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房庄遺址

房庄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2 15:57:46

『壹』 龍虯庄遺址作文500初中

高郵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位於江蘇省高郵市龍虯鎮,是江淮地區東部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發現文化遺跡和出土文化遺物最多的一次。1993年,龍虯庄遺址的發現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大遺址」。高郵龍虯庄陶文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龍虯文化譽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龍虯文化內涵被認為是江淮地區東部同時期文化的典型。龍虯文化源遠流長,江淮流域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

龍虯庄遺址於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經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高郵文管會派員組成的考古隊於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各類文化遺物2000餘件、清理出男女合葬墓7座、墓葬402座、房屋遺址1處、居住遺址4處、灰坑34個,可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屬於一分布於大運河以東江淮地區的古文化類型。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發現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間的碳化稻米。將我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元號特徵的刻劃符號也是十分少見的(從江蘇省高郵龍虯庄遺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該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兩行刻於內壁的文字元號,筆畫纖細,技法嫻熟

『貳』 任丘古代遺址地任丘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古遺址
啞叭庄遺址、張佐商代村落遺址、古州城(顓頊城)遺址、謁王城遺址、阿陵城遺址、虢城(高郭城)遺址、葯王廟遺址、北辛庄遺址、七間房遺址、段家塢遺址、東段村遺址、長豐城遺址古墓葬韓嬰墓、任將軍墓、任光墓、大董各庄漢墓、大疙瘩漢墓群、邊司馬墓、張郃墓、黃壘墓群
請採納

『叄』 東庄鎮的文物古跡

已發現的共有11處,其中最著名的是成城故城址。
成城故城址
位於南故城村與華豐鎮北故城村、西故城村之間。城址略呈長方形,東西約630米,南北約850米,城牆為黃土夯築而成,局部含漢瓦片。東北角尚存,最高處高出地面約12米,東、北殘長約100米,西南角僅存轉彎輪廓,西北部被河水沖毀。今田家林(墓地)一帶是故城址西南部,似為中心建築區,暴露磚、瓦碎片,發現多眼陶圈水井,採集到花紋鋪地磚,還有雲紋圓瓦當、「長樂未夾」圓瓦當、樹木雙獸紋瓦當等戰國、漢代遺物。清咸豐元年重修《寧陽縣志·歷代沿革》記載:「成,故杞田」。《左轉·昭七年》「晉人來治杞田,季孫以成與之是也。不知何時入於魯界,在北鄙」。《春秋·襄十六年》「齊侯伐我,北鄙圍城是也。又為孟氏采邑,公斂處父所謂成,孟氏之保障是也。漢廢,入鉅平縣,故城在今縣東北九十里。猶有北鄙村」。據上所述,今縣城東北90里處有漢朝以前的成城故城址。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漢幅將此處標作成縣。1979年,寧陽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寧陽縣人民政府立碑為記。1972年,在北面1公里處(現華豐鎮北故城小學北)發現一座大型漢墓。該墓原封土高約15米,直徑20米,石墓室,附近有很多小型漢墓,曾出土漢代瓦片、罐、玉蟬等文物,現已平掉,址上建房。

另外10處古遺址見下表: 名稱時代地址主要文物特徵路家莊遺址新石器路家莊東北石器、陶鼎、豆南故城遺址新石器南故城西北石鏟、陶器南石崮遺址周南石崮陶鬲、豆 、等南葛家圈遺址周至漢南葛家圈陶鬲、豆直界遺址周西直界陶鬲、罐、盆、壺南鄙瓷窯址隋南鄙黃綠釉碗、豆、窯具官莊瓷窯址隋至五代官莊青、白釉碗、罐南陳瓷窯址 隋、宋、元南陳青白釉碗、盆、白底黑花瓷 坡里瓷窯址 宋坡里白瓷碗、罐、盤、窯具葛庄瓷窯址唐五代葛家莊白瓷碗、罐、盤、窯具山陝會館
在今東庄村西部,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保存完好。當時東庄為商業重鎮,山西、陝西商人較多,為加強聯系,維護自身權益,便集資修建了山陝會館,山西、陝西商人死後,屍體在此落棺,用2匹駱駝送回家鄉。來不及送走的,埋在了東庄村西。
南酒店
在今東庄村中部,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為山西、陝西商人集資所建,至今保存完好。
岱雲廟
在今南葛村南、栲栳埠山腳下,供奉著觀音菩薩神像。初建時間已不可考,乾隆十九年七月初六(270年前)重修,並立「重修觀音殿」碑。
古石刻
「金星觀」碑在今東韓庄西北,高4米多,立於明朝萬曆29年,至今保存完好。
「玉皇堂」碑位於玉皇堂山之陽山坡上,立於明朝弘治年間,碑旁有2002年村民捐款重修的玉皇堂廟。
「望隆桑梓」碑在今東庄中心幼兒園大門內,是1928年縣長鄧質儀為縣立第二小學成立題贈的。
古墓葬
東韓庄曾發掘出戰國時期古墓,出土了銅舟、陶鬲、豆。

『肆』 誰能具體介紹濟南市張馬屯—大辛庄遺址

大辛庄遺址 商代中晚期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東北約 4公里處。面積約10萬余平方米。1955年起,山東省文物管理處等單位曾多次調查和試掘。遺址延續時間較長,對探討山東地區商文化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遺址的商代文化堆積一般厚1米左右,最厚的達4米。試掘中沒有發現居住遺跡。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銅器。陶器的器形有鬲、□、豆、簋、罐、盆等,見有硬陶、原始瓷器和白陶的殘片。石器有斧、錛、刀、鐮。骨器有笄和鏃。此外發現有卜骨和卜甲,卜骨有鑽、灼而無鑿,也不見刻辭。銅器只發現有鏃、針和鋸等小件器物。1970年曾發現一批青銅器,有 □、觚、□和2件銅戈,可能是墓葬的隨葬品,年代相當於殷墟早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當夏朝人以河南西部為中心確立統治范圍時,遠在山東的東夷人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土著文化——「岳石文化」。公元前16世紀,商人滅夏,在中原地區立定腳跟後不斷向東擴張,將山東境內的「岳石文化」漸次同化和取代,最終完成「邦畿千里」的版圖。這一段歷史是如何發生的?在考古人員對大辛庄遺址的歷次調查、發掘和研究中,通向遠古的時光隧道逐漸打開了縫隙……
發現——
打開通向遠古的時光隧道大辛庄遺址考古日前結束為時2個月的田野發掘,被挖成一個個探方的考古現場開始回填。盡管戴著遮陽帽,考古隊領隊、山大考古系教授方輝和他的考古隊員們一個個還是曬得臉色黝黑。
「這次大辛庄遺址發掘出較大規模、成組的墓葬群,共清理出商代早期至晚期墓葬23座,幾乎每個墓葬中都有兵器,應當是一個家族或軍旅的墓葬群,其中一墓葬有殉人現象。發現窖穴、灰坑200多處,有字卜甲8片,青銅器30餘件,其中有觚、鼎、爵等禮器和戈、劍等兵器。發現的生產工具多為石斧、石鐮,骨針、骨錐、蚌鏟等。」站在探方隔樑上的方輝對記者介紹說。
而此前的近70年中,大辛庄遺址早已是「寶貝迭現」。
1935年,濟南東郊大辛庄農民在村東蠍子溝挖土時偶得一批青銅器。齊魯大學英籍教師林仰山獲悉此情後於次年冬天趕到現場進行調查,正巧看到溝邊挖開的墓坑。在清理完墓中陶器、銅器後,林仰山還買到一殘碎銅觚的上口。5年後,他又戲劇性地從朋友那裡得到了銅觚的下部。
1960年,山東大學歷史系教師劉敦願與剛參加工作的蔡鳳書步行來大辛庄調查。蔡鳳書一眼看出蠍子溝溝壁上掛著的一個完整灰褐色陶盆是商代器物,兩人興奮不已。這件現存山大博物館的陶盆是該校在大辛庄採集到的首件完整器物。
除無數次的調查外,建國後從1955年到1984年,考古工作者對大辛庄遺址的試掘、探查也已是六進六齣,試掘面積最大的一次是1984年。時任考古隊領隊的山東大學教授徐基說:「當時共發現房址6座,灰坑200餘個,甲骨約400片,復原完整陶器100餘件,找到一處商人族墓地,清理出15座墓葬。其中5號墓出土了成套禮器(鼎、觚、爵等),為以往多次發現的青銅器找到了源頭。」揭秘——
從碎片中拼接歷史的原形考古不是簡單的「挖寶」,其真正價值在於從古人的遺跡遺物里,解讀未知的古代,從文明的碎片中拼接歷史的原形。
從大辛庄遺址發現之初,學者們便在猜測,商文化是大辛庄的本土文化還是外來文化?如果是後者,那麼商文化是何時介入大辛庄的?
1973年,蔡鳳書匯集1955年—1963年的大辛庄歷次調查材料,第一次提出「它包含了早商至商末周初的東西」。通過1984年的考古發掘,徐基得出結論,商文化在大辛庄的存在時間段是商代早期晚段至商代晚期,最早出現時間距今3500年左右。剛剛收尾的2003年大辛庄遺址發掘再次證明,所發現商文化沒有早於這一時間段的。
「《竹書紀年》有商王中丁征蘭夷(東夷部落)的記載,大辛庄商文化的外來可能與此事件有關。至於大辛庄的有些東西似乎比中丁征蘭夷時期要早,也可能始自商王太戊時期,文獻有『太戊復興』的記載,他在位時勢力可能到達大辛庄。」徐基說。
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侵入」和同化需要一個過程,這在大辛庄遺址的發掘中證據確鑿。如大辛庄所發現陶器中,除灰陶外,素麵紅褐陶占很大比例。專家認為,灰陶為典型商文化遺存,普遍流行於中原商文化中,素麵紅褐陶則為夷人土著文化的典型遺存。
1984年的發掘中,大辛庄出土的一隻小巧骨匕上端刻著「五」字元號,字體似武丁時期。而今年3月18日至24日,大辛庄遺址先後發現數片龜甲,其中8片刻有文字。據方輝介紹,可辨認出的共25字,加上那些腐蝕較厲害或只剩下殘筆的字跡,共有34字。此前的百餘年中,甲骨文一直是河南安陽殷墟的「專利」。
「大辛庄商代甲骨文的發現具有界標性質。」專程趕來的「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說。他認為,只有占卜活動發展到高峰時期,才會出現在卜甲上刻字的卜辭,一般王侯貴族占卜才會用卜辭來記錄。所以,甲骨卜辭的發現證明大辛庄遺址在商代不是普通區域,應是商王朝在東方的一處中心性的聚落,蓋為一處方國都邑。值得一提的是,在1984年的考古發掘匯報表中,徐基就曾推斷,大辛庄可能存在一個與商文化有密切聯系的方國。
「除甲骨文外,在大辛庄出土的青銅爵上還首次發現了族徽,雖然在現代漢字中沒有找到對應的字體,但它的發現是一個重要信息,是研究大辛庄商人部落的一個重要佐證。」方輝透露說。
蔡鳳書介紹說,目前在山東省發現商代遺址或有商代文化遺存的地點300多處,但是經過正式發掘的只有十處左右,除了濟南市大辛庄之外,還有如滕州市前掌大、泗水縣天齊廟、濟寧市潘廟等,這些商代文化遺址大部分在魯西地區。這說明,在商代末期濟南附近地區不僅已經納入「邦畿千里」的商帝國版圖,而且在文化上也融合到中原地區中,東夷人那種特有的文化基本上不再繼續存在。思索——
大辛庄還有多少謎團在解開一個又一個謎團的同時,大辛庄遺址帶給學者們的思考亦接踵而來。
思索之一:甲骨文內容是什麼,還有可能再次出土嗎?
方輝說,初步可以判定,其內容是對某位「母」的祭祀。即要不要對「母」進行祭祀,如需要,將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祭祀。
對此也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甲骨文中的「母」通「女」,其內容是祭祀時要不要用女來作犧牲的意思。
「按道理,既然有人已經開始用甲骨文,這么大一片遺址下應該還藏有甲骨文。但已出土的甲骨文距地表僅40厘米,如此淺的地層,不少在漢代取土時就被破壞了。建國後,大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還進行過深挖土的耕種活動。所以,今後發掘中甲骨文能否再次出土仍是個謎。」方輝說。
思索之二:如果大辛庄是商代的方國,為何沒有發現「城」?
學術界一般將城、銅器和文字作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三要素。在青銅器、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大辛庄遺址中「城」的隱而不現自然引起人們的猜疑。如果大辛庄確是商代的方國,為何沒有發現「城址」?
在此次考古發掘後期,大辛庄遺址T0401、T0402號探方發現一段神秘夯土層,當時考古人員懷疑這就是大辛庄方國的城牆遺址。但從解剖結果看,這段夯土層的寬度僅有五六米,也與當時城牆寬度在十米以上的標准有一定差距。方輝最後判定,它可能是當時的一處大型的建築基址。
1984年和今年對大辛庄遺址的發掘面積分別是800多平方米和600多平方米,相對於30多萬平方米的大辛庄遺址總面積,充其量只發掘了其中的1/200。因此在未來的考古發掘中,「城」得以發現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思索之三:甲骨文中出現的地名「樂」和「濼」指的是大辛庄嗎?近年來,在考證文化歷史名城濟南的源頭時,有學者提出,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的「樂」、「濼」指的就是濟南,其具體位置在濼水之源趵突泉附近。對此,大辛庄遺址發掘的兩任領隊徐基和方輝進一步指出,「樂」、「濼」指大辛庄的可能性很大。
方輝說,「濼」是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的一個地名,我認為其位置在廣義上的濟南一帶,應是商王駐扎的地方,且是商人與夷人打仗經常路過的地點,這個地方在一定區域內具一定規模。大辛庄北距濼河(小清河)僅3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表明,這里有可能就是「濼」的中心區域。
徐基指出,趵突泉一帶地勢低窪,不適合商代大型聚落點的建立。展望——
累贅還是資源,大辛庄何去何從? 藝術大師羅丹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而對考古工作來說,不是缺少證據,而是缺少發現。
繼1984年山東大學、省考古所、濟南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確定大辛庄商代遺址范圍是30萬平方米之後,今年聯合考古隊在大辛莊周邊進行踏查又有意外驚喜。在大辛庄以東約40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大規模踏查時,考古隊員新發現上到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下到漢代的50多處遺址,其中,有七八處商代遺址,雖然規模較小,但包含物很豐富。
談及大辛庄遺址及周邊遺址的保護和考古,方輝認為,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緊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新石器遺址的洪家樓、甸柳庄、葛家莊一帶,現在均被樓群所覆蓋。伴隨著城市化腳步的逼近,今後如何保護大辛庄這片彌足珍貴的古文化遺址將很快變成一個形勢嚴峻的問題。對此,方輝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護並非是完全沖突的,文化遺跡完全可作為一種文化資源來利用。利用好了就是保護,否則會讓地方上覺得遺址是個累贅。大辛庄遺址完全可以建一個商文化遺址主題公園,提供休閑場所的同時還能發揮文化教育功能。
「大辛庄是山東境內最早的、最大的、最豐富的、最重要的、特徵最鮮明的、出土甲骨文最早的商代遺址。」這是徐基對大辛庄遺址最新歸納出的「六個之最」。他說,與中原地區商文化相比,大辛庄類型存在鮮明的「個性」,諸如陶器中紅陶較多且少見壺、觚、爵等日用陶器、水井於相鄰邊挖角窩、墓葬普遍設腰坑,殉狗普遍和卜骨不用鑿等,均為中原商文化所少見。濟南作為一個都會城市其歷史可上溯到距今約3500年商代前期晚段,作為見證這一歷史的大辛庄遺址,建遺址博物館意義重大。
據悉,除商代遺址外,大辛庄還發現了龍山文化、西周、東周和漢四個時期的堆積。如此重要的遺址堪稱蘊含濟南乃至山東古文化的「數據寶庫」,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它的未來吧!

『伍』 秦郵的龍虯庄遺址

高郵龍虯庄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龍虯庄遺址於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1993~1995年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清理出墓葬402座,房屋遺址1處,可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5000~7000年,屬於一分布於大運河以東江淮地區的古文化類型。1993年,龍虯庄遺址的發現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大遺址」。高郵龍虯庄陶文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代表江淮地區東部史前文化的龍虯庄遺址,表明迄今7000年前高郵境內便有人燈的璀璨文明。
龍虯庄遺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區東北約9華里處,真高2.4米,地勢低窪,四周環水,總面積43000平方米。經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高郵市博物館員組成的考古隊於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發現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間的碳化稻米。將我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元號特徵的刻劃符號也是十分少見的(從江蘇省高郵龍虯庄遺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該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陸』 馬家窯遺址的馬家窯文化

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甘青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首次發現,遺址文化層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較晚期的齊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窪文化。該遺址內涵非常豐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該遺址對研究馬家窯文化及黃河上游地區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馬家窯文化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按早中晚分半山類型,馬廠類型,石嶺下類型。
馬家窯類型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中南部和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地區。陶器以橙黃陶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豐富多樣,紋飾非常精美,以旋渦紋、水波紋、同心圓紋、動物紋為主,彩陶上的圖案表達了當時各氏族部落有著共同的崇拜意識。陶器形狀出現了較大變化,盆、碗、缽依然存在,但存貯器瓮、罐、瓶逐漸增多。 燒制陶器的技術和陶窯較仰韶時期有了較大進步,火塘和窯分離,燒窯溫度明顯提高。並且出現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窯址。比較完整的遺址如位於甘肅東鄉自治縣大夏河東岸的林家遺址,包含有馬家窯類型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類型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在這個遺址中還發現了穀子的炭化物。這說明粟是當時先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馬家窯類型早期的典型遺址有永登蔣家坪、東鄉林家。馬家窯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缽、碗為主,還有罐、鳥形器、壺、長頸圓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較稀的黑彩在橙黃陶上繪制花紋。盆、缽、碗中的內彩開始盛行。但內彩的花紋比較簡單。
馬家窯類型中期的彩陶已進入純熟精美的境界。馬家窯類型中期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中層)、蘭州雁兒灣、臨洮馬家窯、民牙。核桃庄等遺址。這時的器形種類和圖案紋飾都有較大的革新與發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濃亮如漆的黑彩畫在細膩光潔的橙黃或米黃色陶器上,閃爍著明亮動人的光彩。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進入了彩陶歷史的鼎盛期。
馬家窯類型晚期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上層)、蘭州西坡窪(上層)、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樂都腦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這時的彩陶仍以橙黃陶為主。除了單獨的黑色彩繪外,還出現了黑白兩色並用的彩繪方法,器形以壺、瓶、盆、缽和瓮為主,還有大口淺腹罐、勺、束腰罐等。
半山類型
半山類型因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洮河西岸的半山遺址而得名。距今約4500年。分布在隴西、蘭州、臨洮、永昌、武威、古浪、景泰。西至青海的大部分地區。充分證明了中國彩陶源於本土,而且具有東來西去的傳播趨勢。半山類型除了一些房址夕卜,還發現在房址附近有許多燒制陶器的窯址。半山類型的墓葬除傳統土坑墓葬外還發現了石棺墓。隨葬品以彩陶為多。半山類型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由於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定居生活方式的使然,制陶業逐漸發達,使彩陶藝術發展越發推向歷史的鼎盛時期。
半山類型彩陶展現了彩陶藝術新的繁榮時期,半山類型的分布區域逐漸西移,根據地層關系年。器形排比,半山類型可分為四期:
一期遺址以蘭州三營為代表,還有廣河的地巴坪(早期),景泰的張家台(早期)和臨夏的張家嘴等。器形以直口直頸壺和短領侈口罐為主。直頸壺口的兩側都有鋸齒狀的雞頭盲耳,腹部較圓。花紋多以粗細相等的黑鋸齒帶和紅鋸齒帶相間繪成。頸肩之交都以一根紅線和黑鋸齒帶並行相鑲,這是半山彩陶的特點之一。
二期遺址以廣河的地巴坪(中期)為代表,還有景泰的張家台(晚期),廣河的半山、杜家坪,永靖的櫻桃山等。半山期的器形單耳或高低耳的壺和罐的數量增多,而盆和缽很少見。二期彩陶以繁茂緻密為特色,旋紋已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花紋。
三期遺址以蘭州土谷台(早期)、青崗岔牙。沙井驛為代表,還有青海隆化群科。罐和壺的腹部最寬處上提,底部漸小,器形由穩重趨向挺拔。旋紋仍顯彩陶的主要花紋,但旋心擴大。內飾各種精細的花紋。間置的黑色鋸齒帶紋變寬,而紅條紋相反變細。半山三期的彩陶,更加精麗繁縟。
四期遺址以蘭州土谷台(中期)為代表,還有樂都柳灣、會寧牛門洞、永靖陳井西山等。顯示出了由半山類型向馬廠類型演變的過程。壺和罐的底部更收小,腹部成為倒置的鴨蛋形。由於腹上部的彩繪面積大,因此。多繪二方連續的四大圈旋紋和由此發展而來的四大圈紋。神人紋流行起來。這時的神人紋多以紅色繪主線。兩邊鑲以黑鋸齒帶紋,人形舉手作撒種狀,手和腿的關節處長著爪指,有的頭部為圓形花紋,有的頭部則消失。
馬廠類型
馬廠類型因最早發現於青海省民尋縣馬廠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圍與半山類型基本相同。但最終向西發展到了武威玉門一帶。從出土的大量紡輪和骨針分析,紡織業已得到了迅速發展。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也出現了大量的紅陶衣和白陶衣。紋飾以變體神人紋、波折紋、圓圈紋、回紋、菱格紋、三角紋為主。馬廠類型的房址與其他類型相比,差異比較大,已出現單間、套間和多元套間。房址周圍有存儲東西的小房,並且在房址不遠處有燒制陶器的窯址。
馬廠類型是半山類型的繼續和發展。馬廠類型出現了用土紅色作底,上面再繪黑色花紋的彩繪方法。或者以兩條黑線合鑲一條紅線的復合線來表現。除這些共同特徵外,逐漸發展為兩個支流,一支以樂都柳灣、蘭州白道溝坪、永登蔣家坪為代表,另一支以永昌鴛鴦池為代表。馬廠類型最為典型的陶器是帶蓋的斂口彩陶罐。馬廠類型彩陶和彩繪技法也出現了變化,除了黑、紅兩色相間使用外,還出現了在紅色寬頻紋上加繪相應黑色窄帶紋的現象。 文化價值
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馬家窯文化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制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於墨)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徵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國文化的根,繪畫的源,馬家窯文化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
觀賞價值
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對比的幾何形狀,強烈的動感姿態,象黃河奔流的千姿百態,生生不息,永世旋動。它象黃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領著浪濤的起伏,臻成彩陶藝術的高峰。它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世界,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欣賞價值是任何現代藝術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遙遠的文化,就越能成為現代生活中最珍貴的收藏觀賞品。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欣賞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收藏價值
要看一種物品的收藏價值,就要看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增值價值等。所有的遠古陶都有歷史價值,而馬家窯文化古彩陶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其它遠古文化類型的古陶器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它的巨大增值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隊伍的迅速擴大,將進一步被人們所認識。馬家窯文化彩陶的價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長,成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馬家窯文化是分布於甘肅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個陶系的20%-50%,隨葬品中可達80%,而且成
型與裝飾技術也至為發達。自本世紀二十年代瑞典人發現此類文化遺存以來,馬家窯文化一直處在學術界熱烈的討論中。有關中國古代彩陶是本土發生還是西方傳入的課題的研究使之聲望日隆,其富麗神秘的圖案及多變的造型也令藝術家愛不釋手。但無論對這些問題作出怎樣的詮釋,馬家窯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讓後人垂涎了。 仰韶文化是如何發展為馬家窯文化的?
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在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也有遺存。馬家窯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肅的繼承和發展,故又名甘肅仰韶文化。在時間/頃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下接齊家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馬家窯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馬家窯文化在我州境內均有分布,蘊藏量十分豐富,文化遺址星落棋布。從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調查發現馬家窯文化遺址幾百處,並在廣河縣半山、瓦罐咀,東鄉縣林家,臨夏縣張家咀,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豐富的考古資料。臨夏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在馬家窯文化內涵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馬家窯文化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徵,一般分為馬家窯、半山和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三個發展時期。有些考古者在馬家窯類型前插入一個石嶺峽類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樂邊家林遺址發掘後,提出邊家林類型,介於馬家窯與半山之間。 馬家窯類型因首次在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馬家窯類型主要分布在隴東隴西,北至寧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肅武威。馬家窯類型在我州各縣均有分布,省級保護單位有東鄉縣林家遺址,永靖縣小茨遺址,臨夏縣楊家河遺址,臨夏市工坪遺址,縣級保護單位有積石山三坪等更多。
馬家窯類型彩陶在馬家窯文化最為精美。馬家窖彩陶為泥質紅陶,質地細膩,呈橙黃色和土黃色,主要器形是盆、缽、碗、瓶、罐、壺等。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繪出草葉、旋渦、波浪、圓點、平行風格等紋飾。無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鍋等,其中泥質陶多為素麵,夾砂陶多飾繩紋和附加堆紋。 臨夏地區馬家窖類型彩陶遺存雖然不甚豐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積 石山三坪發現的彩陶瓮,其造型優美,花紋精細,稱之為「彩陶王」,現保存在中國歷 史博物館內。在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許多馬家窯彩陶,也是難得的精品,現成為甘肅省 博物館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館和各縣文化館也保藏著許多馬家窯彩陶。馬家窯彩陶 從體型和紋飾上,明顯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脫胎發展起來 的,晚期器物呈現著半山類型過渡的傾向。
半山類型因首次在我州廣河縣南山鄉半山村發現而得名。它是繼馬家窯類型之後發 展起來的,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於隴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東北部。半山類型在我州廣泛遺存,除廣河首次發現的命名地半山遺 口雙耳鼓腹小底罐為最多。半山彩繪壬要以黑紅兩種相間的鋸齒紋構成各種圖案,常見 的有漩渦紋、水波紋、葫蘆紋,菱形紋,網格紋等;夾砂陶肩部多飾附加堆紋。
半山彩陶造型寬厚,紋飾繁密,是馬家窯文化的繁榮與興盛的標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廣河縣徵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繪人頭陶蓋造型最為奇特,現 藏於瑞典遠東博物館。解放以來,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廣河地巴坪等遺址進行發掘和調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使這一類型文化內涵有了全面的認識,徹底否定了半山類 型僅為墓葬品的錯誤觀點。
馬廠類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遺址發現而得名,它是馬家窯文化序列最後 一個類型,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區域與半山類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門一帶。馬廠遺址與我州隔河相望,馬廠類型的遺址在我州大量遺 存,其中省級保護單位有永靖杏樹台等,縣級保護單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為馬廠類型彩陶。 馬廠彩陶多為泥質紅陶,表面常塗一層紅色
陶衣,體型基本脫胎於半山類型,而馬 廠罐體型上長下短,腹部上移,耳部變大,以撇口短頸高腹小底罐為其特色。彩繪用 黑、紅兩色,以四大圓圈為典型紋飾,另外還有蛙紋、回紋、幾何紋、波折紋等,早期 常用黑邊紫紅條帶繪制圖案,晚期以粗黑線條構成簡單的表意紋樣。馬廠夾砂陶多飾附 加堆紋。 馬廠彩陶紋飾相比馬家窯、半山類型彩陶製造粗糙,紋飾簡單,往往以抽象化的簡 單圖形,表現想像中的具體實物,由此可見馬家窯文化逐漸衰退。馬廠類型晚期出現的 菱形紋、編織紋,與後面的齊家文化彩陶紋飾相近。在我州永靖發現的馬廠素陶,與齊 家文化更為相似,從而孕育一種新的文化即將在臨夏這塊地方產生。
居住在臨夏原始地域,創造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居民,據人骨鑒定,屬於蒙古人的東亞類型,與中原仰韶文化創造者同屬一個種族。從瑞典人安特生從廣河半山徵集的陶塑 人頭壺蓋觀察,也是圓臉,面部較平,顴骨較高,鼻樑較矮,系蒙古人種。另外,在臨 夏市博物館保存的一件陶塑人頭壺蓋上可明顯看到,此是一位馬廠女郎,臉部平展,頭 部有黑綵線條飾披散狀。馬家窯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陶塑人像也為披發, 兩者是相一致的。而歷史記載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發。馬家窯文化居民已經養羊,而羌的本義就是牧羊人,所以,馬家窯文化的居民當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經進入農業種植時代,據東鄉林家遺址發掘發現,有粟和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臨夏農業發展歷史。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臨夏先民也製造原 始生產工具石鏟、石鋤等,同時,伴隨原始手工業的興起,製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鑿、石錛等。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細,常有穿孔,工藝精細。紡織工具有陶紡輪,從遺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況來看臨夏先民身著的當是麻布一類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針、骨簪之類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細程度相當高。從有些墓中隨葬的豬、狗和羊的情況看,家畜飼養也有一定的規模。出土的骨鏃、石鏃和石彈丸,表明了狩獵水平。
仰韶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最早發掘的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共發現遺址約1000多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典型遺址有10餘處。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崗諸文化(有人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區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東周文化等不同遺存。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發掘了該遺址。後來又在黃河中、上游調查發現了若干類似的文化遺址。由於這些遺存均含有一定數量的彩陶,曾被統稱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國學者先後發掘了山西夏縣西陰村、萬泉(今萬榮)荊村、河南安陽後岡、浚縣大賚店等遺址。1931年梁思永在後岡第一次發現了商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從而明確了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自仰韶文化發現至40年代,學術界還初步探討了該文化的特徵和性質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仰韶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有了新的收獲。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比較大規模地發掘了一批重要遺址,如陝西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華縣元君廟和泉護村、華陰橫陣,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以若干典型遺址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並對其分區、類型、分期及相互關系等問題,結合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的絕對年代,進行討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還對其彩陶紋飾、制陶工藝、生產工具、建築技術、埋葬習俗等,作了專題研究。又通過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實物資料,綜合探討了仰韶文化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狀況,以期復原當時的社會歷史,其中主要對半坡類型的社會結構有了較多的認識。
主張仰韶文化為父系氏族社會者,認為當時已有發達的鋤耕農業,處於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又提出墓葬中隨葬品之有無和多寡,與私有制萌芽有關,這是父系氏族產生的標志。還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輪制陶器的產生和多間房子的出現,作為父系氏族社會的徵兆。
與其他文化的關系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發展而來的。後者包括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稱大地灣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見華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對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較清楚,經過大地灣期、白家期和北首嶺期3個發展階段,一直可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銜接起來。從器物對比來看,「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為特點,器類中的缽、碗、盂、罐、盤,與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隨時間的推移其特點越加相同。所飾刻劃紋、繩紋和線紋,以及簡單的彩紋,如寬頻紋和在盆、缽內面著彩,都為仰韶文化所承襲並進一步發展。其他如「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圓形或橢圓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實行頭向西的單人仰身直肢葬,兒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說明它與仰韶文化有淵源關系。有人認為,其演變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發展到晚期,即秦王寨類型和西王村類型。前者在中原地區,發展成廟底溝二期文化,後者在渭水流域,發展為趙家來類型和常山下層類型,然後再發展到陝西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兩者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
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是大體並行發展的兩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鑒和影響之處很多。如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鏤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劉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缽,無疑是從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長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斂口缽與仰韶文化相同,器蓋上的把鈕與半坡尖底瓶口形狀一致,關廟山遺址出土的彩陶花紋中也有與廟底溝類型特徵相同的。黃河上游甘青地區的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發展所形成的一個地區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帶的仰韶文化諸遺存,含有不少細石器的文化因素。遠處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紋飾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東北發展的地方支系。 總之,仰韶文化在長達2000年的歷史行程中,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斷吸收周圍諸文化的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柒』 大黑山島的北庄遺址

「北庄遺址」位於長島縣大黑山鄉北庄村,是一處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其時代距今約6500年至4500年。「北庄遺址」的發現引起了我國學術界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譽為「東方歷史奇觀」又因其與西安半坡遺址屬同一時期,被專家們稱為「東半坡」。
「北庄遺址」為一處新石器時期的村落遺址,其最下層距今6500年,最上層也有3900年左右,比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早幾百年。發掘出房屋基址90餘座,房基系園角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面積一般20-30平方米,最小者4平方米,最大者70餘平方米,木樁為骨架,黃泥為牆,乾草苫頂。縣博物館有房屋復原。該蹲下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陶器有鼎、鬲、罐、盆等;骨器有鏢、箭頭、錐、針、魚叉等;石器有斧、錛、刀、磨棒、紡輪等。另外,還有貝殼、束發器等裝飾品。「北庄遺址」出土的鳥形圖騰,給我們帶來了濃厚的原始文化氣息;大黑山出土的西漢梟鱒,在全國都屬於罕有的精品,它的復製品陳列在烽山公園供遊人觀賞。
北庄所發現的房屋遺址以基址為主,地面建築保存極少。但從其房址的牆、柱結構及少量的建築遺物推測,北庄的房子屋頂以圓錐形為主,所有的房椽均以中心主為主心點,呈傘狀架設在中心柱,與輔助之間,中心柱一般高於輔助,椽檀等建築材料,多用圓木或木板,屋頂面則輔以海帶草。北庄遺址,作為一處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遺存之豐富,在我國實屬罕見,它是繼西安半坡,臨潼姜寨之後的又一個重大發現,它的發現與發掘,在我國近代考古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北庄遺址的發掘所揭露出的原始村落,其布局反 映的是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從繁榮向解體的一個特定的歷史過程,它真實的記錄下了遠古時代社會中的社會關系、社會組織結構及社會生活。尤其是小房子的出現,它不僅僅作為一位氏族成員的居室,同時還表示一個對偶家庭的出現。這種對偶家庭小於氏族單位,它是私有制個體家庭的雛形,它的出現標志著以氏族公社為基礎的原始社會將解體,這為研究我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北庄遺址所發現的房屋基址,在建築形式上獨具特色,其中夯築技術、木質材料加工技術的出現於使用,以及發明牆柱分離的建築結構技術等與我國傳統的建築方法和風格極相一致。這表明北庄遺址所反映的各種建築技術是我國傳統建築技術的源頭之一,開我國土木建築技術風格之先河。

『捌』 河南南陽瓦房庄漢代冶鐵遺址說明漢魏至北朝時期,國先民在製造和控制灰口鑄鐵的工藝上有什麼樣的成就

河南南陽瓦房庄漢代冶鐵遺址也出土有東漢用來澆鐵釜的灰口鐵澆口,經化驗,是高磷的灰口鐵,含磷0.7%。在河南澠池窖藏鐵器中,也有一部分是用灰口鑄鐵製成的,如箭頭范、鏵范以及鹵等。鏵范含碳2.31%,接近現代高強度鑄鐵(含碳2.8%-3%),但含硅量低,只有0.21%。這些灰口鑄鐵的石墨片的大小和分布,都比較合理。說明漢魏至北朝時期,我國先民在製造和控制灰口鑄鐵的工藝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玖』 陝西客省庄文化遺址是由幾個不同文化層構成的

陝西客省庄文化遺址由3個不同文化層構成,下層是仰韶文化,中層是客省庄二期文化,上層為周文化層,3種文化層疊壓,稱為「三疊層」。

發現的遺存主要有房屋遺址和圓形裝狀灰坑以及墓葬、陶窯、窯穴等,西周時遺存主要有51座墓葬;還發現了東周墓葬以及戰國時代水井,是流行於渭河流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文化特徵主要是灰陶,多為泥質,有大量籃紋、繩紋。三足類炊器中,鬲、斝較,多鼎、鬶少見;飲食器中,罐、碗較多,盤、盆稍少;特別是有一種折肩小平底瓮,為其他文化所罕見,是代表性器形。

『拾』 田莊鎮的遺址

小龐遺址位於鎮駐地西南,小龐村東北200米,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比較完整的父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龍山文化時期。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為居小龐遺址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出土文物20餘件,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鏟、黑陶罐;商代陶鬲、陶豆、陶壺、大口樽;秦漢時期的銅劍、銅鈴、神獸鏡及元代遺物,是域內發現最古老的陶窯遺址。1978年,在墓葬區發現甕棺男童墓葬1處,由3個灰、紅陶甕套裝,被確認為商代墓葬。
史家遺址位於鎮西史家村南。1995年1月,村民挖水道時挖出商代青銅器、玉器等重要文物。1996年4~6月,由市博物館和縣文化館組成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300餘平方米,挖掘墓葬14座,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1處,商代殺殉葬坑1處,水井7眼,灰坑11個。出土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的陶器、玉器、蚌器、骨器、銅器等各類文物500餘件。並在「井」字型木框架祭祀坑底部出土一批文字甲骨。經專家認證,這批文字甲骨比安陽殷墟甲骨文至少提前300年。1997年,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寺位於田莊鎮高樓村,傳建於隋唐年間。原有寺門南向,額書「華嚴寺」,建築規模宏大,為黃河下游盛極一時的佛教聖地。寺院為三進出土文物和甲骨文院落。進門正面為四大天王殿,殿後為中大院,中院北面為大雄寶殿,殿頂後為綠色琉璃瓦,殿長26米,進深10米,高17米,殿內矗立合抱木柱8根。中、後院東西側皆有配房。中院有古槐一株,上懸大鍾鑄有龍文圖案和銘文,重400餘公斤。寺前原有「華嚴塔」,又稱「隋文寶塔」,為登眺游賞之所。明萬曆年初,知縣段文清為尋金佛珍寶強令拆毀。華嚴寺歷經千年,明清兩代有過多次修繕。原寺門、四大天王殿、鍾、槐已無存。1950年後,寺院曾為田莊糧糧倉,大殿換成普通紅瓦。
2004年,宗教事務管理部門批准華嚴寺為宗教活動場所。2005年,由釋常凈法師籌資重新修建。華嚴寺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