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上林湖越窯遺址好玩嗎

上林湖越窯遺址好玩嗎

發布時間: 2021-01-12 12:04:50

1. 寧波市區到慈溪上林湖越窯青瓷博物館怎麼走

  • 全程約3小時40分鍾/67.07公里

  • 地鐵1號線 → 地鐵3號線 → 378路 → 慈溪206路/游1 → 游5路 → 慈溪226路

  • 寧波專市區

  • 670米

  • 步行至福慶屬北路站

  • 福慶北路站

  • 4站

  • (B口進) 乘坐地鐵1號線, 在櫻花公園站下車

  • 櫻花公園站

  • 152米

  • 步行至櫻花公園站

  • 櫻花公園站

  • 4站

  • 乘坐地鐵3號線, 在大通橋站下車 (A口出)

  • 大通橋站

  • 554米

  • 步行至紅梅新村站

  • 紅梅新村站

  • 15站

  • 乘坐378路, 在龍山公交中心站下車

  • 龍山公交中心站

  • 43米

  • 步行至龍山公交中心站

  • 龍山公交中心站

  • 9站

  • 乘坐慈溪206路/游1, 在方家河頭村站下車

  • 方家河頭村站

  • 19米

  • 步行至方家河頭站

  • 方家河頭站

  • 1站

  • 乘坐游5路, 在鳴鶴車站下車

  • 鳴鶴車站

  • 96米

  • 步行至鳴鶴車站

  • 鳴鶴車站

  • 11站

  • 乘坐慈溪226路, 在栲栳山站下車

  • 栲栳山站

  • 184米

  • 步行至慈溪上林湖越窯青瓷博物館

  • 慈溪上林湖越窯青瓷博物館

2.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介紹

上林湖越窯遺址位於在今浙江慈溪縣慈溪市鳴鶴鎮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帶(原屬餘姚縣),為內越窯青瓷主要容產區之一。因古代地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到南宋時停燒。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寧波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1:東錢湖旅遊風景區:市區汽車東站901路公交。全天免費開放(景區內景點另外收費)。
湖心景區門票價格:30元/人;交通:901路(湖心景區方向)直達終點站下福泉山景區:40元/會員價35元(含景區內交通巴士費用)來回車票價格:15元/人。岳鄂王廟門票價格:10元/位,可乘901路(湖心景區方向)、906路至岳王廟站點下即可。沙孟海書學院(周堯昆蟲博物館)陶公島風景區,門票價格:8元/位,乘901路(湖心景區方向)至國七寺下即可。

4. 想知道: 寧波市 從白沙到上林湖越窯遺址怎麼坐公交

先從寧波汽車北站(車站路100號)做車到慈溪,然後乘坐慈溪10路(8站)到慈溪職高站, 換乘慈溪212路(11站)到上林湖(慈溪匡堰)站,步行約600米即是。

5. 上林湖越窯青瓷有怎樣的對外銷售

浙江慈溪是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

6. 寧波慈溪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慈溪的旅遊景點主抄要有:
1、杜白襲二湖;
2、上林湖越窯遺址;
3、五磊寺;
4、栲栳山;
5、虞氏舊宅;
6、達蓬山;
7、鳴鶴古鎮;
8、衛山鎮峰塔;
9、衛山烽火台;
10、峙山公園;
11、徐福廟遺址;
12、金仙禪寺;
13、伏龍寺與蓮花池。

7.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相關歷史

東漢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簡朴。東漢常見器物罍、罐、壺、洗、缽、碗等,釉呈青灰、青綠或褐色。後一段主產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因裝燒採用疊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業繁榮。徐寅《貢余秘色茶盞》詩: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贊頌貢窯青瓷。
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開辟了從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達高麗(朝鮮),東至日本。南經廣州,通向兩條路線,一是向東南,通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國;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達泰國、緬甸,經孟加拉灣,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現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國古港口、古越堡遺址,均發現有上林湖所產青瓷遺物。1942年考古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嘆稱:古名窯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見,只空存此一名詞,令後人羨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林湖是中國越窯青瓷發祥地和著名產地之一,位於慈溪滸山街道東南10公里處。
上林湖一帶燒制青瓷的歷史悠久,可溯東漢晚期,經兩晉、隋唐直至北宋,有千餘年之久,從未間斷。
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唐宋以來,通過明州(寧波)港,遠銷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國,都有越窯上林湖生產的青瓷遺物出土,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盪漾,湖的四周山勢峻峭、果木豐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傳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極其幽靜,小徑蜿蜒,溪流淙淙,鳥聲啁啾,宛轉從容。豐水時節,瀑布飛瀉,猶如白練騰舞。
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楊梅沉甸甸地壓枝頭,滿山紅艷艷,誘得遊人垂涎欲滴。
瀲灧的湖光山色與飛禽走獸相映成趣、諧為佳景時,曾使無數遊客融入其中,成為畫中之人。

8.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窯址簡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
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灣、鰲裙山、茭白灣、黃鱔山、燕子坤、荷花心、狗頭頸山、大埠頭、陳子山、吳家溪、周家嶴等,窯場密布。燒制始於東漢,盛於唐、五代,延至宋。
餘姚上林湖越窯址東漢至宋代瓷窯址 。 在今浙江慈溪縣上林湖一帶。古代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共發現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在中國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窯激增,制瓷工藝顯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裝飾、窯具和燒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進和提高。唐代晚期,創制和使用了匣缽,坯件裝在匣缽內燒成,不再相互疊壓和受煙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潔,色澤一致。瓷器胎質細膩,並且把各種生活用瓷做成花、葉、瓜果的形式,出現了敞口碗、蓮花碗、海棠式碗、荷葉形碗、盤,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穎活潑,輕盈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淡稚,達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紋飾除劃紋、印花外,還在嬰、缽、香爐等大件瓷器上,採用釉下彩繪工藝,繪以褐色的雲紋和蓮瓣紋等,使器物更加莊重華麗,同時在一部
分宮廷用瓷和貢瓷中鑲嵌金邊、銀邊和銅邊,即「金扣「、「銀扣」和「金棱」瓷器。由於制瓷工藝技術的進步,上林湖自唐代開始設立「貢窯」,專燒進貢用瓷。1980年在調查上林湖張家棣窯址時,發現1件碗底殘片,其上劃「官樣」2字,當是官窯的產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業仍處在興旺發達階段。瓷器製作精細,品種豐富,碗、盤、盞托、注子、蓋盒、罐、缽、香熏等等胎骨細薄,式樣優美,並運用刻、劃、鏤、雕和堆塑等各種裝飾方法來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劃相對飛舞的蝴蝶,首尾相隨的鸚鵡或鴛鴦,或者刻飾嬰兒圖;在碗、盤等飲食器皿中,刻劃神龍或游魚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種逐漸減少,裝飾簡朴,製作逐漸粗糙,上林湖瓷業趨向衰落。到南宋時終於停燒。

9. 關於越窯青瓷

越窯主要窯場在餘姚和上虞。發源地是曹娥江(窯地址可能是中下游吧……)在歷年考古調查中,發現了東漢至宋代的青瓷窯址350餘處,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兩岸的山坡上,章鎮區的聯江、上浦這一帶是窯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的時候章金煥(樓上的不是建議你買《瓷之源》嗎?作者就是這個章金煥)在聯江鄉的黃蛇山和窯山發現了兩處古窯址。現在公認的窯址應該是小仙壇窯址、大園坪窯址、鞍山三國龍窯、帳子山窯址群、凌湖窯址、馮浦窯山窯址、窯寺前窯址。唐代開始慈溪上林湖成為越瓷的主要產地,而上虞章鎮灣頭、前進村和上浦凌湖等地仍有一定規模。這是慈溪的一個:石馬弄窯址:在鳴鶴鎮白洋村白洋湖旁邊,離越窯的中心產地上林湖也就幾里路,南邊是杜湖。這地方瓷土好,交通也好,出的瓷能到寧波港。好像九幾年的時候忘了為什麼被破壞了(不過好像採取了措施)。寺龍口窯址初創於晚唐,停燒於南宋初年,是越窯的重要窯場之 一,也屬於上林湖窯區。
規格大小不去實地勘察沒辦法單純引用數據說明。
意義(引來的,你可以自己找,我覺得人家樓上的說的挺好): 經考證,越窯始於漢,比文獻記載始於唐要早。 早在兩晉時期,越窯就已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燒制青瓷諸窯的龍頭老大。唐代燒制的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迷人,被譽為「密色瓷」。唐人所謂「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就是對越窯青瓷的高度贊美。據《冊府元龜》、《宋會要》、《宋史》等書記載,宋立國初期10餘年間,吳越錢氏先後向宋王朝貢獻越窯青瓷17萬件。由此可知,宋初,越窯在我國瓷器史上仍佔有重要位置。北宋中期以後越窯逐漸趨於沒落。 三國時期,越窯青瓷的胎質、釉色與東漢相同。胎質細膩,呈灰白色,燒結堅硬不吸水,釉色呈青色。主要器形有碗、盞、罐、壺、盆、缽、盒、盤等實用器,另有供隨葬用的灶、井、雞籠、狗圈、碓、磨等冥器。常見的紋飾有弦紋、水波紋、斜方格網紋、聯珠紋等。西晉時胎色加深,普遍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呈青灰色,器物除三國時期常見的器物外,又新增加了扁壺、雞首壺、尊、獅形燭台。紋飾以聯珠網紋帶成為該時期的主要裝飾,另有禽獸紋帶、瓜棱形紋,但數量較少。六朝時期越窯器形變化總的趨勢是,早期矮胖端莊,東晉開始陸續向清瘦秀麗方向發展,底由圈足變成平底。 唐代越窯瓷器的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手感渾厚滋潤,正像文獻中所說的「如冰似玉」。該時期主要器形有碗、盤、壺、罌、瓶、罐、耳杯、盞托、粉盒、水盂、唾壺等10餘種。器形的主要特徵為盤口壺變成了喇叭口,碗由深腹變為淺腹,底有玉璧底和矮圈足兩種。雞頭壺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執壺。晚唐以後,碗式更加豐富,除玉璧底碗、斂口淺腹平底碗外,還有荷花碗、荷葉碗、菱形花口碗等。盤類有翻口、斜壁、平底盤,敞口、玉璧底盤,葵瓣口盤和方盤。執壺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盤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蓮花瓣形,盞托做成荷葉形。唐代越窯器的裝飾以畫花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鏤雕。畫花線條簡練,寥寥幾筆就成一朵盛開的荷花。印花多用於碗內底部或盤底,畫面為圓形,有雲龍、壽鶴、花卉等。 宋代早期的越窯器沿襲晚唐越窯器風格。過去人們多把越窯帶細線條畫花裝飾的器物視為五代時期的作品,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此類器物也出土於宋代遺址和宋初墓葬中,從而改變了過去人們對宋初越窯器的偏見。
我必須說的是:什麼叫外行??我是今年剛高考完的學生,不是玩玩意的。可我爺爺是干考古的,我從小到大跟著他熏也熏出來了。你跟我爺爺的那些徒弟一樣瞧不起人!不稀罕你的賞分!!!以後別再說「外行的走開」這樣的話!
http://news.artxun.com/qingci-882-4405599.shtml
http://www.0575bbs.com/thread-22712-1-1.html這兩個地方都行吧。

10. 慈溪有哪些名勝

杜白二湖區
如果說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風光和旅遊資源豐富而著稱,那麼杜湖、白洋湖則以其鍾毓神秀和眾多歷史文化遺跡而聞名。慈溪人對杜白二湖情有獨鍾,稱為三北大 地兩顆熠熠閃輝的明珠。
杜湖與白洋湖,其實相距僅200米之遙,杜湖在東,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姊妹湖」。如果沿著白洋湖往西而行,就會發現原來上林湖同杜白兩湖相距也不過隔了幾道山巒,真是湖光靈氣,遙相呼應。
杜湖:作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積有3700多畝,初來乍到的遊客一定不相信有這么大。如果有興去游一番,那原來的看法就會大大改觀。其實,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樣,也分里湖與外湖兩個部分,只是因為兩湖中間有條5公里長堤相隔才會產生杜湖並不大的錯覺,可是,如果放眼遠眺,依然渾然一體。沿著湖堤西行,湖的南邊是連綿的群山,北邊是十里長堤,樹木蔥蘢,山峰掩映,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陰霾密布的天氣,則一掃平常的美麗景緻,那陰陰的山風,滾滾濁浪,令人不寒而慄。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磚木結構的晚清建築;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是唐初名臣、書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國公袁韶也安葬於此,實在為杜湖添色不少。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於兩漢期間的白洋湖,與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積才1700畝,但三面環山,狹長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閨秀,那麼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農家姑娘,清秀而恬靜,令人賞心悅目,不忍離去。
白洋湖:其實白洋湖的誘人之處,主要還在於它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遺跡;湖西山麓規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埋葬著中共慈溪縣委組織部長鄭俠虎、寧紹台農協特派員沈邦祺及沈一飛等近百名烈士。與烈士陵園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愛國僑商吳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吳公小傳及自撰聯:「為愛湖山堪埋骨,不論風水只憑心」,從中可以得見先生那一顆熱愛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風亮節的情懷。
距吳錦堂墓的不遠處,便是修復一新的千年古剎--金仙寺,它創建於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幾經毀葺,風貌依然。寺院山門正對著白洋湖,門前的一對石獅子痴痴地望著歷經千年而依舊盈盈清碧的湖水。每當夕照西來,殘陽如血,四野一片寂靜,渾厚的鍾聲悠悠地傳過來,帶著千年銅銹,充塞著每一個角落。倦飛的鳥兒穿過湖面,穿過鍾聲,各歸其巢。
上林湖越窯遺址
中國瓷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中國國名的英文縮寫China一詞的原意就是瓷器,可見中國瓷文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大約在東周時期,我 國就出現了「原始青瓷」,至東漢時期完成了向青瓷的過渡,開創了人類生產瓷器的歷史。而這個舉世矚目的演進,就是在上林湖窯區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窯青瓷生產進入全盛時期,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最精美的青瓷產地,且歷經唐、五代、北宋六百餘年,長盛不衰。
陳列室中精美絕倫的青瓷器,無論從造型、紋飾、釉色、胎質、品種、數量等方面,都遙遙領先於全國各大窯系。歷代文人常常將上林湖越窯瑩碧潤澤的色彩、如冰似玉的晶瑩胎質、千姿百態的器皿造型、極富想像力的紋飾,作為入詩上畫的題材爭相吟詠。
展室牆上的地圖告訴我們,上林湖生產的青瓷器,當時不僅上貢皇室,內銷各地,還漂洋過海遠銷到亞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在日本、朝鮮、印度等地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上林湖越窯青瓷器。它們被收藏在各國博物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五磊寺
慈溪境內有不少靈山古剎,其中當推五磊寺最為著名,她位於杜湖東側,和金仙寺上下對應。一面是煙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聳挺拔的山巒,濃重的佛教文化為這里的景點罩上了一層祥和的氣氛,五磊寺有浙東第一古寺之稱。
五磊寺名勝古跡較多,寺門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從東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後又經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
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為五磊寺的香木,為後世傳人所栽。離寺不遠的山坡上,有參天古樹數株,有些樹齡難以估計,需幾人才能合抱。寺內以樟樹居多,枝葉繁茂,四季常青,與五磊寺的金黃建築交相輝映。各種經幢閣樓美不勝收,殿堂亭榭盡浮佳氣。歷代的文人墨客為五磊寺留下了數量可觀的麗章佳句,五磊寺在杜湖邊的石湫頭設有下院,專供上下山者小憩。到20世紀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師弘一法師曾在此駐足,創設「南山律學院」,後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還是因此成了寧波一帶天台宗的發源地,可見影響之深遠。
>>銬栳山
又名仙居山,它以漫山翠蓋,奇石瀑布而箸稱。銬栳山上的植被,以松、竹、桐為主,在炎熱的夏季步入這幽幽林道,只覺絲絲清涼。到了山頂,茶樹萬叢,清香陣陣襲來。
拷栳山有東西兩逢,東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拷栳溪水隨嶺迂迴流瀉,兩股源流在上方瀑布嶺匯合,沖出涯口奔騰而下,一路上跳躍著銀白色水花,遇峭壁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瀑布。西灣米篩潭瀑布最富有特色,在汛期,瀑布如煙如霧,瀑聲如雷似鼓。
沿著陡坡上去,迎面凌空跨溪的石橋叫汀步橋,溪上溜滑的那個石樑叫泥鰍。站在這石橋上極目四周,都是佳景,南面為念步石階,西面是岩山,北望西灣,一片蔥籠。
站在這崗頂上,我們再看,東峰上有仙居寺遺址,西峰上有清波院遺跡。
它們都是魏晉遺跡。這里還有莫子純讀書處和宋代摩涯石刻等。
>>虞氏舊宅
慈溪虞氏舊宅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虞氏舊宅位於慈溪市龍山鎮山下村,系虞洽卿赴上海經商發跡後在家鄉營造的私宅,通面闊59米,通進深94米,共由五進房屋組成。
前部分三進,建成於1919年,由照壁、台門、廳堂、第三進及廂房組成。正廳中原掛有「天敘堂」匾,取「敘天倫之樂」之意,後成為虞氏舊宅的代稱。後部分由主樓、後樓兩進西式建築組成,建成於1929年,是整個建築的主體和精華所在。
虞氏舊宅是近代建築中西合璧的成功範例
不同風格的建築都呈左右對稱結構,位於同一中軸線上,主體突出,過渡自然,具有很強的整體感。主樓融中國傳統建築和多種外來建築風格於一體,於高牆深院內營造了一個相當精緻和諧的環境,同時在外觀上以灰牆青瓦,盡量與周圍民居相協調,體現出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建築設計師對外來建築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虞氏舊宅的建築施工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
虞氏舊宅建築無論石作、磚雕、木雕、梁架還是混凝土,都用料講究,精工細作。特別是主樓的混凝土結構和裝飾,70多年過去了,至今很少見到開裂、酥化、脫落現象,馬賽克地面和牆面瓷磚至今完好如初,色彩鮮艷。混凝土檐口線條稜角分明,廊柱柱身、圍牆上部等處的混凝土塑成的毛莨葉、卷草紋、垂幔等裝飾工整飽滿,其精湛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虞氏舊宅的裝飾藝術獨具特色,具有很高藝術價值
虞氏舊宅隨處可見各種類型的裝飾,梁、枋、雀替、門楣、連楹、柱子、圍牆、樓梯、牆頭、地面上,觸目皆是,或富麗堂皇,或精緻秀麗,均具有相當的藝術特色。
虞氏舊宅是一座優秀的近代建築,它把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外來建築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並能和諧地矗立於中國江南鄉村的建築環境中,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