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艷遇
㈠ 急!!!西游記中唐僧幾次和女妖精艷遇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說不了,二女官早至,對長老下拜。長老一一還禮道:「貧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勞大人下拜?」那太師見長老相貌軒昂,心中暗喜道:「我國中實有造化,這個男子,卻也做得我王之夫。」二官拜畢起來,侍立左右道:「御弟爺爺,萬千之喜了!」三藏道:「我出家人,喜從何來?」太師躬身道:「此處乃西梁女國,國中自來沒個男子。今幸御弟爺爺降臨,臣奉我王旨意,特來求親。」三藏道:「善哉,善哉!我貧僧隻身來到貴地,又無兒女相隨,止有頑徒三個,不知大人求的是那個親事?」驛丞道:「下官才進朝啟奏,我王十分歡喜,道夜來得一吉夢,夢見金屏生彩艷,玉鏡展光明,知御弟乃中華上國男兒,我王願以一國之富,招贅御弟爺爺為夫,坐南面稱孤,我王願為帝後。傳旨著太師作媒,下官主婚,故此特來求這親事也。」三藏聞言,低頭不語。太師道:「大丈夫遇時不可錯過,似此招贅之事,天下雖有;托國之富,世上實稀。請御弟速允,庶好回奏。」長老越加痴啞。知
八戒在旁掬著碓挺嘴叫道:「太師,你去上復國王: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托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快些兒倒換關文,打發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贅,如何?」太師聞說,膽戰心驚,不敢回話。驛丞道:「你雖是個男身,但只形容醜陋,不中我王之意。」八戒笑道:「你甚不通變,常言道,粗柳簸箕細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行者道:「獃子,勿得胡談,任師父尊意,可行則行,可止則止,莫要擔閣了媒妁工夫。」三藏道:「悟空,憑你怎麼說好!」行者道:「依老孫說,你在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緣似線牽哩,那裡再有這般相應處?」三藏道:「徒弟,我們在這里貪圖富貴,誰卻去西天取經?那不望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太師道:「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隱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為親,教你三位徒弟赴了會親筵宴,發付領給,倒換關文,往西天取經去哩。」行者道:「太師說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難,情願留下師父,與你主為夫,快換關文,打發我們西去,待取經回來,好到此拜爺娘,討盤纏,回大唐也。」那太師與驛丞對行者作禮道:「多謝老師玉成之恩!」八戒道:「太師,切莫要口裡擺菜碟兒,既然我們許諾,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與我們吃鍾肯酒,如何?」太師道:「有,有,有,就教擺設筵宴來也。」那驛丞與太師歡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題。知
卻說唐長老一把扯住行者,罵道:「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麼說出這般話來,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行者道:「師父放心,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將計就計!」三藏道:「怎麼叫做將計就計?」行者道:「你若使住法兒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換關文,不放我們走路。倘或意惡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麼香袋啊,我等豈有善報?一定要使出降魔盪怪的神通。你知我們的手腳又重,器械又凶,但動動手兒,這一國的人盡打殺了。他雖然阻當我等,卻不是怪物妖精,還是一國人身;你又平素是個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靈不損。若打殺無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誠為不善了也。」三藏聽說,道:「悟空,此論最善。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齋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卻說那女怪放下凶惡之心,重整歡愉之色,叫:「小的們,把前後門都關緊
了。」又使兩個支更,防守行者,但聽門響,即時通報。卻又教:「女童,將卧
房收拾齊整,掌燭焚香,請唐御弟來,我與他交歡。」遂把長老從後邊攙出。那
女怪弄出十分嬌媚之態,攜定唐僧道:「常言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且和你
做會夫妻兒,耍子去也。」這長老咬定牙關,聲也不透。欲待不去,恐他生心害
命,只得戰兢兢,跟著他步入香房,卻如痴如啞,那裡抬頭舉目,更不曾看他房
里是甚床鋪幔帳,也不知有甚箱籠梳妝,那女怪說出的雨意雲情,亦漠然無聽。
好和尚,真是那——
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他把這錦綉嬌容如糞土,金珠美貌若灰塵。一生
只愛參禪,半步不離佛地。那裡會惜玉憐香,只曉得修真養性。那女怪,活潑潑,
春意無邊;這長老,死丁丁,禪機有在。一個似軟玉溫香,一個如死灰槁木。那
一個,展鴛衾,淫興濃濃;這一個,束褊衫,丹心耿耿。那個要貼胸交股和鸞鳳,
這個要畫壁歸山訪達摩。女怪解衣,賣弄他肌香膚膩;唐僧斂衽,緊藏了糙肉粗
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閑何不睡?」唐僧道:「我頭光服異怎相陪!」那個道:
「我願作前朝柳翠翠。」這個道:「貧僧不是月闍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
還裊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屍。」女怪道:「御弟,你記得寧教花下
死,做鬼也風流?」唐僧道:「我的真陽為至寶,怎肯輕與你這粉骷髏。」
他兩個散言碎語的,直斗到更深,唐長老全不動念。那女怪扯扯拉拉的不放,
這師父只是老老成成的不肯。直纏到有半夜時候,把那怪弄得惱了,叫:「小的
們,拿繩來!」可憐將一個心愛的人兒,一條繩,捆的象個猱獅模樣,又教拖在
房廊下去,卻吹滅銀燈,各歸寢處。一夜無詞,不覺的雞聲三唱。
那山坡下孫大聖欠身道:「我這頭疼了一會,到如今也不疼不麻,只是有些
作癢。」八戒笑道:「癢便再教他紥一下,何如?」行者啐了一口道:「放,放,
放!」八戒又笑道:「放,放,放!我師父這一夜倒浪,浪,浪!」沙僧道:
「且莫鬥口,天亮了,快趕早兒捉妖怪去。」行者道:「兄弟,你只管在此守馬,
休得動身。豬八戒跟我去。」那獃子抖擻精神,束一束皂錦直裰,相隨行者,各
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
他師徒兩個,商量未定,早是那妖精安排停當,走近東廊外,開了門鎖,叫
聲:「長老。」唐僧不敢答應。又叫一聲,又不敢答應。他不敢答應者何意?想
著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卻又一條心兒想著,若死住法兒不開口,怕他心狠,
頃刻間就害了性命。正是那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正自狐疑,那怪
又叫一聲「長老。」唐僧沒奈何,應他一聲道:「娘子,有。」那長老應出這一
句言來,真是肉落千斤。人都說唐僧是個真心的和尚,往西天拜佛求經,怎麼與
這女妖精答話?不知此時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萬分出於無奈,雖是外有所答,其
實內無所欲。妖精見長老應了一聲,他推開門,把唐僧攙起來,和他攜手挨背,
交頭接耳,你看他做出那千般嬌態,萬種風情,豈知三藏一腔子煩惱!行者暗中
笑道:「我師父被他這般哄誘,只怕一時動心。」正是——
真僧魔苦遇嬌娃,妖怪娉婷實可誇。淡淡翠眉分柳葉,盈盈丹臉襯桃花。
綉鞋微露雙鉤鳳,雲髻高盤兩鬢鴉。含笑與師攜手處,香飄蘭麝滿袈裟。
妖精挽著三藏,行近草亭道:「長老,我辦了一杯酒,和你酌酌。」唐僧道:
「娘子,貧僧自不用葷。」妖精道:「我知你不吃葷,因洞中水不潔凈,特命山
頭上取陰陽交媾的凈水,做些素果素菜筵席,和你耍子。」唐僧跟他進去觀看,
果然見那——
盈門下,綉纏彩結;滿庭中,香噴金猊。擺列著黑油壘鈿桌,朱漆篾絲盤。
壘鈿桌上,有異樣珍羞;篾絲盤中,盛稀奇素物。林檎、橄欖、蓮肉、葡萄、榧、
柰、榛、松、荔枝、龍眼、山栗、風菱、棗兒、柿子、胡桃、銀杏、金桔、香橙,
果子隨山有。蔬菜更時新:豆腐、麵筋、木耳、鮮筍、蘑菇、香蕈、山葯、黃精。
石花菜、黃花菜,青油煎炒;扁豆角、豇豆角,熟醬調成。王瓜、瓠子,白果、
蔓菁。鏇皮茄子鵪鶉做,剔種冬瓜方旦名。爛煨芋頭糖拌著,白煮蘿卜醋澆烹。
椒姜辛辣般般美,鹹淡調和色色平。
那妖精露尖尖之玉指,捧晃晃之金杯,滿斟美酒,遞與唐僧,口裡叫道:
「長老哥哥妙人,請一杯交歡酒兒。」三藏羞答答的接了酒,望空澆奠,心中暗
祝道:「護法諸天、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弟子陳玄奘,自離東土,蒙觀世音菩
薩差遣列位眾神暗中保護,拜雷音見佛求經,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強逼成親,
將這一杯酒遞與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強吃了,還得見佛成功;若是葷酒,
破了弟子之戒,永墮輪回之苦!」孫大聖,他卻變得輕巧,在耳根後,若象一個
耳報,但他說話,惟三藏聽見,別人不聞。他知師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
吃他一鍾。那師父沒奈何吃了,急將酒滿斟一鍾,回與妖怪,果然斟起有一個喜
花兒。行者變作個蟭蟟蟲兒,輕輕的飛入喜花之下。那妖精接在手,且不吃,
把杯兒放住,與唐僧拜了兩拜,口裡嬌嬌怯怯,敘了幾句情話。卻才舉杯,那花
兒已散,就露出蟲來。妖精也認不得是行者變的,只以為蟲兒,用小指挑起,往
下一彈。行者見事不諧,料難入他腹,即變做個餓老鷹。真個是:
玉爪金睛鐵翮,雄姿猛氣摶雲。妖狐狡兔見他昏,千里山河時遁。飢處迎風
逐雀,飽來高貼天門。老拳鋼硬最傷人,得志凌霄嫌近。
飛起來,輪開玉爪,響一聲掀翻桌席,把些素果素菜、盤碟家火,盡皆捽碎,
撇卻唐僧,飛將出去。唬得妖精心膽皆裂,唐僧的骨肉通酥。妖精戰戰兢兢,摟
住唐僧道:「長老哥哥,此物是那裡來的?」三藏道:「貧僧不知。」妖精道:
「我費了許多心,安排這個素宴與你耍耍,卻不知這個扁毛畜生,從那裡飛來,
把我的家火打碎!」眾小妖道:「夫人,打碎家火猶可,將些素品都潑散在地,
穢了怎用?」三藏分明曉得是行者弄法,他那裡敢說。那妖精道:「小的們,我
知道了,想必是我把唐僧困住,天地不容,故降此物。你們將碎家火拾出去,另
安排些酒餚,不拘葷素,我指天為媒,指地作訂,然後再與唐僧成親。」依然把
長老送在東廊里坐下不題。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卻說那唐僧憂憂愁愁,隨著國王至後宮,只聽得鼓樂喧天,隨聞得異香撲鼻,
低著頭,不敢仰視。行者暗裡欣然,丁在那毗盧帽頂上,運神光,睜火眼金睛觀
看,又只見那兩班彩女,擺列的似蕊宮仙府,勝強似錦帳春風。真個是——
娉婷裊娜,玉質冰肌。一雙雙嬌欺楚女,一對對美賽西施。雲髻高盤飛彩
鳳,娥眉微顯遠山低。笙簧雜奏,簫鼓頻吹。宮商角徵羽,抑揚高下齊。清歌妙
舞常堪愛,錦砌花團色色怡。
行者見師父全不動念,暗自里咂嘴誇稱道:「好和尚,好和尚!身居錦綉心
無愛,足步瓊瑤意不迷。」少時,皇後嬪妃簇擁著公主出鳷鵲宮,一齊迎接,
都道聲:「我王萬歲,萬萬歲!」慌的個長老戰戰兢兢,莫知所措。行者早已知
識,見那公主頭頂上微露出一點妖氛,卻也不十分凶惡,即忙爬近耳朵叫道:
「師父,公主是個假的。」長老道:「是假的,卻如何教他現相。」行者道:
「使出法身,就此拿他也。」長老道:「不可,不可!恐驚了主駕,且待君後退
散,再使法力。」
那行者一生性急,那裡容得,大吒一聲,現了本相,趕上前揪住公主罵道:
「好孽畜!你在這里弄假成真,只在此這等受用也盡彀了,心尚不足,還要騙我
師父,破他的真陽,遂你的淫性哩!」唬得那國王獃獃掙掙,後妃跌跌爬爬,宮
娥彩女,無一個不東躲西藏,各顧性命。好便似——
春風盪盪,秋氣瀟瀟。春風盪盪過園林,千花擺動;秋氣瀟瀟來徑苑,萬葉
飄搖。刮折牡丹禜檻下,吹歪芍葯卧欄邊。沼岸芙蓉亂撼,台基菊蕊鋪堆。海棠
無力倒塵埃,玫瑰有香眠野徑。春風吹折芰荷楟,冬雪壓歪梅嫩蕊。石榴花瓣,
亂落在內院東西;岸柳枝條,斜垂在皇宮南北。好花風雨一宵狂,無數殘紅鋪地
錦。
三藏一發慌了手腳,戰兢兢抱住國王,只叫:「陛下,莫怕,莫怕!此是我
頑徒使法力,辨真假也。」
㈡ 西遊記裡面最色的是那個啊
孫悟空,吃俺老孫一棒
㈢ 《西遊記》金聖娘娘的貞潔衣,背後有什麼故事
老版《西遊記》中的朱紫國王的妻子金聖娘娘,和國王有過一段離別之苦,導致這個朱紫國王得了相思病,可見二人的感情深厚,金聖娘娘被一個妖怪擄走了,朱紫國王整天茶不思飯不想的,直到遇到了唐僧師徒,孫悟空將金聖娘娘救出來,在這個被妖怪擄走期間,金聖娘娘居然毫發無傷,而且妖怪和她成親的目的始終沒得逞,全是因為一個仙人的法寶,這件法寶就是金聖娘娘身上的新霞裳。
為什麼紫陽真人不直接救下金聖娘娘呢?這還不是很明顯嗎?紫陽真人是道教,而靈山是佛教,紫陽真人也是三年前去參加佛法大會遇到此事,人家佛教實力大呀,況且他也不好直接救下娘娘,這樣就打破了佛家的規矩了,和人家佛教沒法交代,但是這個老頭心善,不想看到金聖娘娘被妖怪羞辱,於是將自己的一件舊棕衣改成了新霞裳,賜給了金聖娘娘,這才保全了她的貞潔。
㈣ 《西遊記》第二十三婦人的三個女人多大年齡
西遊記第23富人的三個女人有多大年齡那個婦人的三個女兒大約有多大呢?我估計也就在十八九歲的樣子嗎?
㈤ 西遊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3個!
1、趣經女兒國:師徒途徑女兒國,唐僧、八戒誤飲子母河水懷胎。悟空取來落胎泉水,醫好了師父、師弟的奇恙。西梁女兒國王傾慕唐僧,欲招唐僧為夫。
唐僧割斷情絲,謝絕了女兒國王的一片好意。隱藏宮中的琵琶妖女,乘機把他攝入琵琶洞。悟空與八戒與妖女酣斗,卻被她暗施毒針刺傷,後經昴日星君相助,才降伏了蠍子精 。
2、天竺收玉兔:天竺國布金禪寺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
悟空救起欲投河自盡的寺中女子,問明女子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被黃風颳走。悟空揭破秘密與假公主打鬥。嫦娥下界收服假公主——月宮搗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與父母團聚。
3、八戒開路行至荊棘嶺上,被一自稱荊棘嶺土地的老者,化作陰風將唐僧攝去。那老者同另外三老者是柏、檜、竹、松之精。四老揚道,唐僧主佛。
杏仙女前來要與唐僧匹偶,眾徒尋來,樹精化為樹木。八戒諸樹築倒。
(5)西遊記的艷遇擴展閱讀:
《西遊記》真的很女權。在這部書中,你找不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鳥依人、三從四德的女性。她們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強烈的進取的慾望,有實現人生價值的行動力,有表達自己慾望的勇氣。
她們從不依賴男人獲取安全感。如若不是唐僧有觀賞價值或葯用價值,她們恐怕也會毫不猶豫加入「吃肉」的行列。
唐僧以自己的方式,向整部書中唯一一個不把自己當作葯引子的女子,表達了敬意,以及一絲的愛意。琵女兒國一段,是整部《西遊記》中最接近愛情的故事。
㈥ 侯耀文有一個是把《西遊記》改編成一個和尚的艷遇的那部相聲作品的名字是什麼
心累 侯耀文石富寬說的
㈦ 人間艷遇西遊記小說好看嗎
沒看過不曉得、不都那樣嗎???
㈧ 給我20個西遊記的故事情節
蒙差揭諦皈依旨,謹記唐僧難數清:金蟬遭貶第一難,
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
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
兩界山頭第八難,陡澗換馬第九難,夜被火燒第十難,
失卻袈裟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黃風怪阻十三難,
請求靈吉十四難,流沙難渡十五難,收得沙僧十六難,
四聖顯化十七難,五庄觀中十八難,難活人參十九難,
貶退心猿二十難,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難,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
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蓮花洞高懸二十五難,
烏雞國救主二十六難,被魔化身二十七難,號山逢怪二十八難,
風攝聖僧二十九難,心猿遭害三十難,請聖降妖三十一難,
黑河沉沒三十二難,搬運車遲三十三難,大賭輸贏三十四難,
祛道興僧三十五難,路逢大水三十六難,身落天河三十七難,
魚籃現身三十八難,金<山兜>山遇怪三十九難,普天神難伏四十難,
問佛根源四十一難,吃水遭毒四十二難,西梁國留婚四十三難,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再貶心猿四十五難,難辨獼猴四十六難,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收縛魔王四十九難,
賽城掃塔五十難,取寶救僧五十一難,棘林吟詠五十二難,
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諸天神遭困五十四難,稀柿衕穢阻五十五難,
朱紫國行醫五十六難,拯救疲癃五十七難,降妖取後五十八難,
七情迷沒五十九難,多目遭傷六十難,路阻獅駝六十一難,
怪分三色六十二難,城裡遇災六十三難,請佛收魔六十四難,
比丘救子六十五難,辨認真邪六十六難,松林救怪六十七難,
僧房卧病六十八難,無底洞遭困六十九難,滅法國難行七十難,
隱霧山遇魔七十一難,鳳仙郡求雨七十二難,失落兵器七十三難,
會慶釘鈀七十四難,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
趕捉犀牛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銅台府監禁七十九難,
凌雲渡脫胎八十難,路經十萬八千里,聖僧歷難簿分明。
㈨ <西遊記>中真真,蓮蓮,愛愛是誰變的
真真 普賢菩薩
愛愛 文殊菩薩
憐憐 南海觀世音菩薩
㈩ 西遊記的故事基本情節是什麼
西遊記》故事梗概
在遙遠的古代,東勝神洲海外傲來國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眾猴說:「誰能從這瀑布中鑽進去看個究竟,我們拜他為王。」石猴自告奮勇,鑽入飛瀑,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個寬敞、幽靜的石洞,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眾猴拜石猴為王,稱他美猴王。
過了很多年,美猴王為能夠長生不死,遠離花果山去尋仙訪盜。在海上漂泊了幾日來到南贍部洲地界,他參訪仙道,但是無緣得遇,這樣過了八、九年,一日,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又飄過西海,直西牛賀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須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賜名孫悟空。須菩提祖師認為他有靈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功夫學成,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術,將傲來國的兵器攝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後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鐵,即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塗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
玉帝採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當時猴王歡歡喜喜,與木德星官徑去到任。事後,悟空發現這是個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帶著天兵天將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聖」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在蟠桃園中,悟空聽說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會體健身輕,長生不老。孫悟空知道後大喜,便偷吃光了園中大桃。過後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開蟠桃會,但沒有請他,心中十分惱恨。到蟠桃會這天,他騙走了赤腳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腳大仙,進開會的地方喝光了宴會用的仙酒,還闖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盡了葫蘆內的金丹,然後回到了水簾洞。玉帝對孫悟空擾亂蟠桃會甚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萬天兵被悟空打敗。玉帝又派二郎神來戰孫悟空。經過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戰之際,太上老君拋下金剛圈擊中悟空,方才將他捉拿。
玉帝傳旨處死孫悟空,但因悟空吃過太上老君的仙丹,任憑刀砍斧剁,雷打火燒,皆豪發無傷。太上老君見狀,稟告玉帝道:「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讓我領去,將他放在八卦爐中用文武火燒煉,既可煉出丹來,又可將他化為灰燼。」玉帝應允,於是太上老君將悟空放進了八卦爐中,經過49天燒煉,太上老君以為悟空已死,誰知悟空不僅活著,反而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爐,揮動金箍棒不分上下,東打西敵,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大亂天宮。玉帝束手無策,求助西天如來。悟空對如來說:「玉帝不把天宮讓與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孫悟空終究敵不過佛法無邊的如來,一路筋斗雲卻翻不出佛掌。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飢吃鐵丸,渴飲銅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後,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如來為勸化東土眾人為善,令他的高徒金蟬子投生陳狀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時,父親就被人害死,母親也遭人霸佔。他生下後,母親把他放入木盆拋入江中,後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後,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請入長安宣講佛法。這時,觀音菩薩奉了如來佛的法旨,帶著袈裟等五件寶貝,跟惠岸行者一塊兒來到東土大唐,尋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經的人。觀音變成一個癩頭和尚,將袈裟、錫杖賜與玄奘,說道:東土皆是小乘佛法,還無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脫苦,功德最大。指點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如來處取大乘佛經三藏經。玄奘得觀音開導之後,決定往西天取經。唐太宗親自排駕送行,口稱玄奘為御弟,賜尊號為三藏,一直送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