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坡遺址
『壹』 列舉我國現存的古遺跡
大明宮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毀於唐末。面積3.2平方公里,是北京明清故宮的4.5倍大。唐大明宮是東方園林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並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
天壇
圓明園
『貳』 龍骨坡遺址可以分為幾大地質文化層
龍骨坡遺址分為三大地質文化層,由上至下,第一層為角礫層,厚度約為8米;第二層為橘黃色細角礫層,厚度約為12米;第三層為黏土層。古人類、動物化石及石器主要分布在第二層,有近20個文化帶。
經測定,第二層最上面的化石年代為180萬年,最下面的為200萬年,文化層跨度為20多萬年。可見,巫山人在龍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萬年的時間。
龍骨坡遺址經過多次發掘,出土了巫山人化石以及人猿牙齒和大量石器。這些遠古文化遺存被命名為「龍骨坡文化」。
『叄』 龍骨坡遺址出土的石製品代表了什麼
龍骨坡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石料以石灰岩的天然礫石為主。打制石器的技術十分粗獷,沒有固定模式。
器型主要有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石片、原型薄刃斧等。其中有的石器製作得很精緻,有的石片打製得很典型。龍骨坡出土的石製品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混沌初開的石器工業。
『肆』 中國古代遺跡(或故事)
一、長江三峽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峽谷,還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居住古人類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世界人類遠古文明出現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曾預言說:「我們現在稱北京猿人為我們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裡?我覺得應該到長江三峽一帶探尋。」現在,考古學家在大量的遺址遺跡中已經找出三峽人類活動的大致輪廓,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巫山龍骨坡,發現20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峽人類的聰明才智;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峽是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歷史之謎的主要地段。長江文明堪與黃河文明媲美。
三峽也是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另一個搖籃和重要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峽,像一個巨大的紐結,溝通了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將巴蜀文明和荊楚文明連接起來,造就了完整的長江文明。三峽兩岸夏商周遺址、秦時棧道、楚國陽台、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夷陵(湖北宜昌)古戰場,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陣圖、永安宮、涪陵白鶴梁、黃陵廟等古代建築和文化遺跡,與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向人們展開了一冊數千年文化歷史的巨卷。可以說,百里三峽是一根哺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臍帶,如果沒有這個通道,中華民族文化史就是殘缺的。
三峽是中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景觀,小學課本收入的《長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認識長江的豪邁;中學課本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詩,和劉白羽的《長江三峽》,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三峽的雄奇與壯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峽》一文中把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渲染得淋漓盡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們對三峽的印象。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我們通常所的三峽風光是指泛從重慶到宜昌全長600公里的峽江風光。整個三峽位於崇山峻嶺之中,兩岸山高谷深,懸崖絕壁,群峰競秀。三峽「山水峽林泉洞,包羅萬象;雄奇秀險峻幽,無奇不有」;其景色之壯觀,氣象之宏闊,占盡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稱為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位居全國十大風景區之首。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於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徵最明顯的景觀。古人詩稱夔門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人們常稱「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
巫峽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幽深秀麗聞名中外。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絕,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於巫峽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隨時可見雲霧或纏繞於山腰,或飄浮於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騷人墨客游歷三峽時,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峽的雲和三峽的雨。
二、西安碑林博物館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In XI』AN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陝西省博物館)是一座庭院式建築,位於西安市三學街孔廟舊址,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陳列內容分為「西安碑林」和「石刻藝術」兩大部分。.1950年擴建為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1000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出的《石台教經》和公元873年刻成的《開成石經》。「碑林」這個名字是清代所確定的。碑林現收藏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餘件,分7個陳列室,6個墓誌廓和1個碑亭展出。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糧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訐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余字好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
碑林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出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其中有唐初書法家歐陽洵寫的《皇甫誕碑》,有小歐陽之稱的歐陽洵之子歐陽通寫的《道因法師碑》,顏真卿寫的《多寶塔碑》和《顏氏家廟碑》,晚唐柳公權寫出的《玄奘塔碑》和長安弘福寺和尚懷仁集王羲之刻字刻成,世稱「千金貼」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以及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
碑林第三陳列室保存有漢至宋代(公元前206年—公元1279年)各種書體的珍貴碑石,包括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通過這些碑石,可以了解我國文字的演變過程。
碑林第四陳列室保存有宋至清代書法家的詩文真跡以及明、清時期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石,還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種線刻畫。
碑林第五陳列室主要陳列宋、元、明、清各代記述修廟、記功、修渠、補城等史實的碑石,是研究當代社會和地方史的參考資料。除此還陳列有清代馬德昭的「虎」、「壽」、「福」等一筆而就的大型題字碑石,運筆有力,氣勢磅礴,給參觀者以美的享受。
碑林第六陳列室陳列的碑石多是元、明、清各代的詩文碑石。其中元代趙孟 的《游天冠山詩碑》、明代董其昌的《秣陵旅舍送會稽章生碑》、清代康熙皇帝臨米芾的《賜吳赫書》、林則徐的《游華山詩》等都很珍貴。
碑林第七陳列室是1982年新建的一個陳列室,專門保存宋《淳化秘閣貼》。在碑林徊轉的個長廊上陳列著由魏至清的各代墓誌。
石刻藝術室建於1963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陝西各地的西漢至唐代的石刻70餘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按年代順序陳列於此。
門票:3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陝西歷史博物館
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
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萬件(組),展室外面積達1100平方米。分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三大部分。
陝西古代史陳列展出在陝西發現、出土的珍品3000餘件,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分3個展室展出。陝西古代史陳列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它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古代歷史。
門票:35元
營業時間:8:00---18:00
半坡遺址博物館
The BanPo Museum
半坡遺址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分布於黃河中下游。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屬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榮時期,由於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常發現大量彩繪陶器,所以也被稱作彩陶文化。據碳—14法測定,整個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約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建設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於1954年秋至1957年夏先後進行了5次發掘。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紋輪、骨針、魚鉤、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門票:20元
營業時間:08:30---17:00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The Mus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s Terra
—Cotta Warriors & Horses
1974年3月,臨潼區晏寨鄉西揚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一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工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持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牆隔開的確良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持長兵器。它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里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東端以北是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它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典型軍隊,估計可出土駕車陶馬350多匹,騎兵用鞍馬100餘匹,各種武士俑近1000件,木質戰車89輛,是由步兵、騎兵、輕車和混編兵種共同組成的曲尺形軍陣。這由來個小陣勾連組成。第一個小方陣是駑兵陣,發俑坑東邊突出的大斗部分,共有駑兵330我。其中約160人鎧甲跪俑分成8路縱隊居於陣心,外圍則有170們個戰袍立俑作掩護。臨陣時,立跪兩種姿式可以輪番射擊,使敵人難以靠近。第二個小陣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1至8過洞,由64乘駟馬戰車組成,每乘戰車上有一個御手,兩個甲士,無隸屬步兵,因而具有很高的運行速度和突擊能力。第三個小陣即俑坑的中部,包括9至11過洞,是一個由戰車、步兵和騎兵混編的縱隊。它以19輛戰車為主,260餘個步兵為輔,產8上騎兵6和。第四個小陣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於是4過洞,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俑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聯系構成一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自我保護能力強,反映快速。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單元布有車兵,戰車佔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人為作戰的主要力量。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面形,面積為520平方米,僅有4馬1車和68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為一車馬房,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共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而三號坑內的武士俑則是環繞周壁面內相向夾道式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牆鐵壁殳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在北廂房內還發現有殘鹿角一件,動物朽骨一堆。可能是專供戰前占卜或禱戰活動的場所。通觀三號坑整個布局,它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陶俑最低為1.78米,最高為1.97米,輕重也不同,最輕的不到110公斤,而最重則達300公斤。為了使體形高大的秦俑保持重心平衡,秦代工匠們在每個陶俑的腳下加上一個踏板,使站立的陶俑更加穩固。
兵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青銅劍,歷經2000多年表面沒有生銹,至今仍鋒利無比,光亮如新。一次能劃透20張紙,經鑒定系銅錫合金,並含有10多種其它稀有金屬,表面有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表明曾彩鉻鹽氧化技術處理。鍍鉻技術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德國人發明的,而我國有2000多年前就開始在兵器上鍍鉻,實在令人嘆服。
1980年月日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按照發現的順序,被子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這兩乘都是4馬單轅,呈前後縱向列排,一號車應為古代的「高車」,趕車的御官和乘車人都站在車上。二號車叫「安車」,亦稱「轀車京」,分為前御室和後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牆,趕車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後乘室。二號車配有1500餘件金銀構件和飾物,顯得華麗富貴。它可能是供秦始皇靈魂出遊時乘坐的。一號車上配備有弓弩、箭、盾牌、駕車者帶有官帽,說明這些車是用來保護後面的二號車安全的。
銅車馬處處依照真車、真馬、真人製作,除尺寸約為真車馬、真人的二分之一處,其它都與真車、真馬、真人無異。銅車馬大小由340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車長3.17米,高1.06米。銅馬高65—67厘米,身長1.2米,重量也各不相同,最輕的為177公斤,最重的212.9公斤。車、馬、人總重量達1243公斤。主體為青銅器鑄造而成。車馬的金銀裝飾品共計1720件,金銀器總重量達7公斤。銅車馬是我國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製作最精美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中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門票:9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華清池
The Huaqing Pool
華清池位於驪山腳下,自古以來就是沐浴療養之地。據載,西周曾在這里建過「驪宮」。秦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代擴建為「離宮」。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溫泉宮」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環山築宮,宮同建城,改為「華清宮」,其湯池亦稱「華清池」,此名沿用至今。
華清池水能治病,遠在2000多年前就被人們發現。據傳,秦始皇在這里遇見「神女」,欲行無禮,神女惱怒,唾他一臉,唾處立即生瘡,始皇恐,忙作懺悔,神女便讓他用溫泉水冼之而愈。過去歷代帝王均在此築宮,游宴作樂。唐時,每年十月,唐玄宗攜帶楊貴妃姐妹,前往華清宮,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長安。
唐代的華清池毀於「安史之亂」。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朝華清宮的一小部分。今天我們看到的華清池是在清代重建基礎上不斷整修擴建而成的,佔地面積85560平方米。
進華清池的西門,迎面可以看到九龍池、蓮花湯和飛霜殿等,都是1959年按唐代建築風格恢復重建的。
飛霜殿在唐代是玄宗皇帝和楊貴妃的寢殿。當時殿前的湯池之中,整日霧氣升騰。每當冬季大雪降臨,宮內玉龍飛舞,銀裝素裹,唯獨飛霜殿前,化為白霜,故此得名。
飛霜殿前的九龍湯,相傳在很古的時候,關中大旱,玉帝命老龍率8條小龍降雨。當旱象剛剛消除,眾龍麻痹鬆懈,致使旱情再度加劇。玉帝一怒之下,便將眾小龍壓在玉堤之下,並在堤兩頭各壓晨旭亭和晚霞亭,使眾小龍終日口吐清流為民灌田。又將老龍壓在玉堤上端的龍吟榭下,使其盡職盡責監視眾小龍。九龍池由此得名。
九龍池西側的九曲迴廊直通如同龍船浮於水面的石舫。石舫上有當年玄宗皇帝的御湯「九龍湯」。九龍湯當時手瑩白的白玉石砌成,石面皆隱起魚龍花鳥之狀,池中有一雙用白玉雕成的才出水際的並蒂蓮花,泉眼自瓮口湧出,噴注到白蓮上,所以御湯也叫蓮花湯。華清池內的驪山溫泉水源及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都位於華清池東
門票:4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乾陵博物館
The QianLing Museum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後武則天的合葬陵。因在長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稱乾陵。唐高宗李治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生於公元628年。因得其母舅長孫無忌的幫助,被選為太子。公元649年太宗死後即位,他因體弱多病,實權操在皇後武則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死於洛陽觀貞殿,葬於乾陵。
武則天,名 ,山西文水人,武則天一當上皇後就參與朝政,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在位21年,公元705年,傳位於中宗李顯,尊號「則天大聖皇帝」,不久死於洛陽上陽宮,後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乾陵建於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較完整的陵墓之一。乾陵的地面設施遺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門外,從南面的第一對土厥起,向北有華表、翼馬、朱雀各一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內城四門外有一座石碑,左為「述聖紀碑」,因碑石七節,人稱「七節碑」。上層為屋形碑首,中間五節為碑身,下層為碑座。碑通高6.3米,每邊寬1.86米。碑文為弄則天撰,中宗李顯書,8000餘字,內容是頌揚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右為「無字碑」,高與「述聖記碑」同,寬1.8米,厚1.3米。碑額刻有八條螭首,兩側刻有線雕大龍雲紋。初立時,全碑未刻一字,故稱「無字碑」。究其原因,一說表示武則天「功高德大」取論語中「民無得而名焉」之意;一說表示武則天雍容大度,立此碑,讓後人去對自己評說;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碑乃唐中宗所立,他既不滿武則天的獨斷專行,不願違心地恭維她,又不願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對母親提出非議,故而立下此碑。不管怎麼說,在帝王陵前立無字碑,在我國歷史上還是僅有的。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字穠輝,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中宗李顯的第七女,嫁於武則天的侄孫駙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於洛陽,年僅17歲。於706年與武延基合葬於乾縣北塬,陪葬乾陵。
章懷太子墓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章懷太子名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較有才華的一個。
依永泰公主墓而建的乾陵博物館內收藏著從乾陵陪葬墓內(主要是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眾多文物,這3座墓在五代至北宋時雖已被盜掘,但仍遺留大量的陶瓷器皿、唐三彩、俑及墓誌銘等隨葬器物。三彩馬中,形體最大的要數章懷太子墓出土的一具,高72厘米、長80厘米。各種三彩俑的姿勢各不相同,造型十分生動,其中有幾十個鎧甲騎馬俑,是文物中罕見的珍品。
門票:乾陵31元,4個景點共計84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法門寺
The FaMen Temple
法門寺是我國古代安置釋迦牟尼佛骨舍利的著名寺院。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而建成 法門寺塔,又名「真身寶塔」,因葬有釋迦牟尼的手指骨一節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孔雀在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骨分成84000份,分葬於世界各地,並建成84000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門寺塔和寺有「關中塔廟之祖」的稱譽。
1985年,陝西省政府仿照明代的磚塔重建新塔,在清理塔基時,意外地發現了地宮,在地宮中發現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養舍利的大批珍貴文物。
法門寺地宮長21.2米,面積31.84平方米,是迄今國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寺塔地宮。地宮所發現的4枚佛骨舍利,是令人最矚目的。第一枚舍利藏在後宮的8重寶函中,長40.3毫米,中空,堅置在金塔基銀柱。第二枚藏在中室漢白玉雙檐靈帳之中,形狀與第一枚相似。第三枚藏在後室秘龕五座寶函的白玉棺中,管狀,長37毫米,白中泛黃。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繪菩薩阿育王塔內,色澤、形狀與第一、二枚相似。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和副會長周紹良先生鑒定,其中第二枚是靈骨,即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其餘3枚是「影骨」,是唐朝皇帝為保護真骨而命人仿製的,但在佛教徒眼中,「影骨」也是聖骨,與真身舍利具有同等意義。
法門寺發現的金銀器是等級極高的珍品。四面十二環鎏金禪杖無 沒完寫不下了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主要景點:
1、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2、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3、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4、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5、蘇州樂園位於蘇州新區西面的獅子山麓,分為水上世界和歡樂世界兩部分,園內多數參與性游樂設施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歡樂世界位於獅子山東側,以「東方迪斯尼」為主題,集西方游樂場的活潑、歡樂、壯觀和東方園林的安閑、寧靜、自然的特點於一體,是中國新生代樂園的點睛之作。水上世界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水上游樂園,這里有13000平方米的魔幻水城,4000平方米的造浪池和瑞典進口的半球充氣滑台等。漂流河還有模擬動物埋伏,彷彿置身於侏羅紀公園。
『伍』 我國現存的古遺跡有哪些不少於六個.
元謀猿人遺址 人類歷史的開篇
周口店遺址 「北京人」發祥地
藍田猿人遺址 將人類歷史推進了
五六十萬年
丁村遺址現代人和北京猿人之間的文明
落筆洞遺址海南最早的原住民遺址
半坡遺址打破「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框架
河姆渡遺址7000年前的魚米之鄉
昂昂溪遺址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
仰韶村遺址考古界的「文化聖地
良渚遺址史前_玉器發展的頂峰
薛家崗遺址 撩起遠古文明的面紗
卡若遺址 西藏原始文化遺址 之
廟子溝遺址 消失的村落
龍虯庄遺址填補了江淮地區東部新石器時代遺址 空白
大汶口遺址 標志著母系社會的結束
紅山遺址 中華文明史新曙光
柳灣遺址 彩陶的故鄉
龍骨坡遺址
把我國史前文化推前百萬年
上古城址
毆墟商朝都城遺址
楚紀南故城南國完璧
淹城遺址 世界上唯一的三城三河形制
鄭州商代遺址 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邑
豐鎬遺址 活頁的歷史書
臨淄齊國故城地下博物館
曲阜魯國故城 周代諸侯國最長久的都城
侯馬晉國遺址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都城
趙邯鄲故城戰國時期趙國都城
三星堆遺址 世界第九大奇跡
琉璃河遺址 西周燕都遺址
中山古城遺址 東周時期中山國都城
秦咸陽城遺址 秦朝都城
蔡國故城天下蔡姓出蔡域
魏長城遺址 戰國時的秦、魏分界線
二里頭遺址 華夏第一都
周原遺址 西周發祥地
金沙遺址 世上出土古代象牙最多之地中古城址
漢長安城遺址 歷經朝代最多的都城
漢魏洛陽故城定都時間最長的古城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
締造隋唐盛世的古都
隋唐洛陽城遺址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北宋東京城遺址 首開三重門布局
遼上京遺址 一箭定上京
遼中京遺址 北方現存最大的土築古城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大金第一都
元上都遺址 元朝首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 曇花一現的元代都城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東方巴比倫
明故宮遺址 明初都城
鄴城遺址 魏晉南北朝六朝古都
晉陽古城遺址 李唐發家地
揚州遺址 煙花三月下揚州
即墨故城遺址 「火牛陣」發生地
唐崖土司城遺址 沒落的土司皇城邊疆城址
高昌故城如同羅馬城一樣的廢墟
占格王國遺址 西藏高原上的輝煌文明
居延遺址 幽隱的天池
髏蘭故城遺址 一個沉沒於沙海的神秘王國
西海郡故城遺址 三角城
太和城遺址 山坡上的古南詔國都
北庭故城遺址 北疆重鎮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海東盛國
雅爾湖故城高地上的城市
城山子山城 中國北方最大的中心祭祀址
五女山山城高句麗第一代王城
鳳凰山山城鳳凰山上鳳凰城
尼雅遺址 東方龐貝城
羅布泊南古城遺址 埋葬在沙漠下的占代綠洲
米蘭遺址 軍事堡壘
安迪爾古城遺址 絲綢之路南道的漢唐遺存工業遺址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中國礦冶第一驛站
湖田古瓷窯址交景德鎮古瓷窯中的一顆明珠
上林湖越窯遺址 露天青瓷博物館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中國白酒文化的「無字史書」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
秦代造船遺址 2000多年前的造船工廠軍事遺址
釣魚城遺址 東方麥加城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目前保存最好的漢長城
固陽秦長城遺址 秦代軍事防禦工事
黃河棧道遺址 沿用2000年的運輸要道
劍門蜀道遺址 蜀道難
元大都城牆遺址 元時土城
克孜爾尕哈烽燧孤獨地矗立於黃土藍天間
羅通山城東北最大的古山城
城村漢城遺址 我國南方保存最好的漢代早期城址
宗教和園林遺址
白塔寺遺址 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見證
蘇巴什故城早期龜茲的佛教中心
白楊溝佛寺遺址 唐佛洞寺院
舜陵廟遺址 最古老的舜陵廟
法門寺遺址 千年佛指現世
天妃宮遺址 元代第一廟
鹿邑太清宮遺址 唐朝皇室家廟
玉虛宮遺址 武當大殿
南京鍾山六朝壇類建築遺址
已知最大最古老的壇類建築遺址
嘎仙洞遺址 鮮卑族的發祥地
圓明園遺址 萬園之園
大明宮遺址 大唐盛世的見證
玉華宮遺址 唐避暑行宮之首
華清宮遺址 楊貴妃曾經的沐浴地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秦始皇東巡行宮
阿房宮遺址 天下第一宮
夠六個了
『陸』 巫山猿人遺址龍骨坡山體是由什麼構成的
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坐落在長江巫峽南岸,是一個恰好位於北緯30度上的小山村,它距離長江邊50千米,海拔在800米左右。龍骨坡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山體,南坡有一巨大裂隙,稱為「龍洞」。北側與洞外溝谷相通,南側伸向石灰岩內部,其中堆積大量的角礫、礫石、砂質黏土和黏土,堆積物由鈣質膠結。
『柒』 中國歷史遺跡
一、長江三峽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峽谷,還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居住古人類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世界人類遠古文明出現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曾預言說:「我們現在稱北京猿人為我們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裡?我覺得應該到長江三峽一帶探尋。」現在,考古學家在大量的遺址遺跡中已經找出三峽人類活動的大致輪廓,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巫山龍骨坡,發現20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峽人類的聰明才智;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峽是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歷史之謎的主要地段。長江文明堪與黃河文明媲美。
三峽也是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另一個搖籃和重要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峽,像一個巨大的紐結,溝通了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將巴蜀文明和荊楚文明連接起來,造就了完整的長江文明。三峽兩岸夏商周遺址、秦時棧道、楚國陽台、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夷陵(湖北宜昌)古戰場,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陣圖、永安宮、涪陵白鶴梁、黃陵廟等古代建築和文化遺跡,與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向人們展開了一冊數千年文化歷史的巨卷。可以說,百里三峽是一根哺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臍帶,如果沒有這個通道,中華民族文化史就是殘缺的。
三峽是中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景觀,小學課本收入的《長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認識長江的豪邁;中學課本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詩,和劉白羽的《長江三峽》,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三峽的雄奇與壯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峽》一文中把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渲染得淋漓盡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們對三峽的印象。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我們通常所的三峽風光是指泛從重慶到宜昌全長600公里的峽江風光。整個三峽位於崇山峻嶺之中,兩岸山高谷深,懸崖絕壁,群峰競秀。三峽「山水峽林泉洞,包羅萬象;雄奇秀險峻幽,無奇不有」;其景色之壯觀,氣象之宏闊,占盡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稱為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位居全國十大風景區之首。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於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徵最明顯的景觀。古人詩稱夔門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人們常稱「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
巫峽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幽深秀麗聞名中外。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絕,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於巫峽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隨時可見雲霧或纏繞於山腰,或飄浮於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騷人墨客游歷三峽時,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峽的雲和三峽的雨。
『捌』 中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是哪裡
中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是位於雲南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處的元謀人遺址,此內外,通過容對元謀人遺址的探索和研究,有力地證明了雲南高原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並且它還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中國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遺址。
(8)龍骨坡遺址擴展閱讀:
元謀人遺址發現的價值:
元謀人遺址的發現,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科研價值,中國及一些國家已將此發現寫進了教科書。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元謀人遺址為第二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謀人」的發現,將中國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表明地處長江流域的雲南是人類起源與發展的關鍵地區和核心地區,有力地挑戰了人類起源於非洲中心這一學說,為人類起源與發展多元中心論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支持。
『玖』 重慶名人故居或者歷史舊址有哪些
歷史古跡:重慶人民大禮堂、湖廣會館、磁器口古鎮、通遠門、巴曼子墓、版龍骨坡200萬年人類遺址權
紅色旅遊:紅岩村、白公館、渣滓洞、曾家岩50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桂園、史迪威將軍博物館
文化藝術:三峽博物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坦克庫藝術中心、重慶美術館、畫家村、國畫院
名人舊居:梁實秋雅舍、徐悲鴻舊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
『拾』 龍骨坡遺址的爭論
巫山龍骨坡下頜骨引發人猿之爭
在1985年巫山龍骨坡下頜骨化石被發現後,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它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到底是人還是猿?年代判斷是否准確?為什麼龍骨坡遺址發現的石器那麼少?種種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科學家。
巫山龍骨坡遺址已經歷了3個階段的發掘:1985年~1988年,1997年~1999年,2003年~2006年。20多年過去了,經過三期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這些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1984年,黃萬波等在巫山廟宇鎮龍洞東側的一面山坡地採集到了劍齒虎、乳齒象、爪蹄獸等絕滅動物的化石。他們由此判斷,這里曾經生活著一個非常古老的動物群,年代至少超過100萬年,這就是現在的巫山縣龍骨坡。從1985年到1988年的4年間,黃萬波等在這里發掘獲得了一段下頜骨化石(上面帶兩顆牙齒)、兩件石器(安山岩製成的砍砸器和石英岩石錘)和包括巨猿、大熊貓等在內的116種哺乳動物化石。
專家們通過古地磁和電子自旋共振(ESR)測年法測定了龍骨坡遺址的年代。古地磁測量用的樣品為土樣,分別采自1層~22層,測得結果為180萬年~240萬年,人化石所在層位是第8層,其年代為距今204萬年;電子自旋共振法採用的樣品為動物的牙齒,樣品分別采自2~3層、4層、5層,測得這3個樣品的平均年代為173萬年。下頜骨化石出土於7~8水平層,因此,電子自旋共振法推測其年代應該遠遠早於173萬年。1991年,黃萬波將研究成果匯集到《巫山猿人》一書。
此後不久,美國艾奧瓦大學古人類學家石漢致信黃萬波認為下頜骨化石年代太早,不可信。於是,黃萬波去信邀請石漢訪華,兩人1992年同去龍骨坡,按照自上而下的層序採集測年樣品,帶回美國進行ESR測年。1994年測年結果出來了,龍骨坡4~5水平層年代為距今102萬年前,巫山猿人位於第8水平層,其年代必定更早。於是,黃萬波等在1995年的英國《自然》雜志(第378卷,275頁~278頁)上發表了《亞洲的早期人類化石及其石器製品》一文,報道了他們的發現。但是,由於下頜骨化石比較殘破,對其分類在學術界有分歧;也有學者認為,發現的石器只有兩件,數量少,有待今後發現更多的材料。
在國內外專家的質疑聲中,1997年~1999年,黃萬波等再次來到龍骨坡。這次除發現了更多的動物化石外,又發現了20餘件以石灰岩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器。2003年~2006年,中法聯合考察隊在龍骨坡進行了第三次發掘,除發現重要的巨猿等哺乳動物化石外,又發現了數百件以變質灰岩為主的石器。由於改變了發掘方法,考古人員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在地層剖面上揭示了23個不同時代的居住面,發現了若干件石器與象、牛、鹿、麂等多種食草動物化石肢骨出現在同一層位的情況,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這么多大型動物的前後肢骨與數件石器堆積在一起,排除水流分選作用和其他非人為因素,究竟意味著什麼?反映出了何種埋藏環境? 「唯一的解釋就是有思維的食肉動物所為。」黃萬波說,「發現了23個文化層,就是說這種食肉動物在龍骨坡生活了很長時間。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種食肉動物究竟是什麼?」
是人,還是古猿?
「通過23年在龍骨坡的考古研究,龍骨坡文化找到了。」黃萬波說。
黃萬波解釋道,古猿與人的區別有兩點:一是形態,兩者有顯著差別,但是在某些方面模稜兩可;二是文化,因為文化是基石。光說形態,不考慮文化的話,不可能把現代人的起源討論清楚,因為證據不足,亦難令人信服。1960年,考古學家喬納森在東非大裂谷發現了能人頭骨,信息傳出後,不少人依其形態比較,認為能人不是人而是猿。隨後,他們在能人化石的同一層發現了大量石器,從而為人與猿之爭畫上了句號。
人和猿的區別標准,就是是否產生了自己的文化。這是黃萬波對那段下頜骨化石的判斷。
其實,在《亞洲的早期人類化石及其石器製品》發表後不久,就有人對此提出質疑。1996年的英國《自然》雜志(第381卷,202頁)上發表了Schwartz和Tattersall的題為《誰的牙齒》的文章,通過形態比較,他們發現龍骨坡化石的下第一臼齒明顯小於在東南亞發現的類似牙齒化石。200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在《人類學學報》(第19卷,第1期)上發表了題為《巫山龍骨坡似人下頜屬於猿類》的文章。吳新智的結論是:「就已有的標本所提供的證據而言,它屬於猿類已是沒有疑義的了。」
吳新智簡要地介紹了他的主要判斷依據。
首先,古猿和人的第二前臼齒和第一前臼齒的接觸面的位置不同,非洲和亞洲很多標本都有明確的表現。人的第一前臼齒在第二前臼齒的正前方,第二前臼齒上與第一前臼齒接觸所產生的小的接觸面在牙齒前面的中部,而古猿的第二前臼齒上的接觸面向舌側偏移。這是區分人和猿十分重要的特徵,龍骨坡化石恰恰表現出了猿的特徵而不是人的特徵。
二是東非能人和喬治亞170萬年前人類下第二前臼齒標本的跟座長度都大約相當於齒冠長度的1/3,沒有多大的變異范圍,而龍骨坡化石卻比它們大一倍。另一方面,龍骨坡標本的這個特徵卻與祿豐古猿比較接近。還有,龍骨坡下頜骨化石的厚度比同時代的非洲的人類化石要薄得多,其間差距很大。
吳新智說:「如上所述,龍骨坡標本具有這些與人不同而與猿相近的特徵。這段下頜骨屬於人,屬於古猿,不是觀點的不同,是對錯的問題。根據形態來判斷是非常客觀的,龍骨坡的下頜骨標本已經足以作為證據,判斷它屬於猿。」
黃萬波表示希望能夠繼續龍骨坡遺址的第四階段的發掘,期待著更多的新發現和新的研究成果,來最終解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