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遺址公園門票
就是個不收門票的街心花園,主要散步
每年海棠花開的時候有海棠花溪節,特別好看,不過那是3 4月份的時候……
Ⅱ 元大都遺址公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葯居附近,大體與地鐵10號線北段重合。馬甸附近土城牆高12.5米、寬31米。德勝門外,有一處名叫土城關的地方,即為元代建德門遺址。 元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用18年時間建成。大都城的城牆共2.8萬余米,用土夯築而成。 元大都城的興建,選址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礎。它的規劃設計繼承了我國歷代都城建設的傳統。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牆南移時,遺存城外,俗稱土城。
Ⅲ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地鐵5號線 → 地鐵10號線,全程約15.9公里
1、從北京站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5站, 到達雍和宮站
2、步行約100米,換乘地鐵5號線
3、乘坐地鐵5號線,經過3站, 到達惠新西街南口站
4、乘坐地鐵10號線,經過5站, 到達西土城站
5、下車即到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Ⅳ 元大都遺址公園在什麼地方
北京,橫跨海淀區、朝陽區,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內折向東經馬甸容、祁家豁子。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里,公園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淀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4)元大都遺址公園門票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雙都巡幸
「雙都巡幸」景區是公園的最西端,在建德門橋東側。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正式在燕京設立都城,並改名為「中 都」,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又將其地位提升稱為「大都」。
當時在草原上有另一個政治中心為開平府,稱為「上都」。這種兩都 並立,是元代政治統治的特點之一。
2、薊門煙樹
指的西直門以北的元大都城牆遺址西段,這段城牆為夯土構建,元末明軍攻陷大都後,將元大都北側城牆南移5里,薊門煙樹所指一段城牆遂遭荒廢,在夯土城牆的遺址上樹木生長,遂稱薊門煙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Ⅳ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景色怎麼樣,為什麼知名度一直不高
北京在如今我國社會旅遊經濟表現中看來,很多經濟產業的發展速度都很快,而且它們也得到了很多資源的支持和發展,例如說旅遊資源的發展,北京境內的風景區較多,不同類別的景觀價值也有不同,而這對一個區域的表現中看來,它們也都有比較大的旅遊吸引力,像是這處公園美景就是其中之一。
最後從其公園的知名度上看,卻是北京被忽視的一處公園,由於其公園面積大、景觀多和在北京當地也深受保護的人文景區,所以在對不少遊客而言,在對其公園的發展下看,可以豐富遊客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對一個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這也是當地很重要的因素,也是當地比較突出的因素。
Ⅵ 逛元大都遺址公園的感想(只要感想,不介紹)!!!急!!!!!
今年4月11號和久別3年的高中同學去元大都遺址公園玩了,由於白天沒有時間,只能趕在晚上去,提前聲明:「我是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去的,」嘿嘿,在這個地方散步,感覺真的很不一樣,這里有海棠花溪,萬條綠絲絛,古城牆,護城河,夜色更是迷人,飄盪著陣陣海棠花香,伴著花香月色,和一個女生在這里散步,感覺很特別,這個女生是我高中2年的前後桌,他現在讀研,而我只是大專畢業,自然我不敢有非分之想的,可是那種氣氛真的很浪漫,她問我:「你說在這里散步,白天好還是晚上好?我沉思2秒鍾,答曰:當然是晚上好!她又說,咱們別回去太晚,怕不安全,我說,不怕不怕,如果有流氓,我就先跑,我溜得快啊!哈哈,她說你太沒良心了,就忍心丟下我一個人?我還全指望你呢!哈哈哈 我是流氓我怕誰?
不說這些了,還是步入正題,其實游元大都遺址公園感想頗深,第一次來這里的人,只會說,這里真的不錯啊, 初次在這里約會的戀人,故地重遊會說,這是是咱們牽手的地方!失戀的人會說,這里是個傷心的地方!總之,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想,同一個人不同時間去,也會有不一樣的感慨。你在一顆海棠樹下拍照留念,也許不曾想到這棵樹下面曾經發生過多少甜蜜的,傷心的故事!每一盞燈下,每一顆樹下,都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吧! 假如在元大都遺址公園回顧歷史,感覺人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就像聖鬥士冥王篇裡面,沙加對人的一生的描述,感慨萬分;又如康熙王朝裡面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假如在海棠花溪仰望茫茫星空,你又會感到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在宇宙中,人只是微不足道的生命體。
假如忽必烈來此地一游,會是怎樣的感想呢?元朝總共90多年,前後安定了最多30年,也夠悲哀的,如果他看到現在的遺址公園,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呢?呵呵,心情肯定不爽!正如遊人湧入景山公園參觀一樣,他們又怎會體會到由檢大哥當初的心情?天啟皇帝給他留下的爛攤子,讓他弟弟來收拾殘局,夠難為朱由檢的!一人去太廟對著先皇祖宗排位痛苦;御前殿鳴鍾集百官,想孤注一擲,作最後掙扎,但大臣們一個也沒到,國破家亡,孤身一人來到煤山,(當時似乎還跟著個太監)崇禎最後看了一眼巍峨輝輝的紫禁城,仰天長嘆,在那顆歪脖樹下面 自掛東南枝,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以下是摘抄的:
明朝自朱元璋開國歷270餘年,到了崇禎年間社會已極度不安。後金政權崛起東北,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到北京城。十八日,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投降。當天夜裡,崇禎帝登萬歲山(即今景山)四望,見大勢已去,易服帶佩刀,欲奪正陽門而出。守門軍不明情況,以為皇宮內變,遂返炮拒擊,崇禎帝未能出城,返回皇宮,對皇後周氏說:「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皇後也相對慟哭說:「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聽一語,今日同死社稷,亦復何所恨。」皇後周氏遂自縊而死。崇禎帝自知日暮途窮,連喝數杯酒,下令兩宮及懿安皇後自盡,傳太子及二王改裝出走,又入壽寧宮,劍砍長平公主左臂,殺昭仁公主於昭仁殿。天將曙明,崇禎帝御前殿鳴鍾集百官,想孤注一擲,作最後掙扎,但大臣們一個也沒到。崇禎帝走投無路,只好登上萬歲山,在壽皇亭旁的樹下自縊而死。死時「披發跣左足,右朱履,衣前書曰:『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聯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之誤聯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聯屍,勿傷百姓一人。」太監王承恩隨崇禎帝一同上山,遂再拜慟哭,在崇禎帝前跪縊而死。
哎呀呀,不說了,發散思維太強了,又扯到明清了!不好意思!就說這些吧!
Ⅶ 元大都遺址公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葯居附近,大體與地鐵10號線北段重合。馬甸附近土城牆高12.5米、寬31米。德勝門外,有一處名叫土城關的地方,即為元代建德門遺址。
元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用18年時間建成。大都城的城牆共2.8萬余米,用土夯築而成。
元大都城的興建,選址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礎。它的規劃設計繼承了我國歷代都城建設的傳統。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牆南移時,遺存城外,俗稱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