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洛川古遺址

洛川古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5 02:42:41

Ⅰ 洛川有什麼名勝古跡

萬鳳塔:位於土基鎮鄜城村興國寺遺址內,十三級,八角八邊,密檐式,中空,可達塔頂,惜回木梯無存,高約答40餘米。以建築風格和遺物判斷,當建於宋代,明宣德九年修葺。現塔頂有裂縫,底層部分磚塊剝落,塔距溝沿僅70餘米,岌岌可危。曾收入《陝西名勝古跡》。
比丘遼空寶塔:位於永鄉當川村寺院遺址內。塔身三級,實心,密檐式,高5.7米,據碑記及建築風格判斷,當為明清所建,為比丘遼空的舍利塔。
劉琦祠堂:又名三聖廟,位於舊縣鎮銅堤村小學內,面闊三間,進深10米,高3.5米,寬約10米,硬山琉璃頂。清順治丙戍年(1646)劉琦之孫劉創建,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九年(1744)皆重修。1964年修復前檐。明間兩廂有磚雕牆壁,雕刻精美,兩山抱斗及後背牆均有磚雕。
仁里府戲樓:位於百益鄉仁里府村。清嘉慶(1796)年間重修。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灰瓦頂。兩側八字形護牆磚雕圖案精美,內牆上有清代戲班題記及戲文名稱。
此外,縣境內倖存清代戲樓十餘座,惜年久失修,瀕於倒塌。

Ⅱ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簡介作文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
編輯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舊跑馬總會,1959年10月遷入河南南路16號舊中匯大樓,現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1]
1993年8月,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開放。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地下二層,地上五層,高29.5米,總投資5.7億元。新館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築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館名「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2]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收藏了來自寶雞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銅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1959年,遷至河南南路16號(原中匯銀行大廈)。[3]
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會與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87年1月,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升格為副局級單位。[3]
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恢復獨立建制,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仍舊劃歸市文管會領導。
1991年,在龍吳路1118號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倉庫。
1992年,在虹橋路1286號建立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分館——中國錢幣館。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建造新館,選址在人民廣場中軸線南側人民大道201號。[3]
1993年8月,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
1995年,新館局部建成,試行開放。
1996年10月12日,新館全面竣工,舉行開館儀式。[3]
展廳陳列
編輯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陳列面積共計12000平方米,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和展覽大廳;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和展覽廳;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查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傢具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和展覽廳。[2]
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青銅館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陳列了400餘件
古代青銅館
精美的青銅器,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是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4]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又以具有長篇銘文和著錄的重較多為特色,新的陳列品中還有西周的晉候器和秦國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5]
古代雕塑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展廳面積640平方米展廳,其中有120餘件展品。展廳以金、紅、黑三色為基本色調,以佛教藝術中常用的蓮瓣形做隔牆,石窟寺中的佛龕做壁櫥,以及露置的陳列形式。除陳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為主,這里有北魏、北齊、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銅佛像等。[6]
古代陶瓷館:中國古代陶瓷館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共陳列了展品500餘件。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灰陶
古代雕塑館
、商周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原始青瓷、東漢時代的的青瓷,還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遼時代,各地窯場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鎮成為中國瓷業的中心,所燒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顏色釉瓷器皆有展出。[7]
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書法館集中了中各個時期的典型名作,系統地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軌跡。展廳採用了展框、自動感應的燈光照明。[8]
歷代璽印館:中國歷代璽印館是中國第一個專題陳列璽印篆刻的藝術館。展廳面積380平方米,展出璽印篆刻500餘件。整個陳列以印章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從館藏一萬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精品。展館內藉助高低錯落
歷代書法館
的展櫃,應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實物與輔助陳列相互配合。[9]
歷代繪畫館: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共陳列歷代繪畫精品120餘件,從唐代至近代,各種繪畫門類均有所體現。繪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造型藝術。為有效地保護展品和方便觀眾欣賞,展室內還採用了自動調節光照的感應射燈。[10]
民族工藝館:展廳面積700多平方米,集中陳列了少數民族的服飾工藝、染織綉、金屬工藝、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編和面具藝術等近600件。表現了少數民族工藝品的奇異風格。[11]
歷代錢幣館:展廳面積730平方米,通過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現了中國貨幣發生、發展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概貌。錢幣館內還辟有杜維善、譚端言伉儷捐贈的絲綢之路中亞古幣專室。[12]
明清家居館:傢具館700平方米展廳內陳列了明清時代中國傢具精華100多件。[13]
古代玉器館: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製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古代社會,玉不僅被用於裝飾,而且是財富、權力的標志,又是統治者祭天祀地、溝通神靈的法物。[14]

Ⅲ 關於洛川明勝古跡的作文洛Ill會議舊址

站在萬里長城腳下,遙望先輩們用血肉築起的巨龍,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會為祖國有如此壯麗的大好河山而自豪。是啊,萬里長城伴著炎黃子孫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度過了多少難望的歲月。望著長城傲立在蒼山中的身軀,我不禁思緒萬千。
記得在那抗日戰爭的八年裡,在那中國人民被受屈辱的年代裡,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用鮮血扞衛了一個民族的威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國家不屈的力量!使我們,現在每天都沐浴著和平的陽光。可是在2008年,災難又降臨在這個美麗的國家。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南方的50年不遇雪災、四川的特大地震、山東的火車出軌;中國、加油!龍的傳人不會屈服的!中國向世界露出了飽經滄桑的堅毅笑容。我們要感謝這些所有的磨難與挫折——是它們給了龍的傳人的國度以重生的力量!
災難沒有埋沒理想,當29個腳印堅定的走到中國,當聖火在鳥巢上空點燃,,勇敢和堅強洗刷了恥辱、自信的笑容淹沒了眼淚。中華兒女用堅定頑強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永不風蝕的萬里長城」!
我也是炎黃子孫,黃皮膚、黑頭發、滿腔的熱血,這是我所有的宣言。
任憑歲月蹉跎,飽經風吹雨打,而今,卻依然矗立在崇山峻嶺中的長城啊,撫摸你的一磚一瓦,彷彿都能聽到我們的心聲:我愛你,長城!我愛你,中國!
「不到長城非好漢」,我攀上了長城,心頭忽然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我看到了,看到了城市裡高樓林立,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麥田裡麥浪翻湧,山林間鳥語花香。這迷人的景色比過桃園,賽過仙境。如今,這長城依然躍動在這群山之巔,長城內外,仍然飄盪著和平的芬芳,沁人心脾!
我相信千百年之後,世人再來仰望長城還會浮想聯翩,更會贊美中華民族之不屈精神和輝煌成就!

Ⅳ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黃初三年,我來到京都朝覲,歸渡洛水。古人曾說此水之神名叫宓妃。

Ⅳ 陝西都有哪些地名

截止2019年月,陝西省10個地級城市:

1、西安市是副省級省會城市,轄11個市轄區、2個縣,分別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周至縣、藍田縣。

Ⅵ 從平陽路古美路到洛川東路200弄怎麼乘公交

公交線路:122路 → 地鐵1號線,全程約21.0公里
1、從平陽路古美路步行約10米,到達內平陽路古美路站
2、乘容坐122路,經過2站, 到達滬閔路虹梅南路站(也可乘坐747路)
3、步行約70米,到達錦江樂園站
4、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14站, 到達延長路站
5、步行約1.2公里,到達洛川東路200弄小...

Ⅶ 劉希夷《洛川懷古》中"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這句怎麼解釋

梓澤,泛指名園。這里代指花園
菲,花草茂盛,香氣濃郁。
河陽,河的北岸。華,通「花」。

這句詩的意思是,花園中春草繁茂,河岸邊亂花飛舞。

Ⅷ 洛川縣在古代屬於那個國

洛川縣名始於後秦姚萇時期(393),考其沿革,歷史悠久。
夏(約前21~前16世紀),傳說屬雍州之域。
商(約前16~前11世紀),屬西河國地盤。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狁部落活動地區。
東周(前770~前256年)、春秋時期為白狄(狁分支)活動地區。戰國前期屬趙、魏(從馬長壽、譚其驤說),後期屬秦上郡所轄。
秦(前221~前206年),設鄜縣(治所為今鄜城附近),屬上郡。縣東北部屬定陽縣(即趙國定陽故縣一部分)。
西漢(前206~8年),高祖元年(前206),項羽入關,封秦降將董翳為翟王(治高奴,今延安附近),鄜縣屬翟國。劉邦滅翟,鄜縣屬左馮蟈(治所在今大荔)。新莽改鄜縣為修令縣。
東漢(25~220年),撤修令縣,其地並入定陽縣,屬上郡。
魏晉(220~417年)、三國時逐漸為匈奴、氐羌占據,郡縣廢。西晉、前秦為鄜縣。後秦建初八年(393)分鄜縣北部置洛川縣(以洛水流經其地故名,為洛川縣名之始),與鄜縣屬東秦州。
南北朝(420~581年),北魏改鄜為敷,置敷城郡。領敷城、洛川、定陽三縣,屬北華州,為東秦州所改。太平真君年間(440~451年),洛川縣治遷至高槐,(即今縣東北5公里之安宮村)。公元534年,北魏分東、西魏,洛川縣屬西魏,西魏改北華州為鄜州,敷城郡屬之,以至北周未變。
隋(581~615年),開皇二年(582)洛川縣治自高槐遷於舊縣。三年(583/罷敷城郡為敷州,仍領敷城、洛川二縣。十六年(596)分三川,洛川縣地置洛交縣,洛交縣屬鄜州(今富縣)管轄。大業元年(605)將鄜城縣改為敷城郡,改"敷"為"鄜",恢復鄜城縣、洛川縣。大業三年(667)改鄜城郡為上郡,領鄜城、洛川、洛交三縣,其年郡置自杏城(今黃陵縣城附近)移於五交城(今富縣)。
唐(618~907年),鄜城縣(唐末改翟州),屬坊州;洛川縣屬鄜州。
五代(907~960年),誾州(洛川縣改),屬誾州;禧州(後梁開平三年由翟州所改),昭化縣(禧州改)。後唐同光元年(923)復改昭化為鄜城縣,屬鄜州。
宋(960~1127年),鄜城縣、康定軍(康定二年由鄜城縣改);洛川縣屬永興軍路鄜州轄。
金(1127~1234年),鄜城縣、洛川縣,屬鄜延路鄜州,後屬延安路鄜州。
元(1271~1368年),洛川縣(至元四年廢鄜城縣,其地並入洛川)屬延安路。
明(1368~1644年),洛川縣屬陝西等處布政使司河西道延安府鄜州。
清(1644~1911年),洛川縣雍正三年鄜州升直隸州,洛川屬之。乾隆三十三年(1763),縣城由舊縣遷於今鳳棲鎮。
民國初年屬陝西省榆林道,16年(1927)撤道,由省直轄。24年(1935)在洛川縣設置第三行政督察區,轄洛川等縣。30年(1941)分洛川縣東部約1022平方公里歸黃龍縣(原名黃龍設治局)。
1948年4月洛川解放,洛川隸陝甘寧邊區政府黃龍分區,1950年改為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至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