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愛國的遺址

愛國的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2 02:04:46

① 探尋抗日遺跡,弘揚愛國精神作文

這次公布的百抄個示範基地,內襲容比較集中在反映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方面它們中有反映建黨初期重要人物的李大釗烈士陵園,馬駿紀念館。有反映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重大事件的「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秋收起義紀念地,白色起義紀念館。有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戰役的平律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園,有反映開國元勛歷史偉績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彭德懷紀念館,葉劍英元帥紀念館……

這一樁樁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一個個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處處影響深遠的紀念場所,在中華兒女心中樹起了一座座不可磨滅的精神豐碑。

這次公布的百個示範基地,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記載了我們黨80年以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反映了革命前輩和革命先烈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的崇高精神,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心為國為民的偉大形象。

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和熱愛中國共產黨結合起來並文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和熱愛中國共產黨唱響和幹部群眾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共產黨的共同理想,進一步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從而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② 圓明園遺址公園現為著名愛國育基地,某小學老師領學生來到這參觀,你是解說員會用什麼名言激發少年情懷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人類的許許多多往事,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煙消雲散。可是,有些卻銘刻在人們的心靈深處,世世代代難以忘卻。圓明園,是每一個中國人難以泯滅的情懷。

圓明園不僅僅是個話題,它所包含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科學價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僅是屬於中國的,而且屬於全世界嚮往和平,文明,善良的人們。

(2)愛國的遺址擴展閱讀:

圓明園號稱「萬園之園」,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歷史上最豪華的一座大型皇家離宮苑囿。它位於北京西北郊,原是一處明代貴族遺園,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正式建園,先後於京郊乃至塞北,營造了10餘座大中型皇家苑囿。

尤其北京西北郊海淀一帶,連綿數十里,形成以圓明園為中心的皇家園林薈萃的壯觀局面。西郊園林的進一步輝煌由雍正及其子乾隆皇帝完成。乾隆朝進而拓展御園的范圍,先後在圓明園東部及東南部修建了長春園、綺春園,至乾隆五十五年(1770年)基本上形成了三園的格局。

圓明園佔地5200餘畝,108處景點,包括140餘所風格迥異的宮殿樓閣,100多處秀麗景觀,真可謂:世上人間諸景備,移天縮地在君懷。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可說是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

③ 河北省都有哪些紅色革命根據地

1、保定易縣狼牙山景區

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風光綺麗,漫山遍布蒼松月柏,飛瀑流泉,擁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資源。

古稱郎山,位於易縣城西西南45公里處,五勇士抗擊日寇捨身跳崖的英雄壯舉就發生在此地,被列入全國一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點」名錄。

山下建有「五勇士陳列館」,半山腰有紅瑪瑙溶洞,景觀神奇莫測,山頂有五勇士紀念塔,遊客到此,緬懷勇士,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2、邯鄲涉縣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涉縣是邊區根據地的腹心地、首府縣,地處華北抗戰前哨,為華北抗戰戰略要地。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在抗戰中艱難地創建了全國面積最大、最鞏固的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行程了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

一二九師陳列館以「我們在太行山上」為陳館主題,分為四大部分,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向廣大觀眾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斗和生活的精神風貌。

將軍嶺上安放這劉伯承、徐向前、李達、黃鎮等將帥的靈骨,在靈骨安放處鐫刻了將帥雕像和紀念碑,並建造了劉伯承元帥紀念亭。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3、西柏坡紅色革命根據地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

1948年5月中旬,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里,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建新中國的指揮中心。

4、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園,安葬著八路軍副參謀長將軍以及八路軍前方總部、129師、經濟魯豫軍區、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團職以上指揮員和著名戰斗英雄等200多位革命烈士,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保定阜平城南庄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位於阜平縣城南20公里處,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北方局、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均設在這一帶,被譽為「敵後模範抗日根據地」。

1948年4月,毛主席率領中共機關從陝北來到晉察冀的邊區阜平縣城南庄,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審時度勢,調整了南線戰略,為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里完整的保留著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機關舊址,也是毛澤東進京之前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舊址。

2005年8月,改陳擴建後的城南庄紀念館更名為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6、保定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

位於清苑縣境內,為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現仍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風貌和當年32華里的地道網,遊客可體驗磨盤地道、馬槽地道、灶台地道等,敲響村頭的大鍾。

冉庄地道戰遺址,是抗戰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創舉和典範,對發揚革命傳統,宣傳愛國主義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發揚革命傳統,宣傳愛國主義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曾有上萬家媒體對冉庄進行宣傳報道,並有十餘部影視片在此拍攝。如《地道戰》、《烈火金剛》、《敵後武工隊》、《平原游擊戰》、《劉關張傳奇》等。

④ 冀中地道戰 發生在什麼時期

冀中地道戰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盪」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偽軍進行斗爭。民兵把單口隱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隱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斗,多數地道又遭到破壞。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

(4)愛國的遺址擴展閱讀

冉庄地道戰遺址

冀中冉庄地道戰展廳於1991年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門匾,展廳內珍藏著大批革命文物,利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再現了當年情景。

冉庄地道戰遺址保護區30萬平方米,現仍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環境風貌,完整保留著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鍋台、石頭堡、面櫃等各種作戰工事,並對冉庄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裝委員會等進行了復原陳列。地下完整保留著當年作戰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籠、陷阱、地下兵工廠等地下作戰設施。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由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館名,楊成武、呂正操、張愛萍、魏巍等老一輩革命家、著名作家等親臨遺址參觀並題字留念。

⑤ 保護抗戰遺址有什麼重要意義

保護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重要意義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歷史的載體,承擔著喚起民族記憶、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搶救、修復、保護、研究、利用有價值的抗戰遺址,既是給後人留下豐富生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加強與國際開展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需要。
(一)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精神的載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有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樞紐。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御外侮,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不僅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重要歷史,承載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更體現了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以其直觀的物質形態,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歷史。無論是盧溝橋上的彈痕,還是松山戰役布滿彈片的古樹都是中華民族14年抗戰歷史的生動反映。通過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參觀及憑吊,不僅使廣大人民群眾一次重溫抗戰歷史的過程,更是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喝革命傳統教育的最佳教科書。
(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武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期,日本當權者喝右翼勢力否認侵華戰爭罪行的聲音甚囂塵上,這種否認歷史史實、美化侵略罪行的行為不僅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粗暴踐踏,更是對二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公然挑釁。盧溝橋石獅身上的斑駁彈痕、「萬人坑」中屈死同胞的遺骸、七三一舊址的試驗場所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正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加強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喝利用,不僅是對抗戰歷史及抗戰英烈的紀念與緬懷,更是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獲得警示與啟迪,從而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喝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⑥ 江陰市愛國抗戰遺址有哪些

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位於江陰市人民中路60號,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為中西合璧版的權2層樓房。民國初年由江陰實業家、愛國民主人士吳汀鷺先生所建,整座建築坐北朝南,集木雕、灰雕、磚雕、石雕與一體,有照壁、花園和前、中、後房屋三進四側。
抗日戰爭時期,此宅曾被侵華日軍強占為駐澄警備司令部。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軍隊接收,1947年被作為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部。1949年4月22日,江陰縣城解放後,要塞司令部由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接管。4月28日,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首屆黨委擴大會議在此召開,成為海軍司令部所在地。5月中旬,人民解放軍江陰要塞司令部在此正式成立,劉世湘任司令員,唐君照任政委。此後,這里相繼駐扎過陸軍、海軍部隊。
1992年9月被列為江陰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解放軍某部正式將其移交給江陰市人民政府。經過精心修繕保護,舊址成為融名人故居、優秀建築、黨史遺址於一體的人文景觀。2009年2月被命名為江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