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上鎮遺址

上鎮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5 13:19:05

⑴ 深圳景點有哪些

有世界之窗、歡樂谷、深圳紅樹林、東部華僑城、大鵬所城等。

1、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是深圳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深圳世界之窗文化旅遊景區,佔地48萬平方米。世界廣場、世界雕塑園、巴黎之春購物街和侏羅紀天地共同構成的人造主題公園

深圳世界之窗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觀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雄獅凱旋門、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等。

這些景點分別以1:1、1:5、1:15等不同比例仿建精緻絕倫惟妙惟肖。有些景點氣勢非常壯觀。

4、東部華僑城

東部華僑城位於中國深圳大梅沙,佔地近9平方公里。

東部華僑城集兩個主題公園、三座旅遊小鎮、四家度假酒店、兩座36洞山地球場、大華興寺和天麓地產等項目於一體。

主要包括:大俠谷生態樂園、茶溪谷度假公園、茵特拉根小鎮、海菲德小鎮、茶翁古鎮、大華興寺、茵特拉根酒店、東部華僑城瀑布酒店、東部華僑城房車酒店、大華興寺菩提賓舍、火車營地、咖酷旅館、雲海谷高爾夫會員球場和公眾球場、天麓地產等,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5、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全稱為「大鵬守御千戶所城」,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鵬城社區,是明清兩代中國海防的軍事要塞, 有「沿海所城,大鵬為最」之稱,是鴉片戰爭肇始地,深圳又別稱「鵬城」,即源於此。

大鵬所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即海防衛所,已有610年歷史,所城平面呈近梯形布局,佔地約10萬平方米,城牆高6米、長1200米,上設雉堞654個,並辟有馬道。

全城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北門於明萬曆年間被堵塞),每個城門上建有一座敵樓,兩邊各設兩個警鋪。城外東、西、南三面,環繞著一條長1200米、寬5米、深3米的護城濠。

自明初建城以來,大鵬所城一直擔負著深港地區的海防安全,多次抵禦和抗擊了葡萄牙、倭寇和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入侵,是明清時期反抗外侮、捍衛主權的主要海防堡壘之一。

⑵ 口袋妖怪珍珠鑽石花蕊鎮遺跡的上面一個入口如何進入

收集到24個不同的圖騰以後,到戶張市下面的道路有一個遺跡狂洞穴,裡面可以抓到未知圖騰?和!,進去以後就從上面出來了,中間可以抓沙河馬(超級費時間)

⑶ 鎮墟什麼意思

鎮墟什麼意思
墟(xū)是有人住過而現已荒廢的地方,如:廢墟。
鎮墟是否指舊鎮的遺址,請看上下文判斷。

⑷ 上奉鎮的歷史文化

上奉鎮是一文明古鎮,人類活動可追溯到距今約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的「跑馬嶺」被歷史學家命名為「山背文化遺址」,現時常出土的文物為各博物館所收藏。「山背文化遺址」距修水縣城約36公里,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曇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鑒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並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山背文化從石器方面來看,總的特點是磨製精細、體大身長、渾厚粗壯、別具一格,種類有石錛、石斧、石鏃、石鏟、石鑿、石球等,而以段石錛、石斧、石刀為代表。石鏃也是當時原始人類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和武器,其數量僅次於段石錛。石刀有無孔和有孔之別,其形狀以半月形居多。出土的陶器有夾粗砂陶和泥質紅陶,夾粗砂陶和泥質灰陶及黑陶三種陶器,以夾砂紅陶最多,其小有羼粗砂和細砂之別,而以夾粗砂陶為常見。
山背發現的43處遺址,基本上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是下層紅砂陶文化,上層為印紋硬陶遺址。已發掘的跑馬嶺,上層印紋硬陶的堆積幾乎都已沖刷殆盡。第二類是單純的印紋硬陶遺址,普遍保存不好。兩類遺址中的第一類比較多。這類所謂印紋硬陶遺址從採集的器皿的幾何印紋來看,實際就是商代吳城文化。山背地區這種下層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上層有商代吳城文化的堆積情況,與江西其它地區發掘的情況大體一致。發掘證實,山背跑馬嶺文化遺址系公元前28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它是長江中下游和鄱陽湖地區一種以段石錛和紅砂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專家提出將贛鄱地區以段石錛和紅砂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單獨命名為「山背文化」。197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鑒定後,認可了這一命名。山背文化遺址於1987年12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背遺址」,包括跑馬嶺、楊家坪等43處遺址。上層為商代遺址,下層為新晚遺址。經六十年代初期發掘,獲得了大批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並發現了原始人類的居住遺址。
原始社會考古表明,九江的先民們早在中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進入新石器時代,他們已經較熟練地掌握了制陶技術。新石器時代早期,陶製品就與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品有相似之處。隨後既有自身文化的發展規律,又受鄰近各省文化的相互影響。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山背遺址下層那種以有段石錛和夾砂紅陶為主要特徵文化遺存,廣泛地分布在鄱陽湖濱和贛江中下游地區,有人稱這種文化為「山背文化」。
自古修水節慶日繁多,有夏歷元旦、立春日、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在上奉鎮,嬰兒出生第三天,其外祖母家要送衣、被、鞋、襪和一缽糖炒芝麻,四大碗菜餚(豆乾、魚、大肉等)及桂圓、紅棗、荔枝,有的請親友吃「滿月酒」或「周歲酒」,以保吉祥平安。壽慶從五十或六十開始。五十曰「年過半百」,六十曰「花甲」,七十曰「古稀」,八十、九十曰「耄耋」,百歲稱之「頤期」。改革開放,以人為本,百歲老人已不算稀奇。
此外,地處贛西北邊陲之修水縣其飲茶之風較盛,且喜嚼茶葉。紅茶外銷,綠茶自飲之。「贛北珍品」之稱的修水泡茶,其什錦茶佐料有茶葉、菊花、芝麻、黃豆、蘿卜丁、茶芎、姜絲、黃蕊芽、柑橘皮、花椒等,用以貴客啜食。上奉是一個非常好客的地方,每當有客人到家中做客是,上奉人便會拿出自家釀制的谷酒或水酒來招待客人。

⑸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全部過程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並將圓明園洗劫一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當時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文物太多聯軍無法全部帶走,又不想留下,就防火焚燒。

⑹ 德國有什麼標志性建築

新天鵝堡:(英語:New Swan Stone Castle、德語:Schloss Neuschwanstein)全名新天鵝石城堡,是19世紀晚期的建築,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鄰近年代較早的高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稱舊天鵝堡),距離菲森(Fussen)鎮約4公里,離德國與奧地利邊界不遠。

(6)上鎮遺址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⑺ 大通縣黃家寨鎮楊家寨村南山上面有沒有古代的古墓的遺址古代古墓的遺址

有,歷史文獻記載, 青海一帶遠古時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傳是炎帝姜性的別種。戎人其活動范圍很廣,東起隴東,西迄黃河源頭,南至川西一帶,西北達新疆中部,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為主。 夏禹時(公元前21世紀初)屬雍州,即包括今陝西、寧夏、甘肅以及青海東部地區。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與湟中(今西寧古河湟一帶統稱為湟中地)的羌人聯合,攻佔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攻祁連,擊破匈奴右地,恢復了東西交通。漢王朝為了鞏固這一新的戰略地區,開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寧城址修西平亭,設兵駐防。同時,在今大通長寧修了城堡,在附近開始了小規模屯墾,以補軍需。 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率兵來古湟中(今黃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實行"軍事屯田",曾開通大通到張掖的通道。 大通縣北川河畔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設長寧縣,由西平郡管轄,後又歸西都縣(從臨羌縣分置)管轄。 西晉末年(公元310年前後),鮮卑慕容氏吐谷渾從今遼寧省遷徙到陰山、隴山,逐漸經甘肅南部,進人青海湖環湖地區,兼並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渾王國,管轄青海的廣大區域,前後達350年之久。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後,南北分裂,前涼、後涼曾先後控制過青海東部。 十六國時,鮮卑族禿發烏孤建立南涼王國(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寧,後遷都樂都)為首府。大通地區歸南涼管轄。 南涼滅亡後,北魏、北周曾分別管轄過該地。 隋煬帝大業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經營西域, 老爺山風光 (17張) 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率眾逃入雪山(積石山南)。從此,自西平、臨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皆為隋有,大通地區也回歸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滅吐谷渾,控制了整個河隴地區。大通地區由吐蕃統治,為時達200年之久。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後,吐蕃勢衰,西夏興起,於公元1004年成立夏國,建都銀州,逐漸佔有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諸地。因宋朝致力於防禦西夏威脅,廝啰在今西寧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統治,控制青海地區,達南城亦為廝啰管轄。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軍進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收復達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後,南宋時期一百年內,金和西夏交替統治青海東部地區。 十三世紀初,蒙古貴族興起,先後滅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進而滅南宋(1279年),統一中國。設置西寧、貴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處。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置吐蕃宣慰使都元帥府。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風景 (15張) 今大通(包括今門源縣)在其管轄范圍內。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軍事力量進入青海地區。 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使司,繼元制,封授土司。西寧衛共封十六家土司。當時大通地區有陳土司(子明),管轄十四個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長寧鄉宋家莊。 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炳文率軍隊修築西寧城。同時,從河州、涼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戶,在大通河一帶,墾荒闢地,開溝修渠,引水灌田,種植糧食,蔬菜等,從此大通地區逐漸發展繁榮起來。 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貴族吉囊及其後裔屢進犯西寧、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為蒙古貴族麥力干所據。清世祖順治十年(年)麥力干在大通城大營宮室,使其長子南力木居之。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聯絡郭莽(今大通廣惠寺)、郭隆(今互助佑寧寺)等寺喇嘛叛清,攻西寧城和北川(今西寧郊區及大通外川)。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調川陝總督年羹堯,四川提督岳鍾琪統兵征討,削平邊患,廓清河湟。當時年羹堯曾派兵攻進兩寺,"殲其眾而焚其寺"。 雍正三年(1725年),為進一步加強清王朝集權統治,又增設軍政設施,在設西寧府及西寧縣的同時,設大通衛,並築大通(今門源縣城)、永安(今祁連縣境)、白塔(今大通城關鎮)三城,分兵駐守。大通城置總兵官,並左右游擊,轄永安、白塔二營,屬西寧府管轄。 乾隆九年(1744年),經西寧道楊應琚和大通衛守備官孫捷聯名詳請,衛署遷白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從此白塔城成為大通縣治所在地。幾乎就是用血鑄就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