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門票多少錢
❶ 二十四道拐離貴州什麼城市最近
二十四道拐在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製州晴隆縣縣城旁邊,距安順市和六盤水市較近,距安順最近。
❷ 滇緬公路二十四道拐在什麼地方。
二十四道拐位於貴抄州省西南部、黔西襲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北角晴隆縣,地處雲貴高原中段。縣境東與關嶺縣隔江相望,北與水城、六枝特區劃江為界,南連興仁縣,西接普安縣,距省城貴陽市237多公里,距州府興義市166公里。縣境南北長69公里,東西寬33公里,全縣總面積1327.3平方公里。縣境內主要河流有西泌河、大橋河、麻布河三條。晴隆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380毫米,總集水面積1325平萬公里,境內河流、溪溝較多,是省內降水較多的地區。 晴隆縣境內有三望坪景區、沙子嶺景區等旅遊景點。
❸ 成都到晴隆二十四道拐乘車怎麼去
拐乘車怎麼去呢?這個的話應該是直接打一個車就可以了,就可以到達那個地方。
❹ 24道拐在哪裡
黔西南州晴隆縣。
簡介:「二十四道拐」是地名,也是一段二十四道彎的公路,位於貴州省晴隆縣城南郊1公里處,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古稱鴉關,當地人又稱之為半關,是在晴隆縣境內的古鴉關驛口鑿山開路建成的盤山彎道,長約4公里,每道拐僅幾十米長,盤旋曲行於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脈和磨盤山之間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貴陽以西黔滇公路最為險要的咽喉要道。公路二十四道拐,始建於民國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築路時毀損。民國16年(1927年)賈善祥奉省主 席周西成及貴州公路局局長馬懷沖(睛隆人)之命,進行踏勘。民國24年(1935年),工程師周岳生領隊,再度進行勘測設計,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長曾養甫督工動工,於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經之路。 二戰時期,「二十四道拐」是美國援華物資送到前線的必經之路,為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當時被譽為「抗戰生命線」。日寇曾多次派飛機對二十四道拐公路進行轟炸,欲截斷黔滇咽喉。1942年,美國公路工程部隊1880工兵營進駐貴州睛隆修築滇黔公路,駐扎在沙子嶺3公里處(又稱美國車站),用美國製造的水泥砌擋牆,對二十四道拐進行維修,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務,保證了運輸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