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八十四回
⑴ 西游記第84回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八十四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
話說唐僧逃離了苦套與四眾西行。路遇一老母,稱前方滅法國國王為還願要殺一萬個和尚以求圓滿,勸眾人折返,說完顯了菩薩真身駕雲而去。
眾人商議將唐僧安排在路邊一個坑坎之下休息,悟空變成飛蛾去城中探底,趁人不備偷了些衣服回來,讓大家裝成俗人,又相互對了口徑,進城投店。
店主趙寡婦見來人財大氣粗,招待的非常周到,只是悟空眾人害怕被發現身份,偏要求住黑處,店主安排睡在自家的大櫃子里。
這家店伙計與強盜溝結,便劫了白馬抬了櫃子向城東而去,半道為躲官兵,丟了櫃子逃了。櫃子被抬入宮中,夜半悟空變法削了宮中及所有官員的頭發。第二天,朝中大亂,人人光頭,都覺得是國王的行為觸動了神靈。
(1)西遊記八十四回擴展閱讀
歷史傳說
滅法國國王前生那世里結下冤讎,今世里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死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
然而雖是國王無道殺僧,卻倒是個真天子,城頭上有祥光喜氣。唐僧師徒路過時,扮作客商。孫悟空施法術,把國王後妃及文武大臣頭發盡行剃去,使國王回心向善。
孫悟空建議國王將滅法國改名為欽法國。國王謝了恩,擺整朝鑾駕,送唐僧四眾出城西去。君臣們乘善歸真。
⑵ 西遊記84-86回概括,help
第八十四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計吞禪。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2)西遊記八十四回擴展閱讀: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從文本的基本性質和藝術總體上判斷,《西遊記》是一部宗教與神話、迷信與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漢族民間文學文本,是一個經歷漫長歷史時間的集體創作和最後的個體加工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先秦軸心文化衰微後華夏哲思的遞減式沒落和價值大廈坍塌後生活世界的混沌畫面和世俗化的享樂圖景。
對於儒道釋三種價值體系的喜劇化的嘲笑和反諷,凸顯出中國古代社會的晚期,隨著商品經濟萌芽和漸次,主流意識形態的解構和精神信仰的潰滅。
《西遊記》建構的神話世界,宗教隱喻著對於精神和心理的極權統治,被演繹成為皇權的象徵。於是皇權意識和神話思維在宗教化的藝術文本里合乎邏輯地結盟,誕生出一種宗教政治和政治化的宗教模式。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⑶ 西遊記八十到一百回內容簡介
1、第80回:奼女育陽求配偶心猿護主識妖邪
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2、第81回:鎮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眾尋師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3、第82回:奼女求陽元神護道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4、第83回: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5、第84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
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6、第85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計吞禪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7、第86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8、第87回: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聖勸善施霖
唐僧師徒路過鳳仙郡,見鳳仙郡三年不下雨,地里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唐僧見此動了側隱之心,求孫悟空下一場甘霖,最終叫來龍王,施法布雨才緩解了鳳仙郡的三年不下雨的旱情。
9、第88回: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
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城池內,進入玉華王府。唐僧告訴引禮官他們是來倒換關文的。不一會兒,引禮官便將王子帶到,當王子回到宮中後告訴三個小王子此事。
那三人聽後拿來自己的武器前去打罵。那三個小王子與悟空三人糾纏起來,卻又被悟空三人高超的武藝所折服便拜他們為師。
悟空三人因聽那三位小王子的請求而把各自的武器接給他們打造。卻不料這事被此處一位愛武器的妖精所知,將武器全偷了去。
10、第89回:黃獅精虛設釘鈀宴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豹頭山的黃獅精盜取了孫悟空三人的兵器要開「釘鈀會」,悟空和八戒變做買豬羊的小妖,沙僧變做販豬羊的客人,一起來到豹頭山。
三兄弟看到了自己的兵器,現了原身,和妖精大戰起來。妖精抵敵不住,往東南逃走。悟空三人打死小妖,燒了妖洞,回到玉華州。
黃獅精逃到竹節山他的祖翁九靈元聖處,哭訴前情,九靈元聖點起各色妖精,趕奔玉華州,為黃獅精報仇。
11、第90回: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
九頭獅九靈元聖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救苦天尊。天尊命獅奴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終有所成。
12、第91回:金平府元夜觀燈玄英洞唐僧供狀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13、第92回:三僧大戰青龍山四星挾捉犀牛怪
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想要營救被青龍山妖怪捉走的唐僧,但是妖怪法力高強,八戒、 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14、第93回:給孤園問古談因天竺國朝王遇偶
師徒四人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15、第94回:四僧宴樂御花園一怪空懷情慾喜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16、第95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17、第96回:寇員外喜待高僧唐長老不貪富貴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18、第97回:金酬外護遭魔蟄聖顯幽魂救本原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
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
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19、第98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
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20、第99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21、第100回: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五聖成真
唐三藏把佛經送回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孫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兒也自然脫落。自此五聖成真,共享極樂。
⑷ 西遊記第八十四回地點 人物
您好!《西遊記》第抄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地點:滅法國
人物:孫悟空、國王、王後、嬪妃、盜賊
事件:見上面的內容提要
⑸ 西遊記第八十四回 姥姥為什麼說西進沒路了
第八十四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
原文節選:
師徒四眾,內耽炎受熱,正行處,忽容見那路旁有兩行高柳,柳陰中走出一個老母,右手下攙著一個小孩兒,對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兒撥馬東回,進西去都是死路。」唬得個三藏跳下馬來,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雲,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裡去,有五六里遠近,乃是滅法國。那國王前生那世里結下冤讎,今世里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你們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薩!」三藏聞言,心中害怕,戰兢兢的道:「老菩薩,深感盛情,感謝不盡!但請問可有不進城的方便路兒,我貧僧轉過去罷。」那老母笑道:「轉不過去,轉不過去,只除是會飛的,就過去了也。」
⑹ 西遊記第八十四回和八十五回的概括,謝謝(*°∀°)=3
西遊記第八十復四回和制八十五回的概括,謝謝(*°∀°)=3
答:第84回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85回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⑺ 西遊記第八十四到八十六回中用了什麼計謀
孫悟空偷了衣服在頭上圍上頭巾和帽子,想矇混過關,因為害怕晚上睡覺時回頭巾帽子掉下去,答被人看見,於是要了一張櫃子睡在裡面,
孫悟空打滅法國皇宮所有人的頭發都剃完了,讓他們誤以為是因為殺多了和尚上天降下的懲罰,於是他們敬重唐僧,
一隻妖怪提出,分瓣蓮花計,選出三個有能幹會變化的小妖,變成大王的模樣,穿大王的衣服和武器,一個打豬八戒,一個打孫悟空,再一個打沙和尚,等調開兄弟三個,大王就能捉到唐僧
⑻ 西遊記八十四回中唐僧師徒為什麼要扮作俗人
唐僧師徒辦成俗人是為了不想讓熟人們看出他們與眾不同
⑼ 西遊記80至100回故事概述,
1、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2、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
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3、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4、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
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5、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
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6、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7、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
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8、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9、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
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10、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耙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
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11、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12、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13、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八戒、 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14、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今。
天竺國朝王遇偶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
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15、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16、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17、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圖富貴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18、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
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
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19、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知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
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20、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21、第一百回 徑回東士。
五聖成真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 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⑽ 看西遊記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回概括
八十二回:奼女求陽,元神護道。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八十四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10)西遊記八十四回擴展閱讀:
李靖是天宮中的衛戍司令,所生三子,《西遊記》認為長子金吒為靈山前部護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帳下效力。早年因與三子哪吒反目,燃燈道人賜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稱為托塔李天王。
托塔天王原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傳入中國之後受到中國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徵: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
塔是佛教的象徵,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門安置經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圓寂後火化的遺留物)的地方。唐僧經常訓誡悟空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李家父子武藝超群,法力深厚,又對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每逢大事,玉帝必先欽點李天王掛帥。兩次平息孫悟空造反,都是任命他為降魔大元帥,手下的巨靈神、魚肚將、哪吒三太子等十萬神將天兵,均是天王所統率的精兵良將,在取經途中幫了唐僧四人度過不少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