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宮遺址
㈠ 相關部門將如何整改漢建章宮神明台遺址
據報道,日前有媒體刊登了建章宮遺址漢神明台成菜地,多處坍塌亟待保護一內事,對容此西安立即對相關情況展開調查整改,要求村民對菜地進行清理,並設置隔離防護網杜絕閑雜人等進入。
同時製作了文物保護告知書,在遺址周邊醒目處進行張貼,並向周邊村民入戶發放。截至當天下午,已經有多名村民主動對菜地進行了清理,部分地面已經恢復平整狀態。另外,在遺址本體周邊入口設置隔離保護網,進行圍欄封閉,杜絕閑雜人等隨意進入。
針對遺址的長期保護,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切實做好漢神明台的監管保護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漢神明台文物保護方案,推動漢神明台保護問題得到長效、系統、專業的解決。
㈡ 衛子夫所說的建章宮在哪兒
建章宮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版」之稱。
武帝權曾一度在此朝會、理政,其宮殿建築毀於新莽末年戰火中。
建章宮遺址位於三橋鎮北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帶,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中。
今地面尚存並可確認的有前殿、雙鳳闕、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遺址。
【【《三輔黃圖》載:「周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
㈢ 建章宮為什麼叫「建章」求解釋啊!!!謝謝大家了,謝謝。我在網上查不到啊。。。。求大神解答!
我覺得當時起這個名字只是為了圖個吉利而已。
《史記·孝武本紀》,
上還,以柏梁災故,朝受計甘泉。公孫卿曰:「黃帝就青靈台,十二日燒,黃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諸侯甘泉,甘泉作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災,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之。」於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其西則唐中,數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其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乃立神明台、井干樓,度五十丈,輦道相屬焉。
㈣ 西漢時期的建章宮屬於哪個皇家園林的宮城
西漢時期的建章宮屬於上林苑的宮城。
建章宮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曾一度在此朝會、理政,其宮殿建築毀於新莽末年戰火中。建章宮遺址位於三橋鎮北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帶,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中。今地面尚存並可確認的有前殿、雙鳳闕、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遺址。《三輔黃圖》載:「周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
㈤ 宮殿建築的漢建章宮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以北5公里的地方就是西漢首都長安城遺址所在地。建章宮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建,是由許多宮殿台閣組成的,號稱千門萬戶。西漢武帝時建桂宮、北宮、明光宮,並於城西外側建建章宮,於城西南擴充秦以來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廣建離宮別館。漢高祖劉邦開國後,因定都問題上兩種意見未定,所以長安城先建宮殿後築城牆。城牆是劉邦之子惠帝(公元前194年)時才建,而漢時城內宮殿大都在開國皇帝的手裡就完成了。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則堪稱中國的「漢三宮」。
㈥ 漢朝的建章宮誰住的
建章宮創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就在未央宮側旁。古時兩宮之間架飛閣一過。可飛越往來。建章宮遺址土堆高度與未央宮相差無幾,面積較未央宮寬闊。它附近有個叫雙鳳寨的村莊,村東有兩個大土堆,這便建章宮的北闕門。建章宮遺址土堆北有片窪地,是當年的太液池。為什麼要在建章宮後面挖一個太液池呢?這里還有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中國東邊的大海里,有三座仙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仙山上有神仙居住。這個神話迷住了秦始皇。他想長生不老,多次派人去找仙山,尋求長生不老的葯。他還親自到浙江,山東的海邊去求蓬萊仙人,但沒找到。後來,漢武帝就叫人在建章宮北邊挖一個大池子,名叫「太液池」;象徵那無底大海,中間堆土為山,象徵蓬萊三仙山。隋朝在洛陽、唐朝在長安的後宮里也都建築了太液池和仙山。北京北海公園金朝修建的瓊華島,也是按照這種迷信傳統建成的。古時北海稱為「太液池」,把瓊華島比作「海上蓬萊」。1973年,在建章宮後面的太液
池還發現了一條巨型石鯨,身長約5米,腹圍3米,現存陝西省博物館展出。窪地西北有大約一畝的土台,這就是當年的承露台。古時在這座土台上,建有一座承露盤,即有一個鋼仙人舒掌捧盤,日夜等待天上降下的「甘露」。傳說,漢武帝曾聽信方土的謠言:蓬萊仙島有承露金盤,接受天上的」瓊漿玉液(即露水),人喝了可以長生不老。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便在建章宮內修建了這座鋼仙承露盤,每天收集了一些露水,加上玉屑一起喝掉。
武帝偶爾會住到建章宮。
㈦ 建章宮遺址公園什麼時候修
西安晚報訊 (記者 程慧) 記者昨天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西安將推動「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示範特區」的建立,啟動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前期准備工作。「十二五」末,我市將基本建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入列國家文物局重點工程
據悉,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規劃范圍總面積75.02平方公里,其中漢長安城城址區北以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北段、東以明光路、南以大興路、西以西三環為界,面積54.81平方公里;建章宮遺址區北以豐產路西段、東以西三環、南以隴海鐵路、西以建章宮西側距建章宮西宮牆約380米的規劃道路為界,面積9.38平方公里。禮制建築遺址區10.83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漢長安城城址區36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將把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作為西安片區大遺址保護的重點工程,加大對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支持西安建立大遺址保護特區工作。
「十二五」期間,2011到2015年間修完。我是西安的
㈧ 漢代的建章宮干什麼用的
這個名字聽著好耳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剛查了一下資料,說是在未央宮邊上,和他的建築面積差不多,武帝偶爾會到那裡去住,具體是誰主的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又查了一下建章宮本是武帝為求仙所造的,後來也成了選養美女的地方。武帝命將燕、趙地區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美女納入此宮中,年滿三十的出嫁,亡者遞補。
建章宮位於長安城外,在未央宮西,跨城池作飛閣,兩宮相通,皇帝乘輦往來於兩宮中間。建章宮據史書上說有高二十餘丈的闕,闕上有銅鳳,高大的闕門,迎風而立的銅鳳表達著漢武帝要與仙人相見的意願。宮內建有造仙昂貴的玉堂,階陛皆為玉造,似乎是准備迎見仙人的場所。
希望採納。。。謝謝
㈨ 建章宮的現存遺址
神明台遺址,位於六村堡鄉孟家村東北角。現僅存一大塊土基,高10米,東西長52米,南北寬50米。
神明台為漢武帝時建築。武帝劉徹慕仙好道,於公元前104~100年修造神明台。神明台是建章宮中最為壯觀的建築物,高達50丈,台上有銅鑄的仙人,仙人手掌有7圍之大,至於仙人之巨大可想而知。仙人手托一個直徑27丈的大銅盤,盤內有一巨型玉杯,用玉杯承接空中的露水,故名「承露盤」。漢武帝以為喝了玉杯中的露水就是喝了天賜的「瓊漿玉液」,久服益壽成仙。神明台上除「承露盤」外,還設有九室,象徵九天。常住道士、巫師百餘人。巫師們說,在高入九天的神明台上可和神仙為鄰通話。
神明台保持了300多年,魏文帝曹丕在位時,承露盤尚在。文帝想把它搬到洛陽。搬動時因銅盤過大而折斷,斷聲遠傳數十里。銅盤勉強搬到灞河邊,因太重再也無法向前挪動而棄置,後不知所終。
神明台歷經2000多年風吹雨打,至今只余千瘡百孔的夯土台基,立於台上觀賞,仍可遐想「立修基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的古漢風韻。 太液池,亦稱泰液池。建章宮池名。《三輔黃圖》卷四載:「太液池,在長安故城西,建章宮北,未央宮西南。太液者,言其津潤所及廣也。」太液池位於建章宮前殿西北,以象北海,佔地10頃,是渠引昆明池水而形成的一個范圍寬廣的人工湖。遺址在三橋鎮高堡子、低堡子村西北一片窪地處。池北岸有人工雕刻而成長3丈、高5尺的大石鯨,西岸有6尺長的石鱉3枚,另有各種石雕的魚龍、奇禽、異獸等。池中建有高達20餘丈的漸台。為了求神祈仙,漢武帝還在池中築有三座假山,以象東海中的瀛洲、蓬萊、方丈三座神山。《西京賦》曰:「神山峨峨,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拾遺記》曰:「此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制,猶華山之似削成。」太液池岸邊湖中,有各種動植物。《西京雜記》卷一載:「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萚、綠節之類」,「其間鳧雛雁子,布滿充積,又多紫龜綠龜;池邊多平沙,沙上鵜鶘、鷓鴣、鵁鶄、鴻鶂動輒成群。」《漢書·昭帝紀》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二月,有「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漢昭帝為此作歌雲:「黃鵠飛兮下建章,羽肅肅兮行蹌蹌,金為衣兮菊為裳;唼喋荷行,出入蒹葭,自顧菲薄,愧爾嘉祥。」太液池湖光水色,山水相映,景色宜人,是建章宮中著名的風景區。池中置有鳴鶴舟、容與舟、清曠舟、采菱舟、越女舟等各種遊船。漢成帝常在秋高氣爽之季與後妃趙飛燕泛舟戲游於湖中。太液池作為一個大的人工湖,為建章宮提供了大量蓄水。
1973年2月,在高、低堡子村西側發現一件長4.9米、中間最大直徑為1米的橄欖形石雕,就是當年池邊的石魚。
㈩ 建章宮的考古成果
考古隊在建章宮遺址小范圍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可觀的成果。所發掘遺址為一號遺址,地處建章宮內太液池西岸。發掘面積2420平方米。遺址從南向北由三部分組成,即南部庭院、主體建築與北部庭院。南部庭院現發掘南北長32餘米,東西寬24餘米。地面平坦,推測原來地面應有鋪磚,現僅在東北部殘存少量方磚,其他地方局部殘存鋪磚泥痕。庭院的北部為一東西向廊道,東西現存10.98米,南北寬近2米,廊道地面鋪磚。主體建築位於發掘區的中部,現清理部分平面大致呈曲尺形,東西約26米,南北約73米。主體建築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南部建築由五個房間和過廊等組成;北部建築所清理部分東西14.7~22.7米,南北28餘米。地面鋪磚,鋪磚多為素麵方磚,個別為小方格紋方磚。北部庭院位於北部建築西部,清理部分南北約24米,東西約10米。出土遺物多為漢代的磚、瓦及瓦當殘塊,並有大量的五銖錢范殘塊。
現今考古面積尚不足整個建章宮面積的十分之一,如果把整個建章 宮都發掘完,其考古成果必定很「驚人」。建章宮是漢武帝在位時所建,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富足,重新在城外修建朝宮,其「度比未央」,比未央宮還大。史書上記載有前殿、太液池、神明台、雙鳳雀等,這些建築遺址現已通過初步勘探都有所發現。如果進行徹底完整地考古勘探,必將有更多的發現,這已被漢城內宮殿遺址考古成果所證明。漢城中已發現的眾多皇家建築遺址,若無考古勘探則無從測定其具體地點,如皇家藏冰的「凌室」、儲兵器的「武庫」等。同樣,建章宮考古可以弄清皇家重要建築的規模、地址、形制等,為認識西漢皇宮建築布局和科學復原提供可貴資料。如能發現帶文字的錢幣、竹簡、銅鼎等,則是更直接的歷史文獻,其價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