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臨汾堯廟游記

臨汾堯廟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13 17:30:50

㈠ 堯城堯廟作文急急急急

堯城在縣城東南45里處的孟封鎮堯城村。相傳,堯城是距今4000年前帝堯時的陶唐城堡。後世人內為祭祀堯的容功德,在當時堯帝居住的茅屋基地上修建了帝堯廟,作為攬勝之地。古代便為清源八景之一,謂之「陶唐古跡」。
《山西通志》卷三載:太原縣府城(即晉源)西南40里,唐堯始都於此。後因水患太甚,遷河東平陽(即臨汾)。《明統一志》又載:帝堯自逐鹿徙都於此,俗為堯城。《帝王世紀》載:堯始於唐,後徙晉陽(堯城當時屬晉陽管轄)及為天子都平陽。《尚書古文疏證》載:堯為天子,先都晉陽,後遷於平陽。

㈡ 臨汾市內堯廟廣場的「天下第一門」有什麼可以參觀的景點呢

都說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這句話想必各位小夥伴們也有所耳聞,因為在將近5000年前堯王就曾在今天我國山西臨汾境內立都,劃分九州。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地方就與堯當時立都之地有關,在今天的臨汾境內有一座號稱“天下第一門”的地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門開國盛為第二個景點,在它之後還有堯天舜日、連環九鼎、天下巨聯等等。在華門內設有電梯,遊客們也可以直接乘坐電梯到達頂層的觀光台。現在華門不僅為旅遊勝地,也為當地的一座標志性建築。大家如果來到臨汾,可以去這“天下第一門”參觀一下,體驗一下這道“開啟華夏文明”的大門。

㈢ 臨汾堯廟的景點簡介

堯廟始建於西晉,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舊址在汾河以西,,西晉元康年間遷至汾河東岸,唐高宗李治顯慶三年(658年),廟址由府城西南遷至城南現址。堯廟是一座集納豐富歷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國祖廟,俗稱三聖廟,是中國專門紀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堯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陽,劃定九州,形成中國最早的格局,平陽成為華夏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 「五鳳樓」始建於唐乾封年間(公元666年),是堯廟宮內歷盡滄桑劫難而倖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築,系明清時其的建築風格,為重檐歇山頂式,二層有邊梯可上。
「五鳳樓」亦稱「光天閣」,意為帝堯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萬民之福。人們把堯與他共同開創基業的四位大臣譽為「五鳳」,在堯廟築樓經念,遂有「五鳳樓」。此樓象徵君臣團結,天下大治。唐以後歷代築城建殿時都設「五鳳樓」,以示河清海宴,國泰民安。 「五鳳樓」下層三孔磚券門洞,直通「廣運殿」。古代祭祀帝堯時,君主從中間步入,文武大臣從旁洞通行。 堯井四周有四棵滄桑的古柏,西側這兩棵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樹中又長出一棵楸樹和槐樹。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間,柏枝叢中盛開紅色楸花,遊人無不稱奇。柏抱槐據傳是600多年前從西安慈恩寺移植而來,每逢夏初,柏樹從中槐花盛開,芳香四溢,甚為可觀。
東側這兩棵古柏,一棵叫「鳴鹿柏」,一棵叫「夜笑柏」。傳說唐代在寢宮雕塑帝堯與夫人鹿仙女的聖橡時,突然跑來一對梅花鹿在柏樹下歡蹦鳴叫,故稱此樹為「鳴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樹杈,長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時一僧人從印度移植而來,晝伏夜長,樹壽綿長,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發出沙沙之聲,頗似人的笑聲,故稱「夜笑柏」。 廣運殿楹聯是2002年堯宮大修之後,由堯都區區長宿青平所撰,著名書法家樊習一先生書寫。對聯以根祖為題,高度概括了堯對中華民族的重要貢獻,突出了堯廟的根祖本色。
上聯:「居平陽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為堯定都平陽,依託黃河、汾河流域的優越條件,協和萬邦,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民族,所以說,中華民族始於堯,堯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聯:「啟文明定中華垂譽國家先祖」,意為堯欽定歷法,創建文字,開鑿水井,結束了原始生產方式,開始實現向文明過渡的歷史轉折,並創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國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中國之稱始於堯」之說,堯被譽為國祖和文明先祖。 「廣運殿」亦稱堯殿,是帝堯召見群臣的殿堂。殿寬9間,進深5間,周設圍廊32間,內外共計77間,高達27米。廣運殿取廣以配天,運以配地之意,故曰「廣運殿」。殿前綵樓兩旁懸有「民無能名」四個大字,語出《論語。泰伯》,意思是說帝堯功德無量,人民簡直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他。堯與四位大臣的銅象是2003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儀祥慈的帝堯坐像高達5米,形象逼真朴實的四大臣聖像高達4.1米。
堯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勛,13歲被封到陶地任職,15歲被封到唐地為唐侯,因而亦稱陶唐氏。堯16歲被推為首領,在位90年,他定都平陽,劃定九州,形成中國最早的格局;欽定歷法,廣鑿水井,推進農耕,用古樸的科學推動了人類的進步;設立「華表木」「敢諫鼓」,實行禪讓,首開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眾,協和萬邦,創堯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贊堯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帝堯高壽114歲而終,至今民間將高壽者亦稱為「堯年」。
堯兩側與堯並稱為「五鳳」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堯時期掌管山嶽祭祀的官兒。後稷,是主掌農業的大臣。羲和,堯時期的天文學家和掌管歷法的官兒。皋陶,堯時期任大理之職,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執法如山,公正廉明,據說「畫地為牢」就是他民明的。 舜殿的建築風格是明清時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頂式,殿高15.5米。殿內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進行了設計雕塑。堯在位70年時訪到舜,考察三年後由舜輔政20年,禪讓於舜,而後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堯,在老年將帝位禪讓於禹。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被千古頌傳的「堯舜禪讓」。
舜姓姚,名重華,屬有虞氏,故稱虞舜。舜接替堯位後,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刑罰,廣旋仁政,使四海賓服,國泰民安,將國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樂,創建了千古頌揚的「堯天舜日」太平盛世。舜20歲時以孝聞名,30歲時堯舉用他,50歲時代行天子政事,61歲接替堯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視,逝於蒼梧境內,葬於江南九嶷山。 「中華帝堯鼓」稱之為天下第一鼓。迄今為止,天下還沒有比它大的鼓。這面鼓直徑3.11米,高1.2米,鼓的兩面均是整張牛皮而著,2000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帝堯「敢諫鼓」,廣開言路,開張聖聽,納諫除弊,開創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帶來了「堯天舜日」之盛世。置鼓於堯廟,就是要弘揚帝堯精神,傳承文明,恢弘正氣。此鼓是襄汾縣紅躍鼓廠承製。廠長衛紅躍歷經半載,尋遍全國十三個省市才覓到了這兩張牛皮,製成了這面象徵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堯殿兩側木樁,是堯設立的「誹謗木」,亦稱華表木。《辭海》記載:「華表,亦稱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樁」。堯是開啟華夏文明的賢明君主,設立誹謗木正是要博納眾諫,廣泛聽取民眾意見,以便改進朝政。為了打消大家的顧忌,達到言者無罪,暢所欲言,就特意樹起了這一誹謗木。可以說,「誹謗木」是體現堯民主政治的初評。隨著時代的推移,誹謗木演變為雕刻精細的石柱,形成蟠龍纏繞的華表,但已失去帝堯設立誹謗木的本意,成了歷代帝王皇宮的裝飾物和帝王尊嚴的標志物。
華表為堯所創,始於堯都。2001年我們在堯都廣場築建了「堯都華表」,高達21米,寓意21世紀;柱身蟠曲著中華世紀龍,蒼勁威武,頂端的沖天吼,生機勃勃,預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底座有長城圖案和黃河壺口瀑布圖案,象徵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社稷永固,為中國第一華表。 堯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觀察天象,根據日月星辰運行規律,制定了歷法,一年以366天為一周期,剩下的天數用潤月的辦法解決,這就是農歷的來歷。堯欽定歷法,有序了農業,提高了生產力,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因而在宮前堯門通道兩側刻制了象徵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節氣日歷圖,使帝堯功績得以形象展現,國祖堯廟更具文化特色。

㈣ 臨汾堯廟的景色!!!

有華表。華門,華門西面是草原牧場。。。。。等等,現在到這旅遊的人越來越少

㈤ 作文堯廟一日游400字

今年的夏天,炎熱的空氣席捲著我們的生活當中,在一城市呆
的久了,使人透不過起來。尋找涼爽的避暑勝地,成了人們的夢想

通天峽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境內,橫跨山西、河南
兩省交界處。早就聽說通天峽層巒疊嶂,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是
觀光旅遊避暑的好去處。
一個周末的上午,終於拋開繁瑣的工作,帶著家人開車前往向
往依久通天峽。從市裡從發,驅車一個半小時翻越九曲彎轉的山路
,通天峽風景區就映入眼前,威武雄壯的大門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
著景區里的景點。
走進景區峽谷,高山平湖盡收眼底,進山的道路彎曲清潔,兩
邊的高山雋秀挺拔,沿路的平湖碧波青綠。悠閑的漫步在峽谷中,
來到第一個景點——通天湖。通天湖匯集了來自峽谷里的天然泉水
,湖水清涼純凈,含有多種有益於人體的礦物質,在不同的日光下
,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色彩,如玉如碧,如夢如幻,如一塊藍天落入
山間。環繞湖水的青山劍一般直插雲天,抬頭仰望有泰山壓頂之感
,青山巍峨,碧水如帶,恰如舒展臂膀的漢子呵護沉睡的嬌娘。橫
跨湖面是兩座木製小橋,真可謂小橋湖水,別有景緻,不知是人在
畫中游,還是畫在腳下流。直叫人陶醉其間,樂而忘返。站在湖畔
,抬頭望山,低頭觀水,聆聽谷聲,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邊走邊欣賞美景,不知不覺來到了戲水廣場。戲水廣場地勢較
為寬敞平坦,水流變化較大,剛才還溪水潺潺,轉過山石就湍流成
瀑,步上台階又是另一番景緻,水面開闊水流清澈,幽靜的湖水可
以很清晰地看到水草在水中搖曳,間或會看到幾條小魚敏捷地在水
草中覓食,魚兒很小,據說長不大。水邊,水裡都生長著柳樹,水
里的柳樹紅色的根須在水中漂動,又是一道風景。面對如此美景,
讓人熱血沸騰,我們停下前進的步伐,駐足戲水合影留念,做在岸
邊,腳踏進水中,感受自然溫水足浴。直叫人陶醉其間,樂而忘返

㈥ 臨汾堯廟有什麼玩的

堯廟始建於晉代,後經唐、元、明、清歷代修建,不斷擴大。廟內前面有東西朝版房、光天閣、堯井亭權,後面有堯宮、舜宮、禹宮、萬壽宮,最後是寢宮,東西兩邊還有許多房舍、庭院。據史傳,堯廟規模最大時佔地七百八十餘畝。
景點簡介
▪ 龍鳳之脈
▪ 文物雕塑
▪ 儀門
▪ 五鳳樓

▪ 堯井台
▪ 堯宮古柏
▪ 蟠龍圖雕
▪ 廣運殿楹聯
▪ 廣運殿
▪ 寢宮
▪ 祭祖堂
▪ 虞舜殿

▪ 大禹殿
▪ 中華帝堯鍾
▪ 「堯典壁」廊
▪ 天下第一鼓
▪ 華表
▪ 千家姓紀念壁
▪ 中國地形立體圖
▪ 二十四節氣圖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㈦ 臨汾的華門和堯廟好不好玩啊

馬馬虎虎吧,不能多去,可能是因為是臨汾人,所以沒覺得有啥特殊的,不過華門內部還是可以的,堯廟的小吃不少【但不是臨汾的特色小吃,來臨汾還是吃點麵食吧,牛肉丸子面就不錯】,可以參考一下哈!

㈧ 臨汾堯廟一日游日記怎麼寫

大年初五,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蘇州的姐姐家,順便遊玩了同里古鎮。
踏著厚厚的長長的石板版路,我們進入了古鎮權。天空中雖然飄著細雨,卻更增添了我們賞「煙雨江南」的興致。
剛進門,路兩旁的畫廊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使我們立刻陶醉在其中。
古鎮里,使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退思園了。退思園,為當時的代理按察使任蘭生所建。任蘭生被彈劾後落職,於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建了此園,園名「退思」,意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其內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成為古鎮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漫步園中,樹木林林叢叢,池水清澈見底,亭台飛檐黛瓦。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如入畫中。

㈨ 臨汾華門游記作文600字

臨汾華門——天下第一門,位於臨汾堯廟,建於2002年,它是一座華夏文明的紀念碑。
華門的正面三門矗立內,象徵堯、舜、禹三帝,主門高達18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門,象徵堯帝開啟中華文明之門。所以,稱華門為「天下第一門」。
華門是由基座、主門及及門樓三部分構成。首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華門大台階,是一座寓意華夏文明之源的文化景觀。大台階兩側的石雕叫「迎客獸」,正昂首挺胸,背托美酒,歡迎大家光臨。華容門主門正前方有長達25米的瀑布牆,代表著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之水高懸而下,華夏文明由此源遠流長。主門是華門的核心部分,高大厚重,雄偉庄嚴,民族氣概令人肅靜。大紅色的門扇給人以濃濃的中國情結。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就能看出兩扇巨門呈半開狀態,寓意華夏文明之門由堯帝剛剛開啟,又是開放之門的象徵。
中國是文明古國,門文化源遠流長,因此,華門堪稱「天下第

㈩ 逛廟會的作文,臨汾堯廟的,初二作文,500字以上

天,媽媽說:「咱們今天去逛廟會吧!」我們穿戴好,就像廟會趕去。路上,我問媽媽:「廟會怎樣就成了大家過年不可缺少的內容啊?」媽媽和藹的看著我說:「廟會,又叫"廟市"或"節場",最初是一種宗教信仰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它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起來的。 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增加了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耳邊傳來了陣陣的喧鬧聲……
我看到了白雲觀的牌匾,四周彌漫著濃郁的香味(燒的香)。我們請了幾株香,買了門票就向里走去。進了門,發現有一條長龍似的隊伍一直延伸到三個石拱門的最右邊的一個,大家伸手去摸一個已經被磨得沒有了光澤的一塊石面。我走近一看,原來大家在摸一個雕刻在石頭上,巴掌大小的石猴。說是摸上一摸就身體健康,福壽康寧。看著長長的隊伍,我皺了皺眉,還是去排了隊。等啊等,腿酸疼酸疼得,耳邊得嘈雜聲越來越大。我漸漸的向前移,蹭啊蹭,擠啊擠,終於該我摸了。我細細的端詳著這可愛的小猴子,用手輕輕的摸了摸,涼涼的。我跨過石欄心中的不悅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清脆的聲音劃過耳邊,一看,原來是拿假銅錢向掛在一座拱橋下的大銅錢投,說是投到了這年就會發大財!我和媽媽趕緊去買了50個銅錢,擠了進去。我捧著那珍貴的銅錢,拿起一個,使出全身的力氣一扔,嗖,我砸到了一個字上,不錯。四周的人都在向大銅錢瞄準,噼里啪啦的,無數銅錢向中間飛去。我不一會兒就投完了自己的銅錢,高興地向前走去。
我和媽媽燒了香,許了願,心滿意足的往家走去!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