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遺址圖片
A. 為什麼會說半坡遺址是氏族村落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半坡遺址博物館於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1953年發現,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5次發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文化遺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等。以半坡類型豐富而典型,是遺址的主要堆積,據碳14測定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還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大廳。
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館於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遊客8000多萬人次。
B. 誰有TNT旁邊坐著苦力怕娘的清晰圖
一、歸類列舉題
1.列舉我國遠古人類或遠古人類遺址的主要代表三例,並說出其各自的生存年代和遺址地點。
元謀人(遺址):距今約170萬年、雲南省元謀縣。
北京人(遺址):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裡。
山頂洞人(遺址):距今約3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山頂頂部洞穴里。
2.列舉我國使用打制石器(舊石器)的遠古人類三例。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3.列舉處於群居時代的遠古人類兩例。
元謀人和北京人。
4.列舉我國農耕時代的原始居民代表兩例,並說出其各自的生存年代和遺址地點。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
5.列舉我國氏族公社時期的原始居民代表四例。
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6.列舉我國處於長江流域的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代表兩例。
元謀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7.列舉我國處於黃河流域的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代表三例。
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原始居民。
8.列舉我國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的原始居民代表兩例。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9.列舉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幾項世界性的貢獻。(3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10.列舉我國黃河流域的五位部落聯盟首領。
黃帝、炎帝、堯、舜、禹。
11.列舉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12.根據相關提示寫出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
(3)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會製造骨針和裝飾品:
(4)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
(5)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13.根據提示寫出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
(1)炎黃子孫的由來:
(2)被尊稱為軒轅氏、華夏之祖或「人文初祖」:
(3)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教人挖井、發明舟車:
(4)發明養蠶繅絲:
(5)編出樂譜:
(6)發明文字:
(7)生活儉朴,克已愛民:
(8)寬厚待人,以身作則:
(9)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
(10)禪讓制:
(11)建立夏朝:
(12)第一位由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
(炎帝、黃帝;黃帝;黃帝;嫘祖;伶倫;倉頡;堯;舜;禹;堯、舜、禹;禹;禹)
二、綜合探究題
1.山頂洞人的生活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
(1)體質特徵方面: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山頂洞人的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2)生產工具方面: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
(3)生產生活方面:北京人從事狩獵和採集,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還會捕魚,會人工取火,會縫制衣裳,製作裝飾品,懂得愛美。
(4)社會組織方面: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而山頂洞人按血緣關系結合成氏族。
2.火有哪些用途?火的使用有何歷史意義?
用途:可以燒烤食物、驅趕野獸、還可以照明、防寒。
意義: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請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根據自己的想像寫一篇小短文。要求,想像合理,語言流暢,字數不得少於200字。
北京人的一天
在距今約70萬年的某一天,當黎明降臨到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北京人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十多個強壯的男子們拿著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和木棒,打著火把出發了,他們要到森林裡去打獵。一些婦女開始到離山洞不遠的地方去採集一些野果和用石器挖掘一些植物的塊根。一些年老和年幼的人留在山洞裡,他們要負責看管好火堆。以防止火熄滅。到了下午的時候,勞動的人們都漸漸回到了山洞。人們開始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打來的獵物。年老的人把這些食物平均分給了每個人。夜幕降臨了,北京人在山洞口燃起了火堆,以防止野獸來襲擊,人們經過一天的勞累都沉沉的睡去了。
4.假如一個北京人和一個山頂洞人碰到一起,他們會說些什麼呢?請你依據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描述一段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對話,對話中要體現出各自的體態特徵和生產、生活狀況。
北京人:你好。我怎麼沒見過你啊,請問你住在哪裡?
山頂洞人:我就住在龍骨山的山頂上啊。我們離得很近啊,是鄰居呢。咦?你怎麼長得和我們不一樣啊?哇!還沒穿衣服?好羞啊!
北京人:對啊,我們的模樣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我們不會縫制衣服啊。你們是用什麼縫制衣服的啊?請你介紹一下你們的生活狀況吧,好嗎?
山頂洞人:好啊,我們是用骨針把獸皮縫製成衣服的,看我們脖子上掛著的是裝飾品,是我們用拾到的海蚶殼或小石頭經過磨製和鑽孔作成的,漂亮吧。我們是有血緣關系的人才居住到一起的,我們自己會取火,會捕魚,我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呢,我還見過大海呢。
北京人:哇,太羨慕你們了。我們可是比你們差遠了呢,我們現在幾十個人居住在一起,但不一定有血緣關系的。只會打制粗糙的石器。最主要的是我們還不會人工取火呢,總是要小心的保留著天然火。如果不小心火種滅掉了,那就慘了。我們不敢遠走的,更別提看到大海了。朋友,讓我們現在就去與你們學習學習吧。
山頂洞人:好啊,歡迎去學習。
5.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造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6.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1)都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
(2)都使用磨製工具,主要用耒耜翻地耕種;
(3)都出現了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4)都已經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不同點:(1)生存年代及地點不同:河姆渡距今約七千年,位於長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位於黃河流域。
(2)種植糧食作物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的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是粟。
(3)房屋結構不同:河姆渡住著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屋。
7.我們已經學過了我國遠古人類和原始居民的一些內容,如果有一天你到這些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遺址去參觀,你能否向遊客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知識,充當一個小導游呢?下面請你挑選一個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來試一試寫一篇導游詞吧。
例如:參加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遊客們,大家好:
下面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況。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因遺址位於陝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工具吧,這些工具是用來開墾土地的磨光的石器和木製的耒耜,這是石刀,是用來收割莊稼的。這些是在這里出土的骨制的箭頭、漁叉,漁鉤,半坡人用它們來打獵捕魚。再來看這邊,這是半坡出土的粟種,說明他們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粟。這是白菜和芥菜的種子,說明他們已經能夠種植這些蔬菜了。最後讓我們來參加一下半坡人手工業的發展,這是人面魚紋盆,它充分展現了半坡彩陶的高超工藝。上面刻有人面和魚紋的圖案,盆邊還有一些刻畫的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符號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雛形。這是出土的紡輪,說明半坡人已經會紡線和織布、制衣了。通過這些文物,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半坡人的原始生活情景。好,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8.假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秋天莊稼收獲後能夠互訪,你能否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為他們分別設計一份接待對方一天的日程表,包括一份含兩餐的食譜和一天的活動。
9.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
距今約四五千年,在我國境內生活著許多部落,炎帝和黃帝是其中兩個部落的首領,他們兩個部落聯合起來,打敗了東方強大的蚩尤部落而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即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黃帝是公認的華夏族始祖,同時,黃帝時期有許多發明創造,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為此感到自豪,為表達對先人的敬仰,我們都自稱為「炎黃子孫」。
10.什麼是禪讓制度?這種制度出現在什麼時期,與哪些部落聯盟首領有關?這些部落聯盟首領都有哪些高尚的品質?你如何評價這種制度?你認為領導人應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禪讓制度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
堯年老時,徵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後,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
堯生活儉朴,克已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
我認為禪讓制度是一種很民主的制度,通過這種制度一些有賢能的人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我認為領導人,應該具有高尚的品質,寬厚待人,以身作則,能與群眾同甘共苦。
三.材料解析題
1.閱讀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請回答:(1)材料一描繪的是什麼時候的情況?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人們必須過什麼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麼?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麼歷史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種什麼重大變化?什麼人開始已經出現了這種現象?
答:(1)描繪的是原始社會時期的情況。人們必須過群居的生活。
(2)證明了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反映了原始社會的人們已經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
2.閱讀材料: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周易》
請回答:(1)材料一中神農氏為什麼「教民農作」?「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說明神農氏是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的?
(2)材料一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請你根據所學內容列舉出這一時期原始居民的兩個代表。
(3)材料二說明人類的居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你舉例說明。
答:(1)人民眾多,禽獸不足。說明他能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2)我國的原始農業生產出現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3)人類由居住野外洞穴到蓋房定居。比例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
3.材料:「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伸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文書。」
——郭沫若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中詩歌的內容請你猜測出這是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繪?
(2)你能舉出「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的一個彩陶文物代表嗎?
(3)「農耕既普及」詩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麼農作物?
(4)針對詩歌中提到的「獨不見文書」,近年來有些學者有了新的見解。你能說出來是什麼嗎?
答:(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魚紋盆。(3)粟。(4)在彩陶中有一些刻畫的符號,有些學者認為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雛形。
4.閱讀材料:
材料一:「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材料二: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請回答:
(1)材料一是稱贊誰而寫的祭文?
(2)根據你現在所掌握的知識,請指出「建此偉業」指的是什麼?
(3)材料二摘自誰的話?其中的「神州軒轅」指的是誰?,他被尊稱為什麼?
(4)材料二中的「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與哪個事件有關?
(5)這兩則材料都反映了對這個人物什麼樣的情感?
答:(1)黃帝(2)聯合炎帝戰敗蚩尤,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這些發明使人類步入文明時代。(3)孫中山。黃帝。「人文初祖」。(4)涿鹿之戰。(5)表達了對黃帝的崇敬之情。
5.閱讀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摘自《禮記》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為以禮。
請回答:
(1)材料一講的是什麼時期的情況?
(2)「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什麼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為家」的局面是從何人開始的?「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標志著什麼制度代替了什麼制度?
答:(1)原始社會時期的情況。(2)意思是說天下是大家的,選拔有才能的聖賢來當部落聯盟首領。(3)禹、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四.識圖題
1.看圖回答:
(1)這是什麼人的門齒化石?請寫出這一遠古人類的距今年代,生存地點。
(2)在這一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塊燒骨。請你分析這些遺物說明了什麼?
(3)2006年要在此地修建東方祭祖台?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答:(1)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地點在雲南省元謀縣。
(2)證明元謀人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3)因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經的最早人類。
2.看圖回答:(1)圖1和圖2分別是什麼人的頭部復原像?
(2)請根據復原像比較出他們在體質特徵上有什麼不同? 圖1 圖2
(3)他們各生活在什麼社會組織中?
答:(1)圖1是北京人,圖2是山頂洞人。(2)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而山頂洞人的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3)北京人生活在原始人群,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則進入了氏族。
3.看圖回答:
(1)請指出圖中的ABC各是哪三處遠古人類遺址?
(2)我國目前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址是?
(3)在地理位置上最相近的兩處遺址是:
(4)請按著他們生存年代的先後,排列順序。
答:(1)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謀人。
(2)C元謀人。(3)A和B,北京人和山頂洞人。(4)CAB。
4.歷史文物的價值在於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的歷史情境,為後人了解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請仔細觀察下面出土的文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記憶小能手:這是在什麼人類遺址中出土的文物?這些文物的距今年代?
(2)考古小專家:根據這些文物,你可以了解到這一原始居民哪些生活狀況?
答:(1)這是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的文物。距今約三萬年。(2)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經會用骨針縫制衣服,佩戴著的裝飾品也表明山頂洞人懂得愛美了。海蚶殼說明山頂洞人已經走到很遠的地方,活動范圍擴大了。
5.看圖回答:請根據這幅圖片,寫一篇小短文,來介紹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要求符合史實,語言流暢,字數不少於200字。
答:距今約三萬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頂頂部洞穴里,生活著一群遠古人,考古學家叫他們山頂洞人。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他們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經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山頂洞人已經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有共同的祖先,已經形成了氏族。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個,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勞動果實,沒有貧富賤的差別。
6.
看圖請回答:
(1)圖1和圖2分別是哪些原始居民的居住的房屋,他們的樣式名稱分別是什麼?
(2)請試著說出兩種房屋各自的優點?(說出兩點即可)兩種房屋結構的不同,是由什麼決定的,說明了什麼?
答:(1)圖1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房屋,圖2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2)干欄式房屋通風防潮,下面還可以圈養家畜。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節省材料。是由不同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所決定的。說明了人已經能夠與自然協調發展。或人已經能夠適應自然環境。
7.請為下面這張圖片命名,並配製適當的解說詞。
答:人面魚紋盆。人面魚紋盆因上面繪有人面和魚紋的圖案而得名,它出土於陝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遺址,是由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製造的。它上面還刻畫有一些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人面魚紋盆向我們展現了半坡彩陶工藝的高超。
8.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主要遺址圖
看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AB分別是哪兩個原始居民遺址。
(2)請對比這兩個原始居民的異同。
答:(1)A是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B是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2)兩個原始居民的異同參見第3頁綜合探究題的第6題。
9.請回答:
(1)此圖中間的人物是誰?他被尊稱為什麼?
(2)你能結合圖示說一說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嗎?
(3)你對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中,認為可信的有哪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有哪些?
(4)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對待歷史史實與神話傳說呢?
答:(1)黃帝。「人文初祖」。
(2)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3)黃帝時期已能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舟車,發明文字,編出樂譜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宮室,指能造房子,出現文字,指原始文字。但說這些發明是黃帝、嫘祖、倉頡或伶倫個人的發明,就帶有神話的色彩。
(4)任何一項發明,都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而是經過許多人,經過長期探索實踐的結果。
10.請回答:
(1)此人是誰?他有什麼貢獻?
(2)畫像中的人物所處於什麼時期?
(3)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5)你怎樣評價他?
答:(1)禹。治理洪水,建立夏朝,使中國進入奴隸社會。
(2)原始社會時期。
(3)「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4)總結了治水失敗的經驗教訓;以身作則,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因勢利導,敢於創新,採用了科學的方法;團結民眾。
(5)禹是傳說時代的英雄,是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
C. 西安城牆,有圖嗎
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走進五彩井岡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西安城牆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 追憶歷史:城牆是中國古代城市傳統防禦設施。我們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遺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圍挖掘深溝,以提防野獸和外部落的襲擊。如果把半坡村落視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溝也就是當時相當於城牆的設施。待到人們發明築牆技術後,城牆自然伴隨城市同時誕生,成為古代城市的顯著標志了。據史冊記載;「鯨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這大約是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但我們看到的這座城牆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的隋代。
● 特 點: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 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游覽西安古城牆,對形象具體地了解古代戰爭、城市建設及建築藝術都很有意義。城門名稱由來:西安城牆從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城門發生種種變化。細數這些城門的名稱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喪衰。
從南門開始順時針方向介紹:
南 門:這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582年)。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它也是現在西安城牆各門中復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設計沒有箭 樓。現在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均從甫門東西兩則另闢券洞內穿過,它本身已成為文物了。
朱雀門:朱雀門是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公元589年, 隋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這座城門被封閉。1985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宏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製成,青石製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美神采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牆厚實端正,殘垣斷壁處處流露出當年的華貴風采。現在的朱雀門位於遺址西側,是1986年開通的。
勿幕門:勿幕門俗稱小南門,開通於1939年,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孫中山創建的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之一,陝西民主革命時期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護法運動中壯烈犧牲。
含光門:含光門是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酉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它的中門洞和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1984年整修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含光門遺址,發現花崗石製作的柱礎、刻花的門檻門道。現已決定把新建券洞城門置於遺址東側,對遺址作框架結構保護,外包城磚,使外觀與城牆一致,內部設置人工採光和空調系統,日後供遊客參觀。
西 門:酉安的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玉祥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北 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尚德門:西安火車站西南側的尚德門開通於1986年,因直對尚德路而得名。
中山門: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1927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但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東 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將士們一聽此言,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這一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建國門:1986年開通的建國門,以直對建國路而得名。
和平門:與西安火車站、大雁塔處於同一南北軸線上的和平門開通於1953年。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門。
文昌門:碑林博物館南側的文昌門,開通於1986年。這里的城牆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牆上唯一與軍事防禦無關的設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傳說是主宰文運興衰的神,被人們尊稱「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筆點中,就能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成為狀元。所以,古代孔廟、學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樓。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城牆旁邊(今碑林博物館),魁星樓也順勢建在城牆之上。魁星樓在1986年修復。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邊幅,蓬頭虯髯,步履踉蹌,腰掛酒葫蘆,一手捧斗,一手執筆,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樓下這座新辟的城門,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門了。
D. 半坡人的一天是怎樣的過的
西有周口店,東有上宅,這是就北京而言。上宅文化遺址位於京東我的故鄉平谷境內,距今約六千至八千年,應屬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曾有專家論道:上宅文化早於西安半坡。我在歷史書上,是見過半坡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盆的,只是所知不詳。而今到了西安,便不能不拐個彎,繞路半坡了。
一路想來,渭河發源於甘肅,滔滔滾滾曲折而來,奔騰東流注入黃河,橫貫陝西中部。渭河流域,支流密布,土地肥沃,人稱八百里秦川,為人類生息繁衍的搖籃。半坡遺址恰在秦川上,背依白鹿原,前臨滻 河,距今約五千至六千年,當是新石器時代中期了。作為時間上前後相繼的上宅文化遺址,北有燕山,南有泃 河,依山傍水。看來人類早期生活似有共通之處,畢竟那個時代人類還只有被動的依賴自然,而不能主動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半坡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以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我國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館,就坐落在遺址上,進去,須登幾十級台階,彷彿一條時光隧道,一級級引我步入遠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話,應該叫半坡村。無論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僅一座,位於中央,小屋圍大屋而築。這種環形布局,不會是無意識的,明顯地體現著團結向心的一種原則一種精神。上宅文化遺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築,大多是不規整的橢圓形,屋內都埋有一個或兩個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儲火種。因沒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環形布局。我想,有可能同半坡類似的。半坡遺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築應是用樹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莖葉再加泥土混合架構而成的,上宅文化遺址也發現了柱洞。這些今天看來實在是不起眼的"馬架子窩棚",卻是六千年前先民的傑出創造,是中國土木合構的古典建築的發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潤濕傷民」,人們便就地取材,鋪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內設有火塘,但無煙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艱難的生活!人類發展是緩慢的,每一個進步,都經歷了漫長的生活實踐甚至付出了血與火的慘重代價。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棲身之地,我們現在的煙囪等通風通煙易如反掌,隨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們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樣,實屬不易了。那麼,這些房子里又住著什麼人呢?既處在母系氏族階段,每個小房子,似應住著過婚姻生活的婦女以及不確定的來訪的其他氏族的男子,當然,也會有男女相對穩定的對偶婚,但絕不是後來的一夫一妻制,依然依附於母系大家庭內,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領住在大屋子裡,同時也是老年、孩子的集體住所。在半坡村裡,人們過著生而平等相安無事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既然居住區是一種環形布局,那麼,四周環繞一條壕塹圍護,就很正常了,盡管現在只清理一小段。塹深六至七米,寬五至八米。半坡人沒有現代挖掘設備,完全是用簡單的石鏟一鏟一鏟掘成的,數百米的壕塹,算來起碼出土量要一萬多立方米,那時一個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殘,還有多少強壯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艱難,恐怕不亞於後人開鑿一條大運河。中華民族最能吃苦耐勞,從原始先民也得以體現。夏雨時節,村落積水可以疏導到壕塹中,而野獸襲擊、外族侵襲,壕塹做了第一道防護的屏障,稱這是後世城壕的雛型或先驅,不為過。塹北為墓葬區,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排列相當整齊,一般頭部向西,以單人葬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仰身葬,也有俯身葬;有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及瓮棺葬。其中,成人兒童分開,兒童大多不葬於公共墓地內,而是置於瓮棺內,埋在房屋附近,或許想孩子年幼,尚需父母照顧吧,尤其瓮棺上有一鑽鑿的孔洞,大概是作為孩子靈魂的通道,表明半坡人已經具有人死後而靈魂不滅的觀念了。如果從整個墓葬看,雖然那時仍處於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質極其匱乏,人類還沒有走出混沌,因而沒有階級,沒有貧富,更沒有剝削與壓迫了,但差別總是有的,可能社會學家會有很多種更科學更合理的解釋,而憑直覺我以為,屈肢葬、俯身葬,一定與仰身葬不同,仰身葬者一定優於其他葬者,不然,就不會隨葬品大多出現在仰身葬中了,哪怕幾件陶罐,現在覺得忒不值幾個錢了,而那時當是較為貴重的了,宛若後代隨葬的青銅器、金銀器一般。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其途徑,一靠狩獵。從出土的許多石或骨的箭頭看,他們已普遍使用弓箭,還有石球石矛。 由此可以想見,人類發明了弓箭與矛,延伸自己的臂力,最初只為滿足生存需要,後來進入階級社會,為了爭奪領土,為了爭奪權力,弓箭與矛才用於戰爭,用於消滅人類自己!二靠捕魚。數千年了,漁網難以保存,網墜兒卻不易腐朽,很簡單,就是把扁平的小卵石,兩側擊打出缺口,拴在網沿上,墜網沉入水底,網在水中張開,待魚自投了。似乎陶器上曾印有布紋,半坡人已經紡紗織布,因此,他們就一定能夠用細繩,編織魚網。他們應該具有了這種能力。當然,我們切不可將五六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估計太高,畢竟是人類的童年,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相反,也不可能把他們的智慧估計太低,什麼都不行,那還怎麼稱得上萬物之靈呢?三靠種值。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鏟、石斧、石鋤、砍伐器等生產工具,進入了較發達的原始農業階段。他們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樹木,芟除雜草,並放+火焚燒,再用石鏟翻掘土地,石鋤和尖木棒挖穴點種,最後,用石鐮或陶鐮收獲,食用時用石磨盤、石磨棒脫皮碾碎。現已發現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後的遺物,證明半坡人學會了栽培,粟耐旱易種,且便於存貯,不僅養育了六千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中國北方種植的主要作物。故此,我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國家了。記得上宅人也使用了石斧、石鏟、石磨盤、石磨棒,通過谷類孢粉鑒定,那時上宅地區便孕育了原始農業的萌芽。正是由於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即便是刀耕火種,他們才能夠過著較穩定較長久的定居生活,不然,或許他們還要扶老攜幼,一群群地四處飄泊,隨地而安呢。
半坡人製作了大批彩陶。雖然耕作於遠古時期,卻顯現著魅人的藝術感染力。他們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觀察和認識著變幻無窮的斑斕世界,用彩色繪制在陶器上,那藝術形象盡管簡潔,卻寓意深刻,充分再現了他們的精神世界。總的看,這些彩陶或寫實,如游動的魚,賓士的鹿,應是他們漁獵的寫照,藝術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也會寄託著希望捕獲更多的魚和鹿的心願;或審美,彩陶圖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圖案逼真,筆畫流利疏朗,顯然具有裝飾作用;或象徵,如人面魚紋圖案,人面塗彩,口部銜魚,三角頭飾,或許這就是半坡氏族的圖騰、族徽。彩繪中,魚紋形象很多,表現手法也由簡單而逐漸豐富,由寫實而逐漸脫離了魚的自然形態,成為寫意的幾何圖案。是寓人於魚,還是寓魚於人?抑或人魚合為一體?可以想見,半坡氏族極有可能是以魚類水族為圖騰的。既然如此,他們會不會認為他們就是由魚變化來的呢?如果是,倒與幾千年後科學所研究的人類起源於魚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語。據說,夏部族是以龍紋為主要的圖騰紋樣(又傳說夏禹治水),是否從半坡氏族的魚類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鳥首陶柱,專家認定這是上宅人祭祀的東西,崇拜的圖騰。那圖騰是一種鳥。曾有人認為商部族就發源於燕山山脈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 鳥,即燕子,那莽莽蒼蒼的山脈又叫燕山,我不敢妄斷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來的,這其中是否會有些內在關聯甚至一脈相承呢?尚未可知。上宅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沒有發現具有明顯的有規律的符號,而半坡多種器物上,都有符號,筆畫均勻流暢,相當規整。同類符號在關中地區其它遺址中,多有發現。從其形狀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象,二者都出現於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只時間有別。是純粹的偶然嗎?甲骨文會不會來源於這些刻劃的符號呢?無論如何,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很成熟很系統的文字,絕不會憑空產生的。而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太博大精深了,門外的我只匆匆一瞥,僅僅看了幾個先人足跡。而這足跡,甭管是深是淺,也是母親在遠古留下的。況且,與上宅人盡管遠隔千年與千里,足跡卻時斷時續地連貫在了一起……
圖為半坡人的復原圖片,作者為沈陽市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相貌學專家趙成文教授。
E. 半坡人是什麼人
有周口店,東有上宅,這是就北*京而言。上宅文化遺址位於京東我的故鄉平谷境內,距今約六千至八千年,應屬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曾有專*家論道:上宅文化早於西安半坡。我在歷*史書上,是見過半坡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盆的,只是所知不詳。而今到了西安,便不能不拐個彎,繞路半坡了。
半坡遺址
一路想來,渭河發源於甘肅,滔滔滾滾曲折而來,奔騰東流注*入黃河,橫貫陝西中部。渭河流域,支流密布,土地肥沃,人稱八百里秦川,為人類生息繁衍的搖籃。半坡遺址恰在秦川上,背依白鹿原,前臨滻 河,距今約五千至六千年,當是新石器時代中期了。作為時間上前後相繼的上宅文化遺址,北有燕山,南有泃 河,依山傍水。看來人類早期生活似有共通之處,畢竟那個時代人類還只有被動的依賴自然,而不能主動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半坡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以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我*國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館,就坐落在遺址上,進去,須登幾十級台階,彷彿一條時光隧道,一級級引我步入遠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半坡村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話,應該叫半坡村。無論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房屋,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僅一座,位於中*央,小屋圍大屋而築。這種環形布局,不會是無意識的,明顯地體現著團結向心的一種原則一種精神。上宅文化遺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築,大多是不規整的橢圓形,屋內都埋有一個或兩個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儲火種。因沒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環形布局。我想,有可能同半坡類似的。半坡遺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築應是用樹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莖葉再加泥土混合架構而成的,上宅文化遺址也發現了柱洞。這些今天看來實在是不起眼的"馬架子窩棚",卻是六千年前先民的傑出創造,是中國土木合構的古典建築的發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潤*濕傷民」,人們便就地取材,鋪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內設有火塘,但無煙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艱難的生活!人類發展是緩慢的,每一個進步,都經歷了漫長的生活實踐甚至付出了血與火的慘重代價。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棲身之地,我們現在的煙囪等通風通煙易如反掌,隨*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們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樣,實屬不易了。那麼,這些房子里又住著什麼人呢?既處在母系氏族階段,每個小房子,似應住著過婚姻生活的婦女以及不確定的來訪的其他氏族的男子,當然,也會有男女相對穩定的對偶婚,但絕不是後來的一夫一妻制,依然依附於母系大家庭內,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領住在大屋子裡,同時也是老年、孩子的集體住所。在半坡村裡,人們過著生而平等相安無事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編輯本段居住區布局
既然居住區是一種環形布局,那麼,四周環繞一條壕塹圍護,就很正常了,盡管現在只清理一小段。塹深六至七米,寬五至八米。半坡人沒有現代挖掘設備,完全是用簡單的石鏟一鏟一鏟掘成的,數百米的壕塹,算來起碼出土量要一萬多立方米,那時一個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殘,還有多少強壯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艱難,恐怕不亞於後人開鑿一條大運河。中*華民*族最能吃苦耐勞,從原始先民也得以體現。夏雨時節,村落積水可以疏導到壕塹中,而野獸襲*擊、外族侵襲,壕塹做了第一道防護的屏障,稱這是後世城壕的雛型或先驅,不為過。塹北為墓葬區,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排列相當整齊,一般頭部向西,以單人葬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仰身葬,也有俯身葬;有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及瓮棺葬。其中,成*人兒童分開,兒童大多不葬於公共墓地內,而是置於瓮棺內,埋在房屋附近,或許想孩子年幼,尚需父母照顧吧,尤其瓮棺上有一鑽鑿的孔洞,大概是作為孩子靈魂的通道,表明半坡人已經具有人死後而靈魂不滅的觀念了。如果從整個墓葬看,雖然那時仍處於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質極其匱乏,人類還沒有走出混沌,因而沒有階*級,沒有貧富,更沒有剝削與壓*迫了,但差別總是有的,可能社*會學家會有很多種更科學更合理的解釋,而憑直覺我以為,屈肢葬、俯身葬,一定與仰身葬不同,仰身葬者一定優於其他葬者,不然,就不會隨葬品大多出現在仰身葬中了,哪怕幾件陶罐,現在覺得忒不值幾個錢了,而那時當是較為貴重的了,宛若後代隨葬的青銅器、金銀器一般。
編輯本段食物來源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其途徑,一靠狩獵。從出土的許多石或骨的箭頭看,他們已普遍使用弓箭,還有石球石矛。 由此可以想見,人類發明了弓箭與矛,延伸自己的臂力,最初只為滿足生存需要,後來進入階*級社*會,為了爭奪領土,為了爭奪*權力,弓箭與矛才用於戰爭,用於消滅人類自己!二靠捕魚。數千年了,漁網難以保存,網墜兒卻不易腐朽,很簡單,就是把扁平的小卵石,兩側擊*打出缺口,拴在網沿上,墜網沉入水底,網在水中張*開,待魚自投了。似乎陶器上曾印有布紋,半坡人已經紡紗織布,因此,他們就一定能夠用細繩,編織魚網。他們應該具有了這種能力。當然,我們切不可將五六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估計太高,畢竟是人類的童年,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相反,也不可能把他們的智慧估計太低,什麼都不行,那還怎麼稱得上萬物之靈呢?三靠種值。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鏟、石斧、石鋤、砍伐器等生產工具,進入了較發達的原始農業階段。他們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樹木,芟除雜草,並放+火焚燒,再用石鏟翻掘土地,石鋤和尖木棒挖穴點種,最後,用石鐮或陶鐮收獲,食用時用石磨盤、石磨棒脫皮碾碎。現已發現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後的遺物,證明半坡人學會了栽培,粟耐旱易種,且便於存貯,不僅養育了六千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中國北方種植的主要作物。故此,我*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國*家了。記得上宅人也使用了石斧、石鏟、石磨盤、石磨棒,通過谷類孢粉鑒定,那時上宅地區便孕育了原始農業的萌芽。正是由於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即便是刀耕火種,他們才能夠過著較穩定較長久的定居生活,不然,或許他們還要扶老攜幼,一群群地四處飄泊,隨地而安呢。
編輯本段半坡彩陶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雖然耕作於遠古時期,卻顯現著魅人的藝術感染力。他們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觀察和認識著變幻無窮的斑斕世界,用彩色繪制在陶器上,那藝術形象盡管簡潔,卻寓意深刻,充分再現了他們的精神世界。總的看,這些彩陶或寫實,如游*動的魚,賓士的鹿,應是他們漁獵的寫照,藝術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也會寄託著希望捕獲更多的魚和鹿的心願;或審美,彩陶圖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圖案逼真,筆畫流利疏朗,顯然具有裝飾作用;或象徵,如人面魚紋圖案,人面塗彩,口部銜魚,三角頭飾,或許這就是半坡氏族的圖騰、族徽。彩繪中,魚紋形象很多,表現手法也由簡單而逐漸豐富,由寫實而逐漸脫離了魚的自然形態,成為寫意的幾何圖案。是寓人於魚,還是寓魚於人?抑或人魚合為一體?可以想見,半坡氏族極有可能是以魚類水族為圖騰的。既然如此,他們會不會認為他們就是由魚變化來的呢?如果是,倒與幾千年後科學所研究的人類起源於魚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語。據說,夏部族是以龍紋為主要的圖騰紋樣(又傳說夏禹治水),是否從半坡氏族的魚類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鳥首陶柱,專*家認定這是上宅人祭祀的東西,崇拜的圖騰。那圖騰是一種鳥。曾有人認為商部族就發源於燕山山脈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 鳥,即燕子,那莽莽蒼蒼的山脈又叫燕山,我不敢妄斷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來的,這其中是否會有些內在關聯甚至一脈相承呢?尚未可知。上宅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沒有發現具有明顯的有規律的符號,而半坡多種器物上,都有符號,筆畫均勻流暢,相當規整。同類符號在關中地區其它遺址中,多有發現。從其形狀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象,二者都出現於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只時間有別。是純粹的偶然嗎?甲骨文 半坡人復原圖片
?會不會來源於這些刻劃的符號呢?無論如何,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很成熟很系統的文字,絕不會憑空產生的。而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太博大精深了,門外的我只匆匆一瞥,僅僅看了幾個先人足跡。而這足跡,甭管是深是淺,也是母親在遠古留下的。況且,與上宅人盡管遠隔千年與千里,足跡卻時斷時續地連貫在了一起…… 圖為半坡人的復原圖片,作者為沈陽市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相貌學專*家趙成文教授。
編輯本段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1](P6)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即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期(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三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二期(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二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期(絕對年代距今5 600-5 8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四期(絕對年代距今4 700±90年,未經樹輪校正)。[2]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了一口木構淺水井,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水井遺跡。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水井遺跡的周圍都是黑色淤土層,井旁一角放置幾塊平整的大石塊,推測這淺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3](P148)
編輯本段井的發明
對於人類來說,井的發明無疑是一件大事!「自從發明了打井,人類就可以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居住,不僅大大地開擴了活動范圍,而且改善了人類的飲食衛生條件。」[4](P216)對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來說,他們雖然發明了井,但他們的井不僅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而且這低窪處「原先可能是一個天然的或人工開挖的鍋底形水坑,人們取用坑中的水。當坑內水枯竭時,就在坑內挖一豎井。」[4](P217)由於河姆渡人的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且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這口井的深度顯然不能和發現於河北邯*鄲澗溝的兩口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相比,因為那兩口水井的深度已達7米之多),這說明井所在的地下水位是很高的,井應在近地表水源的河流或湖、沼附近。如果說井的位置是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麼井所在的地下水位就不會太高,而井只有 1.35米深就能見到水是不可想像的。
編輯本段木構淺水井
由於河姆渡人的水井只有1.35米深,所以考古學家把這種井稱為木構淺井可謂名符其實。即使是淺井,河姆渡人在近地表水源的地方也沒有推廣開挖,至於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更無從談起了。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有20多處,其中包括餘姚龍山鄉朱山、下庄歷山茅湖,鄞縣辰蛟,寧波市八字橋、妙山,舟山的白泉,慈溪縣龍南童家喬等[5](P201)。河姆渡文化遺址雖發現有20多處,但遺址內發現有水井遺跡的卻只有一處,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木構淺水井遺跡,僅此而已!這樣說來,河姆渡人雖然發明了木構淺水井,但由於他們的水井是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而且也沒有推廣開挖,所以他們的居住地也應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順姚江向東二十五公里即寧波市,往西二十五公里是餘姚縣城,南為四明山,和河姆渡村隔江相望。遺址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遺址所處的地勢很低,平均海拔三至四米,附近農田在耕地以下有大面積的泥炭層,古代這里可能是一片低窪的沼澤地。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6]考古學家作出的「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的推斷,不能說沒有道理。
編輯本段河姆渡人用水
與河姆渡人一樣,半坡人的居地也是處於近地表水源的地方。具體地說,6000多年以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是生活在西安市東郊十餘里的chǎn@①河東岸一個背倚白鹿原、前臨chǎn@①河的二級階地上。[7] (P10-11)現在的半坡遺址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800米的距離,但在6 000多年前的半坡時期卻近在chǎn@①河岸邊。這其中的道理,史念海先生分析得至為透徹,他說:「到了半坡新石器時期,少陵鴻固、鳳棲諸原之北那條由西南流向東北的河流,已經向北移徙。正是由於河流的移徙,才能使半坡周圍的二級階地為當時人所利*用。一級階地那時尚未形成,因而半坡時期的遺址就近在chǎn@①河岸邊,不似現在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八百米的距離。」[8](P438) 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剛剛從舊石器時代的完全依靠自然逐步向新石器時代的利*用自然乃至改造自然過渡,因而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不謀而合地選擇河流(或湖、沼)的附近居住,這對於他們的生活是頗為便利的。 一、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人和牲*畜的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人類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更多的是依靠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因而,作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選擇居址時,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都聚在河流或湖、沼的附近,無非是為了人和牲*畜飲水的方便,這是合情合理的。 二、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農業
半坡姑娘生活的地方
看了「半坡姑娘」這幾個字,你可能會問半坡是人名還是地名呢?告訴你吧,半坡是個地名,在現在陝西西安市東郊。原來,考古人員在半坡找到了一個6000多年前人們生活過的村子,挖出了差不多一萬件物品。由於這里的地名叫半坡,當年住在這里的人,就叫「半坡人」了。6000多年前的時候,還沒有文字,當時的人類社*會是個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明白。這下可好啦,半坡村的發現,讓我們清楚地了解了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情景,他們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畫什麼?住的房子什麼樣?人和人怎麼生活在一起?等等。這許許多多的事,都能有個說法了。所以,這個村子可就特別特別重要了,如果你要親自到半坡村裡走一回,那才好玩呢!在這里先聽我講幾句吧!
編輯本段半坡人的住房
先說說半坡人的住房吧!他們在離河水不遠的一塊高地上蓋了幾十間大大小小的房子,有圓形的、方形的。這些房子排列成一個圈,圈的中間是個廣場,每間房子的門都朝著廣場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是為了方便人們到廣場去。那時,每天人們都要到廣場集*合幾次,居住在這里的人都要聽一位老奶奶的話。這位老奶奶怎麼會有這么大的權威呢?這是因為6000年前的人類社*會叫原始公*社,婦女在氏族社*會里占居支配地位,男人要服*從女人的領*導,再過大約1000年以後,男女的地位才顛倒了過來。那時候,每天早晨,人們穿上用麻布縫的衣服,帶上石刀、石斧、弓箭、木棒來到廣場,老奶奶便分配人們幹活:男的去打獵、捉魚,女的種糧食、種菜、養豬、養狗,還要看孩子、做飯。吃飯的時候,人們又要集中到廣場,不論誰弄到的食物,都要全交給老奶奶,由她公平地分配給大家,共同享受勞動成果。
編輯本段房子的建造
半坡人的房子是怎麼建的呢?假如讓你建造一間小房子,怎麼做才能又省力氣、又省材料呢?半坡人是這么做的:先從地面向下挖一個方形或者圓形土坑,用坑壁做牆壁,然後在地面上沿著坑邊埋上一些一米來高的木棍,為了防止刮風下雨,再用泥巴加上草什麼的抹在木棍內外,弄成泥巴牆,還要用火把牆燒硬,最後再搭個像雨傘一樣的房頂,一間房子就建成了。由於這種房子,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面以下,所以就叫「半地穴式」房屋。每間房屋還有個門坎,這是做什麼用呢?原來是為了下雨的時候,防止雨水流進屋裡去的,你猜對了嗎?
編輯本段食物
咱們看看他們在吃什麼吧:他們今天的運氣還真不錯,煮了一大鍋粥飯,還加了魚、鹿肉和一點小白菜。要是趕上捉不到動物的時候,就只有煮粥加點野菜了。因為那時候,人還很少,天氣暖和的時候,釣條魚、打只鹿,找點能吃的東西,還算容易,可是,到了大冬天的時候就困難了。用什麼釣*魚呢?這個問題難不住你,你可能早就從爸爸、媽媽那裡知道了要用魚鉤釣*魚。半坡人那時就很聰明,他們用骨頭製成魚鉤,還在上面磨出了倒刺。這樣,魚一上鉤,就跑不掉了。那時候,河裡的魚特別多,還可以用魚叉扎魚。一開始,人們只會做直魚叉和沒有倒刺的魚鉤,常常是被紮上的魚使勁一撲楞就跑掉了。人們不住地想辦法,改造自己的工具,結果,魚鉤、魚叉都有了倒刺。 由於半坡人經常看到魚,特別是魚在水裡游*動時,姿態非常美。半坡人也很愛美,就照著魚的樣子畫起來了,這么一條那麼一條,愈畫愈好,最後只要畫個三角,再點上一個點,就成了魚頭。
飲水
人,每天都要喝水,咱們再說一件半坡姑娘打水用的陶瓶吧!這個尖底的瓶子是半坡姑娘最喜歡用來打水、運水用的工具。它的口很小,可是肚子比較大,還有兩個耳朵。你想想,半坡姑娘為什麼喜歡用這種瓶子呢?原來這大肚子就能多裝一些水;小口呢,在運水的時候,水不容易流*出來;兩個耳朵穿上繩子,就像你背書包似的,可以背上,也可以挎在肩上,還可以背上一個,一隻手各提一個,一次就能運三瓶水。知道它的好處了吧!還有一個好處哪,由於瓶子底是尖的,上面重,下面輕,當人們把瓶子往水裡一放,它一下就能躺在水面上,水咕嘟、咕嘟就灌到瓶子里去了,等大肚子灌滿了水,下頭又重了,瓶子自己就在水裡立起來了。半坡人多聰明呀! 由於半坡人經常看到魚,特別是魚在水裡游*動時,姿態非常美。半坡人也很愛美,就照著魚游*動的樣子畫起來了,這么一條,那麼一條,愈畫愈好,最後只要畫個三角,再點上一個點,就成了魚頭。
母系氏族社*會的主要特點
給爸爸媽媽*的話: 這個故事裡講的半坡氏族和前面講的河姆渡氏族,處於我*國歷*史上的同一個階段,即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氏族就是以血緣關系結成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所有成員都是一個祖先的兒女輩和孫*子輩。人們共同勞動,得到的物品,平均分配。沒有固定的一家一戶,沒有個人財產。母系氏族就是婦女居於氏族的主導地位,人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靠婦女的勞動,氏族的首領是老祖母。考慮到孩子還小,在故事中沒有講母系氏族這個概念,而是講述人們都要聽老祖母的話,每天婦女乾的活比男人乾的多,以及大家都要交出自己弄到的食物,一起享受勞動成果,通過這些事情勾畫了母系氏族社*會的主要特點。
編輯本段半坡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1953年發現的,當時就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採用蓋大房子的方法把發掘出來的房屋遺址、墓葬群、燒陶器的陶窯等,統統保護起來,並建成了。1961年國*務*院批准半坡遺址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半坡遺址中的驚人發現
半坡遺址中的許多發現令人震*驚。半坡出土的農作物主要是粟(粟去殼後就是小米),在一個陶罐里還保存著6000多年前的粟籽。這一發現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在另一個陶罐里還發現了菜籽,經鑒定有的是白菜籽,有的是芥菜籽。由於有這兩種發現,我們在故事裡才講半坡人煮了粥飯,裡面有點白菜。 粟是從狗尾巴草進化來的,人們發現狗尾巴草每年都會從地下長出來,結了穗後又會死去,而狗尾巴草的籽也能食用。於是人們採集草籽進行培育,使之成為人工栽培作物。 在半坡發現了豬、狗、牛、馬、雞的骨骼,這些應該是人們馴養的。還有鹿、狐狸、兔、獾等動物的骨骼,這是人們獵獲的,其中鹿的骨骼最多,這可能是因為鹿比較容易捕捉的緣故吧。人們在獵取動物時,已使用了弓箭。
啟發
建議您利*用故事中講的尖底陶瓶,啟發孩子注意觀察事物,注意想問題。這種陶瓶由於底是尖的,重心靠上,所以在水面上容易倒伏。當水灌進瓶內多一半時,連瓶帶水的重心就下移了,水瓶就會立起來。這時如果把水灌滿瓶子,重心又上移了,瓶子就自己立不住了,水就會流*出來一些。這種現象,人們看了幾千年,習以為常了,可是當孔子看到這個陶瓶裝水的情景後,受到啟發,說了一句名言:「滿招損,謙受益」。您看,同樣一個事物,在不同人的眼裡和頭腦里有了不同的結果。我們再聯想到蘋果熟了從樹上落到地上,人們看了幾千年也沒有想什麼,可是當牛頓在蘋果樹下看到蘋果掉下的情景後,就從中受到啟發,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而瓦特看到壺里的水開了,蒸氣頂動了壺蓋後,發明了蒸氣機。這三件事都說明了觀察後的思索是多麼重要。讓您的孩子也學會動腦筋吧,有人曾說「兒童是天生的科學家」,願這句話在您的孩子身上應驗。
F. 初一歷史。17.根據圖片,回答問題。 圖A 河姆渡遺址干爛式房屋復原圖。圖B 半坡遺址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
1、有了木製的房子,周圍有圈養的牲畜
2、生產的發展,私有制出現
G. 懸賞美麗圖片。是關於尋找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的浮雕圖片。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有一些關於半坡的展館··你可以去看看··公交坐19路直達
H. 河姆渡人 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1](P6)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即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期(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三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二期(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二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期(絕對年代距今5 600-5 8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四期(絕對年代距今4 700±90年,未經樹輪校正)。[2]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了一口木構淺水井,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水井遺跡。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水井遺跡的周圍都是黑色淤土層,井旁一角放置幾塊平整的大石塊,推測這淺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3](P148)
對於人類來說,井的發明無疑是一件大事!「自從發明了打井,人類就可以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居住,不僅大大地開擴了活動范圍,而且改善了人類的飲食衛生條件。」[4](P216)對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來說,他們雖然發明了井,但他們的井不僅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而且這低窪處「原先可能是一個天然的或人工開挖的鍋底形水坑,人們取用坑中的水。當坑內水枯竭時,就在坑內挖一豎井。」[4](P217)由於河姆渡人的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且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這口井的深度顯然不能和發現於河北邯鄲澗溝的兩口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相比,因為那兩口水井的深度已達7米之多),這說明井所在的地下水位是很高的,井應在近地表水源的河流或湖、沼附近。如果說井的位置是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麼井所在的地下水位就不會太高,而井只有1.35米深就能見到水是不可想像的。
由於河姆渡人的水井只有1.35米深,所以考古學家把這種井稱為木構淺井可謂名符其實。即使是淺井,河姆渡人在近地表水源的地方也沒有推廣開挖,至於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更無從談起了。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有20多處,其中包括餘姚龍山鄉朱山、下庄歷山茅湖,鄞縣辰蛟,寧波市八字橋、妙山,舟山的白泉,慈溪縣龍南童家喬等[5](P201)。河姆渡文化遺址雖發現有20多處,但遺址內發現有水井遺跡的卻只有一處,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木構淺水井遺跡,僅此而已!這樣說來,河姆渡人雖然發明了木構淺水井,但由於他們的水井是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而且也沒有推廣開挖,所以他們的居住地也應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順姚江向東二十五公里即寧波市,往西二十五公里是餘姚縣城,南為四明山,和河姆渡村隔江相望。遺址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遺址所處的地勢很低,平均海拔三至四米,附近農田在耕地以下有大面積的泥炭層,古代這里可能是一片低窪的沼澤地。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6]考古學家作出的「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的推斷,不能說沒有道理。
與河姆渡人一樣,半坡人的居地也是處於近地表水源的地方。具體地說,6000多年以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是生活在西安市東郊十餘里的chǎn@①河東岸一個背倚白鹿原、前臨chǎn@①河的二級階地上。[7](P10-11)現在的半坡遺址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800米的距離,但在6 000多年前的半坡時期卻近在chǎn@①河岸邊。這其中的道理,史念海先生分析得至為透徹,他說:「到了半坡新石器時期,少陵鴻固、鳳棲諸原之北那條由西南流向東北的河流,已經向北移徙。正是由於河流的移徙,才能使半坡周圍的二級階地為當時人所利用。一級階地那時尚未形成,因而半坡時期的遺址就近在chǎn@①河岸邊,不似現在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八百米的距離。」[8](P438)
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剛剛從舊石器時代的完全依靠自然逐步向新石器時代的利用自然乃至改造自然過渡,因而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不謀而合地選擇河流(或湖、沼)的附近居住,這對於他們的生活是頗為便利的。
一、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人和牲畜的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人類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更多的是依靠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因而,作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選擇居址時,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都聚在河流或湖、沼的附近,無非是為了人和牲畜飲水的方便,這是合情合理的。
二、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農業
史念海先生指出:「古代的人們所以喜歡居住於河流的近旁也並不僅是為了飲水的方便。河谷中林木暢茂,禽獸繁多,可以進行狩獵,對於他們的生活有很多便利的地方。尤其是河谷中的土壤多是沖積層土壤,肥沃疏鬆,當古代的人們已經知道經營農業之後,他們可以利用原始的農具在這些肥沃疏鬆的土壤上從事耕作,就是粗放的種植也可以有所收獲。就這一點說來,古代人們選擇河谷附近為他們居住的處所,正是善於利用自然環境的又一例證。這種情形在古代顯然是相當普遍的。」[1](P10-11)居住於河流附近,那裡的土壤比較肥沃,灌溉也比較方便,這對於發展原始農業顯然有利。不過,氣候問題也是我們不應忽視的一個問題。
前已述及,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其中一期的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二期的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離開現在大約有6 700-6 100年了」。[9]這樣說來,半坡人生活的時期,相當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至二期。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正是全新世中期的一段時間。全新世中期曾出現過世界性的氣候回暖現象,在國外通常叫做「氣候最適宜時期」。在中國,由於這個時期在年代上與仰韶文化有些聯系,所以也稱為「仰韶溫暖時期」(大約距今8 000-3 000年間)。竺可楨先生認為,從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墟時期,我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冬季一月份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龔高法先生更具體地描述了距今8 000-3 000年間的氣候狀況,當時各地氣溫普遍比現在高,但升溫幅度各不相同。在東部地區,隨著緯度的升高,古今溫差增大。東北地區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以上,華北地區比現在高2℃-3℃,長江中下游地區比現在高2℃左右,嶺南和台灣比現在高不足2℃。在中國西部地區,溫暖時期升溫幅度隨緯度升高而減少。這一時期我國氣溫帶也相應比現在偏北,亞熱帶北界向北曾到達華北平原的北部。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因正值仰韶溫暖時期,氣候溫暖濕潤,加之他們居住於河流或湖、沼附近的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因而粗放式的原始農業是容易發展起來的。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雖正值仰韶溫暖時期,但河姆渡人是生活於南方長江下游地區,半坡人是生活於北方黃河流域的渭水支流——chǎn@①河東岸,由於地形和季風的影響,南北的氣候還是有差別的。嚴文明先生指出:「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好像三級巨大的階梯:最高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四五千米,這里也是世界屋脊;中級階梯有蒙新高原、黃土高原和去貴高原等,海拔約1 000-1 500米左右;低級階梯是廣大的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帶,除少數山脈外,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這三級階梯好像一把巨大的躺椅,背對歐亞大陸腹地,面對遼闊的太平洋。由於地形和季風的影響,低級階梯濕潤多雨,中級階梯多屬乾旱或半乾旱氣候,高級階梯則嚴寒而乾燥。因此,在整個史前時代,人類的活動地區主要是在低級階梯和低級與中級階梯相交接的地區。這個地區跨越的緯度極大,自然地理條件也不一致。北部寒冷,南部炎熱而多瘴癘,人類的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只有四季分明的中緯度地區,即大致包括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及左近區域,才是最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後來更成為農業起源的溫床。」[9](P2)從嚴文明先生的話中,我們可以推知,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生活的地區都是「最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只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東部平原或丘陵地區為低級階梯,濕潤多雨,而半坡人生活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中級階梯,屬乾旱或半乾旱氣候,因而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農業經濟,即河姆渡人發展了以稻為主的水田農業,而半坡人則發展了以粟為主的半旱作農業。
對於半坡人來說,他們的生產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是比較耐旱的粟,因為在半坡遺址多處發現有粟的遺存。另外,半坡人還種植芥菜或白菜,因為在半坡遺址的一件小陶罐里儲存有炭化菜籽,經鑒定是芥菜或白菜一類的種子。至於半坡人的生產工具,《西安半坡》一書中記有:「主要為石、骨、陶三類,這三類工具的比數是:石制的佔17%,骨制的佔18.5%,陶制的佔63.2%。陶制工具數量所佔比例很大,是半坡工具的一大特點。半坡的石斧用於刀耕火種、砍伐樹木和翻地,而主要用於製作耒耜和其它生產、生活用具。這樣利用有限的石材是更為經濟的。半坡出土的收割工具較多,其中陶刀150件,石刀67件,絕大多數兩側帶有缺口,為拴繩索之用。使用時把繩索套於大姆指上,以免刀從手中脫落。此外,大量陶質和石質的刮削器中,有部分也用於收割。收割工具之多,反映了農產量之豐和原始農業的發達。半坡的石磨盤和磨棒數量少,製作粗劣,遠遜於磁山和裴李崗,說明半坡農業離開原始農業的早期已較遠。」[10]半坡遺址中出土了14件石杵,其「數量差不多為石磨棒的三倍」。[11](P131)這說明半坡的糧食加工已主要使用杵臼而不是石磨盤、石磨棒之類的石質碾磨器。另外,從民族學的資料看,石質碾磨器和杵臼的起源雖都很早,但在發展過程中,杵臼卻逐漸取代了石碾磨器的地位。半坡人從收割穀物到加工穀物,都各有專門的工具,當然他們也有專門儲藏糧食的場所,這就是各種形狀的窖穴。
對於河姆渡人來說,他們經營的是以稻為主的水田農業,因為在「河姆渡第4層較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12](P189)既然河姆渡人經營的是水田農業,那麼砍伐林木並不是經常性的工作,而開挖排灌渠道和翻土整地才是主要的農活,因此河姆渡人的典型農具是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製成的骨耜,兩次發掘共出土骨耜170多件,主要出土於第三和第四文化層。骨耜因長期使用而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使用殘缺而變成雙叉形。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工具,主要用於翻土和挖溝。此外,河姆渡人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工具。
三、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漁獵經濟
1.半坡人的漁獵經濟。史念海先生指出:「半坡遺址的發現,顯示出仰韶時期關中已經有了農業,但森林依然茂盛。」[3](P65-66)史先生的話表明,半坡人雖然已經發展了原始的農業,但他們生活的附近依然森林茂盛。那麼森林裡都有哪些植物呢?根據半坡遺址的孢粉分析,計有冷杉、松、雲杉、鐵杉、柳、胡桃、樺、鵝耳櫪、櫟、榆、柿等以及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②形科、lǜ@③草、蒿、石松和一些其他的蕨類。除此之外還有榛、栗、朴等樹。森林是動物的樂園。森林的存在,為動物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天然環境。正是由於半坡人生活的地方森林依然茂盛,所以森林中生存著許許多多的動物,除獐和竹鼠外,絕大多數屬於華北動物群。[14]
「植被有含蓄水分的作用,特別是森林更是如此。植被覆蓋寬廣,含蓄水分自然就多。降水量多寡時有不同。降水量少時,也許所降的水分完全為植被含蓄,不會立時多有流出,更不會使河流下游的流水猛漲猛落,就如後世諸山皆童處的河流那樣。河流水量受到植被覆蓋率的制約,就不至於猛漲猛落,能比較長期地保持一定的水量。僅從這一點看,當時chǎn@①河的水量就應該比較現在為大。」[8](P447)當時chǎn@①河裡生存著許多種魚,其中就有鯉科的魚類[15]。在半坡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石網墜和精巧而帶倒鉤的魚叉、魚鉤,而且在當時的彩陶上還繪有魚、魚網以及人面魚紋等精美圖像,這說明半坡人不僅學會了釣魚、叉魚,而且也學會了用網捕魚。捕魚方法的多樣化,說明半坡人除了原始的農業和狩獵業外,捕魚業也是比較發達的。正因為chǎn@①水裡有魚可捕,才使當時的半坡人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居住的地區。[13](P53)
2.河姆渡人的漁獵經濟。生活於北方黃河流域的半坡人,雖然其氣候和環境為半乾旱性氣候,但由於在他們附近的森林裡還生長有獐和竹鼠這兩種動物,而「這兩種動物的存在也說明了溫暖濕潤的氣候能波及到此區」。[14]溫暖濕潤的氣候尚且能波及到半坡人生活的北方地區,那麼生活於南方長江下游地區的河姆渡人,他們那兒的氣候不僅溫暖濕潤,而且更是溫熱濕潤了。正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地方溫熱濕潤,所以那兒的植被覆蓋良好,而且應有成片的森林。我們至少可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是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干欄式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僅第4層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就殘存220餘根[12](P190),如果當地沒有成片的森林,真不知道成百上千根木構件是怎麼來的?二是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的一口邊長約2米的木構淺水井(井深僅1.35米)中,除每邊豎靠坑壁向下打進幾十根排樁外,排樁之上平卧的長圓木有16根,水井外圍一圈呈圓形分布的柵欄樁有28根,此外井內尚有呈輻射狀的小圓木構件[3](P148),如果當地沒有成片森林,一口淺井就用這么多的木材,也是難以理解的。
森林是動物的理想棲居地。正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附近有成片的森林,所以那裡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4種。其中鹿科動物最多,因為該遺址出土的鹿科動物標本僅鹿角一項就400多件。此外還有亞洲象、犀牛、四不象和紅面猴四種,現在已不見於浙江省境內和毗鄰地區,有的國內尚未發現現生種。[3](P146-147)
大量的野生動物,尤其是鹿科的野生動物是河姆渡人獵取的主要目標。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捕獲的獵物時多時少。在獵物多而吃不完時,他們就把活的獵物暫時圈養起來。這樣,家畜飼養業也就發展起來了。他們「飼養的家畜,種類有狗,豬和水牛。出土的全部豬的標本中,幼年個體佔54%,與半坡遺址情況相似,屬於早期人工飼養的現象,河姆渡還出土一個陶盆,外壁刻有稻穗紋和獵紋,形象地表明了種稻和養豬,是當地居民的兩個互相依存的重要生產項目」。[11](P111)大量的野生動物和家畜,不僅「給當時人們的衣著和食物提供了豐富的來源」[5](P208),而且也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工具。據統計「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出土的生產工具中,以獸骨製造的生產工具達600多件,占生產工具的70%以上」。[5](P208)
河姆渡人是在「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姚江從它的西部和南部流過,由於當地植被覆蓋良好,因而沼澤和姚江的水量很大,並且生存著豐富的生物,其中包括魚、龜、鱉、鱷、水獺、鯨魚等,而鯨魚更大的可能應是生活於姚江之中。
與半坡人相比,河姆渡人的捕魚方法並不單調。他們除了用魚鏢捕魚外,還用弓箭射魚,因為「考慮到遺址里未見網墜一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的骨鏃可能是用來射魚的」。[3](P147)這可能用來射魚的骨鏃,是「一種柳葉形的箭頭,鋒端特別尖細,突出如針狀」。[5](P203)河姆渡遺址雖然未見網墜之類的漁具,但卻出土了木槳,「反映出當時人們除用舟輯作為水上交通工具外,可能還藉助舟楫,撤網捕魚」。[11](P136)
四、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原始人的交通往來
史念海先生指出:「實際上當時人們居住於河流的近旁,應當和交通問題有關。一葦之航原比翻山越嶺為容易,就是不便於通行舟楫的河流,循河谷上下的來往,途徑也是較為平坦的,古代的人們不僅注意到要在河流旁邊選擇住地,而且還特意選擇到兩河交會的地方,正是這樣的意思。」[1](P12)由於河姆渡遺址已經發現了木槳,而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寶雞北首嶺遺址也發現了舟型陶壺。因此,不論是半坡人還是河姆渡人,他們除了利用舟楫撒網捕魚外,無疑也把舟楫作為水上交通工具。
I. 半坡人是什麼樣的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EB%C6%C2%C8%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