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賢版西遊記
⑴ 目前所發現的楊景賢《西游記雜劇》最早刻本在明代哪個年間
落實到吳承恩著《西遊記》,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刻本是明刊本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刊刻時間為萬曆二十年(1592年)。所以,如果說《西遊記》的祖本為哪一種,現在還只能說是世德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西遊記》,其實就是世德堂本的校勘本。
⑵ 西遊記有幾個版本…清晰點分類…
最早的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1988年六小齡童的《西遊記》然後就是
1999年《西遊記續集》專也是六小齡童演的屬。
2002年《齊天大聖孫悟空》有的台也叫《大話西遊》張衛健演的孫悟空,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然後就是它的第二部,陳浩民演的,個人還是喜歡張衛健的,所以這個看了一點。
現在還有個浙江衛視的,我買碟看了,還可以,講道理的,特別很多的佛學思想在裡面。
另外還有個小日本拍的,很爛,很爛!
張紀中那個還沒有公映,很快就可以看到了。
此外的話,還有很多與西遊記有關的 比如《西遊記後傳》,什麼無天佛祖,黑蓮啊,也是覺得不好看。
在就說電影,更是多的不好數了。
以下是著作,網上找的:
《西遊記》現存13種版本,典籍所記已佚的有11種版本,共計24種版本;《西遊記》的版本研究從魯迅、孫楷第等至陳新、李時人、吳聖昔、黃永年等學者,經過了長期的發展過程;爭論的問題則主要集中於「祖本問題」、「朱、楊二本關系問題」和「唐僧身世問題」這三個方面。
⑶ 誰知道元雜劇《西遊記》楊景賢的 收錄在哪幾本書中 要的是全集 十分火急
《〈西遊記〉資料匯編》
⑷ 西遊記原著到底是誰
一、《西遊記》汪仿的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
二、作品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完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漢族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漢族民間傳說。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昌陵舉,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大量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語)、斯(斯瓦希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三、故事來源:
【玄奘西遊】
玄奘游學取經經歷記錄在《大唐西域記》,該游記主要記錄了各國。
國名、地理形勢、幅員廣狹、都邑大小、國王、族姓、宮室、農業、物產、貨幣、食物、衣飾、語言、文字、禮儀、兵刑、風俗以及佛教聖跡、寺數、僧數、大小乘教流行情況等內容,沒有故事,神話故事是後人模彷彿教寓言故事創作的。玄奘游學取經經歷簡單如下:
612年,玄奘13歲,破格以沙彌身分錄入僧籍,居凈土寺。隋唐後期玄奘西遊大亂,從兄西去長安,然後逾劍閣而抵蜀都。622年,23歲,與商人結侶,經三峽至荊州,北轉相州和趙州,足跡及於半個中國。沿途既講且學,質難問疑,探索不止,最後入於長安。在這里,玄奘繼續多方參學。
629年,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派玄奘陳禕出國,在高昌王和突厥葉護可汗的大力贊助下,玄奘艱難地通過了中亞地區,進入北印度境,渡印度河,經呾叉始羅,至迦濕彌羅,在這里參學兩年。隨後至磔迦國(旁遮普西部)、那仆底國、闍爛達國(賈朗達爾)、曲女城……633年,34歲,到達王舍城,入那爛陀寺。玄奘在那爛陀寺被推為十大德之一,地位尊崇,待遇優厚。他著重聽戒賢三藏講《瑜伽師地論》,旁及瑜伽行派的其它論著和有部、中觀諸派的代表,前後歷時5年。
638年,39歲,玄奘離開那爛陀寺,繼續游學東印、南印和西印諸國。642年,43歲,再回那爛陀寺。戒賢請他為寺眾主講《攝大乘》、《唯識決擇》。 ……戒日王和拘摩羅王隆重接見玄奘,決定在曲女城為玄奘召開五印論師大會。到會者有18國王,僧眾3000餘,婆羅門及尼乾外道2000餘,那爛陀寺僧千餘。作為論主的玄奘將論意寫出,由明賢法師讀示大眾,並別懸一本於會場門外,請人問難,竟18日無人發論。玄奘取得全勝,被美為「大乘天」和「解脫天」。 643年,44歲,玄奘謝別戒日諸王,踏上回國路程,645年,46歲,被榮耀迎進長安。首尾歷時17年,親踐110國,傳聞28國,帶回經書657部。646年,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12卷。
【新野猴戲】
新野猴戲,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新野的猴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這里做過縣令的吳承恩也對這猴戲無比鍾愛。
據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志》記載: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縣。
《新野縣志》、《名宦卷》中稱其耐碧「賦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遊民,修理學校,表揚貞節,刑清政舉,吏畏民懷……」
吳承恩在任新野知縣的兩年中,不僅德績兼優,對新野的民間藝術研究也頗深。
《西遊記》第一回中刻畫孫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態,就是以新野現存的漢議事台為背景。仙石的通體三維尺寸與漢議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可見吳承恩對新野的人情風貌多麼熟悉。
吳承恩在任期間,深居簡從,處處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縣的民俗風情,尤其對新野的傳統民間藝術猴戲更是入耳入腦,了如指掌。
不僅如此,《西遊記》中大量地運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稱「餃子」為「扁食」,稱動物「不安靜」為「骨冗」等,此類方言在《西遊記》中比比皆是,足見吳承恩對新野的民間習俗了解之深。
也許,因為有了他對新野猴戲細致入微的觀察,有了新野猴戲中活龍活現的猴子情態,才有了神話力作《西遊記》中招人喜愛的猴王形象。
四、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鄉高甸),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父吳銳,字廷器,賣「彩縷文羯」,是「又好譚時政,竟有所不平,輒撫幾憤惋,意氣鬱郁」之人。因隨祖輩遷徙至淮安府(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
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⑸ 《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名為《西遊記》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一為元道士丘處機的地理著作《西遊記》;其二為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其三為「華陽洞天主人」(一般認為是吳承恩或李春芳)的小說《西遊記》。《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
⑹ 西遊記有幾部各自寫的什麼吳承恩寫的和楊景賢的有什麼區別誰先寫
一共有兩部
當楊景賢決定投入雜劇《西遊記》的創作時,他必須首先背負起版前人留下的取經故事的框權架和主題影響,不管他對佛教的態度如何,佛教的內容已經是廣泛滲透於取經故事的題中應有之義了。雜劇《西遊記》確有宣揚佛教思想的內容,這當然有其消極的一面。但是,如果考慮到取經事實本身就是一種宗教行為,早期記載取經史實的資料都是宣揚宗教教義的;而且楊景賢之前的大部分取經題材文學作品都有比較濃厚的宗教思想傾向;還要考慮到作者所處的元末明初正是崇尚佛教的社會思潮興盛的時期,那麼,我們就會發現,楊景賢的《西遊記》比起前代的取經題材作品來,其宗教色彩不是加強了,而是消弱了。雜劇《西遊記》的重大貢獻之一便是將取經故事神話化、現實化,逐漸在宗教故事中注入了人們的現實情感、意志、理想和願望,更多地用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去淡化虛幻的宗教意識,用世俗的、社會的人間百態去削弱西行故事的宗教色彩,從而使這一故事由宗教主題發生了根本轉變,轉向了神話主題,進而張揚了現實意識和現實精神。(楊景賢版)
吳承恩版的就是我們在電視上看過的86年的版本,與原著基本上無差別。
是楊景賢先寫,為吳承恩奠定了基礎。
⑺ 西遊記有幾個版本
我個人看過好多的版本了,最早的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1988年六小齡童的《西遊記》然後就是
1999年《西遊記續集》也是六小齡童演的。
2002年《齊天大聖孫悟空》有的台也叫《大話西遊》張衛健演的孫悟空,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然後就是它的第二部,陳浩民演的,個人還是喜歡張衛健的,所以這個看了一點。
現在還有個浙江衛視的,我買碟看了,還可以,講道理的,特別很多的佛學思想在裡面。
另外還有個小日本拍的,很爛,很爛!
張紀中那個還沒有公映,很快就可以看到了。
此外的話,還有很多與西遊記有關的 比如《西遊記後傳》,什麼無天佛祖,黑蓮啊,也是覺得不好看。
在就說電影,更是多的不好數了。
以下是著作,網上找的:
《西遊記》現存13種版本,典籍所記已佚的有11種版本,共計24種版本;《西遊記》的版本研究從魯迅、孫楷第等至陳新、李時人、吳聖昔、黃永年等學者,經過了長期的發展過程;爭論的問題則主要集中於「祖本問題」、「朱、楊二本關系問題」和「唐僧身世問題」這三個方面。
⑻ 《西遊記》總共有多少版本
西遊記》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一為元道士丘處機的地理著作《西遊記》;其二為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其三為「華陽洞天主人」(一般認為是吳承恩或李春芳)的小說《西遊記》。《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 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古本《西遊記》:
在吳本之前,是否有一本與之相近的《西遊記》?《永樂大典》載有殘文,但內容太少,難以考證。
吳本、朱本、楊本的先後順序:
自鄭振鐸以來,各家自有其理,難以說服對方。
孫悟空由來:
魯迅(周樹人):孫悟空源自淮渦水神無支祁。
陳寅恪、胡適:其原型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哈奴曼。胡適在其《西遊記考證》中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里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
玄奘大弟子說:玄奘在偷渡出關時所依靠的第一個弟子石盤陀。石盤陀為胡人,出家成為玄奘弟子後即為「胡僧」,可能因此口耳相傳訛誤為「猢猻」。且胡人體毛相較於中原漢人而言較多,也可能給予時人毛茸茸的印象。石盤陀在玄奘出西域後幫了不少忙,然而最後卻起了異心,欲殺玄奘。兩人間屈折離奇的關系可能為西遊記中唐三藏與孫悟空的互動關系提供了靈感與啟發。
《西遊記》在韓國:
《西遊記》是從高麗(918—1392)末期開始傳入韓國的。在明代通俗長篇小說《西遊記》以前,宋元時期已有關於《西遊記平話》的介紹。譯官們的漢語教科書《朴通事》里已經有關於《西遊記平話》的部分內容——《車遲國斗聖》。現在在韓國對《西遊記》的研究雖不能算活躍,但也始終沒有間斷過。經調查,現有博士學位論文4篇,碩士學位論文8篇,小論文數十篇。在韓國,不但有關於《西遊記》的學術研究成果。而且,人們對於《西遊記》的翻譯出版也懷有極大的興趣。現在不但有幾種全譯本,而且精讀本及童話書籍也有幾十種之多。(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西遊記》中的紕漏:
在「真假唐僧」這一篇中(為方便表達,均以連環畫套書名稱),說的是有一青毛獅子精變化為烏雞國國王,要代坐江山,取身富貴。可是卻讓孫悟空給壞了好事。在爭戰中無法脫身,只好變化為唐僧的模樣欲求保命……咱們這里就不再論述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為什麼就辨不出真假,反而要忍受緊箍咒之痛,才能看出妖身(當然這也是個不小的硬傷)。現在只看結果。那妖怪無處逃脫的時節,是文殊菩薩趕到,說明是自己的坐騎。悟空以他假變國王致使三宮六院受他玷污,有壞綱常為由,要將他打死。又是菩薩告白說這是個騸了的獅子,不能行玷污之事,悟空這才讓菩薩把他帶走了。可是在後來「智戰三魔」這一篇章中,又有一個青毛獅子精,他夥同白象精以及金翅大鵬雕精,在獅陀山阻礙四人西行,要吃唐僧肉。孫悟空在和青獅精的爭斗中,使用智謀鑽在了青獅的肚子里,把它折騰了個夠嗆……雖然在三個妖怪的協力下,唐僧師徒也難脫惡運,但是最終妖怪們的主人還是出面來收降了。這里又指明青獅精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
於是這裡面的矛盾就顯現了:同一個妖怪,同一個後台背景,但卻以不同的身份特徵前後出現了兩次。書中又不曾交待這兩者之間的聯系,難道文殊菩薩有兩頭獅子做坐騎嗎?一個是騸過的,一個是健全的?或者乾脆就是頭一頭獅子因為在烏雞國犯了錯誤,回來後文殊菩薩對它進行了制裁,又重新起用了一頭獅子,可是一個不小心這個傢伙也跑出來犯錯誤了?但是這個事情也是不成立的。時間差也不對呀!
文殊菩薩在全本《西遊記》中主要出場只有三次。第一次「四聖試禪心」時,變化為莫賈氏的女兒;第二次是烏雞國收坐騎青獅精;第三次就是收伏獅陀山的大魔青獅精。事情並不復雜呀!看來作者情節設定上如果稍微嚴謹一些,是可以避免這種「撞車」事件的。改一個仙聖,改一個精怪就行了。可是我們卻在幾百年後,看到了《西遊記》名著不幸保留下的這個「硬傷」。沒辦法這是吳老原作,我們如果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指責古人的巨作,又是否合適呢? 《西遊記》兒童注音彩圖版:《西遊記》(1988)
1982年8月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於當年國慶節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請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中央電視台錄制了名為《齊天樂》的晚會於春節期間播出。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1988年春節播出,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經典之作。這部《西遊記》,可以視為普及版,女導演楊潔把《西遊記》里大量的佛經偈語、晦澀的對白,全部刪除,只給觀眾最清楚的故事情節。
央視六小齡童西遊記88版共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前後41集。
《西遊記續集》(1999)
西遊記後傳(2000)
香港邵氏電影西遊記系列
共有《西遊記》、《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紅孩兒》這五部。
香港電影大話西遊系列
共有《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情癲大聖》。
《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
TVB版《西遊記1》(1996)
《西遊記2》(1998)
新《西遊記》(2010浙江版)
《吳承恩與西遊記》
《西遊記》動畫片國內舊版
《西遊記》動畫片國內新版
李宇春演唱主題曲《AOAEO出發》
《西遊記》動畫片日本版
魔夜峰央的漫畫《パタリロ西遊記》,
《西遊記》張紀中版
⑼ 誰能告訴我哪裡能買到元雜劇西遊記實體書,楊景賢寫的
這個有點兒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