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評論

西遊記評論

發布時間: 2020-11-23 07:17:25

A. 對西游記的評論 簡潔點

1、《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2、《西遊》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3、《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4、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1)西遊記評論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西遊記》對戲曲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代宮廷大劇《昇平寶筏》是西遊戲,十本,240出。

《西遊記》不但有續作、仿作,對後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影響,清朝子弟書里都有《西遊記》的鼓詞,可見影響之大。

《西遊記》備受西方人士的關注,譯介較為及時。19世紀中葉,法國漢學家泰奧多·帕維把《西遊記》中的第九回(「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和第十回(「游地府太宗還魂,進瓜果劉全續配」)譯成法文。

第九回譯文題名為《三藏和尚江中得救》,第十回譯文標題為《龍王的傳說:佛教的故事》。譯文皆刊於巴黎出版的《亞洲雜志》(亦稱《亞洲學報》,由亞細亞學會主辦)。

1912年法國學者莫朗編譯的《中國文學選》一書出版,收錄了《西遊記》第10、11、12三回的譯文。12年後,即1924年,莫朗譯成《西遊記》百回選譯本,取名《猴與豬:神魔歷險記》,當年在巴黎出版。這是最早的較為系統的《西遊記》法文譯本。

參考資料

網路-西遊記

B. 如何評價西遊記

如果評價,就要評價原著,即是吳承恩老先生的《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神魔小說,其中既有歷史代入也有鬼怪志異,也有對於反抗精神的贊揚和對封建統治者的諷刺。《西遊記》中對於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致,人物形象也很飽滿,尤其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孫悟空,和一心向佛堅持隱忍的唐僧。就連西行取經的路上形形色色的妖怪都非常生動,讓讀者過目不忘記憶猶新。《西遊記》中很多橋段都能夠讓讀者如數家珍,甚至一些改編成電視劇版本、動畫片版本的《西遊記》都給中國80、90後人群留下很多童年的集體回憶。


C. 對西遊記的評論

錢嘉禎呀~~~你也問上了……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的內容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掉書袋似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這種特點,無疑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清代學者 張書紳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
--魯迅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北大教授 白化文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
--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 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
西天取經故事表現了神魔小說的兩大主題:尋找與追求,斬妖與降魔。《西遊記》把二者巧妙地聯系和結合起來。它告訴人們: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遊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後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後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D. 有哪些評論西遊記的著名文章啊

《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清代學者)張書紳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
——魯迅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北大教授)白化文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
——(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
——《法國大網路全書》

似庄而諧的神魔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中,《西遊記》要算是最駁雜的一部書。它糅合進了佛、道、儒三家之言,對這樣一部神魔小說,要想做出比較確切的、與普通讀者的閱讀感受吻合的理性解析,首先考察一下它的成書過程以及作為小說情節主體的唐僧取經故事的演變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這中間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這個本來是弘揚佛法的故事怎樣會加入道教的內容,又怎樣蛻變為富有文學魅力、情趣的小說,以及由其自身矛盾所形成的藝術特點。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西遊記》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於第一流的偉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長篇小說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說的代表作。它在神魔小說中的地位,相當於《三國演義》之於歷史演義小說。
神魔小說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叫做出身傳,另一個部分叫做靈應傳或降妖傳。《西遊記》的結構也是這樣。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講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等故事,為他的神通廣大和後來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則介紹小說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全書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經的故事。
孫悟空出身傳中的大鬧天宮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機智的、堅強的孫悟空的形象。他具有強烈的反抗性格,藐視腐朽無能的天宮統治者,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正像有人所說的,「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沖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像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彩奪目。」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神魔小說的兩大主題:尋找與追求,斬妖與降魔。《西遊記》把二者巧妙地聯系和結合起來。它告訴人們: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E. 西遊記人物評價

1、唐三藏

因為唐三藏在書中雖然是以取經為責任的師父,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個性儒弱,偽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為取經堅韌不拔、不畏艱難。他為人雖然善良仁慈,卻不能夠明辨是非,反而屢屢聽信豬八戒的挑撥,誤會能識破妖魔詭計的孫悟空。總是在落入陷阱之後,才大喊「悟空,救我~」。

唐僧能力有限,深知自己駕不得半片雲彩,身無半點武藝,而自己的這幾個徒弟卻能耐非凡,他們能上天,能入地,變化多端,和諸神眾佛多有來往,而自己卻沒有一點「戰鬥力」。

雖然唐僧沒有「戰鬥力」,但他卻是佛祖的弟子。唐僧既然是佛祖弟子,那麼唐僧的幾個徒弟當然刮目相看,因為他們深知佛祖法力無邊,就連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也曾領教佛祖的神通,被壓在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

一個「無能」的領導,卻能帶領著一個能力非凡的團隊,去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不得不為唐僧的領導能力所贊嘆。

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孫悟空

西遊記的靈魂人物應該是孫悟空。孫悟空本來是仙山上一塊靈石,變化而成的猴子。因為膽識過人,受到群猴的推舉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雖然在水簾洞中過著「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快樂生活,但是不能夠天長地久。於是他拋下了一切,離家拜師學習仙道,從此就叫做「孫悟空」。

孫悟空他天資聰敏,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學得一身高強的法術,吹一口氣,就能夠七十二變,並且有法寶金箍棒,縮小如針,放大如銅棒,筋斗雲一駕,就能夠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頑皮,愛作弄。他故意叫豬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則變作小蟲,暗中監視愛偷懶的八戒。可見他心思細密和不減頑皮的本性。

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鬧海龍王,二鬧地獄府,三鬧天宮,並且還和佛祖打賭。由此可見他叛逆、不願受拘束、不墨守成規的個性。充沛的生命力、大無畏的精神、篤實的性格和樂觀的個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對挑戰。他這一種冒險犯難的精神,充份顯現了英雄的特質。但是爭強好勝,心高氣傲以及性急如火卻是他的弱點。

孫悟空非常機智聰明而且活潑好動對唐僧很忠心,很多人看了西遊記都會喜歡這個角色,他是勇敢和智慧的代名詞他敢於同妖魔古怪作斗爭有大無畏的精神,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人物。

3、豬八戒

豬八戒又稱豬無能原來是玉帝的天蓬元帥因為調戲仙女被趕出天界,最後投錯豬胎。他有一把九齒釘耙,會變身術和騰雲駕霧等功夫,唐僧在高老莊碰到八戒就收為徒弟護送其去西天取經,他比較好色好喜歡吃肉,唐僧為了讓他戒掉五葷三厭所以叫他八戒。他是一個好吃懶做,又經常打退堂鼓的自私自利的人。

豬八戒是一個憨厚力氣又大的人,雖然嘴巴甜但是卻貪戀女色經常被妖怪迷住,難以分辨他是悟空的好幫手,最後護送師傅到達西天,被唐僧點化知錯就改所以如來佛祖封他為凈壇使者。

八戒的特色就是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夥,無法堅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修行之路。沒想到那卻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這些出乖露醜的行為,在吳承恩筆下寫來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諷。而豬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醜笑料當中,給予讀者對人性貪欲的省思。

4、沙悟凈

沙僧又稱沙悟凈,沙和尚等是西遊記裡面的人物,原本是玉帝的卷簾大將後來失誤打破了琉璃盞觸犯了天條被罰下凡,在民間他專做壞事還吃人,後來觀音菩薩點化賜予法號沙悟凈,一心跟著師傅唐僧,還有悟空、八戒等四人護送師傅去西天取經,在西遊記四大人物裡面沙僧是最憨厚最忠心的一個

沙僧對唐僧是言聽計從不像悟空那麼叛逆,也不想豬八戒好吃懶做還比較色,他任勞任怨遵守佛門規矩,最終護送師傅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也算是功德圓滿了,被如來佛祖封為南無金身羅漢。

5、白龍馬,名著小說《西遊記》中的重要角色。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後。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之後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又稱八部天龍馬)。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5)西遊記評論擴展閱讀

創造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F. 關於西遊記的評論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她那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在世界上極負盛名。我們連雲港人也因有那美麗的花果山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因此,我們對吳老先生筆下的各類人物便有著特殊的感情,尤其是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我們經常評議的話題。
(一)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我們家鄉的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遊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後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後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讀罷《西遊記》,一個個鮮活的形象閃現在眼前,一部《西遊記》,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在我們家鄉的雲台山上,有逼真的八戒石,有象形的沙僧挑擔,有頑皮的猴頭在眺望……一個個自然逼真的《西遊記》人物造型,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他———神秘的大自然為我們的家鄉創造了美麗的神話!

G. 西遊記的點評

現今社會各種各樣的神話越來越多,但是但是神話中的問題也越來來越多,我最不喜歡的神話故事是《西遊記》,雖然許多人都說《西遊記》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經典名著,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這不書籍,原因無他:本人是一個傳統的愛國青年,對於外國文化雖然不是很討厭,但是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在《西遊記》一書中東聖神州明顯是中國,而孫悟空出世後是被天庭發現,而後有在天庭做官,所以說孫悟空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國妖。
但是呢!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庭各路神仙都拿孫悟空沒有辦法,就在天庭快要完了的時候玉帝卻說:"快請如來佛祖!"
而後來孫悟空有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這不就是間接的說:天庭個路神仙的本領都不如如來佛祖嗎?後來的取經路上出現了無數劫難,只要佛家的人一出馬,立刻搞定,而天庭的人出馬呢?總是要費很大的力氣,還有一次天上的神仙居然被一個如來那邊的的一個侍童變的妖怪給全關了起來,這不是說天庭的個路神仙都不如如來那邊的一個侍童嗎?這樣寫說明了作者是典型的佛教徒,向這種佛教徒寫的東西都被譽為中華的四大名著之一,真不知道是什麼人品選的四大名著,是太過分了,這個人也一定是佛教徒。
還有這部書的構思也不夠嚴密,在西遊記中期曾經出現過一個妖怪,那就是太上老君的青牛,以一個鐵環收走了孫悟空的筋箍棒,而且還收走了天上各路神仙的兵器,可以說這個鐵環比什麼仙器都要歷害,可是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怎麼沒見太上老君使出來呢?這不是太不合理了嗎?
還有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怎麼先想到的是如來佛祖,而不是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呢?這也就說明了《西遊記》這部書中的玉帝也有嚴重的佛家傾向,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各種個樣的神仙出了不知有多少,比孫悟空厲害的有的是,為什麼非要找如來呢?在《封神榜》一書中屢次提到了兩個教派,分別是闡教和截教。而他們的教主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分別是開天闢地時出現的人物,哪一個法力不如菩提祖師呢?原始天尊是天庭一脈的老祖宗,《西遊記》中的時代是唐朝,那時佛教從西而來,還沒有與道教融合,可以說是佛道兩家爭斗最厲害的時候,原始天尊他在清靜無為,也不可能讓孫悟空在那時那樣大鬧天宮,這也太不和理了。
再說豬八戒.沙和尚.還有白龍馬他們都是在天庭犯了錯的,被處罰是應該的,她觀音菩薩憑什麼去管,就算是她觀音做的好事夠多,天庭給她幾分面子也是應該的,可是她也管的太多了吧!這是天庭自己的私事,你觀音來管,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嗎?
還有這個玉帝也是的,觀音借他的人去宏仰佛家的文化,那就是在人間排擠你的勢力,你不阻止那就是你的錯誤,你還那麼努力的幫她,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在說了這個原始天尊也是的,佛教以近侵佔到中國了,你不努力把他趕出去,這說明你人好,可是你就不會去打入別的國家的內部嗎?害的在今後的幾百年裡,人們一遇到事情就說佛組保韻,觀音保韻,有的人連道家的祖師是誰都不知到了,他這個祖師做的太失敗了,真因該換個人來做。
要我說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最大原因是玉帝太弱了,像人家如來佛祖,在佛界就是最強的,沒有人敢反他,就是想反他,也得想一想有沒有這個實力。再說玉帝他的實力太差了,孫悟空鬧天的時候,他只會跑,要是他也有超強的實力,誰還敢反他,所以總結來說,孫悟空反天就是看玉帝太弱了,天上沒有一個強者,所以他報者: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的理念,所以他就反上了天,這也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原因。
綜合上述條件,說明了《西遊記》一書是一個典型的激進的佛教徒所編寫的佛教經典,是一部佛教為了宣傳佛教

H. 西遊記人物評論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遊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後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後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在《西遊記》中,最為古靈精怪的是那些妖精嘍噦們。雖然著墨不多,但往往在其中穿插打諢,寥寥幾筆之間,形象異常生動。
小妖們的形象大多天真活潑,跑跑腿巡巡山,或是負責燒水準備蒸唐僧和豬八戒。孫悟空一上門叫戰肯定就是跑進去著急地喊「大王,禍事了,禍事了」(這也是小妖頻率最高的台詞)。感覺都和自己的老闆關系不錯,挺開心地為他們辦事。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沒有名字,這里重點聊聊幾個有名有姓的小妖。
奔波兒灞VS灞波兒奔
在全書中,最喜劇的兩個小妖,當屬在六十三回「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中出現的兩個放風的嘍噦。講述的是九頭蟲偷了祭賽國金光寺寶塔中的鎮塔之寶佛舍利,得知孫悟空可能要來時,就讓這兩個小妖負責放風。哪知他們兩個偷懶在寶塔頂層喝酒,結果當唐僧和孫悟空掃塔的時候被發現了。兩個小妖實在是膽子太小,和電影《甲方乙方》中李琦扮演的廚師一樣,還沒等動刑就招了:「我兩個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差來巡塔的。他叫做奔波兒灞,我叫做灞波兒奔。他是鯰魚怪,我是黑魚精。」首先名字就很有趣,兩個鯉魚跳龍門的象聲詞。招供的方式也很特別,除了說名字,自己是什麼東西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之後又把老闆是誰、住什麼地方、有什麼背景,全部講了出來。養了這兩個小笨妖,九頭蟲也真是挺倒霉的。
有來有去
還有一類妖怪是屬於「妖亦有道」的。比如觀音菩薩的寵物金毛,孔的嘍噦「有來有去」。金毛猊派出的先鋒被孫悟空痛扁一頓後,回來哭訴。金毛猊火了要替手下報仇,便讓有來有去去下戰書(打架也這么光明正大,不愧是名門之寵物),半路上被孫悟空遇見了,只聽有來有去自言自語說:
「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國強奪了金聖皇後,一向無緣,未得沾身,只苦了要來的宮女頂缸。兩個來,弄殺了,四個來,也弄殺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還要,卻撞個對頭來了。那個要宮女的先鋒,被個甚麼孫行者打敗了,不發宮女。我大王因此發怒,要與他國爭持,教我去下甚麼戰書。這一去,那國王不戰則可,戰必不利。我大王使煙火飛沙,那國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個得活。那時,我等佔了他的城池,大王稱帝,我等稱臣,雖然也有個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難容也!」
看到這里,不由拍案叫絕,一是為頗有是非觀念的「有來有去」,一是為《大話西遊》,這部電影似乎比電視劇更深得電視劇的精髓,正如唐僧在裡面所說的,「妖如果有人的善心,就不是妖了,是人妖」。這位有來有去應該就是屬於「人妖」類型的。「大王稱帝,我等稱臣,雖然也有個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難容也!」這句話由小妖說出,再回眸中國歷來帶血的朝代更迭,真乃吳承恩老先生的一大神筆。可惜這個小妖被孫悟空弄成了「有來無去」,確實不夠厚道。
精細鬼VS伶俐蟲
平頂山蓮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自己本身也很憨厚,而其中兩個小妖,更是整個《西遊記》中最質朴天真的。一個叫精細鬼,一個叫伶俐蟲(這兩個名字和奔波兒灞、灞波兒奔一起,堪稱《西遊記》中四大經典命名)。
可這兩個小妖既不精細,也不伶俐,被孫悟空騙了還幫他數錢。這兩個小妖拿著紅葫蘆和玉凈瓶去收壓在山下的孫悟空(由此可見他們的老闆金角大王對他們非常信任,敢於把寶貝交給兩個小嘍噦)。不成想孫悟空提前出來了,化裝成一個道士,先是和他們搭訕,說要看一下他們的寶貝,兩個小妖想都不想就遞給他了(由此可見整個蓮花洞都是淳樸善良之輩,不然哪會如此信任陌生人)。孫悟空也是「猴有猴道」,沒有撅屁股就跑,「不好,不好!搶便搶去,只是壞了老孫的名頭。這叫做白日搶奪了」。於是變出一個大葫蘆出來,再了一個障眼法,說是能裝天,果然把這兩個小鬼唬住了,輕易地就用一根毫毛騙來了兩個寶貝。想必一方面是蓮花洞平時民主慣了,精細鬼和伶俐蟲敢於自作主張。一方面想必也是他們對於老闆忠心耿耿,絕不放過替他們佔便宜的機會。交換完畢之後還賭咒發誓:「我兩件裝人之寶,貼換你一件裝天之寶,若有反悔,一年四季遭瘟。」妖品真的是沒得說。
等孫悟空走開後,他們喜滋滋地想裝天時,孫悟空一收毫毛,葫蘆不見了。這下他們急了,「怎的好,怎的好!當時大王將寶貝付與我們,教拿孫行者;今行者既不曾拿得,連寶貝都不見了。我們怎敢去回話?這一頓直直的打死了也!怎的好!怎的好!」一般這種情況,造成了公司重大損失,肯定是屁股一拍走了。但兩個小妖居然敢回來,更想不到的是,老闆居然就「罷了罷了」,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造化!造化!打也不曾打,罵也不曾罵,卻就饒了」。看來這妖精的世界有時真比人的世界民主很多。那兩個瓶子可是老闆吃飯的傢伙呀,試想如果孫悟空把唐僧的紫金缽盂弄丟了,少說20遍的「那話兒經」是免不了的。
其實這些小妖的結局都不是太好,有名有姓的一般都被孫悟空直接打死。沒有姓名的,書中描寫大都是孫悟空最後來個大掃盪,「打死了干百個小妖」之類的。即便是自己的大王來歷不凡,最後時刻被領導帶走保住了性命,但自己身為小嘍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但看完全書,恰恰就是這些可憐的小人物最容易讓人念念不忘。
2.黑熊怪:加強版許三多
在《西遊記》的妖精體系中,黑熊怪是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之後碰到的第一個對手。同時,這也是一位「非主流」的妖精,非常值得玩味。
首先,在黑熊怪如何與取經團交惡的起因上,絕大部分妖精都是沖著唐僧去的,要麼是中意他的肉,要麼是中意他的童貞,但黑熊怪是看中了他們的財產(這和黃獅精很像,他們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要說熊羆不喜歡吃人,在碰見孫悟空之前,唐僧出長安遭遇的首難就是一位熊山君,剛開始就把唐僧的幾個隨從生吞活剝了。黑熊怪出場本身是想做好事的,觀音院的金池長老看中了唐僧的寶貝袈裟,見財起意,想一把火燒死唐僧師徒。沒想到孫悟空也不是省油的燈,借了一個避火罩將唐僧罩住,然後還助了一把風,火燒觀音院。那黑熊怪作為金池長老的朋友,豈能坐視不管,「呀!這必是觀音院里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由此可見,這也是一位「人妖」類型的。不過到達火災現場時,偶爾發現了寶貝袈裟,同時看到屋頂上還有人在助風。也許一方面是看見和尚們都在救火沒有性命之憂,另一方面看見有人在放風,心想這觀音廟是不是准備搞騰籠換鳥拆遷重建,因此也就斷了救火的念頭,拿了袈裟走人。而且說他偷袈裟也有些冤枉,因為後來他准備「佛衣會」,還給金池長老發了請柬。由此可見,他當時只當是撿了一個意外之財。
那麼,黑熊怪是何許妖也?與普通妖精佔山為王打家劫舍欺負山神土地用人打牙祭不同,這黑熊怪是一個很講究生活格調的人。觀音院的院主介紹說:「我這里正東南有座黑風山。黑風洞內有一個黑大王。我這老死鬼常與他講道。」而且他的那位倉狼朋友凌虛子雖然武力很菜,但也是一位得道中人,還會自己煉制仙丹。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以看出這位黑熊怪平時的生活圈子還是非常風雅的。而且他居所的地段、房屋的裝修也很有講究。且看對黑風山的描述:「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松卷翠屏張」。進入其洞府之後,則是「臨堤綠柳轉黃鸝,傍岸天桃翻粉蝶。雖然曠野不堪誇,卻賽蓬萊山下景」。而且洞門口還有一副對聯: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在《西遊記》中,一般妖怪的洞府都描繪成陰森恐怖的模樣,唯有此處不吝筆墨,白描了一處蓬萊仙境的景緻。就同房產開發商經常鼓吹的一樣,「居所是階層的象徵」,可見這黑熊怪就脫離了普通的「山妖」階層,與那些只知道吃人肉的妖精們不是一個級別,連孫悟空都感嘆「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
同時其修為委實不在悟空之下。相對於對其居所的描述,書中對其外貌的描述很少,除了說他的打扮之外,長相就是「一個黑漢」。可以看出,雖然不是很英俊,但已經有了人形,這對於男妖精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貌似女妖精這方面很佔便宜,稍微有點道行就能蛻變成一個美女)。從武力上來說,孫悟空自己也承認,「我也硬不多兒,只戰個手平」。要知道猴子可是極少這么自謙的,而且這黑熊怪沒有金鋼琢、陰陽瓶之類的核武器,可是一招一式地和孫悟空PK的。其實也就是從黑熊怪開始,孫悟空才知道五百年後已經不再是他的江湖,關鍵時刻還得找領導,由此奠定了整個西行平妖的基調。 ,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I. 找:關於《西遊記》的評論

這是一部神魔小說。明代的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 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系,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西遊記》中的許多形象,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等對於中國人來說幾乎家喻戶曉。《西遊記》系統地反映了中國釋、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體系,將道教的天上、地獄和海洋的神仙體系與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並在同時執行「世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遊記》提出「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膽言論。同時這本書中神仙體系的描繪正是作者當時生活的明朝政治社會的縮影。

J. 西遊記主要人物評價

1、孫悟空(心猿)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

出生於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為尋求長生之道,獨自漂洋過海,歷經八九載,學會了講人言、行人禮,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為師,習得地煞數七十二變和觔斗雲(又作筋斗雲)本領。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後大鬧地府與天宮,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因感覺職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並迫使天庭承認該封號。

因醉酒鬧天宮,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十萬天兵天將對其圍剿,後被二郎神困住,又被太上老君用金剛琢打倒,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金剛之軀。

之後大鬧天宮,被王靈官戰個平手,後來在與如來的鬥法中失利,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音點化,拜唐僧為師,法號行者,同往西天取經。

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最終封為「斗戰勝佛」。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人將他奉為神明。

孫悟空堅持自己心中正義、嫉惡如仇,勇往直前,機智靈活,執著略帶倔強,最喜好當官,是心靈的化身,智勇雙全。武器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時的定海神珍鐵。

2、唐僧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

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

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菩提祖師所取,唐僧賜別號行者)、悟能、悟凈,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唐僧為人膽小,一心向佛。

3、豬八戒(木母)

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因在王母瑤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闖入廣寒宮,企圖調戲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被糾察靈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罰下人間。

但錯投了豬胎,成了一隻野豬,修煉成精,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擁有投胎前的記憶和玉帝賞賜的兵器。在高老莊搶占高家三小姐高翠蘭,被孫悟空降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最終得正果,封號為「凈壇使者」。

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的卯二姐,想不到一年卯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雲棧洞,自稱「豬剛鬣」。

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路負責挑擔,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武器是九齒釘耙。

4、沙和尚(沙僧)

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10)西遊記評論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西遊記》張開了幻想的翅膀,馳騁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其幻想的思維模式,有著超現實的超前的意識。《西遊記》的幻想藝術確是一份寶貴的思維財富和豐富的藝術財富。《西遊記》不僅是中國文學中的一部傑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西遊記》的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