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遺址雷鋒塔
① 雷峰塔遺址位於哪個地方
杭州雷峰塔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初名西關磚塔。
事實上,雷峰塔是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弘俶為奉藏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的佛塔,它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初名西關磚塔。又傳說塔之構建與錢王慶賀其妃生子有關,故又名黃妃塔、王妃塔。初建時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由宋李嵩《西湖圖》中觀之,雷峰塔其時確為南山一景。
元時雷峰塔之景已聲名遠播。元人尹廷高有《雷峰夕照》詩雲:"煙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圖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尺,孤峰猶帶夕陽紅。"
雷峰塔遺址和地宮的發掘,使今人對於五代時典型的平面八邊形樓閣式套筒塔的形制及構建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② 雷峰塔遺址的修繕現狀
事實上,雷峰塔是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弘俶為奉藏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的佛塔,它位於西內湖南岸夕照山上容,初名西關磚塔。又傳說塔之構建與錢王慶賀其妃生子有關,故又名黃妃塔、王妃塔。初建時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由宋李嵩《西湖圖》中觀之,雷峰塔其時確為南山一景。
因殘塔年久失修,加之鄉民迷信塔磚可辟邪宜男,盜挖者日眾,塔不堪重負,於民國13年(1924年)9月25日下午,轟然倒塌。從塔址撿拾的塔磚看,雷峰塔磚系專門燒制,部分塔磚上還刻有捐助建塔者姓氏,另一面為佛像。另有一些塔磚,側面有圓孔,一端封閉,一端塞以木塊,中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卷。經卷均以長4寸、寬2寸白棉紙木板精印,為我國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貴實物。
③ 雷峰塔遺址的申遺成功
2000-2002年,為保護雷峰塔遺址建造了保護設施「新塔」。該塔滿足了雷峰塔遺址遺跡的完內整保存要容求,使其再次恢復了祈求美好愛情的象徵地位;同時,按照唐代建築尺寸和歷史圖片進行輪廓設計的新塔,保持了塔身的歷史形象,再現了西湖景觀的歷史特徵。因此,新塔兼顧了遺址保護和「雷峰夕照」景觀特徵保護需求,延續了西湖景觀的空間輪廓歷史特徵以及雷峰塔的文化象徵意義。
④ 保護雷峰塔遺址作文
今年的春節,我們全家是在奶奶家過的。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內,爸爸看別人家放焰火了,容便對我們說: 「 我們也放焰火吧! 」 我和弟弟高興得又蹦又跳,嘴裡連聲說: 「 好!好! 」
對了,焰火還沒報上名呢!我們買了 「 小燕子 」 、 「 喜洋洋 」 、 「 大團圓 」....... 十幾種焰火。呀!大人們已經把焰火抱出來了。弟弟見了大聲說: 「 放焰火嘍,放焰火嘍。 」 鄰居的大人、孩子們都來看焰火。
首先放的是 「 小燕子 」 。因為爸爸沒有經驗,所以第一個是在地上放的。結果, 「 小燕子 」 沒有飛起來。我大聲對爸爸說: 「 爸爸,把 『 小燕子 』 點著了,扔到半空去。」爸爸拿了第二個 「 小燕子 」 ,把它的引線點著,扔到了半空。 「 小燕子 」 便圍著我們直轉。 「 小燕子 」 向我這兒飛來時,嚇得我連忙躲開。
⑤ 雷峰塔遺址的歷史記載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內的特異功能容,因而屢屢遭到盜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於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這座著名古塔。
⑥ 雷峰塔遺址被扔成錢山
2017年7月18日,杭州,剛被清理過的遺址內很快就又堆起了硬幣和紙幣。近年來,由於遊客扔硬幣祈福的現象屢禁不止,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已被硬幣覆蓋成「錢山」,每月都需管理部門的清理才能維持原貌。
現場的景區保安皺著眉頭看看,似乎想上前阻止,卻又把臉別了過去。沒法管。不過他表示,景區會定期清理。「上千年的東西,這么每天扔錢,我想想應該也不好的。」
這個遺址分一二層,在二層可以俯視整個遺址,在那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頭錢不少。
在遺址上,一塊寫著「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安靜地立在那裡,邊上有不少硬幣。而就在玻璃幕牆上,貼著很醒目的「保護遺址 請勿拋物」警示標語,一眼就能看到,但似乎沒啥作用。同時,在玻璃幕牆上方,則有顯示屏滾動播放著當年挖掘保護雷峰塔地宮的紀錄片,不過沒人看,大家都忙著扔錢。
提醒大家出門旅遊盡量文明旅遊。
⑦ 西湖、雷峰塔、龍門古鎮 、錢王陵、靈隱寺、岳王廟、碑林、石長城、吳越國王陵、六和塔 、臨安城遺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看著都覺得好笑。其實吧,最主要的是,你單純羅列了一系列的名詞就堆在一起。這樣是很不好的。
龍門古鎮,碑林、石長城、吳越國王陵。這些地方 你單獨花一天時間去吧。
我簡單回答杭州相關的。臨安城遺址~~~昂,從上面的一些地名以及這個 可以看出,樓主是個文化人兒呀。尋古覓蹤的小路線喲。結果一定讓你失望,因為雖然都是杭州的,但是有的是周邊的。也只有自駕游自己去尋覓啦。
住哪裡???西湖、雷峰塔、錢王陵、靈隱寺、岳王廟、六和塔 、臨安城遺址。
先了解下基本情況吧。西湖很大,雷鋒在南岸,錢王祠在西湖西岸偏南,靈隱隱於西湖西岸龍井山脈一帶,岳廟位於西湖北岸北山街偏西一帶,六合位於錢塘江畔(西湖南一段距離),臨安城 O(∩_∩)O哈哈~這個皇宮有點大呀。不如就讓你住這里好了,與西湖毗鄰,錢王祠就在附近,去雷鋒方便,雷鋒走完,繼續去六合。一直南下便是。六合走完,然後去靈隱,靈隱寺出來,去岳王廟。岳廟走完,在白堤走走,一路可以從 西冷橋頭 走西泠印社 經過樓外樓 博物館等等走到斷橋~~~~然後晚上在 西湖看看音樂噴泉····繼續回到住所。完美的路線安排~~~而且一路都有公交車。算是順時針走了一圈西湖呀 ·····(其實六和塔放棄掉 可能在路上的時間就浪費的少點,整個行程走下來 比較OK。一點建議。)
三個建議地點:住 河坊街或者南宋御街。(開心的是:親,你住在臨安城裡面,沒錯,穿越千年這是曾事大宋王宮外最繁華的一條市井街道。南宋御街正是王宮出來的街道。開心吧!!! 痛點是:你看到的是現在代化建築,所謂的遺址~~~千百年過去了,我都不想說什麼,宋忘之後無~~~可以了解下歷史,後來的朝代已經把遺址毀掉了。宋之後是 元···漫長的沉痛的歷史呀) 有點 在市區 很方便(你還是住這里好了)
第二個住宿點:龍井山脈一帶 靈隱附近~~~~離靈隱近嘛。離西湖龍井茶也近呀(開心的是:呀哈哈哈哈,環境優雅,回歸自然。 缺點是:嗚嗚嗚,自然界的蚊子真多,遠離市區,夜生活不豐富呀。而且晚上公交停的早)
第三個住宿點:北山街一帶。(開心的是:離岳王廟近,去靈隱還是去市區的距離差不多。自由選擇,而且北山街一帶的西湖美景那是相當不錯啦。我要不告訴你 麴院風荷在那邊你應該不會知道吧?我要不告訴你 印象西湖就是在那邊的 小岳湖表演,你這個可以知道)好啦。。。。
純手工打了這么多字。大概也就是這些了吧。建議住第一個推薦的地方。望採納~~~
另外,既然是自助游,網上搜索下把很多地方的攻略准備好。至少點與點的距離~~對吧。好啦我是杭州好雷鋒。哈哈哈,有什麼不懂得繼續咨詢吧。有空我會回答的
⑧ 杭州雷峰塔遺址的歷史背景
西湖舊有「雷峰夕照」一景,為西湖十景之一。這里的雷峰就是指雷峰塔。
在民間雷峰塔聲名遐邇,幾近婦孺皆知,這是因為它與民間著名的傳說白蛇傳有關。傳說中,白蛇娘娘被法海和尚鎮於雷峰塔下,一俟「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蛇才能出來。
事實上,雷峰塔是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弘俶為奉藏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的佛塔,它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初名西關磚塔。又傳說塔之構建與錢王慶賀其妃生子有關,故又名黃妃塔、王妃塔。初建時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由宋李嵩《西湖圖》中觀之,雷峰塔其時確為南山一景。
元時雷峰塔之景已聲名遠播。元人尹廷高有《雷峰夕照》詩雲:「煙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圖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尺,孤峰猶帶夕陽紅。」
明嘉靖間(1522—1566年),倭寇犯杭,疑塔中有伏兵,遂縱火焚塔。劫後塔僅剩赭色磚塔身,頹然蒼老,別具風情。時湖上雙塔南北對峙,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說。
因殘塔年久失修,加之鄉民迷信塔磚可辟邪宜男,盜挖者日眾,塔不堪重負,於民國13年(1924年)9月25日下午,轟然倒塌。從塔址撿拾的塔磚看,雷峰塔磚系專門燒制,部分塔磚上還刻有捐助建塔者姓氏,另一面為佛像。另有一些塔磚,側面有圓孔,一端封閉,一端塞以木塊,中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卷。經卷均以長4寸、寬2寸白棉紙木板精印,為我國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貴實物。
此後近80年,遺址僅剩殘垣斷瓦,逐漸荒寂。2000年3月,為配合雷峰塔重建,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發掘。清理後的雷峰塔遺址顯露出底層局部的殘垣斷壁和塔基,可以清楚地看到塔山、廊道、倚柱、磚刻文字以及完整的塔基平面布局。
塔心正中部下方2.6米處有地宮,地宮口用一方形石板密封,上有巨石鎮壓。地宮為長寬各半米、深約一米的磚砌小室,其中出土了鎏金蓮座青銅蟋龍佛像、銅鏡、玉供養人等精美文物。在地宮正中的鐵函中珍藏著供奉佛螺髫發的鎏金銀舍利塔。
雷峰塔遺址和地宮的發掘,使今人對於五代時典型的平面八邊形樓閣式套筒塔的形制及構建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⑨ 杭州雷峰塔遺址被硬幣覆蓋 時評作文
近日,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宮遺址被觀光遊客「拋幣祈福」堆成「錢山」再度登上熱議話題榜。據悉,盡管杭州雷峰塔地宮遺址的玻璃牆外赫然寫著「保護遺址,請勿拋物」8個大字,但是仍有不少參觀遊客往遺址內扔錢,除硬幣外,散落在地的還有花花綠綠的紙幣。「遊客來討吉利,你也不好強制阻攔。所以我們只能貼上警示牌,希望遊客能自覺一點。」針對這種現象,杭州雷峰塔景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哭笑不得。
除了雷峰塔,我國其實還有不少的名勝古跡、自然景區也成了遊客投幣許願之地。比如華清池、西湖、江南園林的水塘、馬王堆的墓坑,還有新聞報道連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水池和濟南的大明湖景區,也吸引了許多遊客紛紛投幣。如果說燒香拜佛還是一種祈福,在有相關傳說的地方扔錢幣許願也算是一種文化,那麼一些遊客不明就裡見景區就扔錢的做法則可稱之為愚昧。
很多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具有非常強烈的「討吉利」的慾望,從最初的某個具有相關傳說的旅遊景區,慢慢擴展到另外一些景區,人們為了求好運,通常願意展開聯想,「寧可信其有」,更何況扔的錢本來也不多,這種惠而不費的做法很容易被人接受。同時,很多導游在為遊客講解時,為了增加景區的神秘感,也習慣把很多有的沒的真的假的說法融進景區的歷史介紹當中,使遊客認為景區具有祈福的功能。還有一些人則純粹是跟風、效仿,看到水池裡有硬幣,遺址旁有零錢,自己也往裡面扔。
每一個人文景點和自然景點,都有其無法被取代和更改的景觀和文化特徵。例如,羅馬的許願池本身就具有「投幣許願」的傳說和文化色彩,於是才有了後人投幣許願的行為,與景點自身的文化內涵相得益彰,而其他景點卻不見得有這樣的文化背景,一旦被牽強地賦予了「許願功能」,那麼景觀本身的功能、觀感和文化便首先遭到了破壞。雷峰塔本來是一座佛塔,而後多次在歷史沿革中被損毀,有關它的故事幾經傳承,其知名度的提升也賴於更多的歷史傳說和與西湖景色相得益彰的自然風光。如今遊客們前去游覽,其目的已經不再同於游覽一般的佛院寺廟,不得不說,對其觀賞和游覽價值而言,滿地的錢幣的確有礙觀瞻,或者說大煞風景。
當然,扔錢畢竟不同於扔垃圾,我們不能將扔錢許願等同於其他的不文明行為,有人說,「那是錢,工作人員可能還樂得『撈錢』呢」、「打掃出來的錢,不是可以用來景區維護嗎,何樂而不為?」從實用的角度看,遊客投進去的錢幣的確有這種功效,但這始終無法改變景區的文化價值和觀感被破壞的事實,也無法掩蓋相當一部分遊客的愚昧觀念。如果景區工作人員為了貪圖這點小利,只看到景區的經濟收益,完全可以鼓勵更多的人扔錢,或者扔的錢面值越大越好,但景區發展不只依賴經濟收入一項,如果景區的功能變了味,文化變了味,那麼這種傷害是難以彌補的。
如果真的想許願,不如改去有這種功能的寺廟,燒香拜佛時只要注意安全,且懂得不能完全依賴「神靈」、努力才是硬道理,那麼也不算是封建迷信。錢幣雖不是垃圾,卻同樣會對景區的文化、環境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