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天宮
Ⅰ 西游記天宮
西遊記中的天宮是玉皇大帝坐鎮天庭之地!
Ⅱ 《西遊記》大鬧天宮的全過程
身高力大的先鋒巨靈神,敵不過乖巧伶俐的孫悟空,哪吒足踏火輪趕來救援,也被打得丟盔卸甲。玉帝只得二次招悟空上天,准他為齊天大聖,並派他掌管蟠桃園。王母娘娘要開「蟠桃盛會」,七個仙女到園中採摘仙桃。
大聖聽說王母娘娘沒有邀他參加盛會,便駕上祥雲,直奔瑤池寶閣。他痛飲仙酒,偷吃仙丹,帶走仙桃,回轉花果山。在觀音的推薦下,玉帝派二郎神收繳悟空。悟空與二郎各顯神通,大戰不休,不分勝負。太上老君從空拋下金剛套,將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將悟空押上斬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卻絲毫無損。
群仙獻策,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兜率宮,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過了四十九日,猴王依舊活潑亂跳地蹦出丹爐,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靈霄寶殿。玉帝請來西天的如來佛祖,如來與悟空鬥法,悟空翻不出如來掌心。如來將五指化作「五行山」,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2)西遊記天宮擴展閱讀
《西遊記》劇情介紹:東勝神州的傲來國花果山的一塊巨石孕育出了一隻明靈石猴(六小齡童 飾),石猴後來拜須菩提為師後習得了七十二變,具有了通天本領,於是佔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
玉帝派太上老君下凡招安大聖上了天庭,後來大聖因為嫌玉帝賜封的官職太低,大鬧天宮,被太白金星困於煉丹爐內四十九天後,大聖踢翻煉丹爐,煉成了金睛火眼。如來佛祖見局勢不可收拾,於是將大聖鎮壓於五指山下。
一晃眼五百年過去了,唐僧被觀世音菩薩選為西去取經普渡眾生的人,大聖受觀音指引,拜唐僧為師,師徒二人踏上了取經的路途。
Ⅲ 西遊記里天宮代表的是一個什麼社會
我個人認為,天宮是一個等級森嚴、滅絕人性、帶有濃厚道家色彩的虛擬上層社會。
首先天宮是建立在道家的神學基礎上的,這就是為什麼把如來放在了天宮之外的西天。
其次,與隨行灑脫的孫悟空相比,天宮的諸神很明顯有著假道學的成份。這也是作者在小說里極力表現的一個特點。
Ⅳ 西遊記里天宮代表的是一個什麼社會
我個人認為,天宮是一個等級森嚴、滅絕人性、帶有濃厚道家色彩的虛擬上層社內會。
首先天宮是建立在道家容的神學基礎上的,這就是為什麼把如來放在了天宮之外的西天。
其次,與隨行灑脫的孫悟空相比,天宮的諸神很明顯有著假道學的成份。這也是作者在小說里極力表現的一個特點。
Ⅳ 西遊記中的天庭,到底在哪
在西遊的世界裡一共有四塊大陸,分別是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其中西牛賀洲這塊土地歸如來佛祖所有,也就是說接受西天的管轄,而剩下的三大部洲全部由天庭統一管理。至於天庭的位置,首先用排除法去掉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理由如下:猴子當年大鬧天宮時,如來佛祖正是從西邊趕過來的,制服孫悟空後用五行山把他壓在了南贍部洲之下,隨後西去,由此看來天庭在西牛賀洲的東方,故此排除掉在西牛賀洲的可能。
一般猴子去天庭肯定是有什麼急事,不是師傅被抓就是要借東西,有急事的人怎麼可能去繞遠路?藉此可以判斷南天門的位置在南贍部洲的北面。知道了南天門的位置,其他門的位置也就隨之確認了。北天門在北俱蘆洲的南面、東天門在東勝神洲的西面。西天門在西牛賀洲的東面,所以天庭的位置一目瞭然,正是四大部洲的中心。
Ⅵ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原文
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得定海之寶——如意金箍棒,又去地府強銷生死簿。龍王,閻君去天庭告狀,在太白金星的舉薦下,玉皇大帝將孫悟空叫到天庭當弼馬溫。悟空在知道了弼馬溫是不入流的小官後,打下界去,憤而回歸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
托塔天王李靖奉命率領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卻被悟空打敗,撤回天庭。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議下,第二次招安孫悟空,封他為有名無實的齊天大聖,並讓他去管理蟠桃園。沒過多久,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讓七仙女到蟠桃園摘取仙桃,孫悟空在得知蟠桃會沒請自己後,盜桃偷丹,擾亂蟠桃會,酒醒後自知闖下大禍,再次逃下界。
天庭第二次圍剿花果山,孫悟空因被金剛鐲打中頭,被二郎神率領六聖擒拿。押上天庭,斬妖台各種刑罰都無法傷到孫悟空分毫,於是太上老君將孫悟空帶回兜率宮,放進八卦爐里煉丹,孫悟空因躲在巽位,反而煉出火眼金睛,
四十九天後逃出八卦爐,大反天宮。後來,如來佛用五指山鎮壓了孫悟空,並告知其數百年後將有人來將他放出來。過了五百年,唐僧領命救孫悟空出五指山,於是孫悟空在觀世音的點化下,跟隨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的故事。該故事生動有趣,人物形象活潑生動。
(6)西遊記天宮擴展閱讀:
著作介紹
《西遊記》又名《西遊釋厄傳》,是明代文學家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古代神話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
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象,通過故事提出批評。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餘萬字。分回標目,每一回目以整齊對偶展現。故事敘述唐三藏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成功取回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原著——大鬧天宮部分是西遊記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中大鬧天宮部分也是最為精彩,也是在某種程度反映社會矛盾集中後的爆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悟空大鬧天宮
Ⅶ 西遊記中天庭上有哪些人物
1、天蓬元帥
歷史上的天蓬元帥,是道教神話中神仙,道教護法神北極四聖之一,原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為星宿神。後人格化成為北極紫微大帝所屬部將,統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將。
在唐宋之際,中國民間曾經流行《天蓬神咒》 ,認為誦念此咒可以護身祈福。《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的形象:「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六萬眾。」
豬八戒是天蓬元帥下凡,但是,他任天蓬元帥之前,是什麼呢?其實,在原著中,豬八戒是有自我介紹的。第十九回,孫悟空去收他,他這樣介紹自己以前的經歷——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閑愛懶無休歇。不曾養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閑里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
勸我回心莫墮凡,傷生造下無邊孽。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途悔不喋。聽言意轉要修行,聞語心回求妙訣。從這段來看,他原來其實是個不求進步的佛系青年。但一位大仙非要收他為徒,他才開始修道。
道修成之後,他立刻飛到了天上,到天上是什麼待遇呢?功圓行滿卻飛升,天仙對對來迎接。 朗然足下彩雲生,身輕體健朝金闕。玉皇設宴會群仙,各分品級排班列。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不僅天仙拿著花迎接他,玉帝還親自擺酒席給他接風,最後封他為天蓬元帥。
九轉大還丹給了重要的線索,道教能煉丹的人極多,但是翻遍全書,寫到煉出九轉的只有太上老君和東華帝君兩人。
排除太上老君,只能順著東華帝君的線找證據。原著第26回,孫悟空救人參樹時請來了福、祿、壽三星,八戒簡直開心得像個孩子,知道福星口袋有果子吃,直接翻,不講禮節,福星也不生氣。說明豬八戒和福祿壽三星關系好得不得了,簡直是親如一家。而且從打鬧的情景中可以看出,豬八戒很早之前,應該是沒列位仙班時候,他們就是這種關系了。
還有例證就是原著第79回,壽星笑道:「我這衣袖中,只有三個棗兒,是與東華帝君獻茶的,我未曾吃,今送你(比丘國國王)罷」。八戒看見就叫道:「老壽,有火棗,送我幾個吃吃。」壽星道:「未曾帶得,待改日我送你幾斤。」
可以長生延壽的火棗,赤腳大仙送如來時也就是送個幾枚,原著第八回:只見赤腳大仙又至,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而壽星送八戒一送就幾斤,這關系還有啥好說的?這福祿壽三星跟東華帝君是什麼關系呢?恰好,三島仙翁,均為中八洞神仙的祖宗,包括方丈的東華,蓬萊三星,瀛洲九老,其中東華帝君就是這一地方群體的老大。所以,八戒的師父就是東華帝君無疑!
2、托塔李天王
李靖,又稱李天王,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民俗神仙,也被國家祀典祭祀,儒道釋尊奉,封號高上神霄托塔天王 、靈感天王、毗沙門下李天王、毗沙門天尊 、本土北方天王。其形象雅逸,持戟劍、托寶塔 。原本是財神,在藏傳仍是財寶天王。在唐宋國家祀典里,被軍方祭祀為護軍神、戰神 。也是護國神、行旅神、絲綢之路的神、城隍神 。
出現於《封神演義》《西遊記》《南遊記》等諸多古典文學與民間傳說里。乃殷夫人之夫,是甘露太子金吒、惠岸尊者木吒(木叉)、中壇元帥哪吒、李貞英之父、地涌夫人(金鼻白老鼠精)的義父。在《西遊記》之中,領命討伐孫悟空時被加封為「降魔大元帥」。
手下神將為巨靈神、魚肚將、葯叉將、十萬天兵等。之後還曾相助唐僧師徒大戰過獨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青牛坐騎),領兵捉拿牛魔王、地涌夫人等妖怪。 原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將李靖 ,和東方及西域崇拜的軍神「毗沙門天王」 。
3、天猷元帥
天猷元帥是中國神話中神仙,北極四聖中排名第二位。《太上九天延祥條厄四聖妙經》說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領天罡之次帥,列下土之諸侯。」北極四聖,又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又名天佑副帥)、翊聖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佑聖真君(又名真武將軍)。
道教護法神將四聖真君的崇奉,起於隋唐以後。宋代神霄派則將「四聖」與「雷部」歸結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
宋代以後,黑煞將軍為「翊聖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北極帝星的地位穩定,全賴四大元帥護衛,故四帥亦稱四聖是護佑天際的大神將軍,常在道教天神玉皇上帝或紫微大帝的廟宇作鎮殿都衛。到明代時,則信仰真武大帝,位格相當於四御之一的紫微大帝。明代,真武大帝信仰已遠遠超過北極四聖。
佛教有四大金剛,作為護法大都是很威武很高大的男子形象,而道教也有護法,而且神階是十分高的,並且有十分完備的配置。
在最著名的永樂宮壁畫中,就具體描繪了道教各位威武的神將。道教有八位元帥負責保護善信道法和驅魔盪晦,分別是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翊聖元帥、真武元帥、溫瓊元帥、鄧伯溫元帥、苟章元帥和畢環元帥。當然這里的天篷絕對不是什麼豬八戒,那隻是小說描寫,不屬於神仙體系的范疇不能混為一談。
4、翊聖元帥
翊聖元帥,是道家四聖的第三位,亦名黑煞元帥,漢族神話中的保護神。翊聖,謂輔佐天子。玄武信仰之興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於宋代。蓋因北宋開國之初,即受到北方外族契丹、遼國的威脅,為了提高防禦入侵的自信心,乃乞靈於北方大神玄武的護佑。
《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妙經》說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憫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斷,何鬼敢當。
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殺咒》曰:「走符攝錄,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鍾,頭戴昆侖,行繞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
道教有著復雜的神仙體系,其中最重要的神仙派系是雷部和四聖體系,道教的很多道派都以雷法著稱,包括五雷符、五雷令牌、雷法等等。
另一大體系就是北極四聖真君。北極四聖是北極紫微大帝的麾下,鎮守北極帝星,是玉皇大帝的御前護衛,負責掃除世間的妖魔鬼怪。
到了明朝時期,信仰真武大帝的全真教興盛,人們對真武大帝的供奉逐漸超過了北極四聖。翊聖元帥在北極四聖中排名第三,他也叫黑煞將軍,翊聖元帥在北宋時期頗受推崇,北宋皇室將他奉為守護神,畢竟,那個時代北宋的北方總是戰火連連,為了祈求和平,便供奉北極四聖之一。
5、真武元帥
真武大帝在北極四聖中排名第四,他也叫真武元帥。在明朝時期,人們更加推崇真武大帝,傳說他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蛇頭龜身,是謂玄武。古人認為,北方屬水,因此,人們也稱他為水神,掌管風雨雷電,鎮守北方。
不僅如此,真武大帝也是鎮國大將軍,傳說他是一位全才,他的本職工作就是領兵征伐,匡扶一方,降妖除魔。在明成祖時期,很多朝廷機構中都供奉著真武大帝像。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發,金鎖甲胄,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雲:三十六天將均為真武大帝收伏的神將,受玉帝所封,全部隸屬真武麾下。玄天上帝,神威顯赫,麾下勇猛,其著名者,有三十六天將,各統一部,懲惡揚善。
三十六天將各有姓名,依次為:趙元帥趙公明,顯靈元帥關羽,雷開、苟畢二元帥,風輪元帥周廣澤,盡忠元帥張健,火德元帥謝仕榮,靈官元帥馬華光,管打不信道元帥朱彥夫,考校元帥黨歸籍,仁聖元帥康席,混炁元帥龐喬,降生元帥高原,降妖辟邪元帥雨田,威靈瘟元帥雷瓊。
神雷元帥石成,虎丘元帥王鐵、高銅,先鋒元帥李伏龍,糾察元帥副應,太歲元帥應高,猛烈元帥鐵頭,雷部電母朱佩娘,月孛天君朱孛娘,豁落元帥王忠,元帥楊彪,天君劉俊,聰明二賢高委、師曠,二太保任無別、寧世考,元帥鄧成,元帥辛江、元帥張安。
6、天門四元帥之馬勝元帥
馬靈官即馬勝,字德之,中國民間信仰之一。為道教正一雷法中的靈官,在道教《金臂圓光火犀大仙正一靈官馬元帥秘法》中稱為「三十三天金臂圓光火犀大仙、封山破洞都天大元帥、正一靈官」。
道教經堂大門左邊的雷神部將馬靈官為道教人物。其形一般為:三頭、九目、六臂、藍身。兩手持火鈴、火索;兩手持金槍、金磚;兩手斗訣仗劍,腳踩火輪,背負火瓢火鴉,形象威猛。又稱他在人五臟為心、肝、肺,故召合時強調心火升騰,肝肺消容涵養。馬勝在明清以後影響甚大,以他為主法的道法甚多。
道教也有"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以威鎮道門。馬元帥生得白如雪,趙元帥黑如鐵,關元帥赤如血,溫元帥青如靛,四大元帥是用來驅邪消災的四大神將。
馬元帥又稱華光大帝、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相傳他是南斗六星的鬥口星化生的,所以稱「鬥口魁神」,名叫馬勝,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於馬氏金母,故而姓馬,《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
7、趙公明元帥
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
為中國正財神,司掌世間財源。趙公明是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後來,中國民間認為趙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正財神。
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即趙公元帥像。趙公元帥,即趙公明、趙玄壇。
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等,都有趙公明的神跡,但只是司土下冢中事,或是瘟神。元明之間,趙公明的神跡才有完整的記載。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8、溫瓊元帥
在中國浙江沿海一帶的傳說中溫瓊元帥是頗為有名的尊神之一,也是當地傳統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他與馬、趙、關同為護法四元帥。據《三定太監西洋記》描繪說:「藍靛包巾光滿目,翡翠長袍花一簇。硃砂發梁遍通紅,青面擦牙形太毒。祥雲露露離天宮,狼狼牙妖精盡伏。」可見溫元帥遍身青色。
溫元帥是玉帝賜封的亢金大神,是東岳十太保的第一太保,影響最大,公務也最忙,他還兼任道教護法神將,為著名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之一,他又是真武大帝屬下三十六天將之一,一身兼數職。
9、關羽元帥
關元帥,又稱「盪魔天尊」、「伏魔大帝」。道教將其奉為護法四帥之一,並祀之為武財神。關元帥在宮廷和民間信仰極其普遍,被稱為「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惜稱「關公」 、「關老爺」。從魏至唐,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不算太大。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稱其為青龍轉世,降生時豎眼攢眉,超額長面,及長,身高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似抹砂,丹鳳眼,卧蠶眉,力敵萬夫。
北宋末年,關羽被封為公(或謂真君),相傳時為張天師屬下神將。明初封為候。至清代,關帝信仰尤盛,被視為入關來明之佑神。總之從明至清,關羽均被列入國家祀典,目不囿於教門,被民間奉之為神。
關元帥的形象,既是武神,又是財神,是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庇護招財進寶之職能,目法力無邊。尤其在清代,關元帥成為人神之首,稱為武聖,與文聖孔子比肩。
供奉其的廟宇數不勝數,清朝初年,已遍及天下,且名稱不一,常見之名大致有:關帝廟、關聖廟、關王廟、關聖帝廟、老爺廟等。又有專祀、台祀之分。專祀為祀奉關元帥一人,台祀則與岳飛、張飛、趙雲、趙公明、二郎神、土地爺等神合祀,常見的有武廟(或稱關岳廟)、三義廟、三義宮、七聖廟等。
10、火車靈官之王惡元帥。
王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王靈官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許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也是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第一護法神將王靈宮。
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不要小看此尊,在西遊記原著中王靈官曾經跟孫悟空打成平手。
11、天蓬元帥
天蓬元帥作為天庭護法神之首,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躲在一邊看熱鬧,如來降服孫悟空之後,又跑出來刷存在感。玉帝自然不高興,找個借口親自打天蓬元帥二千錘解恨,然後扔下界誤投豬胎,成了豬八戒。北極四聖其餘兩個沒出手的天佑元帥,翊聖元帥也好不到那裡去,不知道被玉帝貶到那個角落去了,再也沒在天庭出現過。
天蓬元帥被貶,真武大帝高升,玉帝找來馬靈耀(華光大帝)、趙公明(財神)、溫瓊(東岳第一太保)、關羽(關聖帝君)取代北極四聖,成為新的護法四元帥。孫悟空上天庭求救就遇到過他們,同時他們也是真武大帝的五百靈官之一。
飛天神王馬元帥馬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馬靈耀是南遊記的主人公,也曾經大鬧天宮,被真武大帝親自出手降服,成為真武大帝麾下五百靈官之一,後被封為華光大帝。
溫瓊和哪吒一樣是天庭靈珠轉世,被東岳大帝收為東岳十太保之首。東岳十太保又稱東岳十元帥,溫瓊被玉帝封為翊靈昭武溫元帥。真武大帝很欣賞溫瓊的氣節,收為五百靈官之一。
四大元帥在西遊記是作為南天門的守將出場的,南天門是天庭的邊界,守護南天門就相當於人間鎮守邊疆,是重要工作,真武大帝就親自鎮守北天門。
12、降魔大元帥李靖
天庭還有降魔大元帥托塔天王李靖,中壇元帥哪吒。在西遊記中,五百靈官元帥輪流在持國、多聞、增長、廣目四大天王手下輪值,守護四大天門,可見天王地位在元帥之上,而托塔天王李靖又是四大天王的領導,李靖的地位遠在五百靈官之上。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玉帝對北極紫薇大帝為首的星君表現大為不滿,對其失去信任,於是貶下天蓬元帥豬八戒,扶持認真工作的真武大帝,建立以真武大帝和四大天師為首的五百靈官體系,真武大帝地位火箭般提升,漸漸替代老上司北極紫薇大帝。
Ⅷ 西遊記中曾經鬧過天宮的三個人,為什麼結局很不一樣
西遊記里狠人不少,但真正狠到敢大鬧天宮的卻沒有幾個。但是今天要說的這三位,都是實打實的,大鬧過天宮的狠人。他們一個風光無限,一個無人能擋,最後一個卻悲劇了,不僅被人抓住當了坐騎,甚至直接被判了了個宮刑,從此實力大跌!那他們三個都是誰呢?
至於第三位,他就是孫悟空在獅駝嶺遇見的那位大當家的,也就是文殊菩薩座下的青獅精。據獅駝嶺的小妖們說,當年他們的大王(也就是青獅精)曾經大鬧天宮,在南天門外,一口吞下了十萬天兵,嚇得玉帝趕緊關了南天門,不敢出戰。可悲劇的是,最後青獅精被收服了,不僅做了文殊菩薩的坐騎,更是被玉帝下令閹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