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遺址
㈠ 安陽殷墟遺址因什麼而馳名中外
殷墟是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及其周圍的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在商代從盤庚至帝紂,在此建都達273年,是我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殷墟遺址的面積超過36平方千米,其中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是核心區域,因其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商朝在後期又稱殷。周滅殷後,曾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此,後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
㈡ 二里頭遺址代表夏朝,安陽殷墟代表商朝,豐鎬遺址代表周朝,是這樣嗎
不全面,二里頭只是夏朝一個時間段,安陽商朝後期263年,不代表前期。豐鎬遺址周代前期,不代表中後期。。
㈢ 安陽市的殷墟是怎樣展現商代風貌的
殷墟是發現於我國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及其周圍的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在商代從盤庚至帝紂,在此建都達273年,是我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
殷墟遺址的面積超過36平方千米,其中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是核心區域,因其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商朝在後期叫北蒙,又稱殷。周滅殷後,曾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此,後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
安陽殷墟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我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我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
在殷墟先後發現了110多座的商代宮殿宗廟建築基址、10多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遺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眾多的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
殷墟內有數量驚人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統地展現出了當年商代都城的風貌,為這一重要的歷史提供了堅實證據。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園庄一帶,是商王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場所,有宮殿宗廟建築基址80多座。
這些宮殿宗廟建築,以黃土、木料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其建築多坐落於厚實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架多用木柱支撐,牆用夯土築成,屋頂覆以茅草,造型莊重肅穆、質朴典雅,具有濃郁的我國宮殿建築特色,代表了我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
在侯家莊武官村發現了世界聞名的後母戊鼎。它是商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鑄品,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後母戊」3個字,也有人釋作「後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司母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此鼎形制雄偉,重832.84千克,高1.33米、口長1.1米、口寬0.79米,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後母戊鼎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後母戊鼎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後母戊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口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4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3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據考證,後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後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只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
後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上澆鑄的。
我國是世界上出土和保存青銅器最為豐富的國家,而豐鎬地區又是國內出土青銅器最多的地區之一。後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是我國金石文化中的精品。
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有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婦好墓、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等。
殷墟發現的甲骨窖穴共有甲骨15萬多片。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攻獵、農業、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甲骨文和商代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成的巨型防禦壕溝。其東北兩端與洹河的河曲相通,將宮殿宗廟遺址環抱中間,構成了嚴密的防洪、防禦體系,與宮殿宗廟遺址渾然一體,起到了類似宮城的作用。
殷墟有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跡,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
古老的洹河水從市中緩緩流過,城市布局嚴謹合理。從其城市的規模、面積、宮殿的宏偉,出土文物的質量之精、之美、之奇、數量之巨,可充分證明它當時不僅是全國,而且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在高樓庄的後崗祭祀坑,內埋有銅禮器、武器等,其中發現的戍嗣子鼎有銘文30字,在商代銅器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為殷墟出土的殷代銅器銘文最長的一件。
殷墟青銅禮器的大量出現,證明我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最高的階段。以青銅禮器鼎、簋、觚、爵;兵器戈、矛、鉞、刀、鏃;工具錛、鑿、斧、鋸、鏟;樂器鐃、鈴、鉦等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
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採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案,布局嚴謹,庄嚴凝重。
其誇張而神秘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粗獷的原始張力和藝術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殷墟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其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在郭家莊發掘墓葬中發現隨葬器物共352件,包括銅、玉、陶、石、骨、牙、竹、漆等器類,其中有蓋提梁四足鼎和方形器都是極稀見的器物。大多數銅器上的紋飾華麗繁縟,鑄造精緻。其上還有族徽銘文。
在這個墓中,首次發現了竹器,是一件圓錐形舊細竹篾編織的小竹簍。發掘殷代車馬坑20座,其中大司空村4座,殷墟西區7座,郭家莊之西南4座,劉家莊北地5座。這些馬車遺跡,均是一車兩馬駕轅。
殷墟不是一座簡單的建築物,它是一座都城。它是一個王國的縮影,殷墟記載和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風采,商殷先民在創造和傳播東方文明中留下了不朽的業績。
殷商子漁青銅斝
㈣ 安陽的城址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安陽的城址,並不是隨心所欲的無意選擇,而是有其深刻歷史背景的。「殷紂之國,左孟門,右漳滏,前帶山,後背河。」安陽殷墟位於太行山脈與華北大平原交接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這里也是古代南北交通大道的中段。東南有大河(黃河)流過,河道運輸條件優越,是當時選擇今安陽殷墟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重要條件。小屯商都就在黃河支流古洹水的岸邊。坐落在洹水南岸的殷墟,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有確切位置的最早的一個都城。《史記·項羽本紀》載:「洹水南殷墟上」。殷都的宮殿區沿洹河而建,坐落在洹河南岸小屯村。這里地勢高,近水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洹水出山,東逕殷墟北,《竹書紀年》曰『盤庚即位,自奄遷於北蒙曰殷』,昔者項羽與章邯盟於此地矣。」至1982年止,已發現宮殿遺址56座,分布在南北長約280米,東西150米的范圍內,「殷王都系沿河而建」。其中最大的一個宮殿遺址南北長約85米,東西寬約14.5米。村西約200米處有一條晚商的壕溝,已探明寬7-12米,深5-10米,與洹水的彎曲部分構成一個環形的防禦設施。它不僅是保衛殷都宮殿區的「護城河」,也是當時對外通航的河道。這一航運條件是當時建都殷墟的重要條件。所以安陽市檔案局認為:「地理上若無洹河,歷史上便不會有安陽。」這概括了城址選擇與古航運之間的依存關系。考古發掘證實了這一點,「據地下鑽探所知,自後崗東,東南行有一條古河道入廣潤陂。河道兩側密布上古文化遺址,乃洹水下游最古之河道。」
㈤ 紂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縣,怎麼殷墟遺址在安陽呢
“殷人之屢遷,前八而後五”
東漢張衡《西京賦》謂,“殷人之屢遷,前八而後五”。說的是成湯代夏前的商先公曾有八次遷都,即《史記·殷本紀》所謂的“自契至湯八遷”,殷人稱之為先公時期;成湯代夏後的各代商王曾有五次遷都。“後五”即《尚書·盤庚》篇中的“先王有服,恪謹天命,滋擾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
殷墟文化的發展趨勢,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連續發展的,其中三、四期多連續使用,帝乙、帝辛時期的遺址面積大、分布也最廣,居住遺址內的窖穴、灰坑密集,這說明殷末時期,在安陽一帶居住的人口非常稠密,並沒有政治中心遷移後出現的衰落、中斷現象
㈥ 安陽殷墟遺址發現的建築物有什麼特色
安陽殷墟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我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我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在殷墟先後發現了110多座的商代宮殿宗廟建築基址、10多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遺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眾多的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殷墟內有數量驚人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統地展現出3300多年前我國商代都城的風貌,為這一重要的歷史提供了堅實證據。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園庄一帶,是商王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場所,有宮殿宗廟建築基址80多座。這些宮殿宗廟建築,以黃土、木料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其建築多坐落於厚實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架多用木柱支撐,牆用夯土築成,屋頂覆以茅草,造型莊重肅穆、質朴典雅,具有濃郁的我國宮殿建築特色,代表了我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
㈦ 安陽殷墟有什麼研究價值
殷墟是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及其周圍的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在商代從盤庚至帝紂,在此建都達273年,是我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
殷墟遺址的面積超過36平方千米,其中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是核心區域,因其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商朝在後期叫北蒙,又稱殷。周滅殷後,曾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此,後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
安陽殷墟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我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我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
在殷墟先後發現了110多座的商代宮殿宗廟建築基址、10多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遺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眾多的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
殷墟內有數量驚人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統地展現出3300多年前我國商代都城的風貌,為這一重要的歷史提供了堅實證據。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園庄一帶,是商王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場所,有宮殿宗廟建築基址80多座。
這些宮殿宗廟建築,以黃土、木料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其建築多坐落於厚實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架多用木柱支撐,牆用夯土築成,屋頂覆以茅草,造型莊重肅穆、質朴典雅,具有濃郁的我國宮殿建築特色,代表了我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
在侯家莊武官村發現了世界聞名的後母戊鼎。它是商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鑄品,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後母戊」3個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後母戊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鼎形制雄偉,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後母戊鼎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後母戊鼎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後母戊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口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4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3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據考證,後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後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只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
後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上澆鑄的。
我國是世界上出土和保存青銅器最為豐富的國家,而豐鎬地區又是國內出土青銅器最多的地區之一。後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是我國金石文化中的精品。
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有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婦好墓、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等。
殷墟發現的甲骨窖穴共有甲骨15萬多片。最著名的有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
小屯南地甲骨窖穴位於小屯村南部,共有刻辭甲骨5000餘片。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位於宮殿宗廟遺址東南部,共有甲骨1583片,其中刻辭甲骨500餘片。
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攻獵、農業、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甲骨文和商代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成的巨型防禦壕溝。其東北兩端與洹河的河曲相通,將宮殿宗廟遺址環抱中間,構成了嚴密的防洪、防禦體系,與宮殿宗廟遺址渾然一體,起到了類似宮城的作用。
殷墟有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跡,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
古老的洹河水從市中緩緩流過,城市布局嚴謹合理。從其城市的規模、面積、宮殿的宏偉,出土文物的質量之精、之美、之奇、數量之巨,可充分證明它當時不僅是全國,而且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在殷墟王陵區1217號大墓東墓道之北,發現甲字形大墓一座,是這一帶新發現的殷墟早期墓葬之一,它確立了殷代王陵區的邊界。
在高樓庄的後崗祭祀坑,內埋無頭人骨架和銅禮器、武器等,其中發現的戍嗣子鼎有銘文30字,在商代銅器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為殷墟出土的殷代銅器銘文最長的一件。
殷墟青銅禮器的大量出現,證明我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最高的階段。以青銅禮器鼎、簋、觚、爵;兵器戈、矛、鉞、刀、鏃;工具錛、鑿、斧、鋸、鏟;樂器鐃、鈴、鉦等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
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採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案,布局嚴謹,庄嚴凝重。
其誇張而神秘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粗獷的原始張力和藝術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殷墟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其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在郭家莊發掘墓葬中發現隨葬器物共352件,包括銅、玉、陶、石、骨、牙、竹、漆等器類,其中有蓋提梁四足鼎和方形器都是極稀見的器物。大多數銅器上的紋飾華麗繁縟,鑄造精緻。其上還有族徽銘文。
在這個墓中,首次發現了竹器,是一件圓錐形舊細竹篾編織的小竹簍。
發掘殷代車馬坑20座,其中大司空村4座,殷墟西區7座,郭家莊之西南4座,劉家莊北地5座。這些馬車遺跡,均是一車兩馬駕轅。
殷墟不是一座簡單的建築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禮儀中心。它是一個王國的縮影,是其他任何遺產沒辦法比的。殷墟記載和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風采,商殷先民在創造和傳播東方文明中留下了不朽的業績。早在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北京發現中葯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於是開始重金收購。
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發掘殷墟,不僅是金石學者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國所有了解殷墟的愛國人士的共同心願。
於是,在1928年,我國國家學術機構第一次全面負責,開始的殷墟考古發掘,這是我國學者獨立主持的考古發掘,培養了一批批的考古學者,殷墟也成為我國考古學的搖籃。
至1986年,已經對10多個點進行了20多次的發掘,獲得了刻字甲骨約15萬片。
2006年,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和良好的管理與展示,在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安陽殷墟遺址
㈧ 安陽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有哪些窖穴
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有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婦好墓、花園庄東地甲骨專窖屬穴等。
殷墟發現的甲骨窖穴共有甲骨15萬多片。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和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位於小屯村南部,共有刻辭甲骨5000餘片。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位於宮殿宗廟遺址東南部,共有甲骨1583片,其中刻辭甲骨500餘片。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攻獵、農業、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甲骨文和商代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成的巨型防禦壕溝。東北兩端與洹河的河曲相通,將宮殿宗廟遺址環抱中間,構成了嚴密的防洪、防禦體系,與宮殿宗廟渾然一體,起到了類似宮城的作用。
㈨ 安陽殷墟遺址有怎樣的文化價值
安陽殷墟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我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我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在殷墟先後發現了110多座的商代宮殿宗廟建築基址、10多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遺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眾多的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殷墟內有數量驚人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統地展現出3300多年前我國商代都城的風貌,為這一重要的歷史提供了堅實證據。
㈩ 安陽《殷墟》遺址的遊客增多呀!下一句怎麼寫
安陽殷墟遺址的遊客真多呀!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在這旅遊旺季我們要注意。踩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