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壹』 漢長安城遺址公園和大明宮遺址公園哪個更值得去
都值得去看看。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面積36平方公里。漢長安城是西漢時期的都城,曾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
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規劃范圍總面積75.02平方公里,其中漢長安城城址區面積54.81平方公里;建章宮遺址區面積9.38平方公里;禮制建築遺址區10.83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漢長安城城址區36平方公里。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國家級」大遺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長安城內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
『貳』 未央是什麼意思
作為吉語,「未央」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未央宮興建的時間、主持人及修建目的,《史記》和《漢書》中均有明確的記載。但何以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義,文獻上卻沒有任何說明。
「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12]。詩中的「未央」作「未盡」、「不盡」、「未已」解。關於《庭燎》一直有多種解讀,「未央」一詞涵義也因此偏差,且無定論。
(2)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擴展閱讀: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叄』 西安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西安是13朝的都城: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東漢(獻帝6年)、新朝(前15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西晉(愍帝4年)。
(3)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擴展閱讀: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於此,唐朝鼎盛時期常住人口185萬。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咸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905.68萬 。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牆、鍾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西安也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
『肆』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個遺產點。
遺產名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入選時間:2014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v)(vi)
地理位置:N34 18 16 E108 51 26
遺產編號:1442(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共有)
2012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中國及中亞五國政府共同協商,最終確定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共同申報這一項目,並將申報項目名稱確定為「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項目的線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線包括了中心城鎮遺跡、商貿城市、聚落遺跡、交通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5類代表性遺跡共33處,以及沿途豐富的特色地理環境,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80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34464公頃。其中,中國境內遺產區總面積為28421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04011公頃。遺產項目共計包括三個國家的33處遺產點,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境內3處,哈薩克境內8處,中國境內有22處。在會議審定時遺產名稱修改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中國境內22處申遺點,涉及陝西、甘肅、新疆、河南四個省區:
陝西省(7處):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城固張騫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北庭故城遺址。
河南省(4處)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陝縣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甘肅省(5處)
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鎖陽城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共有8處遺產點:
科斯托比遺址、阿克托貝遺址、庫蘭遺址、開阿利克遺址、塔爾加爾遺址、奧爾內克遺址、阿克亞塔斯遺址、卡拉摩爾根遺址。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共有3處遺產點:
阿克·貝希姆遺址、布拉納遺址、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
『伍』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旅遊信息
地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北距渭河南岸約2公里,遺址分布於大劉寨、馬家寨、小劉寨、柯家寨、周家河灣和盧家口七個村莊范圍內。
門票:免費。
交通:234路、331路公交車
『陸』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建築格局
未央宮遺址總體的布局呈長方形,四面築有圍牆。
宮城之內的幹路有三條,兩條南北平行的東西向幹路貫通宮城,宮城中部有一條南北向幹路縱貫其間。兩條東西幹路將未央宮分為南、中、北三個區域。
未央宮宮內的主要建築物有前殿、宣室殿、溫室殿、清涼殿、麒麟殿、金華殿、承明殿、高門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陽殿、柏梁台、天祿閣、石渠閣等,共40餘座。
前殿是未央宮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居全宮的正中,其它重要建築圍繞它的四周。前殿北側為椒房殿,是皇後居住的地方;更北處建有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天祿閣、中國最早的國家檔案館——石渠閣;前殿西側建有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前殿西南側為皇宮池苑區,建有滄池、漸台等。
據歷史典籍的記載,未央宮的四面各有一個司馬門,東面和北面門外有闕,稱東闕和北闕。當時的諸侯來朝入東闕,士民上書則入北闕。
『柒』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文物保護
1956年,中國社科院組建漢長安城考古隊進駐遺址。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漢長安城遺址列入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8年6月,《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發布,提出:「建設漢長安城國家遺址公園及未央宮遺址公園」。
2009年12月15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於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保護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09〕150號),原則同意所報方案。
2010年12月1日,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系列保護工程開工儀式在未央宮遺址前舉行。該工程是按照陝西省政府《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規劃》並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的重點保護項目,是漢長安城遺址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1年3月29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於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環境整治一期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1]51號),原則同意《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環境整治一期工程設計方案》和意見。
2013年3月8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於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遺工程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3]24號)。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捌』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價值影響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至今留存著4.8平方公里的宏大規模、等級森嚴的建築規格體系,展示了位於絲綢之路東端的亞洲東方文明發展水平,見證了漢長安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兼具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起點價值。
在未央宮前殿附屬房屋中發現了一批西漢木筒,簡文有的屬於病歷醫方,說明西漢時代已有病歷醫案。文獻記載,淳於意(前216—前150年)首創「診籍」,他把病人的姓名、住址、病名和選用的醫方記錄在案。這批木簡是其歷史見證。 未央宮遺址發掘的少府所屬建築形制之考究、規模之龐大、位置之顯著都反映了這一機構的重要性。少府或其官署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對研究這一十分重要的中央機構有著特殊的意義,而且對於探討皇宮布局、豐富中國古代建築史資料都將有重大的影響。
角樓建築遺址的發掘,為探索一些重要的漢代建築,如禮制建築和帝陵園建築布局的淵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如已發掘的王莽宗廟、西漢明堂和勘探的孝宣王皇後陵園等建築遺址,其主體建築四周均圍築牆垣,四角各置曲尺形建築,無疑後者是仿造宮城角樓營造的。宮城角樓建築遺址過去僅對唐長安城大明宮角樓進行了局部發掘,未央宮西南角樓建築遺址是至今唯一經過全面考古發掘的古代宮城角樓建築遺址,而且也是時代最早的一處,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內容。 未央宮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文物,有中央政府或皇室的宮廷檔案,有各式各樣的漢代宮建築材料、兵器、生話用品等,這些文物從宮多層面形象而集中地再現了那個西漢帝國的光輝歷史,成為研究西漢都宮城的皇宮歷史的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有明確紀年骨簽的發現,提供了大量有絕對年代的標型資料。長安骨簽使今人對漢代中央檔案管理制度有了多方面了解和認識,從而豐富了中國古代檔案史的研究內容,中央官署遺址及其骨簽的發掘是中國檔案史上迄今最重大的發現。這批骨簽是研究西漢時代職官制度、官府手工業管理、軍工生產、兵器發展和書法演變等諸多方面極為珍貴,豐富的文物資料,填補了諸多方面歷史研究的空白,是重大學術收獲。
『玖』 漢長安城有哪些建築遺址
漢長安城主要有城牆、長樂宮、未央宮前殿遺址、椒房殿遺址、官署遺址、少府遺址、天祿閣遺址、石渠閣遺址、武庫遺址、桂宮鴻寧殿遺址、羅寨遺址、樊寨遺址、講武殿遺址、樓閣遺址、未央宮夯台遺址等。
漢長安城的城牆均為版築土牆,牆高8米,牆基寬16米。東城牆長5.9千米,南牆長6.25千米,西牆長4.55千米,北牆長5.95千米,共有12個城門。城內分為9個坊市,街道寬闊平整,規劃整齊。
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群。長樂宮位於城的東南部,由一系列建築構成,整座宮室規模很大,宮內的主要建築是長樂宮前殿。
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部。僅長樂、未央兩宮就佔去漢長安城內一半面積。西漢諸帝僅劉邦常居長樂宮,從惠帝開始直到平帝,以後歷朝皇帝均常居未央宮,而將長樂宮作為太後的寢宮。未央宮的主體建築也是前殿,其規模與長樂宮前殿大體相當,是皇帝朝會諸侯群臣的場所。
建章宮在西城外的上林苑,佔地也十分廣闊,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另一所重要建築為長信宮,位於長安城內東南隅,是皇太後在長樂宮中的常住殿宇。
古代地理書籍《三輔黃圖》中說:「長信宮,漢太後常居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內有庫房基址7處,發現了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因此也稱為「斗城」。全城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
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漢長安城內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說法,據《長安志》記載:長安城中的8條大街,分別是華陽街、香室街、章台街、夕陰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和前街。安門、清明門、宣平門、洛城門、廚城門、橫門、雍門、直城門等8個城門的8條城外大道,加上章城門外便門橋大道,構成古代文獻上所說的「長安九陌」。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中有大量建築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這些都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據文獻記載,漢長安城的一般居民區共劃分為160個里,但流傳下來的里名總共只有十幾個。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東西兩側,設有九個市進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門外也設有市,城南還有專門交易書籍的「槐市」。南郊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各有一小水溝圍繞。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