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太昊陵門票
Ⅰ 淮陽太昊陵老年免門票否
可以的。
淮陽太昊陵門票60元 預定價40元
門票說明:
①兒童1.2米以下免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30元/人
②70歲以上老人憑相關證件免費 60—70歲持身份證半票30元/人
③現役軍人持軍官證免票 殘疾人持殘疾證半票
Ⅱ 淮陽太昊陵票有時期沒啊,能不能今天買了過幾天進去行嗎
嗯、可以的!只要買了票在同年的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可以的、但不同年就不行了!
Ⅲ 正月二十可以去淮陽太昊陵燒香不
上香隨時隨地都可以的,上什麼材質、上幾枝香也沒有限定(通常上三枝香,但不是硬性規定)。你這樣問,就是不知道上香的意義。我簡單的給你解釋一下吧:
上香類似於我們在准備瀏覽網頁之前的「撥號上網」,香即信香,是一種信號,是用來跟諸佛菩薩、神仙鬼怪及先祖傳遞消息、感應交用的。在我國古代,資訊不發達,就用烽火來傳遞消息(那可是好大的一枝香啊!😄),信香取的就是這個意思,但在佛教中真正的含義,稱為「戒定真香」(代表學佛「戒定慧「三個層次,也有稱為「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當佛弟子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應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佛弟子真正的修行!
所以你無論給誰上香,都不需要講究時間的,也不講究上幾支香(不過佛弟子一般會以三枝香為基本標准,象徵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把握兩點即可:一是恭恭敬敬,誠心誠意,「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二是口稱你拜祭的佛菩薩神靈的名號(心裡想著也行),拜觀音菩薩就口稱「南無(發音「拿摩」)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拜佛祖就口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拜玉皇大帝就口稱「南無玉皇大帝」等等就可以了。
另外,順便普及一下為何要在初一十五上香的原因,是因為上香既可以供養佛菩薩,也可以同時供養六道眾生,其中鬼道眾生有一類是專門以香為食物的,但是它們那邊的時空流速比我們慢,鬼道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個月,所以我們在初一、十五上香,就是供養它們吃午飯和晚飯,那麼這兩天上香的功德就特別大,這就形成了初一十五上香的習俗。實際上只有心中有佛,隨時隨地都可以上香的。
Ⅳ 淮陽太昊陵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羲皇故都風景名勝區,毗鄰風景秀麗的萬畝龍湖,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是紀念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廟,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譽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庄嚴。[1]
太昊陵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2次御祭。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
太昊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中軸線上的一系列建築——午朝門、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統天殿、顯仁殿、太始門、八卦壇、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園等構成的主景區,以及附屬景點:獨秀園(原剪枝公園)、碑林、西四觀、岳忠武祠、同根園、博物館等幾部分組成。
Ⅳ 河南淮陽太昊陵門票多少錢
淮陽不通火車的,可以坐到周口,有到淮陽的直通車
或者直接坐直通淮陽的大巴
平常是30元/人,大年初一10元/人
Ⅵ 淮陽太昊陵門票多少錢
二十 我是淮陽的
Ⅶ 淮陽的太昊陵怎麼樣
淮陽的太昊陵在河南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太昊伏羲陵廟,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佔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庄嚴,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朱鎔基總理,虔誠謁陵之後,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民間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歷久不衰,初春時節,周圍五省數百縣市農民雲集進香,日均20萬人,歷時一個月;農歷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太昊陵祭祀活動,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已列入我國非物資文化遺產。
Ⅷ 現在去淮陽太昊陵一個人門票多少錢
正月十五我們去,售票處標價每位20,收錢的時候每位30!
Ⅸ 淮陽太昊陵不是廟會期間可以去上香嗎
隨時都可以的,平時的話就是逢初一十五人很多,從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期間更是擁擠,除此之外的時間去的話,可以安靜從容的感受一下太昊陵的文化氛圍,也可以虔誠的上香許願,本人五月份去的,感覺非常好,建議你錯過人流高峰去觀賞。因為景點比較大,建議提前備好食物和水,以便適時補充體力。
Ⅹ 淮陽太昊陵不是廟會期間可以去上香嗎
隨時都可以的,平時的話就是逢初一十五人很多,從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期內間更是擁擠,除此之容外的時間去的話,可以安靜從容的感受一下太昊陵的文化氛圍,也可以虔誠的上香許願,本人五月份去的,感覺非常好,建議你錯過人流高峰去觀賞。因為景點比較大,建議提前備好食物和水,以便適時補充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