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咸頭嶺遺址

咸頭嶺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43:43

『壹』 深圳在古代是哪個國家

唐朝前,五代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是東晉。唐朝後,五胡亂華,五代十國是南漢。

『貳』 咸頭嶺遺址的遺址概述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大鵬灣東北的迭福灣內二、三級沙堤上。西南至東北長120米,西北至東南長110米,遺址面積約13000平方米。
深圳市博物館於1985、1989、1997和2004年在遺址的東南部、中部和北部進行過四次發掘。2006年2~4月,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和深圳市博物館又在遺址西北部進行了第五次發掘。前後五次發掘的總面積近2300平方米。

『叄』 深圳境內的考古遺址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咸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出土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屋背嶺遺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辦事處福光村村後,商時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屬小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較小,骨架無存,葬具不詳。
鐵仔山古墓群,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臣田鐵仔山公園南坡,被稱為國內規模最大、橫跨歷史朝代最多、埋葬最為密集的古代墓葬群,共發掘出漢代至明清時期墓葬300多座。

『肆』 談談" 咸頭嶺文化"能反映出新石器時代的哪些信息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距今7000年到6000年,年代為新石器時代中期。是深圳乃至環珠江口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遺存,也是深圳地區迄今發現最早有人類活動的遺跡,被考古界稱為「咸頭嶺文化」。

考古專家認為,咸頭嶺遺址透露出文化內涵包括幾個方面:

位於珠江口大鵬灣內側第三級沙堤上,東北部是海拔數百米的丘陵山地,西南面海。遺址所處位置有大片的低地,海拔約8米,東南側有幾條淡水小溪,是較理想的沙丘遺址地貌。深圳早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分布在海邊沙堤,為沙丘遺址。漁獵生產方式是那時的主導經濟方式,原始農業只是作為輔助方式。

咸頭嶺遺址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高度重視,迄今為止,廣東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的遺址寥寥可數,出土遺物不多。遺憾的是前三次咸頭嶺遺址沒有木炭出土,因而沒有做出碳14測定,2004年8月31日進行了第四次發掘,終於找到了科學測定的標本——碳14。

咸頭嶺遺址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惟一一處可以較全面地反映當時文化面貌的彩陶前時期的遺址。在距今6500—7000年前,珠江口地區已經存在著大群具較高水平的人類群體。咸頭嶺出土的陶器和石器的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水平已經相當高了。大量陶器的出土說明當時已經人口眾多,眾多人口聚居又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備較強的生產能力,能夠獲取足以讓他們生存的食物。

咸頭嶺遺址位於珠江流域,而珠江流域與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考古學文化應該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珠江文明史推至7000年前

咸頭嶺新石器遺址,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距今7000年前考古學文化的分期、斷代樹立了一個重要的標尺。這里是珠三角地區最早的文化,表達了這里最早的人類活動。

目前廣東省已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20餘處,之前有考古專家認為,咸頭嶺遺址應該是其中年代最早、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遺址,其的挖掘使深圳市和珠江口文明的歷史推至7000年前,咸頭嶺出土的器物說明珠江文明的起源一點兒也不比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晚。

咸頭嶺的出土文物,正為嶺南考古學文化分期與斷年,樹立了一個重要的標尺。咸頭嶺新石器中期的沙丘遺址,是目前珠江口沿岸同類型遺址中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據碳14檢測,距今有7000至6000年。這里器物豐富,年代分明,而且每一階段器物的變化特點明顯,這些因素,就使得它成為新石器時代沙丘文化遺址中判別年代的標尺。它和龍崗大黃沙新石器時期遺址一起,系聯出鹽田大、小梅沙,珠海後沙灣,香港舂坎灣、大灣、蟹地灣、東灣等二三十處遺址,進而構成了咸頭嶺文化。

考古學家認為這是新石器時代較早時期珠江三角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遺址,與同時期的相關遺址相比,它的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為系統、豐富,器物製作工藝水平最高,這表明咸頭嶺文化遺址可能是當時對周邊區域有文化輻射力的一個中心聚落遺址。

在裡面挑一些重點。

『伍』 咸頭嶺遺址距今約多少年

咸頭嶺遺址距今約300年的歷史。答案經供參考。不一定準確。

『陸』 深圳境內還有哪些古人類活動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以龍崗區的咸頭嶺、大黃沙、鹽田區的大梅沙區等沙丘遺址為代表。
夏商周時期的遺址和遺物以南山區的屋背嶺、向南村、疊石山、鹽田區的大梅沙遺址為代表。
漢代及漢以後的考古發掘,主要是城址、窯址、銅錢窖藏和大量的墓葬等。

深圳可以追溯的城市歷史至少是17 0 0多年前的東漢,而深圳有人類生活的歷史則可以追溯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從上世紀80年代深圳開展考古調查以來,2000年,寶安西鄉鐵仔山古墓群被列入「全國重要考古發現」;2001年和2006年,南山區屋背嶺商時期墓葬群考古發掘以及大鵬咸頭嶺遺址分別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鐵仔山南坡地底下,是層層疊疊的千年古墓;屋背嶺半山腰上,商周戰國碎陶片俯拾皆是;大鵬半島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那斑駁陸離的沙丘……置身其間,會有瞬間穿越千年的錯覺。

深圳可以追溯的最久遠歷史的證明,可能要數大鵬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這里是珠三角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中最具代表性的遺址,為珠三角地區同時期相關遺址分期、斷年奠定了基礎。遺址位於大鵬新區大鵬街道迭福村(原名咸頭嶺村),該村地處大鵬半島西北岸,依山傍海,坐落在大鵬灣東北的迭福灣內。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佔地面積約三萬平方米,西北至東南長200米左右,西南至東北寬150米。1985年5月、1989年9月,深圳博物館在咸頭嶺咸頭嶺遺址先後開展兩次發掘,共發掘面積627平方米,初步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遺存。1992年,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李伯謙教授指出,「咸頭嶺這類遺存有自己不同於其他文化的鮮明特徵」,提出以咸頭嶺遺址為代表,將珠三角地區同時期考古學文化命名為「咸頭嶺文化」。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以深圳地名來命名的考古學文化。2005年12月,北京大學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室針對咸頭嶺遺址出土文物的碳十四測年報告出爐,得出的測年數據都指向一個年代區間———距今6900多年至6300年前後。

屋背嶺遺址位於南山西麗鎮福光村北的屋背嶺山坡。2001年4月至7月,深圳市文管辦在屋背嶺遺址進行試掘,墓葬出土的遺物多為商時期,有陶罐、陶豆、陶缽、陶紡輪、玉矛等;另有東周墓葬2座,出土銅矛、銅斧、銅劍等;有的灰坑還出土了米字紋陶片、方格紋陶片等。從2001年至2002年,試掘和正式發掘的商時期墓葬有94座,各種珍貴文物多達300件,如今這些文物藏於南頭古城博物館。作為廣東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商時期墓葬群,屋背嶺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深圳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了自己的文明,它對於建立嶺南地區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編與咸頭嶺遺址、屋背嶺遺址相比,鐵仔山古墓群遺址的保護相對較好。1984年和2000年經過兩次發掘,鐵仔山古墓群共發掘出漢代至明清時期墓葬300多座。這個濃縮了近十個朝代的墓葬遺址,最重要的是發現了「熹平四年」(175年)的東漢墓,出土了東漢人頭印紋磚、銅鏡、陶瓷等重要文物,由此證明了深圳城市歷史至少有1700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等考古學專家曾評價說,鐵仔山古墓群歷史延續時間之長、古墓數量之多、墓葬之密集及形制之多樣,在全國也屬少見。

『柒』 深圳有哪些考古遺址

咸頭嶺遺址、屋背嶺遺址、鐵仔山古墓群、新安故城遺址、大鵬所城遺址。

1、咸頭嶺遺址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咸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2、屋背嶺遺址

屋背嶺遺址是1999年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是商時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屬小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較小,骨架無存,葬具不詳。

隨葬品位置無規律,有的呈碎片散置墓中,有的顯系放置之前已殘缺。少者1件,多者5件,以陶器為大宗,有少量玉、石器。陶質較軟,極易破碎。

3、鐵仔山古墓群

自1983年以來,深圳市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鐵仔山南坡山腳下(今華寶飼料廠內)搶救發掘了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古墓葬130多座,發現了「熹平四年」(175年)的東漢墓,出土了東漢人頭印紋磚和銅鏡等一批重要文物。

4、新安故城遺址

新安故城(又名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8米處(深南大道旁),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具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

5、大鵬所城遺址

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約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

『捌』 咸頭嶺遺址的文化內涵

考古專家認為,咸頭嶺遺址透露出文化內涵包括幾個方面:
位於珠江口大鵬灣內側第三級沙堤上,東北部是海拔數百米的丘陵山地,西南面海。遺址所處位置有大片的低地,海拔約8米,東南側有幾條淡水小溪,是較理想的沙丘遺址地貌。深圳早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分布在海邊沙堤,為沙丘遺址。漁獵生產方式是那時的主導經濟方式,原始農業只是作為輔助方式。
咸頭嶺遺址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高度重視,迄今為止,廣東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的遺址寥寥可數,出土遺物不多。遺憾的是前三次咸頭嶺遺址沒有木炭出土,因而沒有做出碳14測定,2004年8月31日進行了第四次發掘,終於找到了科學測定的標本——碳14。
咸頭嶺遺址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惟一一處可以較全面地反映當時文化面貌的彩陶前時期的遺址。在距今6500—7000年前,珠江口地區已經存在著大群具較高水平的人類群體。咸頭嶺出土的陶器和石器的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水平已經相當高了。大量陶器的出土說明當時已經人口眾多,眾多人口聚居又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備較強的生產能力,能夠獲取足以讓他們生存的食物。
咸頭嶺遺址位於珠江流域,而珠江流域與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考古學文化應該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玖』 咸頭嶺遺址為什麼被評為十大考古發現

咸頭嶺遺址被評為2006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發掘表明該遺址是當時規格很高的對周圍遺址有較強輻射力或者控制力的一個中心性聚落遺址,也是目前惟一一處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面貌的典型遺址。
可以說咸頭嶺遺址是一把鑰匙,它是深入認識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的關鍵之一,通過對該遺址的深入研究,有望為解決一些久而未決的嶺南史前考古問題提供重要的線索。

評選組專家點評:
其一,這個遺址在發掘中總結出來的一套沙丘遺址的發掘技術程序,比較好地解決了沙丘遺址固沙的難題,對今後沙丘遺址發掘水平的提高有借鑒作用;其二,它是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時代研究的重要發現。

『拾』 第四紀岩相、生態、氣候環境的演化

廣東南部沿海地區由於上新世末地殼的抬升,至早更新世初期為一個風化剝蝕期,稱潿洲風化期;到了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中期繼續出現石康風化期和海口風化期。各個風化剝蝕期的相繼出現,除了受區域地殼運動的制約外,主要還與冰期影響海平面的變化有關。深圳地區在早更新世早期相當於鄱陽冰期時,海平面下降,中低緯度地區一般為雨期,侵蝕和堆積作用尤為強烈,地面被夷平,到了鄱陽—大姑間冰期,海平面回升,夷平作用減弱,地殼運動抬升,形成高台地(四級台地)薄層紅壤型風化殼殘積層。間歇性的海平面下降與回升,相繼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大姑冰期、大姑—廬山間冰期)形成中台地風化殼,同時沿海及內陸某些地區形成Ⅳ級沖洪積階地,香港發現的中更新世沖洪積沉積層,大致形成於這一時期。以後至晚更新世早期(廬山冰期、廬山-早大理間冰期)低海平面和地殼的持續抬升,出現合流風化期,形成了低台地(一、二級台地)風化殼。形成中、低台地的風化岩相特徵為厚層紅壤型風化殼網紋狀殘積堆積。

晚更新世中早期(距今40000~32000a),經歷廬山—早大理間冰期之後,海平面略有所回升,但仍屬間歇性,此時海濱地帶開始出現由砂、黏土、泥炭的海灣潟湖相沉積,濱岸地帶由粗砂、砂礫、礫石組成的河流沖積相十分發育,呈不整合覆蓋在下伏基岩風化殼之上;內陸地區具有明顯二元結構的河流Ⅱ級階地沉積相亦已形成。這時沿岸丘陵植被優勢種為栲、櫟、松及陸均松、蘇鐵、羅漢松等熱帶、暖溫帶等針葉樹,伴生的熱帶植物還有棕櫚科、山欖科、杜英屬、桑科等。出現少量紅樹花粉,沼澤周圍有草本紅樹植物——鹵蕨生長,說明當時受到海水的影響,具有河、海交互作用的特徵。氣候炎熱、潮濕,推斷年平均溫度約為18~21℃。晚更新世中晚期(距今32000~22000a),海進有所擴大,進一步演變成海積-沖積過渡為濱海相沉積,與下伏地層為連續沉積。含海生微體生物有孔蟲——茸刺希望蟲,這類生物一般生存在潮間帶小於3.6m深度,或在河口、潟湖地帶,基本屬河口-濱海相種。這時(約距今30360a)濱岸山地以常綠櫟類、栲、杜英、水龍骨科、桫欏科為主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海濱地帶紅樹植物比前期增多,如秋茄、紅樹、木欖、桐花樹等,還有少量海桑,鹵蕨含量很高,反映了暖熱濕潤的南亞熱帶海濱環境,可能為紅樹林潮上帶。到了晚更新世晚期(距今22000~12000a)迎來了晚大理冰期,海平面又開始下降,河流作用加強,海濱底部的粗砂與粉砂質黏土互層,反映了河流相的堆積,與下伏地層為連續沉積。此時雨水充沛,雨季多暴雨,內陸的河谷地帶容易形成Ⅱ級沖積和洪積階地沉積。此時的氣候基本由暖熱轉涼爽。地殼的抬升,造成晚更新世末的禮樂風化期,該區出現的雜色花斑狀黏土,正是代表了晚大理冰期低海面紅土風化作用的產物。

進入早全新世(12000~7500a),海平面回升,西部海濱出現呈透鏡狀淤泥質砂、礫砂、圓礫等海灘相沉積,不整合覆蓋在下伏晚更新世沉積層之上。濱岸山地植被以栲、櫟、松占優勢、混生有蕈樹、金縷梅科、大戟科、芸香科、五加科、山龍眼科、山欖科等,此外有少量落葉樹樺、榿木及鵝耳櫪;海濱則出現了海灘植物紅樹和豬籠草等。這些植被的植物已與現代種類相當接近,標志著已進入全新世時期。此時濱岸河谷地帶河流沖積相沉積中,含淡水種及半鹹水種藻類,也表明河流作用的加強,並反映了海平面已開始回升。此時的雨水仍較充沛,內陸的河谷地帶,Ⅱ級沖積和洪積階地沉積仍十分發育。氣候暖熱潮濕,推斷年平均溫度約為19~22℃。

中全新世早期(距今7500~5000a),海平面繼續上升,西部沿海地區形成了含貝殼腐木淤泥、粉砂淤泥的河口-濱海相沉積,有孔蟲為畢克卷輪蟲、粗糙希望蟲、光輝麵包蟲和半缺五玦蟲等,與其下伏地層為連續沉積。濱岸地帶河流的下游,形成了粉細砂、腐木粉細砂沖積相沉積,含鹹水種和半鹹水種藻類,反映當時為受海水影響很強的環境。內陸地帶因受雨期的影響,河谷附近常形成Ⅰ級沖積和洪積階地相沉積。距今約7080a,西部海岸山地平原灘地以常綠櫟類、栲、紅樹植物、桫欏、水龍骨科和鳳尾蕨為主。海濱紅樹林植物繁茂,有桐花樹、秋茄、木欖、紅樹、紅海欖、海蓮及海漆等,並有少量海桑,反映氣候熱而潮濕,但後期氣溫比前期低一些。大約距今6000a前,是該期海進的昌盛時期,濱岸沉積可能達到最大范圍,當時深圳地區東部的一些海灣沉積了較寬闊的海灘砂堤,塑造了大鵬灣、大亞灣基岩——海灣砂礫海岸,海灣旁側常有淡水溪流入海,加上較適宜的氣候環境,為該區最早的人類活動提供了有利的場所。從咸頭嶺遺址僅發現結構簡單的房基和零散柱洞、紅燒土堆積、灰坑等來看,先民們的生活形式基本屬於原始、分散、季節性流動和以漁獵為生的濱海聚居。從此時劃分為Ⅰ期文化的特徵來看,僅見於工期出土的彩陶,彩繪圖案既有別於中原仰韶文化的彩陶,與閩、台彩陶也有差異。夾砂陶出土最多,其特點是陶胎厚薄不均,多夾粗砂,陶胎較厚重,火候低,易碎,常見夾心現象,紋飾以細繩紋和篦劃紋為主,尤其是罐、釜類的肩部呈復線弧形篦劃紋;石器出土較少,有打制刮削器和用河卵石製作成亞腰形的網墜,均表現出一定的原始性,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全新世晚期(距今5000~2500a),沿海地區繼早期連續沉積了淤泥質細砂、粉砂、含貝殼砂質淤泥的河流-濱海相沉積,含畢克卷輪蟲、嗜溫卷輪蟲、半缺五玦蟲等微體生物。第一階段(距今約5000a)海岸山地以生長常綠櫟類、栲、紅樹植物、松、水龍骨科、鳳尾蕨為主;海濱紅樹林數量比中全新世早期略減少,針葉樹——松的增多,也說明當時氣溫比早期低一些,濕度也小一點,氣候偏涼干;第二階段海岸山地以生長常綠櫟類、栲、杜英、禾本科、莎草科、水龍骨科、桫欏等為主,濱海紅樹植物比第一階段有所增多,有桐花樹、紅海欖、木欖、秋茄、海蓮、海漆等,氣候熱而潮濕。可以看出,兩個階段呈現:偏涼、稍干、紅樹林少-熱、潮濕、紅樹增多的氣候環境更替。與該期第一階段氣候環境相對應,沿岸河谷地帶形成了含礫混合砂的沖洪積相(河流Ⅰ級階地)沉積,含半鹹水種與淡水種藻類,鹹水種甚少,海水作用減弱,這也是海濱紅樹林比前減少的原因。大約距今5000a,該區的人類活動又近了一步,暫稱之為Ⅱ期文化。由Ⅰ期文化以東部海岸為活動中心,逐步向西部海岸(甚至包括現今的內伶仃島)方向發展,聚居場地由開始的海濱砂丘漸向縱深的山岡地帶開發,於是有了原始農業的產生。該時期的陶器製作,已有了慢輪加工,器型規整,燒成溫度可達800℃以上。砂丘遺址出土夾砂陶的比例較大,山岡遺址出土較少,可能與受當時雨水沖刷嚴重,夾砂不易保存有關。夾砂的陶器多為炊具、器座和爐算,陶色以黑色為主,灰砂陶的紋飾以繩紋為多,其次是籃紋、曲折紋、貝印紋及少量雲雷紋、編織紋等。雙肩石器較普遍,磨製石器占絕對多數,打制和天然石料工具甚少。大部分石器製作良好,刃部鋒利。此外還有箭鏃和製作難度較大的裝飾品,如環、耳墜等。Ⅱ期文化從幾何印紋陶出現至發展到較盛行階段,延續時間較長,上承Ⅰ期文化,下接青銅器時代,大致延續至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周時期。從Ⅱ期文化逐漸過渡到所謂Ⅲ期文化,據已發現的遺址分析,除了先民原有的濱海聚居地之外,還遍及西部地區的西鄉河的中上游、大沙河的西側、觀瀾河東測、鳳凰岩、筍崗山、高桶嶺山等河谷平原或山岡,這可能與當時擴大農業活動或和戰事需要有關。Ⅲ期文化的最大特點是陶器製作工藝大大提高,已使用快輪加工,陶器質量較高,燒成溫度可達1200℃;以夔紋為主題的兩種花紋以上組合的陶器紋飾普遍存在;陶器紋飾仿中原商周青銅器上的蟠螭紋、勾連雷紋;拍印幾何紋清晰整齊;器形碩大。在罐、豆等器物上出現琉璃狀黃綠釉,可稱為廣東的原始瓷;此期夔紋陶類型往往伴有青銅器出土。已進入青銅器時代,其年代當在春秋時期。

到了晚全新世(下限距今2500a)時期,西部濱海包括河流下游入海的廣闊地區,形成了下部含少量貝殼碎片、炭泥質物或含泥粉砂礫;上部以砂質黏土為主或夾淤泥質砂的海-河交互相沉積,以假整合上覆於下伏沉積層。西北部海岸現今沙井至南頭一帶,大致在距今2500~1500a之間,相當於晉代時期,才由海逐漸淤積成陸地。植被的生長和氣候環境有過多次更替。第一階段(距今2500a)海岸生長以常綠闊葉林-草地植被繁盛,海濱紅樹植物比前期減少,海水作用減弱,松及鳳尾蕨的增多反映氣候暖熱稍干;第二階段濱岸有紅樹林生長,但由於海水迅速退出,使平原地區生長的蕨類及草本群落茂盛,氣候暖熱稍干;第三階段濱岸山地、平原沼澤生長以常綠櫟類、落葉櫟類、紅樹植物、禾本科、莎草科、水龍骨科和桫欏為主的常綠闊葉林-草地。紅樹植物比前階段又有所減少,反映氣候暖熱而潮濕。第四階段〔距今(957±100)a〕常綠闊葉成分減少,人類活動逐漸加強,農田的開墾和草地面積的擴大,使植被逐漸過渡為常綠闊葉林-草地植被和常綠闊葉、針葉混交林-次生性草地植被,濱海紅樹林的數量和面積進一步減少,氣候暖熱而稍干。距今2250a逐漸進入到所謂Ⅳ期文化,其主要特點是出現瓮、簋、盒、盅、圓錐足釜形鼎等新的器種。在紋飾方面,除盛行米字紋外,器肩上下劃復線弦紋、中間夾復線連續水波紋。這一時期最大的特徵是青銅器和鐵器、夔紋陶與米字紋陶共存,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青銅器時代的末期和鐵器時代的初期,相對年代當在戰國時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