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革命歷史遺址

革命歷史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12:36

1. 北京市革命歷史的遺跡有哪些

熊希齡墓園、盧溝橋、圓明園、李大釗烈士陵園、北安河烈士紀念堂等。

1、熊希齡墓園

熊希齡墓園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北辛村,是中華民國初期政治家熊希齡的墓園。1999年,熊希齡墓園被海淀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期間,如今的熊希齡墓園的建築受到嚴重破壞。1992年5月17日,香山慈幼院校友會將熊希齡的遺骨從香港遷葬於此。

2、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2017年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八十周年,盧溝橋景區首次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珍藏版門票》。同年7月8日上午,第31屆盧溝橋醒獅越野跑活動在北京園博園舉行。

3、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4、李大釗烈士陵園

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館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館坐落在京西香山東南的萬安公墓內,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並對外開放。李大釗的漢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後是烈士及其夫人趙紉蘭同志墓,墓後為紀念碑,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碑的北面是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

庭院正西房為「李大釗烈士革命事跡陳列室」,通過大量的文物圖片資料介紹了李大釗烈士一生戰斗里程和豐功偉績。李大釗烈士陵園為仿古式庭院建築。由建園開始到2008年這十餘年來,李大釗烈士陵園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5、北安河烈士紀念堂

這里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都是敵我進行「拉鋸戰」的地方。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幹部是從這里路過,被這里的幹部護送著,去了河北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司令部。這里出現了許多烈士,至今在村頭,還有一個革命烈士紀念堂。

紀念堂坐落在海淀區蘇家坨鎮北安河村村東。1984年,當時北安河鄉人民政府為紀念在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期間北安河地區犧牲的先烈而建紀念堂,設立紀念碑,以紀念他們的不朽功績。

2. 全國有哪些著名的紅色旅遊的景點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投資5000萬元重點打造的一個集黨性培訓、紅色旅遊、商務會議、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交流平台。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位於濟源市王屋鎮中華愚公村,佔地210畝。基地以「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愚公精神」為主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以開展紅色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內容,設置了系統、豐富的紅色教育課程體系。基地分為神話時代,革命年代,新時代三個篇章,重點建設了愚公村遺址院落、覺悟院、皮影館、新時代廣場、鐵卷書、科技體驗中心、「愚公」移山情景體驗區、挑戰自我訓練區、餐飲住宿生活區等情景場區,可同時滿足500餘人開展紅色教育及各類實踐活動、生活住宿的需求。其中,真切的場景體驗、現代多元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學員在感受愚公精神的同時,印象深刻、受益匪淺,倍受各級黨員幹部、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2018年5月被濟源市關工委確立為「濟源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2018年6月被河南省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7月被濟源市總工會確立為「職工教育培訓基地」;

2018年10月被濟源市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11月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2018年11月被濟源市教育局確立為「濟源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次年1月授牌。

3. 革命歷史遺址的所見、所聞、所感怎麼寫

延安革命舊址在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的革命舊址。

4. 上海有哪些革命遺跡最好有介紹!謝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位於上海市望志路、108號(今興業路76、78號)。沿街並排兩幢兩層磚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

該樓於民國9年(1920年)夏秋間建,與左右緊鄰4幢同類房屋同時建成,屬貝勒路樹德里(今黃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為上海典型石庫門式樣建築,外牆青紅磚交錯,鑲嵌白色粉線,門楣有礬紅色雕花,黑漆大門上配銅環,門框圍以米黃色石條。

該幢住宅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人之一李漢俊與兄李書城的住宅,人稱「李公館」。李書城,系同盟會發起人之一。李氏兄弟為該樓最早住戶。樓南路側當時尚存農田,環境頗僻。李家將兩樓內牆打通,樓梯合一,組成一家。106號樓上是李漢俊卧室,樓下客廳約18平方米。

民國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在此客廳舉行。

出席會議的有各地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明、陳公博、周佛海和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國53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張國燾主持。23~24日,張國燾先報告籌備經過,說明會議重要意義,提出討論的問題;旋由各地小組匯報活動情況;成立黨綱和工作決議起草委員會。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討論《黨綱草案》和工作決議草案。會議討論熱烈,對黨的性質、綱領和組織原則等主要問題取得一致。7月30日,會議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後一天的會議改至浙江嘉興南湖一條遊船上舉行。(註:最後一天的日期未能確定,7月31日與8月1日兩說。)

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宣告了中國共產黨誕生;制定並通過了第一個黨綱:「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採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和「聯合第三國際」;所通過的第一個決議確定:黨在當前的中心任務是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並在工會里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使工會避免成為其他黨派之傀儡」;還就宣傳、工人學校、工會組織的研究機構,對現有政黨的態度,與第三國際的聯系等問題作出相應決定。大會選舉中央領導機構,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李達負責宣傳,張國燾負責組織。

民國11年,李家他遷,該處為其他居民租用。民國13年增建廂房。後來樓下開設商店,解放前後為恆福昌麵坊。

1951年10月,經勘查確認後辟為紀念館,名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一館。1958年,按當年原狀修復,拆除廂房。進入大門為天井,經過6扇玻璃窗門進入會議室,室內置有長餐桌、圓凳、茶幾、椅子、兩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當年式樣仿製。新中國建立後,上海市人民政府經過調查核實恢復了會址原貌,建立了會址紀念館,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還設有輔助陳列室,展出了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文獻資料。有三部分內容: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2.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產生及其活動;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周公館

即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
在幽靜的上海盧灣區思南路上,沿馬路東側的73號(原馬思南路107號),是一幢西式小樓房,為三層花園別墅,這就是當年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亦稱周公館。既然是當年黨的駐滬辦事處,為何又稱周公館呢?這其中有一段曲折。1946年中共代表團租下了這幢房屋,原意是作為中共辦事處。但國民黨當局不同意。6月18日,從南京來滬的董必武果斷地說:「不讓設辦事處,就稱『周公館』。」意思是名義上對外宣稱是周恩來將軍的府邸,周公館因此而得名。

這幢小洋房,原為法國在華商人所有,是一幢三樓一底的樓房,進門就能看見藤蘿花架,看上去幽靜宜人。在綠茵茵的草坪中央,栽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大塔松,在這里,周恩來接待過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與國民黨政府代表邵力子、吳鐵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鈞儒、黃炎培等交換意見,還舉行過中外記者招待會。1946年7月17日,周恩來在這里召開中外記者招待會,到會的100多人把一間不大的客廳擠得水泄不通,許多晚到的記者不得不在門窗外、陽台上站著聽講。

不久,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代表團撤回延安,在撤離時,周公館交「民主同盟」代為保管。之後,房屋被國民黨上海政府非法接管,傢具陳設全部流失。新中國成立後,在原址設紀念館,周恩來、董必武卧室等部分室內恢復原來擺設,又辟陳列室介紹當年歷史。1959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內傢具陳設均為復製品。

一樓是周恩來同志的辦公室兼卧室(北),衣架上仍然掛著當年周恩來穿戴過的咖啡色禮帽和西服,正中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大公報》、《聯合晚報》、《華商報》等當時幾大有影響的報刊。報刊旁的文稿上完整地保留了周恩來的手跡,左側整齊地堆放著毛澤東同志於1945年寫的《論聯合政府》,眼前的一切彷彿浮現這樣的一番情景:夜已深,周恩來同志依舊在閱覽時事,伏案而書,不分晝夜的工作。

三樓正中為集體宿舍,時常作為辦事處接待許多南來北往同志的臨時住處,1947年3月1日,國民黨當局對周公館封鎖,在此董必武同志主持了最後一次黨支部大會,並負責布置了任務。朝北即董必武同志的辦公室兼卧室,在三樓各居室中,屬此間光線條件最差,環境也很潮濕,工作人員曾想替董老換房間,但被他婉言謝絕。這深深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關心同志、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

前院與後庭之間有座別致的小花園,花園東側的高大雪松,至今蒼峨屹立。1946年11月,辦事處在此為朱德同志舉行六十周歲壽辰的慶祝活動。

5. 西安歷史事件遺跡

革命公園----你可以去革命公園看看
1926年春,北伐戰爭前夕,匪首劉鎮華在張作霖等的支持下,糾集一支號稱「十萬人」的部隊名為鎮嵩軍,企圖攻佔西安,為北洋軍閥擴大地盤。劉鎮華圍城8月之久,放火燒掉城外10萬畝麥田,強征民夫在城周圍挖掘了一條3公里的斷絕溝,企囹迫使全城軍民投降。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帶領全城軍民堅守西安。後馮玉祥將軍大軍人陝,粉碎了劉鎮華的陰謀。時稱「二虎守長安」。在守城 期間,死難者5萬人左右,占當時城內人口的四分之一。 那是相當的慘烈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革命公園」,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吊紀念。

也可以去華清池,有西安事變遺跡。「西安事變」的遺址在華清池風景區,內有五間廳和兵諫亭等。至於華清池那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故事咱就不說了

6. 故宮是近現代歷史方面的革命歷史遺址嗎

應該改為 故宮是一個歷史文化整體,只有 完整保護 它 才有利於在現代社會中凸顯其展示歷史和見證歷史的價值首先 才不能單獨用 要和只有連用其次 完整保護缺賓語

7. 武漢有哪些革命歷史遺跡

「武漢二七紀念館」和「二七烈士紀念碑」
(漢口解放大道2499號)

中共中央機關舊址
(漢口勝利街135—137號)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漢口中山公園西北角)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南洋大樓
(漢口中山大道708號)

中共湖北省委暨中共中央長江局機關舊址
(漢口江岸區珞珈山街)

中華全國總工會暨湖北省總工會舊址
(漢口友誼街16號)

獨立團烈士陵園
(武昌街道口洪山南坡)

長江書店舊址
(漢口六渡橋北側)

賀勝橋烈士陵園
(江夏區賀勝橋鎮)

8. 要找一個紅色遺址,一段紅色歷史及一個黨的動人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河口遺址

河口斷橋是當年志願軍三大渡江地點之一,它記載著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毛岸英等志願軍將士的豐功偉績,是丹東地區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老同志們一致表示,通過參觀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誕生和發展建立的豐功偉績感覺非常震撼,要向他們學習,繼續發揮余熱,老有所為,為構建和諧社會再做貢獻。

鴨綠江斷橋氣勢逼人地橫跨在鴨綠江上,向人們展現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也是世人的憑吊歷史、緬懷英雄烈士的游覽景點。

在這里,我們用手撫摩著當時被轟炸後的痕跡,那一段充滿熱血的紅色記憶不由浮上腦海: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我國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應朝鮮政府請求,黨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的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此,鴨綠江大橋便承擔起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交通大動脈。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B—29型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三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而中方一側殘存的四孔,被稱為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爭永久的歷史見證。

9. 中國革命遺址有哪些

井岡山革命遺址、大南山革命遺址、延安革命遺址、茶陵革命遺址、浮山革命遺址等。

1、井岡山革命遺址

井岡山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吉安井岡山市境內,地處江西、湖南兩省相交接的羅霄山脈中段,四周環繞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

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部隊挺進井岡山,在井岡山創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以茨坪為中心,擁有寧崗、永新、蓮花三縣和吉安、安福、隨縣、酃縣的一部分,方圓275公里。井岡山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批准井岡山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7年12月2日,井岡山革命遺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2、大南山革命遺址

大南山革命遺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大南山潮南區紅場鎮雷嶺鎮處,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尤其是紅場鎮,被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

大南山革命遺址現有革命舊址紅場、紅宮、石刻革命標語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革命文物單位。

紅場鎮原名「石船」,1961年為紀念革命舊址「紅場」而改稱紅場。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民國17年(1928),紅場已是東江革命根據地。

紅宮原為紅場鎮林招村李氏祖祠,是紅軍47團成立和潮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的舊址,也是彭楊軍校第四分校的校址。

大南山石刻革命標語分布在大南山腹地。對於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歷史具有較為重要的保護價值。

3、延安革命遺址

延安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

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

以及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延安寶塔、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南泥灣、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陝甘寧邊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等遺址。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延安革命舊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4、茶陵革命遺址

茶陵是中國第一個工農兵政府誕生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斗爭中,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大犧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和寶貴的遺產。據統計,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茶陵的革命紀念舊(遺)址有近100處,其重要遺址有7處。

5、浮山革命遺址

位於桐城東鄉,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上海、安慶的部分共產黨人,轉移到浮山,繼續從事地下斗爭,因而當時的浮山成為安徽省的一個革命活動中心。

周恩來總理曾說:「浮山地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哨,浮山中學不同於一般的學校,它是該地區革命活動的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井岡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南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陵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浮山革命遺址

10. 武漢有什麼革命歷史景點

1、解放公園

解放公園位於武漢市漢口西北隅,南界解放公園路,西鄰市委機關大院。 解放公園始建於1952年,是武漢市大型公園之一。公園佔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7.6萬平方米),僅次於馬鞍山森林公園和武漢動物園,擁有植物種類410餘種,綠地率高達85%。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