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遺址樓蘭

遺址樓蘭

發布時間: 2021-01-16 07:35:16

『壹』 怎麼才能去樓蘭古城遺址

若羌縣旅遊局找第一秘境旅行社有到達樓蘭古城遺址的旅遊專線,需要提前進行申專請。

去樓蘭古屬城現行的合理途徑是,到若羌縣旅遊局找第一秘境旅行社,交錢買票,大概7000塊錢一個人,可以議價,往返至少兩天。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因為樓蘭古城遺跡現如今在羅布泊西部,屬於無人區范圍,是非旅遊開放區,需相關部門提前報批。

若路線穿越軍事管制區,還需報備軍事部門批准,想要進入無人區就困難重重,無人區內環境惡劣,人跡罕至,進去之後更是危險重重,而且若羌縣設立了樓蘭文物工作站,專門查偷著進入保護區的。

注意事項:

1、到樓蘭古城一定要多人多車結伴而行,備足水和食品,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自備葯品,因為萬一遇到特大沙塵暴,逗留時間肯定會延長。

2、性能良好的越野車或駱駝等交通工具,維修工具,衛星電話、GPS等;司機最好熟悉路線並精通汽車維修。

『貳』 樓蘭遺址為什麼不挖

樓蘭遺址身來處沙漠之源中,這里存在著很多危險威脅著生命安全,並且這里全是風沙不是一個遊玩的好地方。

關於樓蘭古城突然間消失成為廢墟的原因,至今為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專家學者對此也是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由於泥沙積極導致達里木河改道;也有人認為是風沙日益增大,逐漸把樓蘭古國埋在了地下。不管怎樣猜測,這個突然消失的樓蘭古國至今仍是無限神秘,或許只有歷史才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叄』 樓蘭文化的樓蘭遺址

(1)官衙
「三間房」是並排的三間房子,是樓蘭城中兩座土坯建築之一,是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築,可能是當時的官衙。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並在三間房的牆角下發掘出大量珍貴的文書以後,來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國的斯坦英都曾在這里大肆挖掘,並將文物帶運出國。這些文物後來被博物館收藏,由專家進行研究,並在國際上興起了『樓蘭學』的熱潮。」
(2)民居
由紅柳、蘆葦搭建而成,如今屋頂、四壁不存,但從殘留的牆根可以看出當時的布局。
(3)佛塔
大約10米高的佛塔,是樓蘭城中最高的建築。 1934年5月,一支探險隊在樓蘭庫姆河邊紮下營地。他們要尋找隱藏在庫姆河流域的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兩個月中,羅布「獵駝人」奧爾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尋都勞而無功。就連奧爾得克本人都猜測,古墓已讓十幾年間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給淹沒了,或者是被某次強烈的黑風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險隊向更靠近羅布荒原西南的綠洲帶挺進。
不久,他們發現了一條流向東南的河流。它有20米寬,總長約120公里,水流遲滯,一串串小湖沼被蘆葦、紅柳環繞。它是庫姆河復甦後出現的新河,歷史不足10年。在他們沿這條河流進入沙漠前,臨時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小河」。「小河」東岸4-5公里,有一個渾圓的小山丘。遠遠看去山丘頂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極近,一株連著一株,互相支撐著。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跡,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在一個百歲羅布老人的指引下,證實這是一個已成為廢墟的羅布人的村莊。
小河也許是一個樓蘭古遺址———古城居民們的公共墓地。經過近百年來探險家、考古家們的忙碌,已在羅布荒漠發現了許多大規模的墓葬及隨葬物品。那麼,在沉寂了千年的樓蘭荒漠里,會不會隱藏著類似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樣世間少有的曠世傑作或未被發現的奇跡?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發現了近10處古代人類遺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蓋的黃土地表面。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清楚地顯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的確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

『肆』 什麼時候發現樓蘭遺址的

1934年4月,斯文豪廷帶著2名助手、2位學者和4個隨從,又來到了羅布泊。這一次,他們終究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在羅布泊東北面的一個沙丘下找到了一個墓穴。墓穴的棺材內躺著一具蒙著毯子的女性木乃伊。據分析,木乃伊生前是身份尊貴的公主,生活在距今2000年的樓蘭古國。以後的幾天,考古學家在附近的一些地方還陸續發現了一些墳墓。

到了20世紀70年代,樓蘭問題的研究最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樓蘭!樓蘭!

從1979年到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進行了三次深入詳盡的調查,進一步弄清了樓蘭的真實面目。

科學家們挖出的樓蘭遺址是一座邊長300多米,面積10萬平方米的正方形城堡。城堡中街道的痕跡依稀可辨。考古隊員在城中發現了三間面積約為100平方米的大屋子,殘存的牆壁高2米,厚1.1米,雕梁畫棟,顯示出當年的豪華。人們在城南還發現了一個院落,柱子歪斜、破敗,但胡楊木做的大門仍然半閉半合,彷彿在等待主人的回來。在城北,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個面積約為數百平方米的大平台,據分析,這是當年建造宮廷的地基。在城東,人們找到了一座殘敗的佛塔,佛塔由木料和土坯砌成,如今只剩下10.4米高的殘跡。佛塔前的院子,堆滿了木材,最長的竟達7米,當年佛塔的香火之盛,由此可見一斑。遺址的西面是古樓蘭人的墓地,每個墳堆的外圍都搭起籬笆,用以抵擋風沙,它們由7排橢圓形木樁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樓蘭遺址發掘出一具完整的女屍。經先進儀器測定,女屍已在當地沉睡了3880年。她頭戴毛絨氈帽,身穿綾羅長袍,腰圍絲帶,腳踏皮靴,穿著十分高貴。根據分折,女屍生前大約20歲,身高1.60米左右。

是誰毀滅了樓蘭

樓蘭古城的遺址已被挖掘出來,「古代曾經有過樓蘭國」這個觀點已為絕大多數人接受。然而,是誰毀滅了樓蘭?關於這一點,人們又產生了分歧。

一些人認為,是戰亂毀滅了樓蘭。他們以斯文豪廷從樓蘭帶回的木簡以及其他一些文物為證據,言之確鑿地說,建立於公元前130年左右的樓蘭國,到了公元前80年,由於時時受到匈奴的威脅,因此動了遷移的念頭。終於有一天,樓蘭國君主接受了漢昭帝劉弗陵的勸說,舉國南遷,從此便迅速消失了。

不過,南遷之說並不能令人十分信服。有人就認為,既然說樓蘭國是舉國南遷了,那麼為什麼至今仍找不到南遷的證據,在樓蘭遺址以南的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標志樓蘭族曾經存在的痕跡。顯然,這種說法尚存在不少漏洞。

另一些人則認為,是絲綢之路的改造使得曾經盛極一時的古樓蘭逐漸衰敗,最終導致湮沒。然而,持改造之說的學者同樣也找不出樓蘭古國在「改造」以後的去向。

目前,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是「缺水說」,那是水源的枯竭才使得樓蘭古國最終在地球上消失。人們認為,在最初的日子裡,樓蘭地區水土肥沃,植被茂盛。後來,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森林慢慢不見了,氣候也變得異常乾燥,沙漠的進逼使得人類步步退縮。水源日益枯竭,最終斷了流。樓蘭人只好三三兩兩逃往他鄉。大約在公元542年,最後一批樓蘭人在一名叫鄯米的頭人帶領下,遠走他鄉,到伊吾一帶落了戶。從此以後,樓蘭古城便成了風沙的天下,直至有一天被考古學家所發現。

關於樓蘭古國的爭論還在繼續,不過爭論歸爭論,人們從樓蘭國的興衰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就是,為了人類自己以及子孫後代的繁榮,從現在起,就必須正視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嚴重後果,以實際行動來避免類似樓蘭古城的悲劇重演。

『伍』 傳說中的樓蘭古城遺址在什麼地方

樓蘭古城遺跡抄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襲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樓蘭古城遺址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幾乎全部為流沙所掩埋。城牆用粘土與紅柳條相間夯築。

有古運河從西北至東南斜貫全城。運河東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圓頂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組高大的木構建築遺跡,曾出土漢文、佉盧文文書及簡牘、五銖錢、絲毛織品、生活用具等。



(5)遺址樓蘭擴展閱讀

樓蘭城被譽為雅丹中的「龐貝城」的樓蘭故城,位於羅布泊的西岸。西漢時的樓蘭既指樓蘭國,也是一個城市名稱,而東漢時的樓蘭則指的是樓蘭城,樓蘭城廢棄於前涼末。

樓蘭城平面略呈方形,城牆按復原線計算,東城牆長約333.5米,南城牆長約319米,西和北城牆長約327米,面積約為108240平方米。

城牆系用粘土與紅柳枝或蘆葦間築。東、西城牆設有瓮城,南、北城牆有城門。樓蘭城構造具有濃厚的中原色彩,它是漢通西域的咽喉之地。

『陸』 古樓蘭遺址之謎

從2世紀前的繁華,至玄奘眼裡的空城,再到如今的樓蘭熱,有關樓蘭的一切似乎都是難以破解的謎。在「新西游記」采訪團的行程安排中,樓蘭是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在人跡罕至的荒漠上趕了四天路之後,記者終於見到了這籠罩在迷霧當中的樓蘭古城。

古樓蘭興衰

樓蘭古城建於何年,何時形成樓蘭王國就目前現有史料沒有記載,但在羅布泊周邊及樓蘭城邊地發現有史前石器,如石斧、石鋤、石鏟、石刀、石矛、石鏃、玉斧、玉鏟、玉刀、玉佩等。這說明在史前時期羅布泊窪地與周圍就有人類活動,而且很明顯在阿爾金山、昆侖山有石城遺址。羅布泊及周邊所發現新石器居多,距今有6000年左右。

西漢時,樓蘭是西北地區36個城邦國之一,《史記》等當中載:樓蘭「有城郭,臨鹽澤」,人口14000餘,聖兵2900多人。當時,古樓蘭是古絲綢路上西出陽關的第一站,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於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西漢末年朝廷動亂,匈奴乘虛而入,與地方統治者相互勾結,致使西域交通斷絕,河西一帶《後漢書·西域傳》曰:「城門晝閉。」自王莽篡位到東漢,西域交通三通三絕,最後趨向穩定得到發展。《後漢書·西域傳》曰:「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胡商販客,日款塞下。」到曹魏,絲綢之路出玉門關到西域,樓蘭又重新開始繁榮起來。

奇怪的是,聲名赫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從4世紀之後,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銷聲匿跡了。到了7世紀,唐玄奘從天竺西遊歸來,看到樓蘭國「城廓巋然,人煙斷絕」,玄奘眼裡的樓蘭,成了一座空城。

樓蘭再次引起世人關注,是在上世紀初,一個瑞典人的探險經歷。1900年3月28日,瑞典人斯文·赫定在向導艾爾迪克的帶領下進入羅布泊西部探測。在穿越一處沙漠時發現他們的鐵鏟丟在了昨晚的宿營地中,艾爾迪克便回頭去找,他不僅帶回了鐵鏟還帶回了幾件木雕殘片,看到殘片,斯文·赫定非常激動,便僱用民工大肆挖掘。樓蘭古城重見天日,斯文·赫定將其稱之為「東方龐貝城」。

斯文·赫定的到來,招致了樓蘭古城被更多人的挖掘,隨後出土的大量文物,震驚了世界,並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個樓蘭學。

漫漫樓蘭路

1000多年後的今天,全國晚報聯盟組織的采訪團向樓蘭進發了。進入羅布泊有多條路,給采訪團做向導的是號稱「羅布泊三傑」當中的「二傑」彭戈俠和劉和平(另一人為在羅布泊遇難的余純順),我們是從吐魯番向南翻越庫魯克塔格山,進入羅布泊地區。10月8日晚宿營在坎爾,9日翻過庫魯克塔格,10日繼續趕路,盡管有兩位大俠引路,我們還是走錯了方向,為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往返走了80多公里,記者所乘坐的20號車「赤腳大仙」的左鋼板斷了兩根,修車花了約三個小時,為了保證安全,全體車隊都在岔路口等著。車行到原定的2號營地龍城雅丹群時,已是11日凌晨三時左右,在徵求了全體團員的意見後,車隊繼續趕路,目的地就是沖擊樓蘭古城的18公里處,誰也沒有想到,從龍城到18公里處的40多公里路,竟然走了3個多小時,到18公里處時,已是早上的7時,風大沙大,帳篷幾乎難以搭建,很多人乾脆就擠在車上,等到8時30分太陽從地平線上露出腦袋時,風沙更大了,茫茫荒原上什麼都看不見。事後談起這次趕夜路,彭戈俠仍心有餘悸,老彭告訴記者:「雖然到樓蘭去了近10次,但我當時仍緊張的一直渾身冒汗,沒有任何有特點的參照物,我完全是憑記憶在走。」

早飯是在風沙的呼嘯聲中吃的,飯里都是沙子,不能細嚼,只能囫圇吞下。因為風沙太大,采訪團臨時改變行程,先返回樓蘭保護站,進羅布泊。在堅硬的鹽殼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鑽進了保護站的地窩子,乍從風沙滿地的荒野進到溫暖的地窩子,大家的感覺猶如到了天堂。那天的午飯,是在野外第一次吃到沒有沙子的飯食。12日,天氣晴好,車隊繼續向18公里處進發,車經過昨晨的宿營地,記者才發現,那是無限廣漠的小雅丹當中極微小的一片。

過了18公里處,雅丹越來越高,所謂的路就是在雅丹當中穿行。沙坑越來越深,沙土越來越厚,開始有車陷進去了,為了減輕重量,每個車上的人都下來步行,當天,拉斷了五六根鋼絲繩,烏魯木齊晚報的著名攝影記者李學亮的眼眉處被拉斷的鋼絲掃了一下,差點就傷到眼睛。

在距離樓蘭古城約6公里的地方,接連有三輛車都陷進了沙坑,而樓蘭的佛塔已經在望,記者和10多位團員決定步行前往。

6時30分左右,我們來到了樓蘭城下,高高的佛塔就在眼前。但車隊卻依舊在沙坑裡爬行,等到夜色漸濃、氣溫驟降到攝氏零下時,車隊還沒有過來,我們從避風的地窩子里鑽出來,爬上古城外一座高大的紅柳包,隨後趕到的團長楊大鳴焦急萬分,不停地用對講機和車隊聯絡,但在如謎團陣一般的雅丹群里,車隊還是走錯了方向,一直走到了古城的西北方向,而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在古城的南門。對講機沒電了,只有點火了。紅柳包上都是乾枯的紅柳,正好用來點火發信號。火點起來了,遠處的車隊終於發現了火光,但近在咫尺,車隊仍是走了兩個多小時,等所有人馬都聚齊時,已是晚上10時30分左右。

蜷縮在帳篷里,冷得人無論如何都睡不著,聽著沙子刷刷地吹打著帳篷,心裡直感嘆,古樓蘭人是如何在此生活繁衍的呢?玄奘當年在此是怎樣借宿回國的呀?樓蘭的夜晚,可真冷。

親近古樓蘭

第二天早上,風沙停了,不等太陽出來,大家都從帳篷里、車上鑽出來,顧不得收拾,就在樓蘭保護站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鑽過鐵欄桿,走進了樓蘭古城。

盡管前一天下午在夕陽的陪伴下,先領略了一番樓蘭的神秘與美麗,但早晨的樓蘭,卻又是完全不同的模樣。

樓蘭古城淹沒在茫茫雅丹群中,太陽從地平線上探出身來,給周圍雅丹的頂部戴上了橘紅色的頂子,神秘的樓蘭佛塔也不例外。攝影記者紛紛搶佔有利地形,等待光線最爽的一刻。

經歷了千年風沙侵蝕的佛塔,是樓蘭古城最高的建築,也是最漂亮的一座「雅丹」,它靜靜地端坐在古城東邊偏北的地方,俯視著我們這群朝聖者。在它的西北面,有保護者用木板和粗大的樹干在支撐著。在它西邊約300多米的地方,是可能充當過官衙的三間房,當年,斯文·赫定在這些牆壁下,曾挖掘出大量文物。眼前的三間房,徒剩四座高大的土坯牆,中間面積稍大,有15平方米左右,兩邊房子較小,約有10平方米,在房前的地面上,散落著一大堆木樁,上面有明顯的鉚眼,一根最長的方形木樁足有4米多長。從三間房再往西,就是幾所民房的遺跡,房子的規模依然清晰可見,原先砌牆用的胡楊木板、紅柳枝依然挺立在沙土中,地上,是蓋房用的蘆葦或細紅柳枝,1000多年過去了,她們依舊完整的保存下來。所有的建築都建在高台上,在低窪處,到處散落著或黑或紅的陶片,陶片有些粗糙,這么多的陶片,似乎在告訴我們當年樓蘭古城的繁華與輝煌。在民房的北邊,有兩座類似雅丹高約3米的土堆,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說,這是古城牆的遺址。

躲避著攝影記者的鏡頭和腳下的文物,記者漫步在樓蘭古城裡,1901年斯文·赫定和1906年斯坦因,先後在此挖掘出土了木雕像(佛像)和佛像座,雕有蓮花與其他種類花紋的裝飾及造型,還挖掘到許多精製白羊毛織品。最為重要的是挖到漢文和佉盧文(公元前四五世紀流傳於北印度的一種文字)木簡和紙文書。

這看似荒涼的地方,卻是勃勃生機最好的證據。

古樓蘭之謎

在樓蘭遺址上,曾出土了大量的漢、晉、唐等朝代的書簡錢幣等物,還出土了許多男女木乃伊,其中的一具女性木乃伊,被成功復原,世人稱之為「樓蘭美女」。經檢測,這具女木乃伊距今已有3800多年,死亡時年齡約40歲,身高約1.55米。透過木乃伊,仍可以找出死者生前典型的美女特徵:大眼睛、低顴骨……

專家後來認定,她有歐羅巴人的血統。隨行的旅遊專家畢亞丁說,這位遠古的樓蘭女性,年齡已有40多歲,不能稱為美女。

在所有有關樓蘭古城的謎團當中,爭論最多,最引人關注的是樓蘭古城消失之謎。

樓蘭消失的原因有戰爭說、氣候變遷說、冰川說、沙漠風暴說等多種。

中國科學院羅布泊科學鑽探科學考察隊在對樓蘭古城實地考察後發現,它的消失與氣候環境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據悉,3000年前,羅布泊湖水面積曾達12000平方公里,古孔雀河水源充足,樓蘭一方面為了靠近水源依水建城,一方面又害怕洪水侵擾,所以他們選擇了有孔雀河支流穿過的高地。

科學家測量後發現,這塊高地比現在乾涸的羅布泊湖底高出近30米,比現在的孔雀河流域也高出十幾米。

據科考隊專家介紹,隨著氣候的變化,羅布泊的逐步退縮,河流和羅布泊之間入湖的高差加大,河水的流速加快,河流下切,下切的過程則使高地越來越高。專家解釋說,隨著高地的抬升,人們取水開始變得困難,穿城而過的古孔雀河支流也漸漸乾涸,最終古孔雀河改道而行,羅布泊湖水大量萎縮,人們離最近的水源也要走好幾公里,科學家表示,在這種環境下,社會體系已經相當脆弱,經受不起任何例如災害、戰爭,經濟衰退等大的人文自然波動。

專家因此認為樓蘭古城的消亡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或者可以說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其他的諸如戰爭、(絲綢之路)改道和其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則只是樓蘭古城消失一個次要的原因。

最近有學者運用空間遙感技術,通過對大量圖像的判譯,從環境地質學角度分析研究了樓蘭地區古河道的變遷,認為樓蘭古城衰亡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古城所在地古孔雀河上游先後出現過兩處滑坡崩塌,造成堵江,形成堰塞湖,從而切斷了樓蘭古城的供水源。古孔雀河是當時流經樓蘭地區的惟一河流,也是樓蘭古城惟一的淡水源,樓蘭終因斷水而被遺棄乃至消亡。

還有人提出,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因為人類不尊重自然導致的。比如亂砍亂伐胡楊,致使生態惡化,無法居住。這個觀點的證據之一就是當時此地盛行的木葬。在樓蘭古城附近,曾發現了神秘莫測的太陽墓。這種墓葬外表奇特,圍繞墓穴深埋著一層又一層由細到粗的圓木,圈外又呈放射狀埋放著一行行圓木,就像太陽的光芒,正是因為這種墓葬外表酷似太陽,被稱為太陽墓,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最多的一座竟然用了一萬多棵圓木。

還有人認為,是洪水毀滅了這座地處交通要道上的古城等等。

從目前的狀況看,這種爭論還將持續下去,樓蘭的神秘也許將永遠無法揭開

『柒』 樓蘭遺址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旅遊景點

推薦以下五A級景區及景點:

北京:故宮博物院、天壇公園、頤和園、八達嶺長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

河北: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

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遼寧:沈陽市植物園、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海洋極地館。

吉林: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長白山景區。

黑龍江:哈爾濱市太陽島公園。

上海: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野生動物園。

江蘇:南京市鍾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蘇州市拙政園、蘇州市周庄古鎮景區。

浙江: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溫州市雁盪山風景名勝區、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安徽:黃山市黃山風景區、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福建: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江西:九江市廬山風景旅遊區、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山東:煙台市蓬萊閣旅遊區、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泰安市泰山景區。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焦作市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湖南:衡陽市南嶽衡山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旅遊區。

湖北:武漢市黃鶴樓公園、宜昌市三峽大壩旅遊區。

廣東:廣州市長隆旅遊度假區、深圳華僑城旅遊度假區。

廣西:桂林市灕江景區、桂林市樂滿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三亞市南山大小洞天旅遊區。

重慶:重慶大足石刻景區、重慶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

四川: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樂山市峨眉山景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旅遊景區。

貴州:安順市黃果樹大瀑布景區、安順市龍宮景區。

雲南:昆明市石林風景區、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

陝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市華清池景區、延安市黃帝陵景區。

甘肅:嘉峪關市嘉峪關文物景區、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寧夏:石嘴山市沙湖旅遊景區、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

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

希望能幫上你!

『捌』 樓蘭遺跡在哪裡

樓蘭曾經是一個創造過燦爛文明的古國,但唐朝以後,樓蘭古國卻完全消失了?現在的樓蘭遺跡專位於塔屬里木盆地的東端,現已乾涸的羅布泊西側,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20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對樓蘭遺跡進行了多次考察,發現了一座邊長大約330米,呈不規則正方形的城牆遺址,出土了一些文物?在城周圍的墳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絲織品?錢幣?金銀珠寶?漆器?玉器和玻璃製品,還有源自西方的繪畫?雕刻藝術品,而城東的一座殘垣高達10米的佛塔,可能是至今尚存的我國最早的宗教建築?這些說明,樓蘭曾是古代東方和西方經濟文化薈萃之地,是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繁華商埠?

『玖』 樓蘭遺址的消失原因

羅布泊曾經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乾涸。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肥的羅布泊變成茫茫沙漠?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當年絲綢之路的要沖——樓蘭古城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這一直是個科學之謎。
最近,中科院羅布泊環境鑽探科學考察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環境科學考察。考察隊認為:據初步推斷,隨著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萬年前的快速隆升,羅布泊由南向北遷移,乾旱化逐步加劇,最後導致整個湖泊乾涸。這樣的一個解釋顯然並不能讓人滿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則認為,羅布泊乾涸的原因很復雜。這裡面既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地域性的問題,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 全球氣候旱化是大背景大約萬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即由末次冰期的乾冷環境演變成冰期後時期的濕潤環境,藉此契機,人類文化也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而一萬年之後,地質環境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性變化,距今約10000年至8000年為升溫期,距今約8000年至3000年為高溫期(氣候適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為降溫期。這三大環境格局變化為地質、生物、化學與物理的古環境研究所證實,只是在三階段劃分的時間上,由於方法、地點或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這種環境氣候的變化規劃了人類的活動范圍與方式。
以樓蘭為例,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涉足這里,青銅器時代這里人口繁盛,這時恰值高溫期,羅布泊湖面廣闊,環境適宜。但此後進入降溫區後,水土環境變差,河水減少,湖泊縮減,沙漠擴大。在距今約2000年左右旱化加劇,這表現在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冰進發生,黃土堆積,湖沼消亡,海退發生。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中原的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其實,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於沙漠擴大,先後發生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的消亡。
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於樓蘭處在乾旱內陸,這里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顯著罷了。 除了全球氣候的變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萬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這種隆起對中國西北部的氣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於羅布泊所處的地理位置位於東亞西北內陸,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幾乎都很少到達這里。
當全球氣候發生變化時,整個東亞西部都開始出現了乾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趨勢。在這期間,羅布泊開始從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萬年左右的時候,湖面急劇下降到最後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統一的古羅布泊分解成現在的台特瑪湖、喀拉和順湖和北面較大的羅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還有一點必須值得注意,據說從近來的遙感資料判斷,孔雀河上游曾發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這次滑坡整個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羅布泊的來水被斷。現在的問題是還不知道這次滑坡的具體時間,它是否發生在羅布泊乾涸之前還有待於研究。 人類活動對羅布泊乾涸的影響,在晚近期可以說越來越大。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這里曾有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他們砍伐掉許多樹木和蘆葦,這無疑會對環境產生負作用。
在這期間,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和戰爭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5號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樹樁」說明,樓蘭人當時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機,只好祈求生殖崇拜來保佑其子孫繁衍下去。但他們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樹木,使當地已經惡化的環境雪上加霜。
羅布泊的最終乾涸,則與我們解放後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過度開發有關。當年我們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後,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現斷流。這一點從近年來的黃河斷流就可以得到印證。羅布泊也由於沒有來水補給,便開始迅速萎縮,終至最後消亡。 提起樓蘭古城,人們都會想到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因為他在1901年首次對外宣布樓蘭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正在羅布沙漠中考察,他僱傭的驢工兼向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因丟失工具,在尋找的途中,偶然在羅布泊西北岸發現一片古代遺址,斯文·赫定聽說後,馬上隨艾爾迪克來到了遺跡處,發現這片古代遺跡地面上,散布著美麗的木雕、織物、錢幣。
因缺乏飲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經過一年的准備,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專程來到這片遺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發掘工作。經過整理分析,赫定根據出土文書中有樓蘭字樣,遂將此遺跡定為樓蘭,這一重要發現震驚了世界,為斯文·赫定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隨後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著赫定的路線圖找到樓蘭遺址的,他們的發掘工作更徹底和細致,但同時也是破壞和掠奪性的。這些工作成了以後樓蘭探險的重要地理依據。
盡管從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難以辨認樓蘭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學家從大量資料和考察中發現,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廢棄了1500年的樓蘭城曾經輝煌一時。據專家分析,樓蘭遺跡已經有了1800年的歷史,經歷了風沙洗劫後,僅存殘缺的胡楊木架和少量的蘆葦牆。從房子的大小和建築材料看,當時普通百姓的住房條件比較簡陋,但遺跡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細的木製品和古錢幣又提醒人們,樓蘭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專家認為,樓蘭城中已有了貧富分化,這些木製品同時又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木工精湛的手藝和樓蘭經濟的繁榮。專家發現,像這樣的民宅,留存下來的還有幾十間,並集中在城西組成了居住區,而在城東又分別有行政和軍事區,城市功能齊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規劃和發展意識顯而易見。

『拾』 古樓蘭遺址在哪

樓蘭古城地處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堅硬的鹽殼所包圍,人跡罕至,環境異常的荒涼、凶險。然而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世紀樓蘭就是西域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古樓蘭國有人口14000餘,士兵近3000,真可謂是一泱泱大國。古樓蘭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扼東西交通的門戶,是漢王朝進入西域的橋頭堡。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於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樓蘭古城有著極盛一時的歷史和燦爛的綠洲文化。奇怪的是,聲名顯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銷聲匿跡了。7世紀時,唐玄戕取經歸來,看到樓蘭國「城廊巋然,人煙斷絕」,其蕭條之景,使人頓生滄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隊考察羅布泊,差些全軍覆沒,因而宣稱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蒙難失蹤,更給這座古城蒙上一層神秘可怖的面紗。近年上海的「獨行俠」余純順歷時8年在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後,倒斃羅布泊荒漠,又給蔞蘭古城平添了幾分凄涼和悲壯。樓蘭古城究竟是怎樣消失的?樓蘭遺址究竟在哪裡?樓蘭的自然環境究竟有多惡劣?樓蘭有些什麼文化遺存?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外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關注的問題。樓蘭也是中外探險愛好者憧憬嚮往的神秘之地。

樓蘭古城是由於自然和人為多方面的復雜原因,導致河流改道,風沙侵襲,被掩埋於大漠中的。本世紀初,因為斯文。赫定的維吾爾族向導艾爾得克為找回丟失的鋤頭,於無意中讓斯文。赫定發現了樓蘭古城,從而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世界各國的考古家、探險者蜂湧而至,他們在樓蘭古城地區發掘的文物其價值之大震驚世界,其數量之豐難以數計。除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還有漢簡、漢文書、絲織品、木器、陶器、銅器、玻璃製品、古錢幣等等。其中以晉代手抄《戰國策》和漢錦最為珍貴。還發現了著名的「李柏文書」,並據該文書又發現了附近的「海頭」故城,並發表了一些專著。1927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也到樓蘭發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發表了專著《羅布淖爾考古記》。中外學者盛贊樓蘭是一個埋藏在「沙漠中的寶地」,是歷史遺落下來的「博物館」、「東方的龐貝城」,解放後,我國組建過多批現代化的考察隊伍真誠樓蘭考察,現清楚查明,樓蘭古位於東經80度55分12秒,北續40度30分57秒與附近城鎮的直線距離為西北距庫爾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千米,古城佔地12萬平方米,略成正方形,邊長約330米,用泥土、蘆葦、樹枝相間修築的城牆仍依稀可辨。一條大致西北——東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貫城中,將古城分成東北、西南兩區。東北區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築,佛塔殘高10。4米,系用土坯、糯米漿、柳條砌築,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築物。西南區有當時的官署——三間房遺址與一些小院落。古城內,蓋房用的胡楊木樑、檁、椽等木構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還鑿了眼,刻上了花紋,顯示了相當的工藝水平。古城及其周圍還有古烽燧、糧倉、古墓等遺址。在樓蘭古墓溝還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屍——「樓蘭美女」。樓蘭古城內目前尚遺存陶片、氈片、古銅錢、古兵器、絲綢碎片等眾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尋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為一名「考古發現者」。

神秘的樓蘭強烈刺激著國內外遊人的探險慾望,近年來國內外掀起了一股樓蘭探險熱潮,各國探險隊紛至沓來,其中尢婁日本朋友熱度最高。1998年春節數十名上海探險者踏著上海獨行俠余純順的足跡來到樓蘭,在東方「龐貝城」渡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新年,個個激動無比。

樓蘭探險異常艱險,地表崛起的鹽殼和錯綜復雜的風蝕「雅丹」地貌,極其艱隊難行,越野車每小時平均只有前進二三千米,平均每兩分鍾汽車就得轉三個急彎。羅布泊地區的地貌廣達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這里天氣冷熱變化急劇,夏季午後氣溫上升至攝氏三四十度,燠熱難耐,而凌晨氣溫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無比。羅布泊地區年降水量僅1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可達3000多毫米,蒸發遠超過降水二三百倍,奇旱無比。這里風沙肆虐,沙暴滾滾,堪稱禁區。然而有險才有奇,神奇的羅布泊、險峻的雅丹龍城地貌以及各種沙漠奇景為樓蘭探險倍增了許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險者終身難忘。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