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恩寺門票
❶ 靈隱寺是中國十大名剎之一,它始建於何時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距今1690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
靈隱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現任方丈是光泉法師。
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東晉
靈隱寺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
南北朝
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蕭衍下詔「舍道歸佛」,將佛教奉為國教,隨即大興土木,建寺立塔,靈隱寺得到梁武帝的青睞,賜田擴建,規模粗具,香火漸盛。
北周武帝年間(561-578年),一度宣布廢佛,並下令僧徒還俗,焚燒法器佛典,將寺廟充作公產,此次法難稱為北周武帝滅佛。這次法難對北方寺院打擊很大,南方寺院稍好。有些膽小的僧人,風聞法難之聲,便悄悄溜走,還俗的還俗,隱居的隱居,致使靈隱寺陷入冷落荒寂之中。
隋
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隋文帝恢復佛教,派僧人慧誕法師來杭弘揚佛法。在靈隱寺前飛來峰與蓮花峰間棧道建神尼舍利塔(後傾圮)。
唐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發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規模的「會昌法難」事件。武宗力主排佛廢佛並禁佛。靈隱寺噩運難逃,寺毀僧散,寺廟內的鍾聲冷冷清清,煙火熄滅。
五代十國
吳越王錢繆時,該時期的摩崖石刻,佛像塑造、佛經雕刻特別豐富,寺字園林、佛塔經幢隨處皆有。學佛習禪之人日漸增多,佛門禪壇的詩詞文章層出不窮。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吳越王錢弘仿曾擴建靈隱寺為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一時間僧眾三千之多,常有異邦僧侶前來取經。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吳越王錢弘從奉化請來高僧延壽主持靈隱寺,新建僧舍五百餘間,建石幢二座。東建百尺彌勒閣,西有隻園,共有殿宇房舍一千三百餘間,廊廡曲折縈回,自山門左右連接方丈,稱寺為"靈隱新寺"。
北宋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靈隱寺為靈隱山景德寺。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賜名"景德靈隱禪寺"。
天聖八年(1030年),因靈隱寺齋僧施粥的需要,將位於杭州、秀州(今嘉興)兩地良田一萬三千佘畝,賜與靈隱寺作為廟產。
景佑二年(1035年),住持延珊將鑿制於開寶二年(969年)置於吳越王家廟奉先寺(現已廢)的經幢兩座移至靈隱寺天王殿前。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賜御綉《觀音心經》二卷、《回鑾碑》及飛白黃羅扇等御用之物。
慶歷年間,丞相韓琦、參政歐陽修等奏賜契嵩所著書《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傳法正宗論》三書(合稱《嘉佑集》)和《輔教篇》等人藏。末仁宗准奏下旨傳法院編人《藏經》,並賜契嵩「明教大師」的稱號。自此之後,靈隱寺名聞遐邇,海內外佛教信徒紛紛前來探求佛法。當時的靈隱寺已成天下禪宗聖地。
南宋
紹興五年(1135年),將靈隱寺改為「靈隱寺崇恩顯親禪寺」。高宗和孝宗時常到靈隱寺進香,閑暇之際,揮灑翰墨。宋理宗把顯親禪寺原有的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另外賜書「妙庄嚴域」四字。
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親臨靈隱,宣慧遠奏對,又賜號「瞎堂禪師」,改法堂名為「直指堂」,又賜瞎堂禪師「直指堂」印。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靈隱寺仿凈慈寺建"田字殿",塑五百羅漢。
元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宋理宗賜號的"覺皂殿"蠹朽傾頹,重修,歷時四年,於元仁宗皂慶元年(1312年)竣工落成。
元順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寺毀於兵火,損失慘重,盡管住持輔良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修,但僅建了方丈室與伽藍堂,靈隱寺的盛況已不再。
明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把靈隱寺住持見心來復召京說法,轟動朝野,四眾歸敬。明太祖親封他為"十大高僧"之一,授以金襤袈裟,並命他撰"正心"、"崇本"、"觀道"、"敬賢"四箴。
明代初創之時,崇尚佛法,不久,就以整頓為名,對各寺廟採取種種限制的措施。靈隱寺僧十白"法難"慘劇再一次降臨,便主動把宋時朝廷所賜的杭、秀(今嘉興)兩州廟田一萬三千畝交還朝廷,以免滅頂之災。靈隱寺僧的這種做法,深得明太祖賞識,所以他把其中的部分田地賜還給靈隱寺。洪武三年(1370年),靈隱寺失火,損失較重。
洪武十七年(1384年),住持慧明重建了覺皇殿,改寺名為"靈隱禪寺"。因一時資金不足,佛殿內的佛像直到永樂元年(1403年)才增塑完畢,由僧善才募施裝修大佛諸天及諸供具。覺皇殿總是多災多難,至宣德五年(1430年),覺皇殿再次毀於火。
宣德七年(1432年),由住持曇纘建左右翼門和面壁軒,繼由住持良階重建覺皇殿。
正統十一年(1446年),寺僧弦理建直指堂,堂額為張即之所書。這時,寺內已恢復建有彌勒閣、蓮峰閣、千佛殿、延賓水閣,望海閣及白雲庵、松源庵等,稍具舊時規模。
隆慶三年(1569年),靈隱寺全寺均毀於雷火,僅剩直指堂。
萬曆十一年(1583年)冬開始重修靈隱寺,歷五年而成。大殿仿唐而建,用平頭柱四十八,石柱十六,改覺皇殿為"大雄寶殿"。
萬曆十八年(1590年),重建理公塔,並在正殿塑五百羅漢涌壁。在彌勒閣舊址建三藏殿,其後為直指堂、方丈室。方丈室左為妙應閣,右為選佛齋,張瀚為之撰記。
崇禎十三年(1640年)靈隱寺遭災禍,全寺失慎於火,除大殿、直指堂等殿倖免於難外,其餘悉付祝融之口。
清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時,駕幸靈隱寺。當時的住持是諦暉,請康熙皇帝題一塊匾額。康熙親書"雲林"二字,靈隱寺遂改名為"雲林禪寺"。之後,康熙皇帝在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又三至靈隱,均有記游詩文留下。
乾隆初年,住持巨濤,嗣法諦暉,博涉群書,於佛學造詣頗深,為朝野所重。當時的光祿少卿揚州的汪應庚來游靈隱,與巨濤一見如故,捐資重修大雄宅殿及其他殿、堂、閣、軒、樓、亭等數十處,又補飾五百羅漢,修理合澗橋、龍泓洞、鷲峰徑等,總共用去費用二萬余兩銀子。從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至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歷時三年。
乾隆年間,乾隆帝分別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駕幸靈隱,都有詩留下,刊刻於石。
嘉慶二十一年(816年)秋,靈隱寺毀於火。這次的修復工程,自清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七日始,至道光八年(1828年)四月十六日止,共用銀十三萬七千餘兩,使得靈隱"還靈鷲之壯觀,復名山之勝景"。
道光十四年(1834年),阮元為浙江巡撫,對靈隱關照有加。他主持刻朱熹、翁方綱等集成,議藏靈隱,故建了"靈隱書藏"。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入杭州,大多寺宇被毀,靈隱寺僅存天王殿與羅漢堂。靈隱書藏中的珍貴藏物大量流人民間乃至湮沒。
宣統二年(1910年),昔征重建大雄寶殿,高十三丈五尺。建殿木料是清廷從美洲購買而得,原系修理頤和園的,因時局不穩,無法整修,故而南運杭州,修建靈隱。
民國
民國六年(1917年),建大悲閣。
民國廿五年(1936年)冬,羅漢堂失火被毀,前代所遺之物,僅存天王殿中的木刻韋馱像。
民國廿六年(1937年)十一月,日本侵略軍進入杭州,靈隱寺內的客堂、伽藍殿、梵香閣及東山門,因夜半失戒於火而被毀。
建國後
解放之後,由於靈隱寺大殿遭受白蟻蝕蛀,大殿正中部分倒塌,佛像被壓毀。1952年夏,由民政廳組成"杭州市靈隱寺大雄寶殿修復委員會"主持修復工作,由政府撥款,經兩年多時間,大殿竣工。有關大殿佛像的塑造問題,也得到時任總理周恩來的親自批示。
1975年,經國務院批准,於當年11月開始進行全面整修,共耗資130餘萬元。寺內佛像,全部貼金,石塔與經幢等進行保護性整修,並對飛來峰造像進行修補。這項修復工程於1980年結束。
1982年,實行"雙軌制",對外有"十方叢林制",內部實行民主管理,成立寺廟管理委員會。經費來源方面,通過實行"門票制"(香花券)。
1987年實施的《靈隱寺總體規劃》(即十年規劃),在杭州市佛教協會支持下,監院根源、繼雲、體嚴率兩序大眾,並得到海內外眾多佛弟子的護持與關心,全面整修了大雄寶殿,將佛像進行了重新貼金工作。
1998年,木魚法師出任靈隱寺方丈,他引領一些有才識的僧眾骨幹,充分發揮佛教的優良傳統,按"伽藍規制",縱深布局,完善古剎的庄嚴氛圍,重建了藏經樓。
❷ 電視劇《再世情緣》中的崇恩寺與普渡寺在哪啊
宜興吧。普度寺應該在西安吧。唐代的長安。
❸ 從靜安寺到太倉l陸渡崇恩寺怎麼坐車
公交線路:地鐵抄2號線 → 地鐵11號線 → 太嘉線 → 太倉209路,全程約54.4公里
1、從靜安寺步行約390米,到達靜安寺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1站, 到達江蘇路站
3、步行約260米,換乘地鐵11號線
4、乘坐地鐵11號線,經過15站, 到達嘉定北站
5、步行約360米,到達公交嘉定北站
6、乘坐太嘉線,經過1站, 到達朝陽路車站
7、步行約300米,到達朝陽路車站
8、乘坐太倉209路,經過7站, 到達陸渡站
9、步行約960米,到達崇恩寺
❹ 太倉市六度鎮崇恩寺居士可以進去念佛嗎生活費用多少錢
佛教寺院,一般都歡迎遊客、居士進去念佛,只要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就行版了。一般權也不收費,隨喜功德!如果要掛單,可以咨詢一下客堂。如果是參加佛事活動,具體費用需要按照寺院規定辦理!阿彌陀佛!🌹
❺ 我國有多少座叫崇恩寺的
江蘇省宜興市磬山崇恩寺,原名「磬山禪院」,據傳是唐代一僧人雲游至此,被這裹的風光所攝受,遂擇基建廟。在奠基時,偶得玉器一件,其形如缽,其聲如聲,視為珍寶,故定名聲山,而這座寺廟,取名「磬山禪院」。
❻ 松江區有幾哪些寺廟
1、西林禪寺。
西林禪寺位於上海市松江區中山中路,門票免費,是松江區佛教協會所在地。西林禪寺始建於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元初毀於戰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
院內有一崇恩寶塔,是為紀念南宋高僧圓應禪師而建,故又稱圓應寶塔,俗稱「西林塔」。塔勢崢嶸庄嚴,是上海地區最高的一座古塔。
2、松江清真寺
位於松江岳陽街道缸甏巷21號,始建於元至正元年(1341年),民間稱「雲間白鶴寺」,明代為「敕建真教寺」,它是上海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建築。
松江清真寺既有元代時期的建築風格,又有明、清兩代的建築特色,清真寺大門向北,在正門內外均建有照壁,行制同中國古典建築。外照壁額題「清妙元真」四個大字,內照壁直書「清真寺」三字。
大殿前的邦克樓,是清真寺召喚穆斯林來禮拜而建的塔樓,而此建築卻是一座融阿拉伯與中國風格為一體的門樓,在全國清真寺建築中殊為罕見。
3、松江東岳廟
位於松江中山中路196弄9號,又稱東岳行宮,俗稱岳廟,始建年代不詳,據《松江府志》記載,北宋大觀年間,宋尚書右丞朱諤始擴大建築。
正殿重檐歇山頂,氣勢崔巍,傳高達九丈五尺,台階中有盤龍長方大石,
中有匾額「東岳行宮」,檐牙高啄,琳宮貝闕,皇家氣魄。正殿屋脊上有:「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左右分立四大天王塑像,豎眉怒目,高達丈余。中間塑有三尊東岳大帝等座像。正殿兩廡,為閻羅十殿,燒香者不絕。
4、天妃宮
位於中山街道中山東路235號(方塔園內),前身為順濟廟,原址在上海南市小東門十六鋪一帶,清咸豐六年(1853年)遭毀,光緒九年(1883年)易地河南路橋北堍重建,改名「天後宮」。1980年,因市政建設需要,天後宮大殿移至松江方塔園內,易名「天妃宮」。
5、灌頂禪院
位於永豐街道玉樹路2336號,大倉橋堍,初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已有近400年歷史,原名水次倉關帝廟,是佛道合一的寺廟,也是上海地區為數不多的明代古跡之一。
「水次倉」是隋唐傳至明代的管理運河漕運的,由戶部直接管理,地位是相當髙的。淮安為水主倉,天津、德州、徐州、松江等地設水次倉。
松江的水次倉即為倉城,江南各府縣的「皇糧」都集中到水次倉。松江關帝廟就以水次倉冠名。既供奉槽工及工商人士信仰的關公神像;也供奉觀音菩薩等神像。
❼ 江蘇宜興市有 崇恩寺 嗎
有的,就是現宜興市湖滏鎮的磬山寺。因該寺坐落磬山,當地人都稱之為磬山寺,實際上叫磬山崇恩寺
❽ 福清崇恩寺那天開光
開光亦是民間迷信,與佛學無關,人只有求平安,什麼都是自己想出來,並被一些人用來自抬身價或斂財,平安是從佛學及真理而來,並非物件。願你平安!寺廟開光是商業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