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遺址
Ⅰ 李白的 早發白帝城 是哪的名勝啊
白帝城在重慶奉節縣
白帝城 - 【區位簡介】
船過奉節,順流而下,遙望瞿塘峽口,但見長江北岸高聳的山頭上,有一幢幢飛檐樓閣,掩映在鬱郁蔥蔥的綠樹叢中,這就是三峽的著名游覽勝地白帝城。白帝城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並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
白帝城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所建 ,並在此屯兵積糧。公孫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親信先造輿論。不久城裡城外就流傳起一條「重要新聞」,說是城內白鶴井裡,近日常有一股白氣冒出,宛如白龍騰空,此乃「白龍獻瑞」,預兆這方土地上要出新天子了。輿論造足了,公孫述便於公元25年正式稱帝,自號「白帝」,並改子陽城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白帝山」。公元37年,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發兵攻蜀,公孫述不敵,戰死。蜀人為記念為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並供奉「白帝像」。這就是現在的白帝廟,而白帝廟後來之所以名聲大噪,則是因為與三國英豪搭上了關系。公元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於東吳,兵退夔門之外。從此劉備一病不起,乃於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四川奉節縣的夔州城)永安宮託孤於諸葛亮。約在唐代以前,白帝廟處就增建了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諸葛祠。明代,公孫述的塑像被毀棄,廟內代之以劉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的貼金塑像。從此,「白帝城內無白帝,白帝廟祭劉先帝」。
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Ⅱ 請問 蘇軾 在西湖邊有什麼遺跡和典故,有一處叫南嶺亭,還是嶺南亭啊
蘇堤(1090),詩人蘇軾(東坡抄)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南宋以來,蘇堤春曉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堤寬平均36米。沿堤栽植楊柳、碧桃等觀賞樹木以及大批花草,還建有六座單孔石拱橋,橋名自南而北依次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束)浦、跨虹。
每當春風吹拂,蘇堤上楊柳吐翠,艷桃灼灼,長堤延伸,六橋起伏。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捲飄忽,桃花笑臉相迎。置身堤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多方神采,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蘇堤
蘇軾在杭州當過相當於市長的太守,他在任上對杭州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對西湖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他用挖出來的湖中葑泥堆起一條長堤,改變了西湖的格局,使這個看上去很普通的湖泊一下子顯出它的不同凡響來。後人為了紀念蘇太守的功績,特意將這條堤取名為蘇堤。現在,還在堤的南端建起了一座蘇東坡紀念館。我們在參觀紀念館時不光能讀到蘇軾的經典詩詞,還能了解他在當太守時作出的各種計劃並為實現這些計劃而作出的各種努力。
Ⅲ 蘇軾要是知道他去的不是真的赤壁古戰場遺址,會作何感想
我以前看過一個故事,現在還記得大致內容。紹聖四年,蘇軾被貶於海南儋州,他弟弟蘇轍不久也被貶往廣東雷州。農歷五月二人在廣西藤州相遇,兄弟手足情深,一起到當地路邊一攤鋪吃湯餅。然而端上來的湯餅「粗惡不可食」,蘇轍吃不下,放下筷子在一邊嘆氣,蘇軾很快就吃完了,大笑對自己弟弟說:「老弟你是不是還要咀嚼回味這湯餅的美味啊?」所以那一晚上和好友夜遊的到底是不是赤壁故址,對於蘇軾而言並不重要。他只是借游覽祖國河山,抒發自己的豁達胸襟,在逆境中對自己進行激勵,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算他知道,他仍會繼續高高興興夜遊長江,大不了作一篇《黃州赤壁賦》,內容上可不會有絲毫的改變。故事原文如下: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於梧、藤間。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而已。」題外話。關於赤壁故址在哪裡,在史學界都有兩種說法。一說在今湖北嘉魚縣,一說即在今湖北赤壁市(原蒲圻縣)。解放後考古學家們在蒲圻及周邊烏林發現了很多東漢晚期的文物,不乏銅鏡馬鐙弩機箭簇和船上的鐵釘鐵環,從而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Ⅳ 請問 蘇軾 在西湖邊有什麼遺跡和典故, 有一處叫南嶺亭,還是嶺南亭啊
蘇堤(1090),詩人蘇軾(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內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容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南宋以來,蘇堤春曉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堤寬平均36米。沿堤栽植楊柳、碧桃等觀賞樹木以及大批花草,還建有六座單孔石拱橋,橋名自南而北依次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束)浦、跨虹。
每當春風吹拂,蘇堤上楊柳吐翠,艷桃灼灼,長堤延伸,六橋起伏。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捲飄忽,桃花笑臉相迎。置身堤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多方神采,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Ⅳ 南京的山有哪些
南京四周群山環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棲霞山、湯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祖堂山、雲台山、老山、靈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山、清涼山、獅子山、雞籠山等聚散於市內,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徵。
南京城區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脈向西延伸,在太平門旁為富貴山,進城為小九華山、北極閣,繼續向西連接古長江沖積物堆成的下蜀黃土崗地,把南京城一分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嶺。在城北銹球公園附近還有獅子山(又名盧龍山),城西有馬鞍山,城南有石子崗(又名瑪瑙崗、聚寶山)。
(5)蘇軾遺址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南京蘊藏著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Ⅵ 哪些地方有蘇軾的遺跡
四川眉山(蘇東坡老家),湖北黃岡(就是當年黃州嘛),台灣台北(專博物館里有他的屬《寒食帖》),海南(東坡書院),開封(北宋都城,蘇軾是北宋官員,應該有),浙江杭州(西湖的蘇堤、三潭印月、三生石……)
以下地點不知道還有沒有:徐州(《放鶴亭記》)、廣東惠州、密州(古時是密州,如今是山東諸城)
Ⅶ 想去成都,都江堰,金沙遺址峨眉山還有蘇東坡這個路線第一步到哪
你應該查看乖車圖表裡面標得有路線圖你弟一步到哪你自己去按排就行了
Ⅷ 與蘇軾有關的遺跡
蘇堤(1090),詩來人蘇軾(東坡)任杭州源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南宋以來,蘇堤春曉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堤寬平均36米。沿堤栽植楊柳、碧桃等觀賞樹木以及大批花草,還建有六座單孔石拱橋,橋名自南而北依次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束)浦、跨虹。
每當春風吹拂,蘇堤上楊柳吐翠,艷桃灼灼,長堤延伸,六橋起伏。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捲飄忽,桃花笑臉相迎。置身堤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多方神采,萬種風情,任人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