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城遺址
『壹』 河姆渡在什麼歷史時期
河姆渡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
什麼歷史時期
河姆渡屬於新石器時代,屬於原始農耕時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
資料
http://ke..com/view/2073.html?wtp=tt
『貳』 講一講河姆渡人有什麼歷史地位
河姆渡遺址(HemuSite)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
『叄』 邱城遺址的考古
考古工作者曾對邱城遺址作過多次調查和發掘,弄清楚它的總面積約有三萬平方米,可分上,小,下三個文化層。其小下層疊壓在最底部,距今約六千多年,屬於馬家浜文化,不僅是這個遺址中年代最早的地層,也是堆積最豐富的地層。在這一層中發現了較大的建築遺跡,其居住面是由砂粒,蛤蜊殼,螺螄殼並和上粘上夯成的,其上有兩行並排的柱洞,每行四眼,洞內殘存有木柱,柱底墊有一塊叫「鑕」的木板。柱洞四周還發現有水溝的痕跡,據推測可能是木架草頂原始房屋周圍的排水溝,是為了適應南方水鄉的環境而採取的排水,防潮措施,在排水溝附近有石砌的長條形公共燒火溝。當時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器身較厚重,磨製較精,以背面弧突的錛和斜背舌形刃的穿孔斧最具特徵。有相當數量的鏃,鑿,錐,針等骨質工具。生活器皿多用陶器製作,以夾砂紅陶和外紅里黑的泥質紅陶為主。炊器全用夾砂陶製作,其中以外壁附有一道寬邊的腰沿釜最具特色,鼎以釜形鼎為主,鼎足根部常有雙目紋裝飾。食器和盛貯器,上述兩種陶質都有,就器形特徵來說,以喇叭形圈足豆和腹部有一對牛鼻式器耳的陶罐十分流行。還發現較多的動物遺骸,以牛、鹿、豬和魚類數量最多。在這一地層中,還發現了一件陶豬,製作手法簡練朴實,說明豬是當時人們很熟悉的一種動物。當時的人們巳過著定居生活,在經營原始農業的同時,兼營捕魚和狩獵,並且還織布,制陶和飼養家畜。 中層距今約五千多年,屬崧澤文化。石器以扁平穿孔石斧和長條形石錛為主。生活器皿多為黑陶,常見器形有鼎、豆、盉盉、缽、罐和杯,還有盉形器、觶,筒形器等,形狀規整,有些施有圓形和三角形的鏤孔圖案。製作技術較下層所出器物進步。 上層即城牆部分。南城牆全部用灰土築成,含有大量的印紋陶,釉陶、紅陶,有少量的青銅鏃,黑皮陶碎片、石器和玉器。城牆被東漢墓帳葬打破,城牆底部壓著以黑陶為主要隋葬品的墓葬。這些跡象說明,原來的上文化層,巳被掘來建造了城牆,而到東漢的時候,這座城牆又被廢棄了,作為埋葬死人的墓葬區。邱城遺址依次疊壓的三個文化層,好像是一部埋在地下的歷史書,雖然沒有一個字,然而通過它所包含的實物,忠實地記載著這個地區的歷史,只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肆』 急求!湖州的文化遺址、風俗習慣、主要河流是什麼
湖州,舊稱吳興,位於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太湖南岸,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自古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譽。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域內河流屬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西苕溪、東苕溪中下游、塘、雙林塘、泗安塘等;境邊南接東苕溪上游,北瀕太湖,東聯大運河及黃浦江。平原河網湖盪密布,山區建有山塘水庫,庫容10立方以上水庫149座。域內水面面積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約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積496平方公里。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稱。宋代就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就產於湖州。湖州歷史上人才輩出,人文薈萃,既哺育了唐代詩人孟郊、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明代小說家凌濛初、近現代書畫大師吳昌碩、新文化運動猛將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顏真卿、陸羽、蘇軾、胡瑗等不少名流。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就是陸羽在湖州寫成的。辛亥革命時期的陳英士、被周恩來總理譽為「龍潭三傑」之一的革命烈士錢壯飛,都是湖州人。建國以來,湖州籍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共有18名。「兩彈一星」的23位功臣中,錢三強、趙九章、屠守鍔就是湖州人。「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海空衛士」王偉、公安部一級英模沈克誠更是當代湖州人的驕傲。
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在市郊錢山漾遣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蠶絲織物之一,有4700多年歷史。 湖州絲綢不僅早已「冠絕海內」,而且經絲綢之路獲「湖絲衣天下」的美譽。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兩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伍』 河姆渡遺址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陸』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小舟說明了什麼
河姆渡遺址最底層出土的船槳和小陶舟是用來渡河的.通過小陶舟說明了他們已能製造跨越江河湖海的獨木舟,擁有製造木船的本領.
『柒』 馬家浜文化有哪些特色
馬家浜文化是環太湖地區范圍內與河姆渡文化平行發展的一支新石器時期文化。其年代和河姆渡文化相當,距今7000年之久。其分布范圍東自東海之濱,南至太湖流域,西起寧鎮山脈,北達江淮之間。
馬家浜文化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發現玉玦兩件,一件乳黃色,一件乳白色,直徑分別為3.2厘米和7厘米,在墓穴中都置於頭骨旁邊,似作耳墜用。另外,在吳江縣梅堰鎮遺址、蘇州市西南郊越王城遺址、吳興縣太湖邊的邱城遺址、武進縣戚墅堰鎮、西南的圩墩遺址及該鎮西北方位的潘家城遺址等,發現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玦、玉鐲、玉管及玉墜等。所用玉材有白玉、青玉、蛇紋石玉料和瑪瑙。
馬家浜文化玉器狀況與河姆渡文化相仿,屬玉器文化的初起時期。但是,這一切都為以後玉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捌』 餘杭境內已發掘的哪處遺址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堆積
邱城遺址。
1957年發掘的浙江湖州市邱城遺址,邱城的東、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故稱邱城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個文化層。其中,下層疊壓在最底部,距今約六千多年,屬於馬家浜文化,不僅是這個遺址中年代最早的地層,也是堆積最豐富的地層。在這一層中發現了較大的建築遺跡。
『玖』 馬家浜文化的習俗
農業生產是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礎。在圩墩發現1件殘木鏟,僅存鏟身,兩面削成扁平狀,刃部較薄,應是掘土工具。收獲用的石刀數量較少,而且製作也較粗糙。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羅家角、草鞋山和崧澤遺址下層都發現稻穀,經鑒定有秈稻和粳稻兩種。羅家角第三、四層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前5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粳稻遺存。同時,在羅家角遺址還發現有秈稻。從粳、秈稻粒的數量比例分析,當時秈稻的種植比粳稻要發達。同時,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漁獵經濟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發現的骨鏃,以柳葉形的居多。在馬家浜、崧澤、圩墩等遺址的下層,都有大量的獸骨堆積。如馬家浜有的獸骨堆積厚達二三十厘米。圩墩的野生動物骨頭經過鑒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豬、獐、貉、蟹獴和鳥類、草龜、黿、鯽魚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豬的數量較多。在一些遺址中還發現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這些是人們從事採集活動的例證。
石器的磨製技術較高,器類以(石奔)為主,體型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體也較厚。這種磨製精緻的磷、斧,主要應是加工木器的工具。在圩墩遺址發現有鏟、喇叭形器等木器。在喇叭形器的下端,還有暗紅色或黑色並略帶光澤的塗料。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均為手制。一般陶色不甚純正。器表以素麵的為多,紋飾有堆紋、弦紋、鏤孔、圓窩紋、刻點紋、繩紋、籃紋等。主要器形有釜、鼎、豆、罐、瓮、盆、缽、盉等。還出土有陶質爐、箅、三足壺形器等為其他文化所未見的器物。大都火候不高,陶質較軟,制陶技術還處於較低的階段。在草鞋山遺址發現了前4000多年的5塊殘布片,經鑒定,原料可能是野生葛。系緯線起花的羅紋織物,密度是每平方厘米經線約10根,緯線羅紋部約26--28根,地部13--t4根。花紋有山形斜紋和菱形斜紋,組織結構屬絞紗羅紋,嵌入繞環斜紋,還有羅紋邊組織。這是中國最早的紡織品實物。
採集和漁獵經濟在馬家浜氏族部落的生產活動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各遺址發現的骨鏃以柳葉形的居多,十分尖銳鋒利。一些地點有大量的獸骨堆積,其中馬家浜遺址有的獸骨堆積厚達二三十厘米。圩墩遺址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頭已經過鑒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豬、獐、貉、蟹、蚝等,此外還有各種鳥類和草魚、黿、鯽魚之類水生動物。有的遺址還發現了野生的桃、杏梅的果實和菱角,這些都是人們採集和漁獵活動的例證。
馬家浜文化的居民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草鞋山遺址的馬家浜文化早期堆積中發現的狗的頭骨,介於狼和現代狗之間,說明狗是從狼馴化而來,在這時已經成為家畜。
馬家浜文化的手工業生產發展不平衡,石器製作技術和葛麻紡織技術水平較高,而制陶業的發展尚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考古發現的陶器有釜、鼎、豆、罐、瓮、盆、缽、盉等,還出土了陶質的爐、箅、三足長尾鳥形陶壺。這些陶器均為手制,主要是夾砂陶器,泥質陶器很少,一般陶色不甚純正,器表以素麵不加裝飾的為多,沒有彩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爐箅的出現,是馬家浜文化的一大發明;寬檐陶釜則是馬家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手工業生產中,玉石器製造技術發展較快,許多遺址都發現了製作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塊、玉環、玉鐲等裝飾品。這一時期的玉器工業發展,為其後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基礎。 在草鞋山遺址,發現由10個柱洞圍成的近圓形的房基殘跡,面積約6平方米。在馬家浜遺址發現的是長方形房基,面積約20平方米,其東、西兩側各保存柱洞5個,南面一側有柱洞3個。上述兩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還殘存木柱或在洞底墊有朽木板。這種木板與柱礎的作用相似。圩墩遺址出土有榫卯結構的木柱。在邱城遺址發現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礫石、陶片、貝殼和骨渣等混合築成,還在居住區內挖小型溝道,附近有石築的長條形公共燒火溝。
在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發現墓葬200多座。多為單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側身葬等,多數頭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還發現有幾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內的死者年齡相近。在草鞋山有些死者頭骨用釜、缽、盆、豆等陶器覆蓋,有的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隨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無隨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為1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隨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食器以豆為多,其次為缽,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產工具隨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有的墓還隨葬玉塊、玉環、玉鐲等裝飾品以及鹿角、獸牙、蚌殼等。一般認為,馬家浜文化處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上述同性合葬墓的出現,大體是這個階段在葬俗上的一種反映(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 有人認為,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持此意見者把河姆渡遺址第3、4層定為河姆渡文化,將其第2層歸屬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由地層疊壓和器物演變上,這兩種文化是先後承襲發展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河姆渡遺址第1~4層均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另有來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見者指出,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與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年代大體相當,而分屬於兩個考古學文化,存在相互影響交流的關系。例如,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泥質外紅里黑陶、牛鼻形耳的罐等,與馬家浜文化的有相似之處,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受馬家浜文化影響的結果;同時,在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作為馬家浜文化代表性陶器的殘寬檐釜,明顯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產生的。
馬家浜文化的圩墩遺址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相比較,器物的差別是主要的,但也有部分近似的器物,例如扁平穿孔石鋤、有孔石斧、扁足釜形鼎、斂口矮圈足豆、單耳罐和帶流圈足罐等,這說明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曾在江蘇北部淮安青蓮崗遺址發現有個別的寬檐釜,當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至於馬家浜文化的去向,在草鞋山遺址第7層發現6座墓葬,頭向、葬式與疊壓在其下的第8、9層馬家浜文化墓葬相似,而陶器的陶質和大部分器形,又具有崧澤文化的特點,因此,有的意見把這層作為馬家浜文化向崧澤文化過渡的例證。通過普遍發現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的上下層疊壓關系,以及從整體上分析這兩種文化遺存的內涵,可以確定從馬家浜文化演變發展成為崧澤文化。
『拾』 河姆渡之謎
1距今約有 7000 年歷史
2不是,是新石器時期
3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
4疊壓著四個文化層
5文化堆積厚度4米左右
6河姆渡遺址兩次大規模考古發掘,除第一文化層外,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構建築遺跡,其中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
7以種植水稻為主
8比印度早了1000到2000年
9大量使用的農具是耒耜
10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而的干欄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