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鶴壁古城遺址

鶴壁古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6 17:36:02

⑴ 河南有幾個古都分別是幾朝古都

四個鄭州,洛陽,開封,安陽。

據考古發掘和史籍記載,自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周)、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共計12個朝代,94位帝王,歷時1337年,在洛陽建都。

公元前約21世紀,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尋那(今洛陽東二里頭) 。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鈉, 史書載桀所居「左河、濟,右太華,前伊闋(龍門),後太行」,這正是洛陽所處的位置。經考古發掘,在洛陽近郊「二里頭遺址」和洛南「銼李遺址」發現並經測定,在商代堆積層下,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遺存。公元前約17世紀,商湯滅夏桀,為了鎮服夏朝的「頑民」和擴展西部疆域,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陽市東)。公元 770年(東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為避西戎的侵擾從鎬京遷都洛陽,史稱「東周」。公元25年(東漢建武元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滅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陽,並改洛陽為雒陽。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 12月,魏文帝曹丕廢漢獻帝,改國號魏,建都洛陽,以漢都為基礎,改雒為洛。修復洛陽宮。

公元264年(魏成熙元年),司馬炎殺魏元帝曹奐自立,改國號晉,仍以洛陽為國都,史稱「西晉」。北魏太和十九年(邦咸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拔,改漢姓元),自山西平城遷都洛陽。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殺父即位,建都洛陽,備極豪華。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唐武後照廢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自立則天皇帝,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公元909年(後梁開平三年),梁太祖修省洛陽,築南北二城,定洛陽為「京都」。公元923年(後梁龍德三年),河東晉王李克用的兒手李存勖滅後梁,統一北方,即位稱帝,改國號後唐,建都洛陽。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支持,奪取了後唐天下,石敬 塘在洛陽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後晉,建都洛陽,一年零十一個月後遷都開封。

開封 ,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後期)七個王朝在此建都.

殷商晚期都城 安陽

殷商中期都城 鄭州

⑵ 鶴壁附近有什麼旅遊景點

扈家莊院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三教堂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淇河濕地公園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鶴壁市群眾藝術館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金山寺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街心花園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鄉法隆寺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劉鄧大軍石林軍事會議舊址
地址:石林鄉政府南200米

三聖古柏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五岩寺東魏石窟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

朝陽寺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寺灣古瓷窯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商代文化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鹿樓漢代冶鐵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隋代澇源縣城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辛村龍山文化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花窩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亮馬台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摘星台公園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基督教堂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楓嶺公園
地址:朝霞街94

電話:(0392)2655022

鶴煤集團古典藝術博物館
地址:淇濱大道

電話:(0392)3355779

康樂村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電話:(0392)2962692

金山風景名勝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電話:(0392)3378001

鶴壁市淇河文化博物館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基督教鶴壁市中心堂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

黎陽城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文治閣
地址:西大街與南大街路口處

崇度寺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朝歌
地址:紅旗路與摘星路交叉處東行80米路南

鹿明壘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螞蚱廟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古城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晉庄廟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袁曹遺壘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黎陽津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向固城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西枋城遺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清涼庵風景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大伾山風景名勝區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浚縣

電話:(0392)5533086

特別建議樓主,鶴壁最值得去的景點就是淇縣的雲夢山,古靈山,浚縣的大伾山,淇濱區的107國道淇河橋風景區,金山寺風景區和天然太極圖,老區的盤石頭水庫,可以根據行程安排

⑶ 河南有哪些名勝古跡

河南文物古跡非常豐富,目前共發現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點28168處,其中有51處(54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27處(參見 河南省博物院)。1999年初,省政府同意公布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14處。河南共有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即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浚縣。另外還有2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即許昌、禹州、濟源、淇縣、沁陽、淮陽、汝南、新鄭、新縣、朱仙鎮、荊紫關鎮、竹溝鎮、社旗、濮陽、湯陰、衛輝、睢縣、鄧州、陳橋、登封、鞏義。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現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殷商時代安陽附近出現了相當發達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後有1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因而文物古跡遍布全省,成為河南主要旅遊資源。如:上古文化遺址,太昊陵、東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陽城、夏台、姜里城遺址、龍亭等古代城池、宮庭建築遺址,蘇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龍門石窟等遺存,周公測景台、觀星台等古代天文設施,洛陽太學、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等古代學府。自唐而盛的少林武術,源於明初的陳氏太極拳,影響極廣。中嶽嵩山、滾滾黃河、清涼世界雞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則是主要自然旅遊資源。

⑷ 鶴壁的民俗風情有哪些

鶴壁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為中國古代商朝、春秋時期衛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鶴壁風景迤邐,《詩經》中有19篇專門描寫鶴壁淇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葯王孫思邈、一代文豪羅貫中曾隱居於此。 鶴壁曾經是商代首都"中牟",戰國時期趙國首都遷邯鄲前曾定都於此約40年。所轄淇縣曾經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時期最大諸侯國衛國首都「沫」,戰國時期鬼穀子王詡曾在境內雲夢山授徒講學,培育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縱橫家。
鶴壁有「一河(淇河)、兩城(浚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淇縣朝歌古城)、三山(大伾山、雲夢山、五岩山)」。著名的特產淇河三珍:鯽魚、鴨蛋、冬凌草。還有「豫北黑山羊,小河白菜、大碾蘿卜、園上大蒜、善堂大棗、王橋豆腐、五香花生米,無核棗,木魚石」等。京廣鐵路和京深公路穿境而過。名勝古跡有鶴壁集古瓷窯遺址、五岩寺石窟、玄天洞石塔。
鶴壁浚縣正月古廟會始於後趙,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會期長、規模大,完整地保持著明清特色,被譽為「華北第一廟會」。廟會期間,舞獅、高蹺、旱船、背閣等民間社火異彩紛呈,泥玩、古陶、石刻、木雕、柳編等民間工藝品交易活躍,各種小吃風味獨特。是中原地區民俗文化風情的大觀園。

⑸ 河南省的古都有哪些

洛陽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位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斟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94年。
二、商都西亳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亳。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點。「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亳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庄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商城,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兩次都西亳,共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東都洛陽
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決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眾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決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眾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鄏」。郟鄏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里。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制。
四、東周都洛陽
周宣王卒、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冢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決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只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冬居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西漢初都雒陽
西漢初,高祖劉邦定都洛陽。《史記·高祖本紀》載:「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諸侯皆臣屬。」「故臨江王驩為項羽叛漢,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雒陽。」 後來,「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本來, 「高祖欲長都雒陽」,後來「齊人劉敬說,乃留侯勸上入都關中,高祖是日駕,入都關中。
六、東漢都洛陽
東漢(公元25年~220年),又稱後漢,是中國古代繼秦朝和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由光武帝劉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斷代史—《後漢書》,即記載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東漢一朝共196年歷史。東漢一朝中發生了許多影響世界歷史的重大事件,如在東漢大軍的打擊下匈奴人西遷進入歐洲、造紙術的發明和以「永平求法」為代表的佛教東來,均為深遠的影響了中國甚至是世界的大事。
七、曹魏都洛陽
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魏國(公元220年-266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在魏郡治所鄴建宗廟,平定漢中後進爵「魏王」,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其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八、西晉都洛陽
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佔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十、隋朝建東京
楊廣繼位後,決定遷都洛陽,他認為「洛陽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合,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供賦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604年,隋煬帝楊廣親自赴洛,他先去巡視了漢魏故城。這里北阻邙山,南隔洛水,東西狹長,北高南低,洛水北滾還經常浸倒城牆。他認為此處做都城不甚理想,於是率朝臣沿邙山南麓西行。走到今老城以北,登上邙山最高峰,南望伊闕,只見北自邙山南至龍門的這片地區,南北開闊,東西平坦。四周群山環抱,是天然屏障,伊、洛、瀍、澗四水縱橫,其中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且有漕運之便。便隨口說道:「這不是皇城龍門嗎?為什麼以前的皇帝不在此建都呢?」。隨從蘇威馬上回答道:「以前的皇帝不是不知道這個地方,而是這地方在等陛下您呀?」。於是敕有司於洛陽的故王城東,漢魏城以西18里的地方營建東京,命尚書楊素任營建東都大監,納言楊達、將作大臣宇文愷為副監,每月役丁200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為營建新都,隋煬帝「發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奇材異石,輸之洛陽,又求海內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實園苑」(《資治通鑒》卷180《隋紀》四)。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費時達一年,一座周圍達27公里,宮殿苑囿巍峨壯麗的都城拔地而起。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南北交通要樞。同時,洛陽也是國際性商業都市,市內有三市,即豐都市,通遠市和大同市。豐都市是最大的市,在洛河南偏東,亦稱東市。據《大業雜記》載:「豐都市周八里,通門十二,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餘肆,榆柳交陰,通渠相注,市四壁四百餘店。重樓延閣。五相臨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積。」隋煬帝率百官於大業二年(606年)四月到達洛陽。當時「自伊闕,陣法駕,備千乘萬騎,入於東京」(《隋書·煬帝紀》),聲勢十分浩大。隋煬帝都洛後,於大業五年(609年)春正月丙子,改東京為東都,改洛州為豫州,後又改為河南郡,轄河南、洛陽2縣,縣治在京城內。洛陽縣在茂德里,河南縣在政化里。隋唐洛陽城以其「前直伊闕,背依邙山,左瀍右澗,洛水橫貫其中,有河漢之像」的地理環境因素,及宮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獨特的布局和整齊的劃一里見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國都城建設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十一、武周都洛陽
自唐載初元年九月(690年)自號「聖母神皇」的武則天革「唐」命,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並號洛陽為「神都」直至(705年)於洛陽「上陽宮」病逝,在位15年,也就武則天創建武周政權。武則天在位時間,武則天從執政到稱帝,共50餘年之久。
十二、唐末遷都洛陽
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九月,朱溫與張全義曾奏請昭宗遷都洛陽,未果。但朱溫還是常令張全義營修洛陽宮室。天佑元年(904年)正月,昭宗答應遷都洛陽。朱溫遂征發河南、河北諸鎮丁匠數萬到洛陽,由張全義負責大規模修繕洛陽宮殿,江、浙、湖、嶺各鎮也都輸送財物助之。四月,洛陽宮室全部修繕完畢。同年,昭宗遷都洛陽。洛陽城經過張全義數年營建,
十三、後梁遷都洛陽
天祐四年(907),唐哀帝禪位於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
十四、後唐遷都洛陽
後梁龍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
十五、後晉都洛陽
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其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

開封 夏 戰國魏 後晉 後漢 後周 宋

新鄭 東周鄭 韓
商丘 北宋的南京

⑹ 河南鶴壁再次考古發掘劉庄遺址

近日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鶴壁劉庄遺址再次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已發掘灰坑200多座,出土有紅陶缽、高領罐、石環、石斧等。

希望有更多的發現,帶我們走進神秘的古代。

⑺ 河南省的名勝古跡

河南風光 世界文化遺產3處: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鄭州「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洛陽(1張)國家5A級旅遊景區9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神農山、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焦作青天河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4處:嵩山、雲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0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雞公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名貴花朵:洛陽牡丹和開封菊花 下面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區介紹: 1、萬山之祖-----嵩山 中嶽嵩山,「 嵩山(7張)峻極於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就被認為是「萬山之宗歟」。單是一個「嵩」字就可以看出嵩山的地位,「嵩」者「高」「山」也,嵩山海拔1492米。嵩山地區產生了中國最早的國家文明,且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極其珍貴的古代文化遺址。2009年中國唯一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嵩山古建築群」,共8項11處,其每一項都有資格單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嵩山是一部用石頭和建築書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更是舉世罕見的地質博物館。嵩山,橫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年代,是地質學領域的「五世同堂」。據說嵩山上既能見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見到海象的化石。這就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2、山水旅遊聖地-----雲台山 雲台山(10張)雲台山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既是世界地質公園,又是國家AAAAA級景區。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唐代葯王孫思邈的采葯煉丹遺跡,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3、中原獨秀-----堯山(石人山)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1980年後這里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晉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中原獨秀——堯山風景名勝區(13張)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頂上,千岩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堯山,並為堯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寡。而天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堯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傳。然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每處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話傳說。 4、道教聖地、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王屋山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鄉,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記載和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戶曉。 5、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洛陽市嵩縣境內,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合眾多旅行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位於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奇峰俊秀,白雲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整個景區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雲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 6、恐龍沒落的見證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處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東南綿延800餘里,這古老的大山見證過恐龍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龍沒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蘊含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之大、種類之豐富,全世界無出其右。中國西峽恐龍遺跡園和恐龍蛋化石 菊花 博物館是拜訪恐龍的好去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自然保護圈」的寶天曼位於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這里古樹參天,鳥獸群集,奇峰競秀,滿目涌翠。西峽龍潭溝瀑布群水石相依,風景獨秀。而瑰麗神奇的桐柏山,奇峰若雕,碧水如畫,為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登上主峰太白頂,聽百里林濤淺吟低唱,可見山景,能賞水色。 7、花中之王------開封菊花 開封的養菊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至北宋,開封菊花更遐邇聞名。明清時代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來到開封禹王台賞菊時,留下了「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詩句,並被刻在當今禹王台公園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 8、國色天香------洛陽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陽而名聞天下,洛陽因牡丹的國色天香 洛陽牡丹圖集(20張)而更加迷人。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 洛陽牡丹不僅花色迷人,而且蘊含豐富的牡丹文化。從唐宋開始出現大量的贊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以及繪畫、刺綉等。 (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3、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陵: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 河南少林寺(19張)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古稱「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 7、黃帝故里: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 8、二里頭文化: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 11、商丘古城:商丘古城是世界唯一八卦城、世界遺產標志,又稱歸德府城, 商丘古城 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府治所在地。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 12、白馬寺: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3、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14、少林寺: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龍門石窟 15、中嶽廟:位於嵩山,是五嶽名山中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共有古建築514間。中嶽廟始建於秦,後來,漢武帝、武則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宮對其進行擴建。現存的中嶽廟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宮所建,因酷似故宮,故有「深山故宮」之稱。五嶽名山為道教所封,而中嶽廟是五嶽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築,所以中嶽廟被認為是嵩山地位的象徵。 16、應天書院:位於商丘睢陽區,是宋代四大書院之首,北宋時稱應天府。 17、嵩陽書院: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18、登封觀星台:位於登封,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 袁家山望月台 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9、紅旗渠:位於河南林州,是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 20、雞公山:被譽為「避暑勝地,青分楚豫」[1],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景區總面積已達287平方公里,分北山、東溝、避暑山莊、報曉峰、防空洞、大深溝六大精品景區。 (二)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燧人氏、神農氏、伏羲氏稱為「三皇」:燧人氏,定都商丘,在商丘鑽木取火,開創了華夏人類文明;神農氏是另一位在商丘建都的古代帝王。史載:「炎帝神農氏都於商丘」(《古史考》);伏羲氏:定都和長眠於今周口淮陽。 2、軒轅氏、高辛氏:軒轅氏即黃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創業和定都於新鄭;高辛氏即帝嚳,出生建都長眠於商丘。 3、夏朝: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三個:洛陽偃師二里頭,陽城(今鄭州登封,也在洛陽附近),葛國(今商丘寧陵)。 4、商朝:商朝曾多次遷都,第一商都是商丘,還有四個: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和朝歌(在河南鶴壁淇縣)。 5、西周:西周的國都有兩個,一個是鎬京(在今陝西),另一個是洛陽。 6、東周: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持續時間達數百年。 7、西漢:西漢的主要國都是長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陽。 8、東漢:東漢定都洛陽。東漢末年董卓把漢獻帝挾持到長安幾年。 9、曹魏:曹魏早期定都許昌,後來曹丕定都洛陽。 10、西晉:西晉定都洛陽。西晉末年皇帝被挾持到長安幾年。 11、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來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12、隋:隋文帝定都長安,隋煬帝遷都洛陽。 13、唐:唐的主要國都是長安,洛陽為東都。晚唐時朱溫把唐朝皇帝挾持到洛陽,定都洛陽。 14、武周:武則天篡奪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陽,稱洛陽為神都洛陽。 15、後梁:後梁定都開封,後遷洛陽。 16、後唐:後唐定都洛陽。 17、後晉:後晉定都開封,曾短期遷都洛陽。 18、後漢:後漢定都開封。 19、後周:後周定都開封。 20、北宋:北宋定都開封。 21、南宋:南宋初定都商丘,後遷都杭州。 22、金 :金曾遷都中都(北京),後期遷都南京(開封)。 23、楚:楚國始都在古丹陽(河南)淅川,後遷都陳郢(河南淮陽)。 (三)河南與「中國」的得名 河南不僅被稱為「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和「中土」。今天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歷史上最早的「中國」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一帶。3000多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陽附近)用土圭測度日影(今登封嵩山周公測影台遺址),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並在附近營建了成周洛邑。洛陽也因此被歷代文人認為「居天下之中」。「中國」一詞,曾見於《詩經·民勞》中:「中國,京師也」,而當時的「京師」正是東周國都洛邑(今洛陽)。

⑻ 朝歌古城的介紹

朝歌古城遠古稱沫,殷商末稱朝歌,其為今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隸屬鶴壁市。

古時的朝歌城,從現有遺址看,共分三道:外城,北至今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高村橋村;南至今縣城南7公里處的常屯村。東至淇水,西至金牛嶺。沫邑中心位置在今城關鎮北關、西壇、三海一帶。

沫地三面環水,一面依山。淇水從西來,繞境北而東、而南入古黃河。滄水西來繞境南向東流去。西面是太行山的支脈。古朝歌城正位於華北平原西沿,南北交通要沖之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帝辛(紂)的建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8)鶴壁古城遺址擴展閱讀:

淇縣概況

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隸屬鶴壁市,總面積567平方公里。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達,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20公里,京廣鐵路、石武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全境南北,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西傍縣城而過。

縣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因有北方灕江之稱的淇河流經於此而聞名,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這里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縱橫家、軍事家、教育家鬼穀子,刺秦義士荊軻等都出自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衛姓、康姓、商姓、殷姓以及韓國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於此,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

⑼ 河南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安陽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⑽ 鶴壁有什麼名勝古跡

淇縣朝陽懸空寺
中原大漠風光 山頂草原――桃園
雲夢山旅遊區
比干剖回心處
羅貫中隱居地 大伾答山石佛 靈山寺 浮丘山 火山地幔窗口 金山嘉佑禪寺 寒坡洞 戰國古長城遺址
淇河天然太極圖 古代天然監獄青岩絕 千佛寺石窟 天寧寺 碧霞宮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