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前記
① 《西游記》前十篇主要內容。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南海觀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戰敗。觀音又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太上老君在天觀戰,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眾神押其回上界。玉帝傳旨處死。
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太上老君將悟空臵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孫悟空一路筋斗雲,跳不出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飼喂悟空。
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1)西遊記前記擴展閱讀: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
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② 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之前是什麼
百回本《西遊記》出來之前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再之前有《大唐西域記》。你老師提到的是不是《四游記》?
如果能把問題描述得更清楚一些我應該可以准確的告訴你。
③ 西遊記前7回梗概
《西遊記》前7回為: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梗概:
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受日月精華,生出一石猴。之後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石猴四海求師,在西牛賀洲得到須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雲可行十萬八千里。歸來打敗混世魔王,收復七十二洞妖王,結義六大魔王,去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秦廣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諫言,把孫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馬溫,在御馬監管馬。猴王初時不知官職大小,後知實情,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巨靈神、哪吒二將。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大聖,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雙方爭持不下,觀音菩薩舉薦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戰。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把金剛鐲從南天門扔下擊中悟空。
猴王被擒。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燒、雷部正神雷擊,不能損傷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爐鍛煉,七七四十九日開爐,孫悟空躲在巽宮,有風無火,遂無傷,卻患了個老害眼病,名曰火眼金睛。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下旨游奕靈官、翊聖真君請來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遊記》原著中的「五百年」形容年代很久遠,並非具體時間。根據原著第十四回中記載,五行山是王莽篡漢之時從天降下。據此推算,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實際已經過去大約六百多年)。飢時,給他鐵丸子吃,渴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
④ 西遊記前40回概括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南海觀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戰敗。觀音又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太上老君在天觀戰,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眾神押其回上界。玉帝傳旨處死。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孫悟空一路筋斗雲,跳不出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飼喂悟空。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附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陳光蕊喜中狀元,招為宰相女婿,被任為江州州主。上任途中被船家劉洪害死,其妻被搶,劉洪冒保赴任。陳被龍王救活,收於龍宮。其妻生子,拋於江中。被金山寺長老所救;起名江流,後又起法名玄奘。長老為其說知身世。玄奘尋見母親。後徑往京師,找外祖訴冤。劉洪被處極刑。陳光蕊還陽。玄奘入洪福寺繼續修行。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王+禹正空門
唐太宗還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嚴禁毀僧謗佛。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水陸大會,太宗許之。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鳳音顯象化金蟬
觀音菩薩變成疥癩游僧,將錫杖袈裟獻給太宗。太宗將其賜予玄奘。觀音上台對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處,玄奘願去西天,太宗封其為「御
弟聖僧」,賜號為「三藏」。三藏唐僧出關而去。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唐僧騎馬西行。山邊城,夜登雙叉嶺,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兩界山,忽聽喊聲如雷:「我師父來也!」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叫喊者正孫悟空。唐僧收悟空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個剪徑的強盜,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縱雲離開唐僧。觀音授唐僧緊箍咒,悟空接受龍王勸告,重來保護唐僧,戴上了緊箍咒,表示不現款違背師言。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途徑蛇盤山,馬匹被鷹愁澗中之龍吞食。觀音召出惡龍,將其變為白馬賜給唐僧當座騎。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行到觀音禪院,老住持為謀占袈裟,欲縱火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從天界借鑒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邊鼓風,使火燒凈禪院。黑風山的熊羆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尋妖索要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悟空見一黑漢正與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開佛衣會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與黑漢熊精相鬥。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聖除魔
高老莊高太公因妖怪入贅其家請求降妖。悟空變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現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風而逃。悟空緊追。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那怪入洞取出九齒釘耙一悟空大戰,當聽悟空說為保護唐僧取經過此,那丟下釘耙,跟悟空去拜見唐僧,被取明為豬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烏巢禪師,從其處得《心經》一卷。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黃風嶺的黃風怪先鋒虎精,將唐僧攝往洞中。悟空、八戒趕往洞口搦戰。虎先鋒難抵敗逃,被八戒一耙築死。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悟空斗不過黃風聖,敗下陣來。請來靈吉,抓住黃毛貂鼠變的妖精,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 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第二十四回
萬壽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老竊人參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
唐僧誤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唐僧在洞內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託書信。國王懇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黃袍怪,八戒難敵,鑽入草叢躲藏。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黃袍怪變為一美男子,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倍變為猛虎。白龍馬變為宮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後腿。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悟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九怪
八戒用激將法使悟空當下隨他前來。悟空變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內丹舍利,現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無影無蹤。悟空去天界查訪,星神念動咒語,將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將公主帶回國,並使唐僧恢復原身。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行至一山,悟空聽說有妖,攛掇師父讓八戒去巡山。八戒要躲懶睡覺,編謊騙人,但被變成蟲的悟空一一聽知,當面戳穿其謊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兩妖之一的銀角大王率眾妖洞巡邏,捉住八戒。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天神助本心
銀角大王變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讓悟空將其背起。那妖遣來三座大山壓住悟空,將唐僧、沙僧拿到洞中。土地、山神等搬開大山,使悟空脫身。悟空變成老道士,在哪吒太子幫助下,用假葫蘆換了妖怪裝人的真葫蘆。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悟空變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銀角大王與悟空大戰。悟空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銀角大王用葫蘆裝了悟空。悟空騙魔開啟葫蘆,乘機逃出,再潛入洞,偷得葫蘆。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銀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蘆裝入,
頃刻便化為水。金角大王用扇扌+扇出烈火敗悟空。悟空鑽入洞內,竊得凈瓶和扇子。將老魔裝入凈瓶,太上老君說受觀音之託,讓童子化為兩位妖魔考驗唐僧師徒。二童子復活歸天。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
來到一座破寺,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唐僧思鄉,悟空以月為喻,為其點明「見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滿心歡喜。八戒、沙僧觀月,於佛理亦各有所得。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唐僧夢前來,自稱是此地烏雞國國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園井中害死,
道士變為國王篡位。又交給唐僧一玉王+圭。作為告知親生太子的表記。
唐僧從夢中驚醒,但階下卻真有一玉王+圭。悟空變為白兔,將出城打獵的太引入寺中。又變成一矮人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並請他回去向母驗證。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母後和太子經過對證,確認現今君王為妖所變。悟空八是御花園,在芭蕉樹下到已被掩埋的井。八戒下井,得國王屍身,背回寺中。並挑唆師父念緊箍咒逼悟空將死者醫活。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悟空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還魂丹,救活國王,假國王大恐,變為唐僧,但因不會念緊箍咒而被識破。文殊菩薩對悟空說,國王曾將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騎來浸國王年,以報前恨。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圭木母空
紅孩兒縱風將唐僧懾走。悟空得知紅孩兒是自己五百年前結拜的
⑤ 求西遊記前五回,的概括。 最好將讀書筆記也寫下來。 謝謝了。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需要請說
⑥ 西遊記前言
西遊記似乎沒有前言,序+第一回如下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希望能幫到你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丑。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主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
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拋彈子,邷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涌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回網,致使齊天大聖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葯,抃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餚。但見那——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桔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葯,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盪盪,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掞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蒨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即忙跳入裡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裡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系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什麼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王聽說,只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朴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松枝梢頭,摘松子吃了頑耍。古
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豐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
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麼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裡修什麼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畢竟不知向後修些什麼道果,且聽下回分解
⑦ 西遊記前兩回的讀書筆記
書名
《西遊記》
作者
吳承恩
好詞(第二回)
周旋,焚香,精微,天花亂墜,抓耳撓腮,眉花眼笑,顛狂躍舞,踴躍,無狀,抱怨,賠笑,傳箭,根源,自在逍遙,欺虐,甲胄,鶴唳猿啼。
好句(第二回)
即抽身,捻著決,丟個連扯,縱起筋斗雲,徑回東勝。
好段(第二回)
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皆怨悟空道:「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這番沖撞了他,不知幾時才出來呵!」此時俱甚抱怨他,又鄙賤嫌惡他。悟空一些兒也不惱,只是滿臉賠笑。原來那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暗暗在心,所以不與眾人爭競,只是忍耐無言。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密處傳他道也。
⑧ 西遊記前五十回
1、豬八戒又叫( ),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 ),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 )為妖,後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 )。
2、沙僧也叫( ),原為天宮中的( ),被貶下界,在( )為妖,後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 )。
3、白龍馬原是( )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後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 )。後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 )。
4、()去靈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養在譚底下,金光霞彩,晝夜光明。
5、()與萬聖龍王來金光寺,下了一場血雨,污了寶塔,偷了塔中的()佛寶。
6、文殊菩薩的坐騎(),化作全真道人將烏雞國國王推入井中,是孫悟空從()要來金丹,救活了國王。
7、車遲國的三位國師分別為()、()、()。
8、通天河的靈感大王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煉成精,後被觀音用()擒住。
1、萬壽山五庄觀的觀主是()。
2、孫悟空與八戒大戰黃風怪時,最後還是()降伏了黃風怪。
3、《西遊記》的作者運用了()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
4.有人對<西遊記>記載道:"陽光燦爛(), 百變猴頭(),憨厚老成(),阿彌陀佛是().漫漫西天取經路.
1、孫悟空出生在( )?
2、石猴一出世驚動了( ),派( )去南天門觀看?
3、神仙師傅給猴王起的姓名是( )?
4、孫悟空怎麼判斷在洞中學習了幾年( )?
5、猴王會了七兄弟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以及( )和( )。
6、一飛禽,似青鷂,毛片不青;似鷺鷥,頂上無纓;似無鸛,腿又不紅,這是( )變的;一條魚,似鯉魚,尾巴不紅;似鱖魚,花鱗不見;似墨魚,頭上無星;似魴魚鰓上無針,這是( )變的。
7、唐僧收徒的順序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是由( )向( );觀音收伏他們的順序是( )、( )、( ),是由( )向( )。
8、菩薩在路上又收了一條( ),這( )是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後成了唐僧取經的腳力。
9、黑風山三妖一黑漢、一道人、一白衣秀士高談闊論:黑漢道:「後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又說要開「佛衣會,」你認為母難之日指的是( )?「佛衣」指的是( )?
10、孫悟空最不擅長( ),而豬八戒卻擅長( ),原因是( )。
11、白骨精三次變化,一是( ),一是( ),一是( ),幾次變化悟空識破,唐僧卻要攆他走,第二次悟空提個要求( ),第三次( ),最後灑淚而別。
二、 選擇
1、太宗得回陽世,要用瓜果謝冥王,十王要的是哪種?
A東瓜 B西瓜 C南瓜
2、太宗與從官觀音真身後,,哪位畫家描畫了菩薩的真像?
A吳道子 B王維
3、唐僧得龍馬,可無鞍轡,哪去取?
A管百姓要 B 不用鞍轡 C觀音差人送
4、唐僧在烏巢禪師取經一卷,說遇魔障之處念此經可無傷害,是哪部經?
A《金剛經》 B《詩經》 C《易經》 D《多心經》
5、孫悟空在五庄觀拿瞌睡蟲讓清風、明月酣睡贏得時間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蟲是哪來的嗎?
A毫毛變的 B捉的 C與人賭來的 D觀音給的
6、寶象國國王請八戒降妖,八戒、沙僧騰雲去捉妖怪,國王慌了,扯住唐僧道:「長老,你且陪寡人坐坐,也莫騰雲去了。」唐僧道:「可憐!可憐!( )!」
A我半步也去不得 B我不會騰雲
7、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有哪五件寶貝?
A七星劍 B紅葫蘆 C鐵扇 D芭蕉扇 E玉凈瓶 F幌金繩
1悟空到太上老君處要仙丹救烏雞國國王,太上老君送他一粒,他說:"只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把丹丸丟在口裡,那麼救活烏雞國國王的是哪粒仙丹?
A還是這粒 B霧里雲 C急如火 D快如風 E興烘掀 F掀烘興 G巴山虎
H倚海龍
2過西梁女國,在一座山上,悟空打死了兩個強盜,唐僧要埋土,是誰挖的坑?A悟空用毫毛變的小猴挖的 B八戒用嘴拱的 C沙僧用禪仗挖的
3牛魔王會多少中變化?
A72 B36 C 82 D50
4小西天黃眉怪抓唐僧師徒的目的是?
A吃唐僧肉 B要錦 袈裟 C自己要去取經
5陷空山八戒去探路,八戒遇到兩個女怪在打水,他怎麼知道那時妖怪
A衣服不鮮艷 B有尾巴 C發型不是興 D 皮膚粗糙
1、《西遊記》的作者是_________。
2、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喚____________,大鬧天宮後被如來佛祖壓在__________,後歸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___________。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____________。
3、豬八戒又叫_________,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___,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_________為妖,後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________。
4、沙僧也叫________,原為天宮中的___________,被貶下界,在_________為妖,後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_____________。
5、白龍馬原是__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後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___________。
6、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______;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______,法名是______;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______。
7、《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鬧_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
8、陳家莊( )變作男孩陳官寶,( )變作女孩一秤金,被抬到靈感廟里,把妖怪打跑了。
9、石猴一出世驚動了( ),派( )去南天門觀看?
10、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______。
二、 選擇 (把正確的答案序號寫在括弧里)(26分)
1、太宗得回陽世,要用瓜果謝冥王,十王要的是哪種? ( )
A東瓜 B西瓜 C南瓜
2、太宗與從官觀音真身後,,哪位畫家描畫了菩薩的真像? ( )
A吳道子 B王維
3、唐僧得龍馬,可無鞍轡,哪去取?( )
A管百姓要 B 不用鞍轡 C觀音差人送 ( )
4、唐僧在烏巢禪師取經一卷,說遇魔障之處念此經可無傷害,是哪部經? ( )
A《金剛經》 B《詩經》 C《易經》 D《多心經》
5、孫悟空在五庄觀拿瞌睡蟲讓清風、明月酣睡贏得時間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蟲是哪來的嗎? ( )
A毫毛變的 B捉的 C與人賭來的 D觀音給的
6、寶象國國王請八戒降妖,八戒、沙僧騰雲去捉妖怪,國王慌了,扯住唐僧道:「長老,你且陪寡人坐坐,也莫騰雲去了。」唐僧道:「可憐!可憐!( )!」 ( )
A我半步也去不得 B我不會騰雲
7、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有哪五件寶貝? ( )
A七星劍 B紅葫蘆 C鐵扇 D芭蕉扇 E玉凈瓶 F幌金繩
8、悟空到太上老君處要仙丹救烏雞國國王,太上老君送他一粒,他說:「只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把丹丸丟在口裡,那麼救活烏雞國國王的是哪粒仙丹? ( ) A還是這粒,猴子頦下有嗉袋兒 B吃了這粒,老君又給了他一粒 C又找觀音菩薩解決
9、紅孩兒派六個小妖去請他父親來吃唐僧肉,下面哪幾個不是他的小妖? ( )
A雲里霧 B霧里雲 C急如火 D快如風
E興烘掀 F掀烘興 G巴山虎 H倚海龍
10、過西梁女國,在一座山上,悟空打死了兩個強盜,唐僧要埋土,是誰挖的坑? ( )
A悟空用毫毛變的小猴挖的 B八戒用嘴拱的 C沙僧用禪杖挖的
11、牛魔王會多少種變化? ( )
A七十二 B三十六 C八十二 D五十
12、小西天黃眉怪抓唐僧師徒的目的是? ( )
A吃唐僧肉 B要錦襕袈裟 C自己要去取經
13、悟空派八戒去探路,八戒遇到兩個女怪在打水,他怎麼道那是妖怪? ( )
A衣服不鮮艷 B有尾巴 C發型不時興 D皮膚粗糙
三、列舉簡述(44分)
1、列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8分)
2、列舉師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個即可。(8 分)
3、《西遊記》中的人物刻畫得各有特點,請各寫出一個以沙僧和豬八戒為核心展開的故事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唐僧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人物是誰?說說理由。 (4分)
最喜歡:____________理由:
最不喜歡:___________ 理由:
5、列舉唐僧師徒西行路過的國名(四個即可)。(8分)
6、《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共經歷了多少難?其中大徒弟孫悟空的筋斗雲一翻是多少里?他會多少般變化?(8分)
7、《西遊記》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後三次分別變為哪三位人物來哄騙唐僧,但都被孫悟空一一識破?(4分)
麻煩自己分下,累死了,那個,這是大概,麻煩你把前半部分自己挑一下以下是8,9,10,回的
八、孫悟空從什麼爐子出來?怎麼了?八卦爐子,練就了火眼金睛
九、誰死了?涇河龍王
十、什麼給唐僧西行創造了條件?唐王的地獄之行,召開水陸大會
好不容易的,望採納,有問題追問啊……3Q
⑨ 西遊記前四十回完整版
字太多,只能發第一回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古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齋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主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齋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古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丑。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古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主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主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知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知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知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知
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拋彈子,邷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知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涌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知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古
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齋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齋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主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主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知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古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齋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主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知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古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主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知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主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回網,致使齊天大聖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知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葯,抃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餚。但見那——齋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桔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葯,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古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盪盪,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古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齋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主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掞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古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齋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主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主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蒨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主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古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古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即忙跳入裡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裡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主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系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瑽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齋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什麼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齋
猴王聽說,只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知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古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朴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松枝梢頭,摘松子吃了頑耍。古
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豐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主
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知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古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麼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齋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古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齋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主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裡修什麼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知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畢竟不知向後修些什麼道果,且聽下回分解
⑩ 西遊記前五回精彩語段約200字
1.東海借兵器: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他盡力兩手撾過道:「忒粗忒長些,再短細些方可用。」說畢,那寶貝就短了幾尺,細了一圍。悟空又顛一顛道:「再細些更好。」那寶貝真個又細了幾分。悟空十分歡喜,拿出海藏看時,原來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這寶貝如人意!」一邊走,一邊心思口念,手顛著道:「再短細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長短,碗口粗細。
2.大鬧天宮:蟠桃會這天,孫悟空喝光了宴會用的仙酒,還闖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盡了葫蘆內的金丹,然後回到了水簾洞。玉帝對孫悟空擾亂蟠桃會甚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萬天兵被悟空打敗。玉帝又派二郎神來戰孫悟空。經過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戰之際,太上老君拋下金剛圈擊中悟空,方才將他捉拿。
3.描寫女兒國國王: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軃紅綃飄彩艷,高簪珠翠顯光輝。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4.三借芭蕉扇:孫悟空只好又來到翠雲山,這次他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樣子。鐵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進去。說到孫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麼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鐵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兒了?仔細看管好,那猢猻變化多端,小心他再騙了去。"鐵扇公主說:"大王放心。"說著將真扇從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葉兒大小。悟空大喜過望,連忙抓在手中,問道:"這般小小之物,為何能扇滅八百里火焰?"鐵扇公主道:"大王,你離家兩年,怎麼連自家的寶貝也忘了?只要念一聲口訣,這扇就能長到一丈二尺長短。"孫悟空記在心上,將扇兒噙在口中,把臉一抹,現了本像,徑自出了芭蕉洞。鐵扇公主氣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5.真假美猴王:悟空為了懲惡揚善,數次打殺惡人強盜,為唐僧所不容。唐僧將他趕走,六耳獼猴想去西天就打傷唐僧,將行李包袱拿到花果山。沙僧到花果山尋找悟空,結果又不識六耳獼猴,給趕出了花果山。沙和尚到觀音處告悟空,結果悟空在那裡受苦。悟空得知有人在他花果山壞他名聲,就趕了過去。結果兩個猴子打將起來,便無法辨認了。兩個猴子一模一樣,連手段都一樣,只好找人來區分,天上無人能識;水中亦無人能識;地府的諦聽能識別,但由於無力收服此妖,不敢道破,便指點他們去大雷音寺。佛祖用金缽將六耳獼猴罩住,現出原形,悟空因他打傷師父,遂將他擊斃。最後師徒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