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靈谷洞門票
1. 宜興靈谷洞大約多久能游完
光游覽的話,半天就行,一天有餘
2. 宜興有哪些洞
善卷洞 張公洞 西施洞 靈谷洞 慕蠡洞 太極洞
3. 宜興靈谷洞,西施洞,陶祖聖境哪個好玩
各有特色吧陶祖聖境景區內的三大賣點分別是慕蠡洞的鍾乳石、漫山的竹林、范蠡陶坊製作陶器。此外,還有關於范蠡和西施愛情的人文景點。
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西施洞全洞面積八千五百平方米,遊程在一千二百米,大小景點近八十個。洞口兩側,百竿修篁列成昭陽儀仗,披翠仙苔,花下垂簾彩幛,這獨具一格的迎賓禮儀,也許正是洞天世界的異邦習俗。從「淚泉宮」、「娃宮」到「碧雲宮」,奇形怪狀的太湖石崢嶸斗奇,太湖石的粗獷雄偉與優美的線條組合,形成了西施洞的獨特風光。大義凜然的西施「捧心柱」,令人心碎的「半壁江山」,如訴如泣的「孝女哭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愛國奇女西施淚灑異邦的揪心之痛和忍辱負重的捧心之誠。「相思閣」、「囡兒亭」、「畫眉橋」、「彩香涇」則表達了范蠡、西施心心相印、裙衩相隨的忠貞愛情和同赴國難、共飲林泉的高賢之志。而最美最奇的要數碧雲宮中的「山神籠月」,一個直徑約七米、高三十多米的石洞直通山頂,抬頭相望,但見陽光普照,銀輝瀉地,茫茫蒼穹,只現出一個圓溜溜的月洞,迷人的景色留下了美麗的傳說……
4. 宜興汽車站到靈谷洞怎麼走
公交線路:公交201路,全程約30.0公里
1、從宜興汽車客運站步行約30米,到達宜興車站
2、乘坐公交201路,經過48站, 到達靈谷洞(陽羨茶場)站
5. 有誰去過宜興的3個洞
宜興張靈慕線,是一條旅遊線。沿線的景點有竹海公園、陶祖聖境、張公福地、靈谷洞、玉女潭、崇恩禪寺、陽羨湖等,還有很多農家樂,所有的景點匯集成陽羨風景區。
6. 宜興靈谷洞的導游詞
宜興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版家塢靈谷山(石權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
7. 宜興太極洞好玩嗎 打算去宜興玩兩天 應該怎麼規劃 求推薦!
第一天 上午推薦遊玩善卷洞。
溶洞多是宜興的特色,宜興三洞分別為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其中善卷洞最具代表性,於1934年就已對外開放,是中國最早開放旅遊的溶洞。
善卷洞內由上、中、下、水四個洞組成,洞洞相通而景象各異,水洞中可以坐船游覽,十分有趣。電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威虎廳」、《西游記》第八集的「黃風洞」等曾在此取景。
水洞是一條長達120米的地下河,在水洞里行船,可感受「船在洞中行,漿朝天上撐」。這里水流蜿蜒幽深,各色彩燈映於水上,色彩絢麗,彷彿身在水晶宮殿。
坐船登岸後繼續步行可至善卷洞後區域,這里有梁祝文化園,你可以在此品一杯用紫砂壺、陽羨唐貢茶、山澗水泡的茶,再賞一段梁祝戲曲,這里還有「晉祝英台琴劍之冢」、「祝英台讀書處」等景觀,
接著可乘坐觀光纜車上山,觀賞「國山碑」,這是由三國時期吳國第四任君主孫皓所立,山上還有一座圓通閣,裡面有五十三尊紫砂觀音懸雕,堪稱世界一絕。
然後可乘坐滑道下山,到「中國第一陶吧」參觀紫砂藏品陳列館,在這兒你還可以親手用陶泥製作陶藝品,並可將作品帶走,但如果要將作品裝裱起來,是需要另付錢的。
交通:202路公交到善卷洞站。
下午推薦到宜興市區遊玩,推薦宜園,免門票,位於城區氿南路。是一個以小橋流水為基調、古典形式的現代江南園林,是團氿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園分東、中、西三大區,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樓、榭和古橋,三大區分別採用地產湖石、黃石、卵石造景,共建成柳堤春曉、荊溪攬勝、碧葉紅英、玉崖飛瀑、雲溪樓、竹林茶吧、湧泉石磯、知漁榭、漁樂廣場、八卦生肖廣場、濱湖景廊、松山勸學廊、五龍戲珠、翠湖泛舟等32個主要景點。
交通:110路公交到宜園站。
第二天推薦遊玩宜興竹海
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無錫旅遊十八景及宜興十佳景點之一。風景區橫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方圓幾十多萬畝的竹子,堪稱「竹的海洋」。竹海風景區處於竹的海洋中心,萬畝翠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素有「華東第一竹海」之稱,是我國竹風景、竹風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
景區內山清水秀,一日之內,四季之間,奇趣天成。主要景點有「太湖第一源」、「蘇南第一峰」、「竹報平安」、「鏡湖秀色」、「索橋凌波」、「寂照禪寺」、「竹林飛瀑」、「翡翠長廊」、「懸空棧道」等等,或氣勢宏大,或清幽深邃,或曲折迷離,各具特色。
交通:公交210路(游1)從宜興汽車站發出,終點站就是竹海。
8. 描寫宜興靈谷洞的作文
早就聽說「靈谷洞景景迷人,陽羨茶香香茶美」的七字聯句,道盡了靈谷天府那令人神往的洞天奇觀和陽羨山水的鍾靈敏秀。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久負盛名、並具有「宜興三奇」之一的旅遊勝地——「靈谷洞」
沿著一條依山倚勢的逶迤石徑直通「靈谷天壁」,石徑兩面蘭花幽香、芳草如茵、表苔含露、竹葉鋪地,直達靈谷洞的入口,靈谷洞的入口處掩映在翠竹深處,若隱若現。順著險峻、曲折的通道直至洞內,洞內呈180度不規則半圓形,整個石洞由靈谷文苑、靈谷舞台、百川匯海等七個組成,其中最大的石廳有九百六十多平方米,四周不但布滿了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還有宋代詩人的岩壁題詩和古人類化石。走進第一廳,迎接我們的是「熊貓草竹圖」,只見一隻憨厚可愛的熊貓正俯在草地上,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緊盯石竹,正想著豐富、美味的午餐,簡直惟妙惟肖。來到第二廳,石廳中央有一個很大的舞台,旁邊還有幾只調皮的小猴,似乎正迫不及待地等著看大戲呢!因此,人們便給它取名「猴子看戲」。隨著通道的不斷深入,我們來到最大、最低的第三廳,下有伏道相連,上有天河匯集,猶如「百川匯海」,廳內巨岩倒掛,壁下一泓清池,被稱作「天府靈泉」。接著走進全洞的精華——第四廳,深谷底部,有一個既高大、又厚實的石幔,色澤雪白,似飛瀑,自上飛瀉而下,瑰麗奇偉,蔚為壯觀,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大石瀑的頂部深處有一個大石鼓,以石叩之,聲音特別洪亮,百米以外也能聽到,真所謂「天下奇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谷洞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的特點,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讓每一位遊客流連忘返,真不愧為「靈谷天府」之美稱。
9. >靈谷洞為什麼被稱為宜興三奇
靈谷洞在宜興城西南石牛山南麓,它是一個巨型的石灰岩溶洞。靈谷洞曾經被湮沒了一百多年,在上世紀80年代初重新又被發現。如今,靈谷洞與善卷洞、張公洞並稱為「宜興三奇」。它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見長,有「靈谷天府」之美稱。
光彩奪目的天府菱玉
靈谷洞面積達2413平方米,總長347米,內部呈180度不規則的半圓形。靈谷洞進口處掩隱在蒼翠的竹林深處,共分為六個石室,有景觀三十多處。進洞就是「天橋」,石崖陡峻,撲朔迷離。穹頂有一菱形乳石,光彩奪目,稱為「天府菱玉」。
第一石廳小洞頻生,洞中有洞,盡頭有個只有40厘米的石縫,俗稱「蟹洞」。頓時使人萌生神秘之感。
第二石廳嬌小玲瓏,穹頂有很多古人的題刻,意境悠長。廳中石乳層次分明,如流水、波濤,如雪山、飛雲,還有「萬古靈芝」、「孔雀石泉」等景觀。使人有種穿越朝代之感。
第三石廳最大,底層的洞壑有七條伏道相通,上有五條天河匯集,就像那百川匯海,廳上還有巨大岩石倒懸空中,如斷壁欲傾,山峰將墮。石壁下有一泓池水,稱作「天府靈泉」。
第四石廳的深谷內有一道岩溶飛瀑,自穹頂飛瀉而下,如長虹垂地,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使人頓生感慨。
第五石廳像水晶宮殿一般,積石如雲,石上長滿了形形色色的石筍,想像所至,有觀世音、彌勒佛,關帝君、老壽星,猶如一座千佛山。山下淌滿了由岩流聚積而成的乳石,泛出銀砂點點,恍如夜空的點點繁星。
第六廳是絢麗多姿的洞府,穹頂高似天庭,乳石高懸,形態各異。有的彷彿人物形象,有的彷彿飛禽走獸,有的好像花草竹木,又有的像那藤蔓繞掛。滿目琳琅的美景,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靈谷洞的濃郁特色
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各異,高低不等,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有高達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
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因此我們便可領略山林間的自然風光了。靈谷洞是當年的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時發現的。陸龜蒙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擱置作罷,因此留下了「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而宋以後陸續有人進入洞中探幽賞奇,現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靈谷洞的入口處掩映在翠竹深處,入洞通道險峻,曲折、幽邃,越深越大。
整個石洞有6個大石廳。廳內巨岩倒掛,壁下一泓清池,稱作「天府靈泉」。第四石廳為全洞精華,深谷底部,有一個17米高、5米多寬、2米多厚的大石幔,色雪白,似飛瀑,自穹頂飛瀉而下,瑰麗奇偉,蔚為壯觀。大石瀑頂部深處有一個非常大的石鼓,用石頭敲它,會發出洪亮的聲音,即使是百米以外也能聽到。此洞發現較早,洞內岩壁上至今還保存有宋、明、清各代遊人的題詩墨跡。
靈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