,不是有點別扭嗎?
這座山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別扭的名字呢?難道他本來沒有名字嗎?不然,這座山原來有自己的名字,它叫做司馬山。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澤州志》記載:「司馬山,城北十里。」清代雍正年間編修的《澤州府志》記載:「司馬山,縣北十里。魏司馬懿封長平侯,嘗登此山。」又引《風土記》「司馬山在晉城」、《初學記》「晉代祠此,因以為名」。這里告訴了我們兩個事實:第一,三國魏的司馬懿被封為長平侯,曾登過這座山;第二,司馬氏建立晉朝,做了皇帝,人們於是為皇帝的祖宗司馬懿在這座山上建了祠廟,當時這座山就被叫做司馬山了。
說到這里,有人會問:既然司馬山的名字在晉代就有了,又見於《風土記》、《初學記》這些古代著名的文獻典籍,明萬曆《澤州志》和清雍正《澤州府志》又有明確記載,為什麼現在這座山不叫做司馬山,而別出心裁地用了「白馬寺山」這樣一個別扭的名字呢?我想,這個問題有點太深奧了,恐怕只有老天知道吧!為什麼要叫「白馬寺山」,完全可以不問,但寫文章是比較嚴謹的事,卻不能草率,因此我在這里要聲明一點,既然這座山本來的名字叫做司馬山,又有其歷史文化的淵源,在以下的敘述中我就不再使用「白馬寺山」這個別扭的名字,而直接寫作司馬山了。
這天,天氣好晴朗,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絲兒雲彩。當我們來到司馬山麓,仰望山顛,卻見山與天相接之處掛著一片白雲,起初並沒很在意,稍微走近些一看,哪裡是什麼白雲呀,是一件碩大的巨型白色雕塑。很快,我們從雕塑的大致輪廓和「白馬寺山」的名字判斷出這是一匹騰飛的白馬。馬首高昂,後腿立地,前腿平伸,像是要飛撲下來一般。這時,一個同伴大聲說:「這哪兒是馬,你看馬頭,分明就是鳥嘴嘛!」我仔細一看,可不,馬脖子很粗壯,馬頭卻又細又尖,很像是一個長著細長嘴巴的鳥頭。唉!不知是哪位蹩腳的雕塑家弄出這么一幅馬身鳥首的糟糕作品,讓人越看越覺得別扭,我索性不想再看它了。
不想再看固然可以,但卻不能不談,因為這座雕塑標志著所謂「白馬寺山」的文化呀!在晉城,曾經盛傳著「南有孔子回車,北有白馬拖韁」這樣兩句話,「孔子回車」不必說了,晉城人幾乎家喻戶曉,「白馬拖韁」卻令人費解。於是一些有心人便圍繞著「白馬拖韁」這個詞望文生義,附會出許多關於「白馬王子」的民間傳說故事來,說得煞有介事,繪聲繪色。然而,這些所謂「民間傳說故事」一看就知道並非來自民間,而是現代文人的即興創作。因為「白馬王子」一詞是舶來品,不是國產,難以混入我國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難以對「白馬拖韁」作出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理念的合理解釋。那麼「白馬」究竟為何在此「拖韁」,其中有什麼含意呢?我們只能求助於歷史文獻了。
明代成化年間編修的《山西通志》說:「白馬寺在澤州城東北十里司馬山上,因白馬馱經過此,故以名寺。」這兒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原來根本就不是什麼「白馬拖韁」,而是「白馬馱經」。「馱經」一詞,經過口耳相傳,逐漸訛為「拖韁」,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卻不知道因此誤了多少人。說真的,「拖韁」拖得習慣了,一下子要改為「馱經」,還真是轉不過彎來。話又說回來了,轉得過彎來也好,轉不過彎來也罷,歷史的本來面目是這樣,不由你不轉。等你轉過彎來,再來看這一座被稱作白馬的雕塑,它正高昂著那古怪的鳥頭在拖韁呢,根本沒有一點「馱經」的意味,你說可笑不!
近午時分,我們終於來到了白馬寺。歷史上的白馬寺應該只是一座普通的寺院,明萬曆《澤州志》只記了「城北司馬山,國朝建」幾個字,清雍正《澤州府志》也只寫了「在城北十里司馬山,明建」的字樣。晉城的青蓮寺、碧落寺在古代都很有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名人題詠和碑記,而白馬寺卻除了方誌中這些極其簡短的記述之外,再難找到任何有關的文獻了。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九年,侵華日軍用大炮對准了這座小寺,歷來在寺內養尊處優的釋迦摩尼、觀音大士、地藏菩薩及其十八羅漢諸佛,眼睜睜地看著這座小寺和自己的塑像化成了一片可憐的焦土,那被芸芸眾生稱作「無邊」的佛法卻怎麼也施展不出來。可恨的是,在東洋鬼子的炮火之下,竟連一塊殘碑斷碣都沒能夠留存下來,這里從此便斷絕了香煙。
晉城建市之後,百廢俱興,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平地起樓台,白馬寺要在焦土上重新修建了。曾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白馬寺的住持僧請原以仁老先生撰寫碑文。原老先生到已建成了部分殿宇的白馬寺觀看,回來之後贊嘆道:「真正有氣度啊,現在新修的白馬寺,不知要比原來的白馬寺大多少呢!」十來年過去了,白馬寺還在不停地修建著,主體建築已經全部建成,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樓,不僅巍峨壯觀,而且香煙旺盛。玉佛殿裡面供奉著五尊金妝的漢白玉佛像,據說是十多年前從緬甸進口的,不用說,在當時自然是天價。現代科技也在這里派上了用場,許多佛殿里的佛像背後都安裝了電氣設備,能夠不停地放射出耀眼光芒來,使這些無知無能的佛像平添了幾分庄嚴和神秘。寺院里播放著的「南無阿彌陀佛」的錄音隨處可以聽到,非常優美,不知是娛樂圈裡哪位明星的傑作,還是美聲唱法呢!
㈡ 山西晉城去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動車和飛機哪個方便
飛機到珠海方便
㈢ 晉城到鄭州海洋館怎麼走
你先到了鄭州在問
或者直接網路地圖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