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電視據
㈠ <西游記>總共拍攝成了幾個版本的電視劇
西遊記目前總共拍攝成了13個版本,具體如下
1、1986年楊潔執導央視版西遊記
2、1996年香港TVB張衛健主演的《西遊記》
3、1998年由陳浩民主演的《天地爭霸美猴王》
4、2000年楊潔執導的《西遊記續集》
5、2010年程力棟執導電視劇《西遊記》
6、2011年張紀中版《西遊記》
7、2018年黃祖權執導的《西遊記》
8、2006年日本電視劇《西遊記》
9、1978年日本夏目雅子主演電視劇《西遊記》
10、1993年本木雅弘、宮澤理惠主演電視劇《西遊記》
11、2017年澳大利亞版《西遊記》
12、美劇版《西遊記》(英文名:《Badlands》)
13、少兒版《西遊記》
(1)西遊記電視據擴展閱讀:
西遊記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㈡ 電視劇版西遊記每集故事標題
第一集 猴王初問世
第二集 官封弼馬溫
第三集 大聖鬧天宮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回 猴王保唐答僧
第六集 禍起觀音院
第七集 計收豬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難
第九集 偷吃人參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奪寶蓮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烏雞國
第十四集 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集 鬥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經女兒國
第十七集 三調芭蕉扇
第十八集 掃塔辯奇冤
第十九集 誤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孫猴巧行醫
第二十一集 錯墜盤絲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無底洞
第二十三集 傳藝玉華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極樂天
㈢ 關於西遊記的電視劇有那些
你好! 六小齡童版 浙江版 《西遊記後傳》 陳浩民版《齊天大聖》周星馳《大話西遊》系列電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謝霆鋒版《情顛大聖》
㈣ 西遊記原著與電視劇(舊版)有什麼不同啊急!急!急!急!急!
看西遊記電視與原著幾點不同與不當之處
1,關於蜘蛛精:不只一人說蛛蛛精被昴日星官他媽---老母雞毗藍婆菩薩帶走打掃庭院了,對此我覺得是電視先入為主了,電視拍的很經典,所以看過電視的人就基本上不看書了。其實原著中很明確的寫著蛛蛛精被老孫打的稀巴爛,為防止有死心眼的人心生疑問,現將原文載錄如下:好大聖,把叉兒棒幌一幌,復了一根鐵棒,雙手舉起,把七個蜘蛛精,盡情打爛,卻似七個曖肉布袋兒,膿血淋淋。這下該都相信我了吧。非要我把這段粘粘糊糊的惡心慘案擺在這里,才肯相信,真是氣死朕了,現在人證物證俱在,服不服?!
而老母雞收伏蜈蚣精看洞是有道理的。公雞與蜈蚣相剋,故可以降伏,所以有雞的地方有蜈蚣非常合情合理!編導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在這里給與置換,混淆視聽,不知是何道理!這是我要指責編劇的第一處地方。
2,蛇精,有細心人說關於你《看妖精死》一文中在黑風山少算了一蛇精。由於是小怪我將其忽略了,慎重起見我又查了一下原著,發現在此處其實是一蒼狼(電視中確實是一蛇精,長得還頗為俊俏)。我想了一下,覺得編劇在此改動也是不合適的。所謂狼狽為奸,蛇鼠一窩,熊和狼在一起是可以接受的,和蛇在一起似乎不合情理吧。想不通,有待高人指點迷津。
3,車遲國,與鹿力大仙隔板猜物那場比賽,娘娘放櫃子里的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後被猴子變成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鍾。此處電視演得錯誤大了去了。一口鍾其實也是一件衣服,看過相關書籍後,根據我的理解,簡單的說它是一種類似馬甲的衣服(外型像大鍾而已)。而電視演的果真就變成了一口鍾,金屬的,敲起來咣咣響的鍾,貽笑大方啊。當然這種工作失誤可以理解,因為古文分析起來難度較高,對編劇的要求也高,這里不想太責怪編劇。但以後大家一定要明白,這是不對的。
4,嫦娥,原著中收玉兔的是太陰星君,估計也就是月老。他是月亮上的最高長官,手下美女如雲,嫦娥只是其中一個。原著中嫦娥並沒有太搶眼的鏡頭,只是導演由於某些原因過分突出了她。原因一、考慮老百姓中嫦娥fans的需要,原因二,為直接原因,即節約成本。
書中太陰君帶著一群美女來收玉兔,而導演這里沒有叫那麼多人了,她直接讓嫦娥這一婦道人家拋頭露面來收玉兔,結果險些又被老豬佔了便宜。哈,玩笑話。其實原著中色膽包天的老豬還是力排眾難的找到了嫦娥,原文如下:正此觀看處,豬八戒動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子兒去也。」行者上前揪著八戒,打了兩掌罵道:「你這個村潑獃子!此是什麼去處,敢動淫心!」八戒道:「拉閑散悶耍子而已!」那太陰君令轉仙幢,與眾嫦娥收回玉兔,徑上月宮而去。
電視劇中唐僧的三位扮演者由於每個人自身個性的差異,對唐僧的演繹也明顯不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的「唐僧」。每當這位「唐僧」出現的時候,就給唐僧增添了一層「不近人情」或者說「狠心」的色彩,至少我是這種感覺。我不知道當初導演在安排角色的時候,是不是做了精心的計劃,有意讓三位演員演繹出唐僧的三個不同側面抑或是三種不同的唐僧形象。 但實際的觀賞效果卻是如此。而〈西遊記〉原著小說中的唐僧並不會給我這種感覺。說實話,我頗為討厭原著中的唐僧形象。在小說中,每當上一回里剛剛化險為夷,下一回中有來到某座陰森恐怖的大山跟前的時候,唐僧自己都本能地恐懼,經常會對孫悟空說大概是「悟空,你看前面那座山烏林密布,虎豹之聲不絕,怕是有妖怪吧」之類意思的話,而孫悟空每次都要安慰他說「師傅莫怕,一切都有俺老孫在」,唐僧每次也都能「心安」。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固定的套語,反復出現在<西遊記>的原著小說里。可是每當有妖怪幻化為人形來害他的時候,他又不相信孫悟空了,經常會說「她(他)一個弱女子(老人家)怎麼會是妖怪呢?」由此吃的苦、受的罪非常之多,但是每次又都重蹈覆轍,一點兒教訓也不吸取。唐僧堅定地相信取經路上障礙重重,危險處處,妖魔鬼怪眾多,可是每當妖怪真的出現的是時候,他又是一個頑固的不相信者。這個在現實中從邏輯上看似矛盾之處,在小說中的「神魔世界「里卻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唐僧肉眼凡胎,不象孫悟空有火眼金睛可以認妖識魔,面對妖怪幻化的活生生的人形,他當然不信那是妖怪啦。
在電視劇中,孫悟空和豬八戒是演繹的最精彩的兩個角色。這首先得歸功於電視劇中形象設計的成功。在小說中,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可算是半個妖怪,他們的長相確實相當嚇人,但是在電視劇中卻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電視劇中的形象是根據<西遊記>傳統戲曲中的形象進行設計的)。孫悟空雖然還是滿臉滿身的猴毛,豬八戒雖然也還是豬鼻子大耳朵,但是他們本來猙獰的妖怪相已經大大被淡化了,再加上他們倆經常互相調侃、揶揄對方,就更是大大縮短了與凡人之間的距離,美猴王給人以正義、桀驁不馴、機靈之感,豬八戒雖然小毛病一大堆,卻令人覺得親切、可愛。六小靈童和馬德華的表演也是十分成功的,孫猴子的靈動、傲氣,豬八戒的斤斤計較、小家子氣等性格細節都表演得十分到位。孫悟空和豬八戒在原著小說中的形象也是非常成功的,這在文學史上已有定論,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唐僧師徒四人在電視劇和原著小說中的形象,令我感到反差最大的是沙和尚。在原著小說中,從流沙河收服沙和尚開始,小說的主脈才真正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但是看過原著小說的人會發現,在小說的行文過程中,經常只看到孫悟空與唐僧、孫悟空與豬八戒的對話,沙和尚的台詞則很少,他只是在勸解調和其他三人之間的矛盾或是在商量降妖策略的時候才發言。憨厚寡言的沙和尚因為要「悟靜」,在小說中也以沉默的方式被刻畫。當我們閱讀小說的時,雖然經常看不到沙和尚出現,但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在場,他只是沒有說話而已,而作品中又不能添上一筆「沙和尚未發言」之類的說明性文字。所以我們常常會忘記沙和尚。這是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是跟著文字進行思維的,看到「唐僧」就想到唐僧,看到「孫悟空」就想到孫悟空,而不會想到其他人。小說中經常可以看見「三藏」、「悟空」、「八戒」等字,所以就常常會聯想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這樣反復聯想,使他們的形象在腦中得到加強。而「沙和尚」或「悟靜」等字不常見到,就很少聯想到沙和尚,所以就容易被忘掉。電視劇則不同,它把人物直接以肉眼可見的畫面加以呈現,而不需像閱讀小說那樣要進行抽象思維。在電視劇中,盡管沙和尚還是挑扁擔沉默寡言,但是我們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卻不會忘記他,因為電視劇要把直觀的形象呈現給觀眾,唐僧師徒四人必須同時在場。當孫悟空和豬八戒互相調侃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沉默的沙和尚含笑而立,甚至還笑出聲來,這些是在原著小說中看不到、也聽不到的。這樣一來,沙和尚雖然台詞不多,卻時時出現在屏幕之中,觀眾們也就能時時想著沙和尚,不會把他忘記了。從電視劇和原著小說中沙和尚形象給人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這兩種藝術形式刻畫人物形象的方式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樣。事實上,在文學史上,對沙和尚人物形象的研究就遠遠不及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研究規模。這也說明,〈西遊記〉原著小說對沙和尚的人物刻畫並不十分成功。
在情節上,電視劇對原著小說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有的將兩三個故事合而為一,有的將原本沒有聯系的故事貫穿了起來,改變之處不少,在此我也不一一道來了,相信同時看過電視劇和原著小說的觀眾及讀者自能瞭然於胸。
㈤ 西遊記有幾個版本的電視劇,電影
《西遊記》影視版本眾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下。 第一版:1986年央視版《西遊記回》,反響最好,答口碑最好,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深入人心,堪稱經典。 之後原版人馬又在1998年至1999年期間拍攝了16集《西遊記續集》。 第二版:1996年TVB版《西遊記》,共有兩部,分別由張衛健和陳浩民飾演孫悟空。 第三版:2000年大陸拍的《西遊記後傳》,由曹榮飾演孫悟空,我感覺特效啥的都挺山寨的。 第四版:2010年浙版《西遊記》,由費振翔飾演孫悟空,其他演員還有陳司翰啥的。 第五版:2011年張紀中版《新西遊記》,也就是目前在電視台播放的。 中國的電視劇版本應該就這些,不會錯了。電影的話,邵氏早在1966年拍過一部電影。 其他的話,日本2006年拍過《西遊記》,韓國2011年拍過電影《西遊記歸來》。
㈥ 西遊記電視劇老版86年每集概括
第1集 猴王初問世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
第2集 官封弼馬溫
龍王、閻王上玉帝處告狀,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撫猴王,請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馬溫。當悟空明白了自己不過是個馬夫後,大怒之下回轉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稱齊天大聖。
第3集 大聖鬧天宮
悟空與二郎各顯神通,大戰不休,不分勝負。太上老君從空拋下金剛套,將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將悟空押上斬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卻絲毫無損。
群仙獻策,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兜率宮,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過了四十九日,猴王依舊活潑亂跳地蹦出丹爐,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靈霄寶殿。
第4集 困囚五行山
玉帝請來西天的如來佛祖,如來與悟空鬥法,悟空翻不出如來掌心。如來將五指化作「五行山」,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天宮舉行安天大會,歡慶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歷經雨雪風霜。
第5集 猴王保唐僧
悟空經觀音指點,願皈依佛門,日夜等待取經人。玄奘路經五行山,揭起如來的壓帖,救出悟空,為他取名孫行者。師徒同行,夜宿農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馬消失,悟空尋到鷹愁澗,與小白龍惡戰,不曾取勝。夜間,三強盜來打劫農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責他殺生,悟空賭氣離開師父。
第6集 禍起觀音院
師徒二人來到觀音院,金池長老盛情接待。悟空向長老炫耀袈裟,長老頓起貪心,將袈裟借回房中觀賞。金池長老為占據袈裟,命眾僧縱火,想要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到南天門向廣目天王借避火罩,保住師父,又吹起神風,將觀音院燒成一片瓦。
長老羞愧惶恐,跌入火中,自焚而死。寶袈裟早已被黑風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黑熊怪想開「佛衣會」炫耀寶物。悟空請來觀音,收服了黑熊怪。
第7集 計收豬八戒
悟能救出高小姐。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嚇走了賓客,高小姐也拒不同房,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
豬悟能曾是天蓬元帥,只因調戲嫦娥,被發下界,錯投了豬胎,經觀音點化,等候取經人。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第8集 坎途逢三難
黃風嶺上,颳起一陣怪風,唐僧被妖怪捉去。悟空為救師父,迎戰黃風怪,被妖風傷了雙眼。黎山老母變化的老媽媽醫好了悟空的眼睛。悟空請來靈吉菩薩,收伏了黃毛貂鼠變成的黃風大王。
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悟空與等候取經人的沙悟凈幾番爭斗。觀音的徒弟木吒趕來,說明了情況,於是唐僧又收下沙悟凈為徒,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第9集 偷吃人參果
唐僧師徒到五庄觀投宿。清風、明月兩位道童奉師父鎮元大仙之命,將兩枚人參果捧送給唐僧。因果型酷似嬰兒,唐僧不敢食用。
八戒慫恿悟空到園中偷來人參果,師兄弟一起分享。二道童發現少了仙果,責罵唐僧師徒。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參果樹。當夜,師徒四人匆匆離去,卻被從彌羅宮回來的鎮元大仙用法術將他們捉回去。悟空答應尋遍仙方,醫治果樹。
第10集 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本相,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一紙貶書在手,悟空熱淚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師徒之情,也不免傷心落淚。
第11集 智激美猴王
師徒三人去到寶象國,國王思念女兒,懇請八戒、沙僧上山降妖。二人不是妖怪對手,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館驛。黃袍怪變做俊俏郎君,去國中拜見岳父,並施展妖法,將唐僧變做老虎囚禁籠中。
白龍馬為救師父,變作宮女,伺機刺殺黃袍怪,卻力不能勝,受傷潛入水中。八戒來到花果山,用激將法請回孫悟空。悟空與八戒雙戰黃袍怪:原來黃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請二十七星宿將他召回天廷。悟空破除妖法,幫師父恢復原形,師徒重歸於好。
第12集 奪寶蓮花洞
西進路上,八戒巡山,被蓮花洞銀角大王捉去。銀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壓住悟空,一面將唐僧、沙僧和白馬掠回洞府。悟空掙扎脫險後,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將銀角大王裝進葫蘆內,這時,太上老君趕來,收走了由煉丹的金、銀二道童變幻的金角、銀角大王。
第13集 除妖烏雞國
烏雞國「國王」冷落皇後,又不許太子和母後相見,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唐僧師徒投宿禪寺,夜半時分,唐僧恍惚入夢:只見芭蕉樹下一口古井,青煙中一位已故的國王時隱時現,向唐僧訴說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懇請為他復仇。
在太子進香之時,唐僧將太子請入禪房,出示已故國王交給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與母後見面,述說了真情。
第14集 大戰紅孩兒
在深山枯松澗有一個紅孩兒,他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法術高強,頑皮好勝,正等著唐僧師徒路過,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紅孩兒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機將唐僧擄進火雲洞。悟空、八戒前去尋師父,紅孩兒率領一群小妖精,口噴烈火,燒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第15集 鬥法降三怪
師徒四人來到車遲國。國王寵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們為國師。他們作威作福,欺壓僧人,悟空大為不平,設計戲耍國師。
悟空攜八戒、沙僧潛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盡情享用供品。三位國師以為三清顯聖,連連祈禱長生。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聖水賞賜給三位國師。
第16集 趣經女兒國
師徒們西行途中,唐僧、八戒誤飲子母河水,腹中有了胎氣。悟空取來落胎泉水,醫好了師父、師弟的奇恙。西梁女兒國王傾慕唐僧一表人才,甘願以國相托,婚配這位御弟。
女兒國王柔情綿綿,一再致意。唐僧雖為聖僧,卻非木石之人,內心不免微泛波瀾。但為取經大業,他毅然割斷隱隱情絲,謝絕了女兒國王的一片好意。
第17集 三調芭蕉扇
火焰山阻擋著唐僧師徒西進的去路。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滅火、生風、下雨。猴王以為與牛魔王有結拜之情,借扇定能如願,誰知反被公主揮動寶扇,將他一吹九萬里,直吹到小須彌山。
悟空二次借扇,變作小蟲,隨茶水進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難忍,只得答應借扇。誰知借來的卻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第18集 掃塔辨奇冤
祭賽國金光寺中,僧人們衣衫襤褸,滿面愁容,向唐僧師徒訴說一樁冤情:幾年前一陣血雨過後,寺中塔頂的舍利子佛寶無影無蹤。僧人們被罰受苦,沉冤難雪。
為查失寶之因,唐僧虔誠地持帚與悟空進塔祭掃。至塔頂,悟空擒住一個小妖,得知佛寶被碧波潭萬聖老龍王作法至潭底。悟空攜八戒入潭,先禮後兵,與龍王之女乃聖公主及九頭蟲駙馬交戰。白龍馬化做少年,入潭尋見乃聖公主,設計騙回佛寶,金光寺頂佛寶重放光芒。
第19集 誤入小雷音
荊棘嶺上,八戒揮耙開路,師徒們艱難行進。入夜,唐僧被樹精攝入木仙庵內吟詩品茶,杏仙對唐僧一往情深,獻舞呈歌,唐僧不為所動。天明始得徒弟們相救,來到「小雷音寺」。
唐僧虔誠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卻是妖精幻化,將悟空扣入金缽,唐僧等束手被擒。在二十八星宿協助下,悟空方得脫身,與妖精交戰,卻被妖精收入寶袋,後經悟空請來彌勒佛,在西瓜田裡設下巧計,終於擒住黃眉童妖。唐僧師徒得以繼續西行。
第20集 孫猴巧行醫
唐僧到朱紫國金殿倒換關文。悟空哄八戒到街前,見招醫黃榜,遂揭下暗塞入八戒懷中,悄悄離去。八戒甚窘,只得帶護榜官員們到會館請師兄解圍。
悟空上殿,懸絲診脈,用奇葯醫好國王疾病,並詢知三年前國王的金聖娘娘被麒麟山賽太歲接去。於是尋至妖洞,幾經周折,在金聖娘娘協助下,盜得妖王施放火、煙、砂的三個紫金寶鈴,救出金聖娘娘。
第21集 錯墜盤絲洞
唐僧獨自化齋,錯入七個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絲纏住。悟空前去救援,見蛛女們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鬥,只作法取走蛛女紗衣。八戒聞訊,趕至泉中,與蛛女們水中戰斗,不料也被蛛女用絲纏住。蛛女們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黃花觀師兄家去蒸食。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師父。
第22集 四探無底洞
唐僧命徒弟路救一位自稱被強盜掠入山中的女子,不料女子卻是妖精所變,在山寺中吃了兩個貪色的和尚,並使妖風把唐僧攝入險空山無底洞。
悟空先後四探妖洞:先察知妖精欲與師父成親;再入洞變成紅杏誆妖吞下,逼她放了師父。不想妖精再次攝走唐僧。悟空三番入洞,探明妖精來歷,遂上天宮告狀,迫使玉帝派托塔李天王父子隨悟空入洞,終於擒住金鼻白毛老鼠精。
第23集 傳藝玉華洲
玉華州國王下旨逐僧。唐僧師徒來到州境,扮成客商,住進小店。適逢三個太子領兵盤查,四人分別躲進米缸、衣箱、席筒、木櫃內,被抬進宮去聽候發落。夜間,悟空用隱身術潛入宮中,作法把國王、王後、妃嬪、太監及滿朝文武頂上頭發全部剃光。國王受此教訓,自認排佛之過,禮遇唐僧師徒。
第24集 天竺收玉兔
天竺國園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
園中的女子在喜慶的樂聲中,欲投河自盡,被悟空暗中救起。悟空變作老奶奶,問明女子身世。她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為他舉行的二十歲生日盛宴上,被黃風颳走。
第25集 波生極樂天
唐僧師徒過凌雲渡,乘無底船,終達彼岸,得以脫胎換骨,來到靈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們到珍樓用齋,入寶閣選經。不料二尊者卻向他們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賄,結果取來的竟是無字白經。他們重返靈山告狀,佛祖卻不責怪二尊者。師徒們只好把紫金缽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並一一受封佛號。
(6)西遊記電視據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幕後製作: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
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其中1-5集孫悟空由李世宏配音,由張暴默演唱前11集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同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1月29日(即農歷正月初一),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名為《齊天樂》的晚會。同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㈦ 西遊記電視劇是哪年上映的啊
《西遊記》電視劇是1986年春節上映的,當時在央視首播前11集,所以《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2000年《西遊記續集》在央視開播。
《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李世宏、李揚、張雲明、里坡等擔任主要配音。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7)西遊記電視據擴展閱讀
央視版《西遊記》忠於原著,唐僧穩重端莊,孫悟空機敏詼諧,豬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該劇通過描述唐僧師徒降妖服怪,歌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斗精神。全國的電視觀眾都收看過這部劇。
全劇拍完歷經17年之久,現在回看,會感覺電視劇在特技方面顯得頗為幼稚,但是這並不影響該劇整體藝術上的成功。十幾年後,中央電視台以「拍一部完整的古代名著」為由補拍了剩餘故事共16集,依舊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
獲獎記錄:
1、1987年第1屆中國影視聲音學會獎——李世宏
2、1988年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連續劇獎——《西遊記》
3、1988年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六小齡童
4、1988年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連續劇特別獎——《西遊記》
㈧ 《西遊記》電視劇在哪裡拍攝的
1988年2月1日,《西遊記》開始播出。這部劇也首開電視劇出國拍攝的先例,《西遊記》的攝影師王崇秋說,因為唐僧取經的終點是在印度,劇組曾考慮去印度取景,但最後沒有成行,據說沒有成行的原因是印度使館遲遲沒有對劇組做出回復,也就不了了之。後來,負責外事的同事建議去泰國拍攝,因為泰國也是佛教國家寺院很多,與中國的關系也比較友好,加上距離近也便宜,適合《西遊記》這個「窮劇組」。
去泰國的簽證下來之後。劇組先派了4個人去采景,正式拍攝時一共去了19人。在天竺國與玉兔公主的故事就是在泰國拍攝的;《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到達西天之後,面見如來的場景,也是在泰國著名景點。
請採納,謝謝
㈨ 西遊記類似的電視劇
《春光燦爛豬八戒》
看點:該劇創作人員根據民間有關豬八戒的種種傳說,創作出了一個宜古宜今的性格豐滿的「豬八哥」。豬八戒不再蠢笨,而是集可愛、痴情為一體,十分具有創意。加上該劇每集有5分鍾動畫特技,給同期播出的央視《西遊記》續集造成了很大壓力。
《西遊記後傳》
看點:打著《西遊記》招牌的「後傳」在情節離奇上大做文章,把故事放在唐僧一行取經的300年之後。此時,如來佛祖圓寂,魔頭無天使三界大亂,唐僧變成武林高手,孫悟空則深得人間美女喜愛,至於八戒,則是憐香惜玉瀟灑一漢子。
《天地爭霸美猴王》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中關於孫悟空系列的傳說。乃TVB《西遊記載》引進內地後所改名,主要講述同為仙石化身的六耳獼猴被三魔王餵食丹葯,化身巨猴危害人間,累及悟空濛冤,終得昭雪的故事。以孫悟空為代表的正義一方為使凡間百姓免受災禍,置個人得失於不顧,千方百計阻止巨猴作亂,終於取得成功。 以及悟空與通臂猿猴世紀大戰。全劇情節緊張曲折,但又不乏風趣幽默,人物形象積極健康。邪不壓正的主題思想自始至終貫穿著全劇。是1998年同類題材作品中比較突出的經典佳作,主演由憑借97版天龍八部段譽一角而一舉成名的陳浩民擔綱。
㈩ 西遊記連續劇有哪幾部
以下是各個版本的詳情:
《西遊記》(1988)
拍攝時間:1982年至1988年
地區:中國大陸
集數:25集
導演:楊潔
主演:孫悟空—六小齡童
唐僧—汪粵、徐少華、遲重瑞(註:汪粵出演第6,9,10集;徐少華出演第4,5,7,8,11,12,14~16集;其餘由遲重瑞出演)
豬八戒—馬德華
沙僧—閆懷禮(2009年4月12日上午10:20病故)
播出概要
1982年8月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於當年國慶節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西遊記續集》(1999)
拍攝時間:1998年至1999年
地區:中國大陸
集數:16(註:後來中央電視台單獨播續集時,去掉銜接部分,於是又出現15集版本)
導演:楊潔
主演:孫悟空—六小齡童
唐僧—徐少華、遲重瑞(註:前8集徐少華出演,後8集遲重瑞出演)
豬八戒—崔景富
沙僧—劉大剛
《西遊記後傳》(2000)
地區:中國大陸
總導演:李 源
導演:曹榮
主演:孫悟空—曹榮
豬八戒—閭漢彪
唐僧—黃海冰
沙僧—李京
喬靈兒—吳健
無天—黑子
《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
片名:齊天大聖孫悟空
地區:中國香港
集數:40集
首播:2002年7月10日
主演:孫悟空—張衛健
唐僧—梁漢文
豬八戒—葛民輝
沙僧—李燦森
白龍馬—許志安
TVB版《西遊記1》(1996)
導演:劉仕裕
主演:張衛健飾孫悟空
江 華飾唐 僧
黎耀祥飾豬八戒
麥長青飾沙 僧
TVB版《西遊記2》(1998)
導演:劉仕裕
1998年《西遊記2》
主演:陳浩民飾孫悟空
江 華飾唐 僧
黎耀祥飾豬八戒
麥長青飾沙 僧
苑瓊丹飾烏鴉精
浙版《西遊記》(2010)
地區:中國大陸
導演:程力棟
演員表:
陳司翰——唐僧
費振翔——孫悟空
謝 寧——豬八戒
牟鳳彬——沙僧
王帥——小白龍
《吳承恩與西遊記》
總製片人 許明哲
導演 闞衛平
演員表:
六小齡童 飾 吳承恩/孫悟空
馬 蘇 飾 牛玉鳳
石小群 飾 白雪艷/黃素娥/女兒國國王
孫 濤 飾 沈 坤
遲重瑞 飾 唐僧
馬德華 飾 姚老大/豬八戒
牛 犇 飾 李老夫子
鄭 爽 飾 吳承嘉
《西遊記》張紀中版
拍攝時間:2009年
集數:60集 《西遊記》
製片人:張紀中
演員表:
唐僧——聶遠
孫悟空——吳樾
豬八戒——臧金生
沙僧——徐錦江
小白龍——錢泳辰
香港邵氏電影西遊記系列
共有1966年《西遊記》、1966年《鐵扇公主》、1967年《盤絲洞》、1968年《女兒國》、1975年《紅孩兒》這五部。主要演員有:何藩飾唐僧、岳華/周龍章飾孫悟空、彭鵬飾豬八戒、田琛飾沙僧、張仲文飾高翠蘭、鄭佩佩/何莉莉飾白骨精、於倩飾紅蜘蛛精、方盈飾女兒國公主、李香君飾女兒國國王、丁紅/胡錦飾鐵扇公主、井淼/江島飾牛魔王、丁華寵飾紅孩兒等。
香港電影大話西遊系列
共有《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情癲大聖》這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