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棣州遺址

棣州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4 05:20:48

A. 中國抗日遺址

國務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除上述4處外,與國民黨方面抗戰歷史相關的紀念設施、遺址還包括: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嶽忠烈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昆侖關戰役舊址、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答題者:雨速

B. 福州市有什麼名勝古跡

1、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

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是集峽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場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旅遊景點有九天瀑布、青龍瀑布、雲天石廊、桫欏神谷景區及單獨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區(中國雲頂)。2003年7月31日,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獲得4A級風景名勝區榮譽。

2、福州華林寺

福州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州鼓樓區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東側。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吳越國王錢氏割據時,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

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山、環峰」,明正統九年(1444年)賜額「華林寺」。名臣李綱、張浚等均曾寓游於此。

3、林則徐墓

林則徐墓在福州市省軍區內,交馬鞍村金獅山麓,坐北向南偏東南,面對五鳳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為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

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後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直徑0.82米。封土前豎立一塊高1.08米、寬2.55米、厚0.16為的墓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

4、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發現於1954年1月,先後進行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89座、陶窯9座、壕溝2條,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布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

5、烏塔

塔位於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與於山白塔遙遙相對,原名 「崇妙保聖堅牢塔」。因塔身為花崗岩青石所砌呈烏黑色,故稱烏塔。它的前身系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凈光塔」。

唐乾符六年(879年)被毀。閩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備在舊址上重建九層寶塔,方到七層,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遂告結束。

C. 無棣縣的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縣境內有人類聚居,有東李遺址、韓家窯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西小王鄉王家墳村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磨製石斧。原始社會後期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部落集團時期,屬於東夷集團。有唐虞時期無棣山(碣石山)、有大禹治水之導河無棣水(無棣溝)。
夏縣境為兗州之域。「九河入海處當屬兗州」。《禹貢》載:「濟水、河水之間一帶是兗州。」
商縣境屬薄姑(又名亳姑、蒲姑)國地,治所在博興縣境內。
西周縣境為無棣邑,因境內有無棣山、無棣水而得名。周滅商,姜太公封齊君建國於營丘。無棣邑為齊國北疆、漁鹽之區,是華夏古老城邑之一。《左傳》載:「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清《海豐縣志》載:「今之武樂慶鹽皆其舊境。」《寧津縣志》載:「周,寧津屬無棣邑。」《鹽山縣志》載:「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鹽山縣為無棣地。」
春秋戰國無棣邑,為齊國地。《史記》載「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救燕返國,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於是分溝(無棣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國」。自此無棣溝以北地區劃歸燕國,溝為齊燕國界。
秦縣境為厭次縣,初屬齊郡,後屬濟北郡。秦始皇以東有天子氣,乃東巡以厭(讀壓)之,次舍於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縣桑落墅北。楚、漢戰爭時期,縣境為漢將韓信所據,築有韓信屯兵的信陽城,位於信陽鄉車里村。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縣境置陽信縣,屬渤海郡,治所在信陽鄉車里村信陽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隨屬之。
東漢 縣境初屬青州平原郡富平縣,永平五年(62年)改為厭次縣,延光元年(122年)改屬冀州渤海郡陽信縣,延康元年(220年)陽信縣改屬青州樂陵郡。
魏晉縣境屬冀州樂陵國陽信縣。晉末國改郡,為樂陵郡陽信縣。
東晉十六國縣境為陽信縣地,晉咸和二年(327年)屬後趙。晉太和元年(366年)屬前燕。晉太元七年(382年)屬前秦。晉太元二十年(395年)屬後燕。晉義熙五年(409年)屬魏。
南北朝 縣境為陽信縣,南朝宋屬冀州樂陵郡,後屬北魏青州樂陵郡。北魏熙平三年(517年)冀、瀛州並為滄州,陽信改屬滄州樂陵郡。後為東魏、齊地。高齊天保七年(556年)厭次省並入陽信縣,陽信縣移治馬嶺城(今惠民縣),為附廓縣。
隋無棣縣,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部、饒安縣東部置,屬棣州,治慶雲縣於家店村。大業二年(606年),棣州改滄州,屬滄州。大業八年(612年)廢州置郡,屬渤海郡。
唐無棣稱上縣,屬渤海郡。貞觀元年(627年)省並入陽信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天寶元年(742年)滄州改稱景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滄州,無棣隨屬。太和二年(828年)劃屬棣州,不久復屬滄州。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無棣縣,屬河北道滄州。
後周無棣縣,隸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後周顯德六年(959年),置保順軍於無棣縣東南二十里,治所在信陽鄉城角村,軍如下州,轄無棣一縣。
北宋無棣縣,於治平元年(1064年)移治保順軍城,稱望縣,即縣治置軍使。大觀二年(1108年),屬滄州景城郡保順軍。
金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天會四年(1126年),金兵占滄州,無棣縣入金。泰和三年(1203年),保順軍廢,無棣屬河北東路滄州。
元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無棣省並樂陵,以縣治入濟南之棣州,尋復置。是年,析無棣為東西二縣,縣境為東無棣屬棣州,治信陽鄉城角村。西無棣縣隸滄州,即今慶雲縣,治於家店村。
明海豐縣,屬武定州。洪武四年(1371年),無棣縣省並。明史載:洪武初州縣俱廢,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置海豐縣(另舊縣志載:明建文四年九月初四無棣改海豐),以縣境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取名,初屬濱州,後屬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樂安州改武定州,隨屬之。
清海豐縣,屬山東省濟東泰武臨(濟南)道武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改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為府,隨屬。
中華民國無棣縣,屬濟南道。1913年2月,海豐縣屬山東省岱北道。1914年6月,海豐復稱無棣縣,屬濟南道。1925年10月,改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1938年2月,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冀魯豫省代管。1939年7月,無棣縣第二屆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冀南行政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1945年9月,無棣縣解放,無棣縣屬渤海區第四專區,治無棣城。是年10月,遷水灣街,11月,遷信陽城。1947年初,遷車鎮小高村。1949年7月,第四專區改墾利專區,無棣屬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棣縣,1949年10月6日,縣政府遷無棣城。1950年5月,渤海區及所轄專區撤銷,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0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並,屬淄博專區。1959年1月,陽信縣並入無棣縣。1961年,專區與縣恢復原建制,屬惠民專區。1992年3月,惠民地區改濱州地區。2001年1月,濱州地區改濱州市,無棣隨屬。
附:1938年3月,日本侵略軍成立偽「山東省公署」,全省劃分為4道2市,無棣縣屬「魯北道」。1940年7月,全省改設10道,無棣屬武定道。1945年,日軍撤離無棣,偽行政區廢除。

D. 三國時期古城在哪裡

《三國演義》里張飛與關羽等人古城相聚的古城:是指豫州州治汝南(今河南省回汝南縣),這座古城在今河南省答駐馬店市驛城區南10公里處古城鄉古城村,京廣鐵路東側。古城遺址在古城村東北60米處二、如果你問的是歷史上張飛在蜀國駐守的古城:劉備定益州稱帝後,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棣校尉,任巴西太守,鎮守閬中。公元221年,張飛被部將范強、張達所殺,葬於閬中,被追謚為桓侯,閬人慕張忠勇,於墓前建闕立廟,以禮祀之。就是今天的漢桓侯祠。閬中現是四川省省轄市,由南充市代管。

E. 孫子故里到底在哪

孫子故里今山東廣饒

孫武,公元前544-470年,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內人,被後人尊容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3萬打敗60萬楚國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

(5)棣州遺址擴展閱讀: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與伍子胥商議,准備向西進兵。這時,伍子胥「七薦孫子」,使得闔閭同意了接見孫武。在隱居時,孫武已經寫成《孫子兵法》。他帶著自己所著的兵法來見吳王,闔閭暗自贊嘆。

吳王任命孫武為吳將,並常常與孫武探討各種各樣的軍事及政治問題,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

孫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號為《孫子兵法》,共計五千餘字。除此之外,孫武還有一些論兵法的著作。不過由於它們游離於十三篇之外,所以後來大多失傳了。

《孫子兵法》闡述了戰爭中制勝敵人的規律,軍隊應該怎樣組織和建設,作戰時必須遵循的戰略原則,臨陣擊敵的戰術技巧,一些特殊的戰斗方法,以及軍隊的後勤工作等,《孫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F. 濱州有什麼值得一玩的地方

州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北通渤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黃驊市相望。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兩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5'至118°37',北緯36°41'至38°16'。東西最大跨徑120公里,南北最大跨徑175公里,總面積9444.65平方公里。濱州的旅遊景點濱州孫子故園 孫子故園坐落於山東省惠民縣城文化區內,它是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軍事家、「兵學鼻祖」孫武而興建的一處園林式仿古建築群,總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 孫子故園第一期工程於1992年4月竣工並對外開放濱州鶴伴山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經林業部批准,於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鄒平縣境內,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雲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濱州蒲湖公園 蒲湖公園坐落在濱州市最繁華地渤海七路南端、蒲湖水庫以北、交通十分方便,籌於一九八五年初,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業,該園佔地528畝,其中人工湖水面187畝,年平均氣溫12.4攝氏度,氣候適宜濱州會仙山 會仙山在鄒平縣城西南7.5公里處,高590.8米,為長白山脈北部山群的主峰。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山勢起伏,壑峪縱橫,千姿百態,氣象崢嶸。 會仙山山勢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盤壑峪,絕頂深澗濱州鄒平黃山 鄒平黃山據傳因土黃得名,位於鄒平縣城南近郊,山城相映,別具特色。其山勢狀如伏虎,又稱虎頭崖。山勢不高,海拔僅有168.4米,然而自古以來卻遠近聞名。濱州摩訶山 摩訶山在鄒平縣城西南15公里處,為山東長白山脈的最高峰。長白山脈按主峰位置,可分為摩訶山群、白雲山群和會仙山群。以摩訶山為主峰的摩訶山群,是長白山脈最大的山群。主峰摩訶頂,又叫沫湖頂,海拔826.8米濱州麻大湖 桓台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濱州中國孫子兵法城 中國孫子兵法城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牆遺址為依託,孫子故里惠民縣投資建設的魯北最大的文化旅遊景點。 整座建築秉承了秦漢時期的建築風格,樓台亭軒,古井湧泉濱州魏氏庄園 魏氏庄園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園位於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集鎮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問、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第,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濱州沾化冬棗生態旅遊區 全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3A景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沾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濱州唐李庵 唐李庵名稱的由來,眾說不一。傳有唐、李二仙曾在此修煉,故名。實際上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現存主體建築有大殿、東西偏殿各三間,另有跨院僧房、藏經樓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東的姑子庵草房等濱州海豐塔 海豐塔,史稱唐塔,原名大覺寺塔,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碑記為「尉遲敬德監建」,距今已1300多年。原塔為八角密檐式磚石結構,青磚到頂,飛檐挑角,角系銅鈴,塔身13級,第一級南北各一門濱州醴泉寺 醴泉寺位於鄒平縣境西南長白山中,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後圮。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院,時東山有一泉湧出,中宗賜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建於群山環抱之中,坐南面北。濱州雕窩峪 雕窩峪位於鄒平縣青陽鎮西阿陀村南5華里處,深邃寬闊的山谷長達3華里。青陽鎮自1993年起,對峪中王薄起義舊址進行綜合開發後,形成了自然、人文、廟文化三大景觀。 濱州丈八佛石造像 石造像亦稱興國寺石造像,坐落在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寨郝鄉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積7.29平方米,為單身立式圓雕青石造像。 濱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處鄒平縣境內長山城南,孝婦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築清新幽雅,肅穆巍然。據《長山縣志》記載,該祠始建於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縣韓澤倡議並主持修建 濱州丁公遺址 丁公遺址位於鄒平縣苑城鄉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濱州市垂釣休閑農夫生態園 地理位置: 農夫生態園位於濱州市蒲湖風景區黃河大壩下,距市中心約6公里,佔地面積百餘畝。這里有水有花草,有樹林有池塘,給人家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G. 山東省東營市傳統文化

傳承是傳統文化得以保留和弘揚的關鍵。東營市實施了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內共建成5處縣容級、31處鄉鎮(街道)、100個村(社區)歷史文化展示館(室),為傳承歷史文化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時,把加強優秀傳統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內容,推進「圖書館+書院」模式,全市6個公共圖書館「尼山書院」和鄉村(社區)儒學講堂全年開展國學等講座活動351次、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274次,受益群眾達45萬人次。

H. 東營的歷史誰知道

東營市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城市。南部廣饒縣(齊國樂安)是古代大軍事家兵聖孫武的故里,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廣饒)存有最早的中譯本《共產黨宣言》。北部是黃河沖積的新生淤地——黃河三角洲。這里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駐地,是濟軍基地,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駐地。這里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還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南部歷史悠久,北部資源豐富。這里有亞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鵝湖,山東省最大的城市公園——東營清風湖公園。南部的廣饒縣是全國第一個村村通柏油路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電話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車的縣,是第一批村村通自來水的縣,也是東營市第一個進入全國百強縣的縣。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在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東營市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 ′~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總面積7923平方公里。
東營市是適應石油工業發展於1983年10月建立的省轄地級市。
「東營」原是廣饒縣辛店公社的一個村名。1964年3月,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部址設在東營村,對外稱「九二三廠」。東營成為華北石油勘探會戰基地。為支援和配合石油開發會戰,1965年3月,中共山東省委和惠民地委決定在此設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東營始以行政區域名稱出現,但無行政轄區,只組建和統轄部分為油田服務的商貿、服務、金融、郵電等行業。1967年2月,東營工委和東營辦事處機構並入墾利縣。1971年12月,重新恢復東營工委和辦事處機構。隨著石油工業的開發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東營地區漸具城市規模。1982年11月10日,國務院以[82]國函字249號文批准設立地級東營市,劃定市區范圍,並將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兩縣劃歸東營市領導。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又以[83]國函字175號文批准將惠民地區的廣饒縣劃歸東營市管轄。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舉行成立大會,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辦公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

I. 濱州有什麼名勝古跡

來源:工委宣傳部 作者:工委宣傳部 更新日期:2005-12-26 閱讀次數:1051

濱州市擁有惠民城堡式魏氏庄園、孫子故園及孫子兵法城、鄒平范公祠、博興丈八佛等大批國家、省級文物古跡和名勝。

博興縣旅遊黃金線南線「麻大湖——丈八佛——洪福園」
麻大湖風景名勝區 麻大湖是黃河三角洲腹地僅有的一處淡水湖泊,東西約長7公里,南北寬3公里,總面積20餘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2萬畝。麻大湖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盛夏,沿湖盪舟而行,便覺走進九曲回腸的水鄉畫廊,葦蒲滴翠,鴨戲鳥鳴,隨處可見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旖旎風光。真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輕點又一天。只聞笑語人不見,蒲葦深處有人煙"。被人們稱為"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是聞名遐爾的"天然樂園"。當年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泛舟麻大湖,流連忘返,也寫下了不休的歷史名句。鄉村風情,如歌、如詩、如畫,給人們獨特的感受。旅遊勝地麻大湖蘆葦叢叢,魚躍鳥鳴,使人流連忘返,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
古槐 古槐傳說中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遠遠望去,像蒼龍騰空,又如綠色巨傘,映襯在藍天白雲下,顯得蒼勁、挺拔,充滿盎然生機。老槐樹胸圍4.85米,三個人合抱尚且勉強。樹干已枯空,樹冠一半枯死,另一半的樹皮上頑強而執著地長出繁密的樹枝,鬱郁蔥蔥,蔥翠欲滴,堪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樹洞內斑斕的樹皮,扭曲的樹身,蜿蜒交錯,宛如怪石嶙峋的岩洞。它蒼翠的容貌,令人悠然回想它生命萌芽的久遠年代、漫長歲月的生長歷程和傳奇經歷,不僅心馳神往,肅然起敬。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戶曉,更為媒仙古槐的傳說增添了迷人色彩。洪福園暨華東碑林 洪福園建於漢代洪福寺故地,佔地50餘畝,園內民族文化特色濃厚,有仿古建築、名家詞碑多處,是具有一定影響的傳統民俗文化園林。華東碑林珍藏有費孝通、王光英、程思遠、沈鵬以及陳立夫、蔣緯國、各愛國宗教界和日、韓、泰等國名家題詞碑150多塊。
鳳陽橋 鳳陽橋為青石結構三孔拱形橋,始建於明朝嘉靖42年,重修於清道光28年。橋體造型秀美、工藝精湛、結構嚴謹,突出體現了明代建築特色,現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丈八佛風景區 "丈八佛"石造像,雕造於東魏太平元年(公園534年),系青石、單體立式圓雕,通高7.1米,佛像高5.6米,比人們常說的一丈八尺高出0.2米,因古時人們以"一丈八"為雄偉、高達,故名"丈八佛"。整個造像比例准確,造型生動,衣紋流暢,完全體現了東魏時期能工巧匠的雕造風格,石魯北平原地區保存較大、較完整的單體圓雕石造像,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北方唯一現存的城堡式庄園--魏氏庄園

魏氏庄園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位於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集鎮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問、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第,建於清光緒十六至十九年(公元1890?D1893年),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魏氏庄園佔地40餘畝,平面布局呈「工」字型,由住宅、花園、池塘、祠堂、廣場五個部分組成。庄園的住宅將具有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功能的城垣建築與北京四合院及南方閣樓式民居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城堡式建築群。住宅房屋建築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側例》設計,同時具有典型的地方風格。

中國孫子兵法城

中國孫子兵法城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牆遺址為依託,孫子故里惠民縣投資建設的魯北最大的文化旅遊景點。

J. 山東德州的歷史

德州在夏、商時為有鬲氏(鬲國)、有窮氏,系侯國。秦廢分封制改郡縣制後置鬲縣,至北齊廢鬲縣。漢置安德縣,後經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及民國時期,又先後設置廣川、長河、將陵、陵州、陵縣、德縣。自秦2200餘年,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各時期地域大小不一。

德州夏商時隸屬兗州,西周以及春秋時期屬齊國。戰國時分屬齊、趙二國。秦分屬齊郡、鉅鹿郡、清河郡、上谷郡。漢分屬青州平原郡、濟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三國時屬魏。西晉時分屬平原國、清河國、樂陵國、樂安國、濟南郡。

南北朝時期分屬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樂陵郡。隋代分屬兗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齊郡。唐代分屬河北道德州、貝州、棣州、齊州。北宋分屬河北東路、右京東東路。金時分屬山東西路、東路、河北東路、大名府路。

元屬燕南河北道、中書省河間路、濟南路。明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東昌府、京師河間府。清分屬山東濟南府、武定府、直隸天津府、河間府。民國初期分屬山東省濟南道、東臨道、武定道、直隸省津海道。1928年分別直屬山東、河北省政府。

抗日戰爭時期津浦鐵路以東各縣分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魯邊區、河北區一、二、三專區,津浦鐵路以西各縣先後屬冀南、運東六專區及滄南專區,齊(齊河)、禹(禹城)部分屬冀魯豫一、四專區。解放戰爭時期至1949年分屬渤海區二專區、濼北、滄南專區和冀南二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設立德州專區(德州專員公署),系由原渤海區的滄南、濼北兩專區合並而成。當時轄吳橋、東光、南皮、慶雲、寧津、鹽山、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德平、德縣、平原、禹城、齊河、陵縣及德州市17個縣(市)。

(10)棣州遺址擴展閱讀:

1964年12月,原屬河北省的寧津縣和慶雲縣劃德州專區管轄。1967年,德州專區更名德州地區(德州地區行政公署)。轄德州市、樂陵市、禹城市、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陵縣、齊河縣、濟陽縣、商河縣13縣(市)。

1989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商河、濟陽兩縣和齊河縣的桑梓店、大王、靳家三個鄉劃歸濟南市。

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德州地區,改設地級德州市,將原縣級德州市改為德城區。新建地級德州市行政區劃與原德州地區行政區劃相同。1998年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德州經濟開發區。2006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

2014年7月2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禹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名為德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當年12月正式掛牌。201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陵縣建製成立德州市陵城區,陵城區人民政府駐地臨齊街道辦事處中興路155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