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府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2 00:54:32
㈠ 遼中京遺址的大明塔結構
皇城呈正方形,每邊長一千米,居於內城中北部,以內城北牆為皇城北牆。中京回城自興建答到失於金,歷經150年,一直是遼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後,於公元1122年攻佔中京。金時改遼中京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為北京總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為武平路。明初在此設大寧衛。明太祖死後,因諸王紛亂,此城遭戰火遂成廢墟。遼中京城內地面建築已盪然無存,惟塔獨立。
大明塔位於遼中京城遺址內,塔築於高約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層磚砌密檐式,高74米。高80.22米,塔基底徑48.6米,塔體直徑34米,在現存遼塔中雄居魁首。據元一統志載可能建於遼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兩行蒙文,內容是:「大清咸豐甲寅年敬修」,為清代補修所寫。塔座為須彌座,上部砌出仰蓮瓣,經改造修建,成為每邊寬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層每面嵌鑲浮雕造像,正中鑲成起券佛龕,龕內蓮座上趺坐佛像,姿勢各不相同,佛像兩側為菩薩、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華蓋,兩側上方各有飛天一對。浮雕刀法簡練,線條流暢,形象庄嚴,是遼代雕塑藝術中的佳作。每面的轉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銘及佛名。此塔始建於遼代中期。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