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漢家江湖吳王宮遺址

漢家江湖吳王宮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5 13:45:58

㈠ 古今名詩~~不管誰寫的,就是往上貼就可以了

茫茫大夢初起,風過。半卷殘柳,且望滿月。清泉盪夜碎。 惶惶桂釀驚醒,花落。輕攬白梔,惟數星屑。濁酒噙愁淚。自己寫的

㈡ 江湖x漢家江湖哪些挑戰副本值得刷

江湖x漢家江湖挑戰副本推薦
這里以滿級,能打通所有挑戰本的恆山為例:
【夜探崇王府】應該是接觸的第一個比較難的挑戰本,躲小兵找BOSS逐個擊殺,左下角還有個BOSS可能有些人沒找到,該本主要是為了一個令牌,有了之後就不用刷了。次數X1
【夜戰洛陽】沒記錯的話是洛陽白馬寺開啟,衣鞋琴,觀音佩,前期不用太追求詞綴,隨便刷兩件給你主力穿著,後期有能力穿MF打通這里了再來,天風鞋暴擊率最高為15% 琴要雙外放30幾率持續2回合以上,觀音佩以30幾率2級為佳,次數X3。
【水月山莊】,唯一一個祈禱不要掉裝備的本,其實花月套也不差,關鍵這個本不掉裝備有40榮譽,難度也不高,次數X1。
【吳王宮殿】火燒金陵主線,第一個BOSS的火炬很值得刷,自帶25定力並能洗出25定力,裝備通玄的輔助第一飾品(僅限PVP,副本莫帶),老2的太阿劍1600底攻擊屬性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據說有6詞4洗這種新操作存在,隱藏BOSS西施不要糾結,很難,打不過不丟臉。主要刷一個稀有不差並多洗的火炬。次數X3
【華山險峰】比較難的副本,優先打黃河三聖,最後打南海陣,掉很好用的輔助傘和一個樓主沒有見過的星輝玉墜,優先順序不高,刷把傘就行了,次數X1。
【☆無名小島】必刷本,掉最強擋刀套王家套,可以完全替換黃龍,並且散件有高MF屬性,有一定難度,開荒建議多SL,熟練碾壓後可以嘗試帶MF套,建議雙輸出。次數X1
【全真密窟】主要是幻影套比較有價值,該本對DPS輸出有一定要求,只需要打兩狼和古代將魂即可,丹葯雙紅,窮奇打掉90%就能最高評分,比較尷尬的是掉落不獨立,另外兩個裝備沒卵用。
【明霞樓】寒煙主線,這個本比較糾結,難度較高,尤其很多人被醉道人卡的醉生醉死,而且唯一有價值的只有東海套,但東海套本身也不是什麼厲害的東西,不推薦。次數X3
【☆墨家古陣】必刷本,開啟墨家遺址主線即開啟此本,卡尋訪天下名劍的估計是沒打採石磯副本,玄虛套裝的唯二來源,但本身難度很高,並且要5個雕像全通才有機會開出玄虛,按照自身實力決定打不打這個本,雕像順序建議-孟非老師→胡非子,然後逆時針(感謝淺夏大佬提供思路)。次數X3
【☆無名幻境】必刷本,需要打通無名劍營地任務,目前最難副本。次數X1

㈢ 李白所作關於憂國憂民的詩

說實話,不來是很多,他生長於盛唐時源期,當時是天朝大國,萬國來朝,人民精神面貌都很好,所以不是很需要他憂國憂民。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戰城南

戰地何昏昏。
戰士如群蟻。
氣重日輪紅。
血染蓬蒿紫。
烏烏銜人肉。
食悶飛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羅星。
鼙聲殊未已。
妾家夫與兒。
俱在鼙聲里。

對了,"蜀道難"我們學的時候,老師說也是對於蜀道易守難攻的一種憂慮。

㈣ 李白的古詩大全

「李白」詩詞全集(981首)
太多了,頁面不夠
1、《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
2、《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
4、《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
5、《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
8、《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9、《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0、《獨坐敬亭山》
合沓牽數峰,奔地鎮平楚。中間最高頂,髣髴接天語。
11、《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2、《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

㈤ 江湖x漢家江湖哪些挑戰副本值得刷

給你挑幾個必刷的副本:

  1. 【☆無名小島】必刷本,掉最強擋刀套王家套,可以完全替換黃龍,並且散件有高MF屬性,有一定難度,開荒建議多SL,熟練碾壓後可以嘗試帶MF套,建議雙輸出。(一次)

  2. 【☆墨家古陣】必刷本,開啟墨家遺址主線即開啟此本,卡尋訪天下名劍的估計是沒打採石磯副本,玄虛套裝的唯二來源,但本身難度很高,並且要5個雕像全通才有機會開出玄虛,按照自身實力決定打不打這個本,雕像順序建議-孟非老師→胡非子,然後逆時針。(刷三次)

  3. 【☆無名幻境】必刷本,需要打通無名劍營地任務,目前最難副本。(一次)

以上三個是必刷的,還有倆個主線本:

  1. 【明霞樓】寒煙主線,這個本比較糾結,難度較高,尤其很多人被醉道人卡的醉生醉死,而且唯一有價值的只有東海套。(不推薦刷,難度高,給的東西少)

  2. 【吳王宮殿】火燒金陵主線,第一個BOSS的火炬很值得刷,自帶25定力並能洗出25定力,裝備通玄的輔助第一飾品(僅限PVP,副本莫帶),老2的太阿劍1600底攻擊屬性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據說有6詞4洗這種新操作存在,隱藏BOSS西施不要糾結,很難,打不過不丟臉。主要刷一個稀有不差並多洗的火炬。(刷三次最好)

㈥ 我是廣東的考生,高考的古詩詞鑒賞 資料大全,誰有啊 比如一些詩里的景物代表什麼意思之類

這是網路文庫里找到的資料,你參考一下。

古詩中的常見意象

(一)樹木類
1.松柏
松柏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高潔的品質。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 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子、竹林深為隱者所愛。
3.楊柳
「柳」諧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絲柔長,風吹而成纏綿難舍之狀,故古人常折柳送別。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即取此意。將別情用柳化成形象語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鈴》中寫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以楊柳岸配合曉風、殘月等意象,把自己與情人分別的凄慘之意描繪得淋漓盡致。
4.梧桐
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5.芭蕉
「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離情別緒孤獨憂愁的象徵。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沖《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惻。
6.折桂
比喻科舉及第。溫庭筠《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晉書》:「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唐人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握蘭中台並,折桂東堂春。」
7.懷桔
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唐人張祜《送魏尚書赴鎮州行營》詩雲:「伍員忠是節,陸績孝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養親》:「下馬人門懷桔拜,身今卻在白雲邊。」
(二)花草類
1.紅葉
傳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雲信斷惟勞夢,紅葉成詩想到秋。」據唐人范攄《雲溪友議》:相傳唐人盧渥從宮牆外水溝中拾到一片寫有怨詩的紅葉,後珍藏起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選中的宮女,正巧就是在紅葉上題詩的人。後來借指以詩傳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懷》:「無情紅葉偏向御溝流,詩句上分明永配偶,對景觸目恨悠悠。」
2.黃葉
秋風蕭瑟,落葉飄零,常給人凄涼孤獨之感,故古典詩歌中黃葉常常指凋零或美人遲暮之意。王勃《山中》:「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劉長卿《酬李穆見寄》:「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溫庭筠《送人東歸》:「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3.採薇
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懷》:「舉才天道信,首陽誰採薇。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後來也表現堅守節操。文天祥《南安軍》:「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飢死真吾志,夢中行採薇。」
4.紅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源自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
5.芳草
「芳草」意象的運用,遠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屈原所作《離騷》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發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懷,寓含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唐宋兩代是詩詞高度繁榮的時期,而「芳草」意象的內蘊也在這一時期得到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唐宋詩詞中,漫漫無邊際的離離芳草寄託了多少文人的別情離緒、思舊念舊之情。如孟浩然《留別王維》:「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蘇軾《蝶戀花》:「天涯何處無芳草。」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晏殊《玉樓春》:「綠仰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古典詩詞中常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喻離別的愁緒;春草茂盛,春光撩人,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故也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草枯草榮,也常惜時,嘆人生苦短之意。
6.落花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對於死亡的焦慮、憂傷。詩人由花落而感嘆人生的無常,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典型主題。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唐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元無名氏《朝天子•廬山》「客去齋餘,人來茶罷,嘆浮生指落花。楚家、漢家、做了漁樵話」。
7.菊花
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8.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表現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9.蓮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蓮子」即「憐子」,「清如水」象徵愛情的純潔。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10.詠絮
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唐人盧綸《宴趙氏昆季書院》:「詠雪因饒妹,書經為愛鵝。」據劉義慶《世說新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另見《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東晉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其叔父要求比擬白雪,謝郎謂空中撒鹽,而她答以柳絮因風起,深得謝安賞識。後來「詠絮」即指詠雪,「詠絮才」即非凡才華。《紅樓夢》(第三回):「可嘆停機德,誰憐詠絮才。」「詠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詠詩才華。
11.荷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素來是純潔、清高的象徵。 南北朝蕭衍的《子夜四時歌》「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此首以蓮藕為喻,寫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結同心,永遠相愛。
(三)鳥獸類
1.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2.燕子
燕子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託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寓情之豐富,非其他物類所能及。(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如歐陽修《採桑子》:「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韋應物《長安遇馮著》:「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如《詩經·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晏幾道《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殊《破陣子》:「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等。(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如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張炎《高陽台》:「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如唐代郭紹蘭《寄夫》:「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於薄情夫。」馮延巳·《蝶戀花》:「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張可久·《塞鴻秋·春情》:「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曹雪芹《紅樓夢》:「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於薄情夫。」等,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
3.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4.寒蟬
寒蟬(秋蟬)是悲涼的同義詞。唐人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5.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6.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後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游《冬夜》詩雲: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
7.雙鯉
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雲:「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敦煌曲子詞·魚游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全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寫的也是睹物(雙鯉魚)思人。
8.蒓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菰(gū)菜羹:菰菜、蒓(chún)羹。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例如:辛棄疾《泌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蒓羹鱸膾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瞬西風又起,忽搖動蒓鱸鄉思。」
9.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qú,勞苦)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zhěn,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寫的就是人民痛苦流離的生活。
10.青鳥
青鳥是傳書的信使。傳說西王母有三隻青鳥,一隻先被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詩雲:「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沙鷗
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內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
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 陸游《秋思》「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山醉亦休。」同樣含有飄零之意。
12.烏鴉
烏鴉因形象不美,叫聲難聽,常用以描寫荒涼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李白《烏夜啼》:「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烏棲曲》:「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嚴維《丹陽送韋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陳英《山坡羊》:「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張可久《折桂令·九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13.哀猿
源於大自然對人的影響而積淀下來,內涵是哀愁凄厲。這種悲愁常與思鄉、懷人或遷謫的痛苦相聯系。如杜甫《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國霜前白雁來。」王昌齡《盧溪別人》:「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愁猿。」劉禹錫《竹枝詞》:「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孟浩然《登萬歲樓》:「天寒雁度堪垂淚,日落猿啼欲斷腸。」
14. 黃鶯
黃鶯善於歌唱,是春天的象徵。「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黃鶯歌唱寫出江南美麗的春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黃鶯鳴啼、燕子輕飛來說明春天的來到。
(四)自然現象
1.殘陽
夕陽殘照,能引起無窮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感慨萬千。詩人筆下的夕陽(包括斜陽、殘陽等)多給人以失落凄涼、漂泊滄桑之感。 李商隱的《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古人常用「夕陽」發思古之幽情。《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白的《憶秦娥》詞末「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都以「夕陽」寫懷古,充滿歷史滄桑感。
古人還常用「夕陽」寫男女相思,柳永的《八聲甘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范仲淹的《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清朝納蘭性德的《點絳唇》「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都是藉助「夕陽」來渲染男女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見的傷感情思。
2.白雲
見月懷人,望雲思友,是古代詩詞中常表現的情感。 如唐杜甫的《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詩人卧看行雲,倦極而眠,借白雲曲折的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唐劉長卿的《謫仙怨》「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寫別後相隔之遙,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雲,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
白雲往往同隱者聯系在一起的。南朝時,陶弘景隱居在句曲山,齊高帝蕭道成有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從此白雲與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白雲自由不羈,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徵。如李白的《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卧君早歸」,白雲寄託著詩人對劉十六歸隱生活的羨慕。
3.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灰狗。宋劉克庄《泌園春·和吳尚書叔永》:「笑是非浮論,白衣蒼狗,文章定價,秋月華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雲,變化無常,難以逆料,只有「定價」文章如「秋月華星」,光照人間。
4.月亮
月亮是詩人抒情達意爭相選取的一種意象。它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念親的標志。李白的《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已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思鄉的意象。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遊子流浪在外,思念家鄉,總覺得無論什麼事物都是故鄉的好,連天上的月亮也是故鄉的又圓又亮。「月是故鄉明」是異鄉遊子對家鄉深切思念的外現。
5.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 ,愁緒綿長,歷史變遷的感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詩人見流水思年華易逝;「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續不斷而給人以無奈;「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流水帶著寒心默默退去,給人一種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感傷。
6. 細雨、煙霧
細雨蒙蒙,煙霧無邊,寄託詩人無邊的愁緒和郁悶的心情。「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細雨綿綿,愁也彌漫。「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歸家不得,或者漂泊他鄉,不知家在何處,漸漸升起的煙霧使人生出諸多愁緒。
(五)時令節日
1.春
春是在自然節序變化的感召下孕育成形的。其最初的內涵是溫暖、生命、興盛。後升華出富有人事哲理色彩的象徵意義,如青春年華、男女情愛、美好理想等,寄寓的具體情感體驗又如或嘆惜紅顏難駐,青春易逝,或惆悵佳偶不見,思慮煎人,或追尋安憩的家園,或憧憬人生的理想,或關心國運時世,或嘆惜功名,惜春是古典詩歌中最動人心靈的旋律之一。
2.秋
秋風多厲,草木凋落,萬物蟄伏。在這樣的生理感受和心理體驗下,秋意象積淀著民族的悲劇性的心理記憶。它的主要內涵是凄涼、愁怨和悲傷。如劉禹錫《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施閨章《舟中之秋》:「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3.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闔家賞月的佳節,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4.重陽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為陽數故雲。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的習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寫:「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5.寒食
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唐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寒食」與冷清、蕭條有關。
6.清明
三月的節氣名,也是祭祖掃墳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六)特定地點
1.長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當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是一個蘊涵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寫離人望著短亭長亭而不見人歸來的傷心情景。王實甫《西廂記》:「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抒發的也是離別的傷感。
2.南浦
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浸染著離情別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橫塘》又有:「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3.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飲酒》中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柳營
指軍營。武元衡《送張六諫議歸朝》:「笛怨柳營煙漠漠,雲愁江館雨蕭蕭。」《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如唐人鮑溶《贈李黯將軍》:「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5.陽關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就把送別時唱的歌曲稱為「陽關」。
6.柳岸
因「柳」與「留」諧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後來就用「柳岸」指送別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資料來源:http://wenku..com/view/779e3e6ba45177232f60a2b2.html

㈦ 古典詩詞的鑒賞

一、表達方式共有四種

1、記敘
說明: 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
例句: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賞析 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

2、描寫
說明: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
例句: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賞析: 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3、議論
說明: 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
例句: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賞析: 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4、抒情
說明: 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
例句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賞析: 首聯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句直抒詩人的感慨。「客行」與「故鄉」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

二、修辭方法

1、比喻

說明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句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賞析 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2、借代

說明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例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賞析 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誇張

說明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例句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賞析 愁生白發,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4、對偶

說明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例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賞析 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5、比擬

說明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例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

賞析 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

6、排比

說明 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例句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賞析 純用名片語合,構成典型環境。

7、設問

說明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例句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賞析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8、反問

說明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例句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賞析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9、起興

說明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例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的《錦瑟》)

賞析 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10、虛實結合

說明 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例句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

賞析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

三、表現手法

1、 用典

說明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例句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賞析 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聯想

說明 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例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賞析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3、 想像

說明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例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

賞析 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4、襯托 或 烘托

說明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例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

賞析 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頷聯、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5、渲染

說明 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例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賞析 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6、象徵

說明 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例句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賞析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7、對比與對照

說明 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例句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賞析 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8、抑揚

說明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

例句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賞析 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9、照應

說明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例句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賞析 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10、 動靜

說明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例句 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杜甫《漫成一首》)

賞析 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

11、正/側面描寫

說明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例句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

賞析 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 王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是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12、直抒胸臆

說明 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例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賞析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13、借景抒情 融情於景

說明 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例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賞析 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後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14、托物言志

說明 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託作者的心志。

例句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賞析 托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