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徐霞客游記封面圖片

徐霞客游記封面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1-14 16:01:00

『壹』 《徐霞客游記》是誰整理編訂成冊的

徐弘祖(公元一五八六年~一六四一年),字振之,號霞客,明代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是回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答旅行家和地理學家。他出生於官僚家庭,自幼好奇書,而不為當時的科舉制度所束縛。

霞客從二十二歲起開始旅行,泛舟太湖,登東、西洞庭山。之後又歷游天台、雁岩、白岳、武夷、廬山、太和、羅浮、五嶽以及佛教四大名山中的洛伽、九華、五台等名山。

在當時交通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霞客外出考察,有時坐船、騎馬或乘轎,但主要是步行。旅途中還幾次絕糧,數次遇盜,都瀕臨絕境。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霞客在一日行程結束後,總要把當日經歷與觀察所得記錄下來。

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記體裁所寫的這些記錄,在他去世的時候還只是一些初稿,沒有編訂成冊。後逢戰亂,原稿也散佚,幸虧霞客幼子徐寄苦心收集,才能刊刻成書,這就是現行的《徐霞客游記》。

『貳』 《徐霞客游記》作品

明徐弘祖(號霞客)著《徐霞客游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名著,用日記體裁記述了作者的旅行考察,涉及地貌、水文、地質、植物等,開我國地理學系統觀察自然,描寫自然的新方向。游記文筆生動旖旎,長期以來又作為文學作品傳世。本選評選取《徐霞客游記》中的名篇加以注釋,並予以精彩的講評。閱讀這些篇章,山光雲影,宛然在目;泉流風聲,傾耳可聽,而其中又活躍著徐霞客凌艱越險、嵯峨磊落的身影。

『叄』 徐霞客游記的作品目錄

游天台山日記復
游雁宕山制日記
游白岳山日記
游黃山日記
游武彝山日記
游廬山日記
游黃山日記後
游太華山日記
游太和山日記
閩游日記前
閩游日記後
游天台山日記後
游雁宕山日記後
游五台山日記
游恆山日記
黔游日記一
滇游日記一
游太華山記
滇游日記二
盤江考
永昌志略
麗江紀略
法王緣起
溯江紀源

『肆』 徐霞客游記有多少頁

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內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容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出版社: 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平裝: 195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21082121
條形碼: 9787221082121
尺寸: 23.2 x 17.4 x 11.4 cm
重量: 2.3 Kg

『伍』 徐霞客游記是怎樣創作的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地主家庭,祖輩都是仕途中人,由於父親徐有勉對官場深惡痛絕,雖滿腹經綸,卻發誓不再當官,只願做名潔身自好的隱居之士。據說,有一次,兩個官員慕名而來,想要與他結交。霞客的父親聞後竟從後門溜走,悄悄穿過竹林,乘船到太湖遊玩去了。在父親的影響下,徐霞客從小愛讀歷史、地理一類書籍、圖冊。在私塾讀書的時候,經常背著老師,把地理書放在經書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時候,不禁眉飛色舞。徐霞客的母親是一個目光遠大,支持兒子做地理考察的賢淑女人。十幾歲那年,徐霞客的父親死去,他很想親自到名山大川去游歷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親年事已高,家裡沒人照顧,徐霞客不敢提及出遊一事。但知子莫如母,母親還是覺察到了霞客的心事。於是就跟他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能為了我留在家裡,做籬笆下的小雞、馬圈裡的小馬呢!」母親為他准備行裝,還給他縫制了一頂遠游冠。在母親的支持下,徐霞客踏上了出遊之路。

徐霞客出遊旅程

徐霞客出遊,自22歲開始游太湖,到54歲從雲南抱病而歸,用30餘年的時間做地理考察,這30年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一時期,遍訪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南河、河北、山西、陝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雲南等16個省和自治區。早期游泰山、天台山、雁盪山等,寫下名山游記17篇。這個時期旅行的特點是每次出遊的時間較短,路程較近,稍遠一點的也是交通比較方便之地,出遊的時間也有間隔。這是因為在他40歲以前有老母健在,所以是「定方而往,如期而還」。每次游歷回家,他跟親友談起各地的奇風異俗和游歷中的驚險情景,別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他母親卻聽得津津有味。

老母親死後,徐霞客就把他全部精力撲在游明吳彬《羅漢圖》歷考察的事業上。在他50歲那年,開始了一次路程漫長的旅行。他化了整整4年時間,游歷了湖南、廣西、貴州、雲南4省,一直到我國邊境騰沖。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有一次他經過一座高聳的山峰,發現懸崖上有一個岩洞,根本沒路可通。他冒著生命危險,像猴子一樣爬上了懸崖,終於到達了洞口。游歷了西南各省是他科學收獲最大的時期,他在《游記》中,詳細記載了各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情況,特別對岩溶地貌的分布、類型和特點作了廣泛的考察與描述,使這方面的認識達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為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徐霞客在考察中,經歷了千難萬險,除了大自然的懸崖峭壁,深澗急流,還有出人意料的毒蛇猛獸,強盜賊人。有一次,他們在湘江乘船的時候,遇到了強盜,他們的行李財物被搶劫一空,靜聞和尚因為受傷,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後,連他隨身的僕人也離開他逃走了。但是這些挫折都沒有動搖他探索自然的決心。他曾豪邁地說:「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

徐霞客的地理發現徐霞客通過長期的地理考察,寫出了一部內容豐富的《游記》,對所經各地的山脈、河流、岩石、地貌、氣候、生物、物產、交通、工農業生產、商業貿易、城鎮、風俗習慣等,做了詳細記載,是一部學術含蘊豐富的著作。

徐霞客在地理學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對岩溶地貌的考察和研究。1636年至1640年,他對廣西、貴州、雲南做了考察,對岩溶地貌的分布、類型、特徵和成因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研究。他記述了峰林、孤峰、石芽、溶溝、落水洞、漏斗、豎井、岩溶盆地、岩溶窪地、岩溶天窗、盲谷、干谷、天生橋、穿山、溶帽山、溶洞、石筍、石柱、地下河、洞穴瀑布等20多種岩溶地貌的特徵,給以定名和分類。

在對比分析各地岩溶地貌的差異後,他將西南三省分為三大區,即雲南高原南部、貴州高原南部、廣西盆地,這既和現代地貌學的分類基本相符,也有地貌區劃的思想,是難能可貴的。水對岩溶地貌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他通過觀察地表水與地下水對石灰岩的溶解作用,對岩溶現象的成因和發育做出了正確解釋。

1953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對桂林七星岩進行考察,他們發現當年徐霞客踏察過的15個洞口大部分可以找到。他們繪制的七星岩平面圖和描圖也證實了徐霞客描述的准確性。徐霞客是中國和世界系統研究岩溶地貌的先驅者,他的游記是世界上研究岩溶地貌的最早的寶貴文獻。

對河流水文的研究徐霞客也有突出成就。他對各地河流的分布和水文特徵有很詳細的記述。記載了江、河、溪、瀆、澗等大小河流500多條,對發源地、流域面積、流速、含沙量、侵蝕作用等水文情況皆有正確的描述。1636年至1637年,他經過考察和研究寫出了《江源考》的論文,指出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源,糾正了《禹頁》以來認為岷江是長江上源的錯誤。他對河流的侵蝕作用,流速和河床升降對侵蝕所起的作用,也作了正確的闡述。

徐霞客游記對植物地理也有貢獻,他記述了150多種植物,記述了海拔高度和風速對植物的影響,緯度對植物花期的影響,高山低溫、風大對植物形態的影響等,取得了規律性的認識。

他對火山、地熱、人文地理也做了考察,在地學成就是多方面的。19世紀以前,西方只有少數研究者對局部岩溶區域和現象做過觀察和解釋,而徐霞客在17世紀30年代即對熱帶、亞熱帶的岩溶現象做了大范圍的系統的考察與描述,並對岩溶現象的成因和分類提出了科學觀點,這是使西方學者所望塵莫及的。他是一個具有堅強意志,充滿探索精神,百折不撓的偉大學者。

『陸』 徐霞客游記的開篇地在那裡

五一班組織學生劃船.如果每條船坐4人就有16人沒劃船;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有一條船上差4人.五一班有學生多少人?一共租了多少條船?
(列算式回答)

『柒』 李寄的整理《徐霞客游記》

李寄步入花甲之年時,著手整理父親游記殘稿,並正在設法尋覓游記其它幾種抄本,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裡,編輯出一部較完整的《徐霞客游記》,以慰老父在天之靈。
徐霞客在崇禎十四年(1641)逝世時,生前所寫西行日記尚末整理成集。他在彌留之際曾托家中塾師季會明輯訂,並囑徐仲昭協助刻印。季會明不負重託,經遍搜游稿遺佚,補正修訂,因地分集,於崇禎十五年(1642)臘月編成《徐霞客西遊記》,為游記最早抄本。清順治二年(1645)江陰守城抗清,遭兵燹之災,徐門又遭遇奴變,徐霞客長子徐屺、侄徐虞卿遇難,季會明整理的這部游記和《徐霞客詩集》均遭劫毀或散佚,但還有一部分季會明整理的游記稿本,以及徐霞客帶回來的大理石標本在徐屺之子徐建極手中。後來,山東劉果督學江南,劉讀過錢謙益的《初學集》,仰慕徐霞客,特訪問霞客之孫徐建極,索記游之書。徐建極便將殘存的霞客游記稿本及大理石送給劉果。劉果不久丁憂回原籍山東,霞客游記稿本從此沒了下落。
李寄最早讀到的,是一部重新整理的游記,但已非原件,早被傳抄者塗改得而面目全非,他還是隨手抄錄謄真,視作珍寶,將之置於案頭。游記被傳抄者你借我抄,抄者又各自牽強附會,迭加刪改,更是殘缺失真。康熙三十三年(1683),李寄已65歲,他在再次整理游記抄本時,看到季會明加的一份按語中,提及第一部《徐霞客西遊記》全集只有宜興庠生曹駿甫處才有抄本,立即託人到宜興打聽,得知18年前曹駿甫所抄抄本已輾轉到宜興史夏隆處。他喜出望外,便扶杖徒步到宜興,拜訪已73歲的史夏隆,覓到了游記最早抄本。李寄如獲珍寶,將稿本帶回江陰由里山。
此後幾年,李寄在山居庵秀峰閣將宜興所得抄本和自己手頭幾種抄本互相對照,結合平時自己搜集到的游記資料,加以校勘、補充、訂正。他得自宜興史氏的抄本雖僅4冊,尚非全稿,但已是當時僅有的可供參校的本子了。李寄從中補得《游太華山日記》、《游顏洞記》、《盤江考》三文。他還要「從日影中照出曹氏原文,與季本互校成書。」李寄經歷了許多艱辛,終於輯錄成一部相對完整的《徐霞客游記》,人們稱之為李介立本。300多年來,《徐霞客游記》出現了數十種抄本,研究《徐霞客游記》的「徐學」界,歷來都把「李介立本」視為「諸本之祖」。
李寄整理編定《徐霞客游記》脫稿時,已是70高齡。年老體弱,加心力交瘁,已是重病纏身。他投奔友人夏世名,臨終之際對夏世名說:「不要為我准備棺材。你家屋後有個舊水車筒,截為兩段,一半墊,一半蓋,用以藏我的屍體就足夠了。」1690年,李寄病逝,終年72歲。夏世名沒有按照李寄的話去做,而是按照禮節為李寄舉辦喪事,將他葬在由里山母墓之側。李寄的生前著述、詩稿、書籍,也由門人陳其忠收藏。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李寄部分著作,就是後人從陳氏處訪得,得以流傳下來的。
繼李寄之後,楊名時、陳泓又先後對《徐霞客游記》作過校讎。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鎮根據李介立整理本將《徐霞客游記》刊刻成書,正式出版。此時,距徐霞客逝世已135年,李寄逝世也已86年。

『捌』 《徐霞客游記》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徐霞客游記》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卓有價值的貢獻。

《徐霞客游記》的編輯整理和流傳,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師季夢良的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兒子,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作出了很大貢獻外,民間藏書家的珍藏、校訂、增補,也是《徐霞客游記》得以保存和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
《徐霞客游記》中涉及到生活中並不常見的名詞:很多古地名、古民族名和古代歷史遺跡。為此,後人不但對原文中的生僻字詞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對於原文中出現的一些古地名也追根溯源,在注釋中將古地名的地理位置准確標示出來,減少了普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地理位置描述的困惑和障礙,更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最後,後人按照整部書的風格選取了精美古樸的木版畫,配合圖說,或是概括性地介紹了書中出現的風景名勝,或是介紹徐霞客當年途經之處的人情風物,呈獻給讀者的不僅是文字上的享受,更有一種文化和藝術美感上的提升。

徐霞客在游歷過程中曾經多次遭遇險境,這已經遠遠超越了遊玩的境界,而是徹徹底底的探險、冒險了。他這種執著的精神被現代的旅行家們稱為「徐霞客精神」,所以徐霞客也成為那些富有冒險精神、探索精神的旅遊愛好者們所推崇的對象。

《徐霞客游記》對於地理學家是一份珍貴的地理科學報告,對普通讀者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旅遊指南,書中那一片片壯闊遼遠的風景,一座座高峻雄偉的山峰,似乎正在催動我們渴望冒險的心,在攀登中獲得樂趣,在探索中尋覓真知。

『玖』 《徐霞客游記》的目錄!

徐霞客游記 目錄
第一篇 游天台山日記 第二篇 游雁宕山日內記 第三篇 游白岳山日記
第四篇 游黃山容日記 第五篇 游武彝山日記 第六篇 游廬山日記
第七篇 游黃山日記後 第八篇 游九鯉湖日記 第九篇 游嵩山日記
第十篇 游太華山日記 第十一篇 游太和山日記 第十二篇 閩游日記前
第十三篇 閩游日記後 第十四篇 游天台山日記後 第十五篇 游雁宕山日記後
第十六篇 游五台山日記 第十七篇 游恆山日記 第十八篇 浙游日記
第十九篇 江右游日記 第二十一篇 粵西遊日記一 第二十二篇 粵西遊日記二

『拾』 徐霞客的作品

《徐霞客游記》
《江源考》
《盤江考》
《雞足山成》
《浙游日記》、
《江右游日記》、
《楚游日記》、
《粵西遊日記》、
《黔游日記》、
《滇游日記》
《天台山游記》、
《雁盪山游記》、
《黃山游記》、
《廬山游記》

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在地理學上的重要成就有: (1)喀斯特地區的類型分布和各地區間的差異,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徵、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僅在中國廣西、貴州、雲南3省區,他親自探查過的洞穴便有270多個,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具體記載。並初步論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鍾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國和世界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 (2)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中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自《尚書·禹貢》以來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是長江上源。正確指出河岸彎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處沖刷侵蝕厲害,河床坡度與侵蝕力的大小成正比等問題。對噴泉的發生和潛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學的解釋。 (3)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 (4)調查了雲南騰沖打鷹山的火山遺跡,科學地記錄與解釋了火山噴發出來的紅色浮石的質地及成因;對地熱現象的詳細描述在中國也是最早的;對所到之處的人文地理情況,包括各地的經濟、交通、城鎮聚落、少數民族和風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記述。 他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上超越前人的貢獻,特別是關於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記述和探索,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
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游記細致入微; (3)詞彙豐富,敏於創制;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5)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游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並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