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隋唐定鼎門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

隋唐定鼎門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

發布時間: 2021-01-17 08:09:30

A.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在那,要門票不要

那個遺址好像在洛陽的一個縣城,現在沒城門了。你想看可以去麗景門

B. 隋唐洛陽城遺址的中軸建築

隋唐洛陽城南北中軸線有上清宮,玄武門、天堂、天宮(明堂)、應天門、端門、天樞、天津橋、天街、天門(定鼎門)、天闕,以「天」命名寓意非凡:天闕說的是龍門「伊闕」,隋唐皇城與都城軸線上對應天上的「天闕」。
隋唐洛陽城中軸線是中國古代最華麗的中軸。
上世紀50年代以來,考古人員陸續在隋唐洛陽城內發現或發掘了定鼎門、天津橋、應天門、明堂、天堂、白居易故居等重要遺址。 上清宮位於洛陽市邙山之巔翠雲峰,在隋唐洛陽城中軸線最北端。相傳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為我國第一個以「上清宮」名字出現的道教名觀。上清宮始建於公元666年,是當時的國家級建築。唐玄宗追尊老子(李耳)為玄元皇帝,因而上清宮又叫玄元皇帝廟。後人追尊老子為太上老君,所以也稱老君廟。
唐朝時期上清宮規模宏大,殿堂巍峨。大畫家吳道子所作壁畫《五聖千官像》,十分輝煌壯觀。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著名詩篇。杜甫山河扶綉戶,日月近雕梁,是描述上清宮的名句。宋代文豪蘇東坡也曾在上清宮題字留念。後至金元廢毀。明清多有修繕,至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張漢鼎等重修,廟宇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有戲樓、山門、一、二、三殿;1944年4月,遭日寇飛機猛烈轟炸,僅存山門和窯洞(翠雲洞)。現保持為為青磚廟院,緊湊幽靜。
洛陽市營造上清宮森林公園。這里鬱郁蔥蔥,蒼翠若雲,「翠雲峰」更加秀美,「上清宮」更見顯赫。 隋唐洛陽宮城的正北門-----玄武門
宮城的正南門是應天門(隋朝時稱則天門),從應天門一直向北走1270米,便到了玄武門。玄武門雖然是北門,但出玄武門向北,並非洛陽郊外,玄武門北還建有兩個隔城,即曜儀城和圓璧城。這就是說,要從宮城上邙山,須先穿過玄武門,再通過曜儀城和圓璧城,才能抵達最北邊的龍光門,龍光門之外,就是邙山了。當年,將士常在邙山山腳下習武操練,唐高宗和武則天則登上龍光門觀看。
古代則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東、南、西、北。「青龍」指東方之神,代表東方位置。「朱雀」指南方之神,古都南門多以「朱雀」冠名,如金陵朱雀門、長安朱雀門等。「白虎」指西方之神,有凶煞之意,一般不做城門名,只用於禁地名稱,如《水滸傳》中的白虎廳、白虎堂等,都是禁地。「玄武」指北方之神,代表北方位置,古都北門多以「玄武」冠名。
外朝主要是皇帝打理朝政、舉行宴會的宮殿和部分官署所在地,內廷是皇帝和後妃的寢宮和花園,也是帝後起居遊憩的場所。從地理位置上看,外朝位處皇宮的南部,內廷則處於皇宮的北部,因此,皇宮北邊的城牆對內廷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北城牆上的城門更是要害,作為宮城正北門的玄武門,可謂要害中的要害了。
宮城城牆的許多城門,都由宮廷衛士把守。玄武門外設有兩廊,禁衛軍司令部駐此,稱為「北衙」,擁有堅固的工事和精銳部隊——所以當政變發生時必須首先控制玄武門,控制了玄武門就可以控制內廷,控制了內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與後妃,進而控制朝廷乃至整個國家 。
武則天於公元688年(垂拱四年)(在乾元殿基址上建立明堂。又稱萬象神宮,高294尺,方300尺。明堂共三層,上為圓蓋,用九龍支撐,頂上置塗金的鐵鳳,高一丈。明堂中有十圍巨木,上下貫通,作為總柱,各種結構以該巨木為根本。明堂下面做鐵梁,像辟雍一樣由水環繞。武則天又在明堂北建立天堂,高五級,以貯大佛像,到第三級就可俯視明堂。696年,又造新明堂,高294尺,方300尺,規模比原址略小,上飾金鐵鳳,高2丈,後為大風所摧,改做銅火珠,為群龍所捧,成為通天神宮
現如今的明堂,是修建在唐代宮城正殿遺址之上,作為一座穿越歷史再現的建築,一座凌空遺址而興的建築,一座雄踞洛城至尊的建築,集遺址保護和功能展示為一體,高33.52米,外觀為三層台基,層層收分,上為八角攢尖屋頂,內部兩層,建築總面積9888.92平方米。 在明堂的北面,武則天又命薛懷義造了一座天堂。天堂主要用來安放一尊大佛。史料記載,天堂共五層,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層就可以俯視明堂全景。天堂、明堂,構成了洛陽城輝煌壯麗的景觀,象徵著無與倫比的財富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代表了唐朝建築技術的傑出成就。
神都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登基的地方。她執政的15年,幾乎都是在這座城市度過。武則天當政時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神都洛陽宮城內最高大的兩個建築,它們一改皇宮中軸線主殿為單層的傳統,使洛陽宮城殿宇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 。
天堂是宮城內的一座重要宮殿,是武則天的禮佛堂。文獻記載:「初,明堂既成,太後命僧薛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構天堂以貯之。堂始構,為風所摧,更構之,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天堂有多高,《資治通鑒》中給出了相對具體的描述:即天堂高五層,且第三層已經高於明堂。現有文獻認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計算,天堂的高度至少應該在150米以上。
天堂內佛像的高度和天堂內的佛像的造型,史料沒作具體描述。但據「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我們可以想像這尊佛像的高度非同尋常,估計至少是龍門盧舍那大佛的好幾倍。遺憾的是,公元695年,失寵的薛懷義放了一把火,將這座能與如今摩天大樓比肩的巍峨建築付之一炬,從建成到燒毀,它的壽命僅有7年。
2013年4月14日,以武則天的禮佛堂為原型而建造的新「天堂」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人。新「天堂」建於原天堂遺址之上,並非歷史上天堂的原樣復原,而是一座保護展示性高塔建築。天堂也是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所在地。
經考古發掘,天堂中心柱礎保存完好。現已經復原完成,外5層內9層.展示著天堂成為武則天禮佛堂的創舉。從內一層的遺址中心坑。武周時期天堂建築遺址遺跡僅存天堂建築的台基基礎部分,其東面與宮城中心區的南北向西廊連接在一起,北面與宮城正殿北側的東西向廊房相接,西面外側為磚鋪散水並有東西向長廊與其它建築相連。通過室內玻璃地板,我們可以看到天堂及其周邊散水、水渠、柱礎、四周廊屋夯土基礎等遺址的真實面貌。天堂遺址地下夯土基礎部分的直徑有近70米。台基略呈方形,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建築基礎,由內而外為青石砌壁圓形坑、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一周碎石基礎。此外,台基外圍還殘存有包磚和散水。天堂遺址中心是一個巨大的柱礎坑,直徑14.8米,青石壘砌,里外兩圈。所用青石厚度在1米左右,長1米~2米不等,寬0.7米左右。
應天門為宮城的正南門。唐宋年間相繼沿用。應天門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應天門遺址位於洛陽市都城博物館和洛陽日報社之間,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規模恢弘,氣勢壯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 。
洛陽城應天門一側三出闕,兩側共六闕。這是古代都城宮城正門最高禮制。天子三出闕是中國古代最高禮制的都城門。是古代皇帝享用的的最高禮制。僅洛陽一地發現有三出闕的城門。
其門址位於如今的周公廟附近,門址中部被定鼎南路所覆壓。考古人員1990年對應天門東闕遺址進行了發掘,夯土台基保存完好。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郭城的正門。據史料記載,它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煬帝是第一個通過這座城門的帝王。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城門
發掘顯示,它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三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國內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定鼎門與皇城正門端門之間為定鼎門大街,這是隋唐洛陽城中最為重要的街道,其寬度116米,比現今北京的長安街還寬,僅次於隋唐京師長安城的朱雀大街。該遺址如今位於洛龍區關林鎮曹屯村和安樂鎮趙村之間。 隋唐洛陽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形成里坊。今天,考古人員在洛河南岸的履道里發現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故居。該故居位於今洛龍區安樂鎮獅子橋村東北約150米處。發掘顯示,故居院里的中廳平面大致呈方形,東西長5.5米,南北寬5.8米,東西兩端通過迴廊往北與東西廂房相連。中廳南側還發現了白氏宅院的門房遺址,東西總長5.9米,南北寬1.45米。門房與中廳南北對峙,基本處於同一中軸線上。根據發掘分析,白居易故居應是南有門房,中有廳堂,東西有廂房、迴廊,北有上房,有前後庭院的兩進式院落。

C. 隋唐洛陽城遺址的遺址概況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區及近郊,地跨洛河兩岸。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西臨澗水,洛水貫穿其間。據勘查,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勢高亢處,宮城在皇城之北,宮城北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前後重疊,又有東。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東廂有東城,其北有含嘉倉城。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現存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47平方公里。 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公里,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北市)。今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外郭城的城牆用夯土築成,基址寬15-20米。東城牆長約7312米,南城牆7290米,西城牆長6776米,北城牆長6238米,東西兩牆下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共設8個城門。已勘查清楚的定鼎門是一門3道,帶有雙闕,東西長143米。定鼎門門址寬28米,東西兩門道各寬7米,中門道8米。
城內街道縱橫相交,寬窄相配,形成棋盤式布局。據勘查,洛河以南南北向街道12條,東西向街道6條;洛河以北南北向街道4條,東西向街道3條。街道兩旁有水溝遺跡。其中定鼎門大街是郭城中的主幹大道,又稱天街,現存的寬度尚有121米。
城市居民的住宅區:隋稱「里」,唐稱「坊」。坊平面呈正方或近方形,長寬在500-580米之間。周圍有坊牆,牆正中開門,坊正中設十字街「四齣趨門」。據《唐六典》及《舊唐書》記載,洛陽共有103坊。已勘查出洛南55坊、洛北9坊,其餘一部分為今城所佔壓,一部分為洛水沖刷無遺。文獻記載城中設3市,北市在洛北,西市、南市在洛南。南市最大,市內有縱橫街道備3條,四面各開3門。 宮城遺址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長方形。北牆長1400米,西牆長1270米,南牆長1710米,東牆長1275米。城牆寬約15-20米,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已經勘查出南牆正中的應天門(隋名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隋名興教門)、西邊的長樂門(隋名光政門)和北牆的玄武門、西牆的嘉豫門。在宮城中軸線上,發現多處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發掘出多處長方形基址和一處石砌圓形基址。
東宮在宮城南隅,自為一城,東西330米,南北約1000米。宮城北部有陶光園,西北部有九洲池。在宮城內中軸線上,由北向南有延續不斷的大片夯土基址,應是中央各殿的殿址。宮城西部也陸續發掘出一些規模較小的殿、亭遺址。在中軸線略偏西的地方還發掘出規模比較宏大而又有重疊關系的長方形殿址多處及圓形建築遺址一處。隋唐兩代為了營建宮室而專門建造的燒瓦窯群,也在應天門右側被發現,出土大批註明宮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
應天門遺址
應天門是一座由門樓、垛樓和東西闋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東西兩側有向外凸出的對稱的兩堵夯牆組成的巨大闕樓,相距83米,各寬17.5米,城門東西寬120米以上,這就是文獻所載的「左右連闕」。
應天門遺址位於洛陽市都城博物館和洛陽日報社之間,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規模恢弘,氣勢壯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應天門一側三出闕,兩側共六闕。這是古代都城宮城正門最高禮制。天子三出闕是中國古代最高禮制的都城門。是古代皇帝享用的的最高禮制。應天門內右側發現了為營建宮室而設置的窯場,出土大批註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
天堂遺址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
天堂遺址遺跡可分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遺跡由東西步廊、東西向水渠和隔牆,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天堂基址僅存台基基礎,其東面與宮城西步廊相連,北面與東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磚鋪散水並有寬4.33米的東西向步廊與其他建築相連。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台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和一周碎石塊建築基礎。柱礎石兩圈,內圈礎石12個,外圈礎石20個,礎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並為由一層夯土、一層礎石層層疊加而成。夯土基礎一周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礎一周,為由殘石塊組成的圈形帶狀建築基礎,寬約0.5米。
水渠:呈東西走向,以磚和石塊由白灰黏砌而成。在台基北側曲折以環繞台基北部。水渠寬約2米,北折部分南北長約15米,台基北側部分東西長約63米。
明堂遺址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於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陽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發現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系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 白居易(772-846年)晚年寓居洛陽。長慶四年(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滿後,回到洛陽,買位於履道坊西北隅故散騎常侍楊憑宅。此後又有短期的外任。拜秘書監後,在長安新昌坊稍居。大和三年(829),罷刑部侍郎,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四月,由長安回歸洛陽,居住履道坊本宅。會昌六年(846)八月十四日卒。子孫遵遺囑,將其葬於龍門山琵琶峰。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唐城隊 ,對著名詩人白居易作了考古發掘 ,歷時 6個月。發掘的遺跡有宅院、庭園、水渠、作坊、道路等等 ,出土了珍貴文物 1 0 0 0多件 ,揭示了與這位偉大詩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種種文化現象。白居易故居位於洛陽市區東南郊 ,今屬安樂鄉獅子橋村東北 1 30米的一片田野 ,東經112°30′,北緯 34°40′。這里正是唐東都洛陽城的「履道坊」;而獅子橋村 ,則位於「集賢坊」 ;獅子橋村正北的軍屯 ,則是位於「尊賢坊」 ;獅子橋村正東的何村 ,則是位於「永通坊」 ;何村南面 ,則應是「永通門」的位置。白居易故居 ,在履道坊西北隅。考古發掘判明 ,故居是一座含有前後庭院的兩進式院落。

D. 隋唐洛陽城遺址的宮城結構

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公里,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長方形。北牆長1400米,西牆長1270米,南牆長1710米,東牆長1275米。城牆寬約15~20米,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已經勘查出南牆正中的應天門(隋名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隋名興教門)、西邊的長樂門(隋名光政門)和北牆的玄武門、西牆的嘉豫門。在宮城中軸線上,發現多處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發掘出多處長方形基址和一處石砌圓形基址。應天門內右側發現了為營建宮室而設置的窯場,出土大批註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勘查探明了宮城東南側自成一城的東宮以及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洲池,特別是宮城內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的發掘,是迄今洛陽隋唐都城考古最重要的發現。遺址的方位、形制、建築特點,與文獻記載的明堂〔開元二十八年(740)改稱含元殿〕頗相符合。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它的發現為進一步弄清宮城內宮殿的布局,逐步復原宮城、皇城內的建築,確立了准確標志。
皇城圍繞在宮城的東、南、西三面,其東西兩側與宮城之間形成夾城。由於洛河北移,皇城東南部被沖毀,南牆僅存西段,長約540米,東牆現存長約1115米,西牆長約1670米。已勘查出東牆的宣耀門、西牆的宣輝門和南牆西部的右掖門。右掖門已發掘,殘高2.15米,進深17.5米,為一門三道,每個門道寬6米,左右門道外側各有13根立柱,採用上架過梁的形式,其上蓋築門樓,內有寬1.25米的車轍。皇城內發掘了隋代的子羅倉。 其他諸小城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
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E. 關於洛陽隋唐城遺址的問題

  1. 公園內現有3條健康步道,分別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西門、北門和南門為起點,分別在牡丹園健康步道(2150米)、百草園健康步道(1830米)、環湖健康步道(1680米)活動功能區內,每個功能區包含健康知識、運動技能、運動距離提示等信息,每隔100米設置健康常識宣傳標牌,同時還將設健康情況測試轉盤。

  2. 洛陽市的三項世界遺產指龍門石窟、大運河、絲綢之路,六處是龍門石窟、洛陽含嘉倉遺址、回洛倉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3. 植物園的西門當然朝西了,是植物園的正門,在王城大道上。見隋唐植物園導游圖

F. 隋唐洛陽城遺址的宮城歷史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一直沿用至北宋末年,歷時500多年。作為我國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陽城見證了中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甚至影響到東亞各國。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東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陽城的軸線建築,是世界歷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之一。自定鼎門至龍光門,南北長7公里,相繼建有十多座規模宏大的建築,即定鼎門、天津橋、天樞、端門、應天門、乾元門、乾元殿、明堂、天堂、貞觀殿、徽猷殿、玄武門、曜儀門、圓璧門和龍光門。據史料記載,其中僅明堂、天堂和天樞的高度就分別達到73.5米、120米和31米。由此可以想像隋唐洛陽城軸線建築是何等宏偉壯觀!
五代時梁、唐、晉也曾以此為都,但都城范圍遠比隋唐洛陽城小,主要是利用了隋唐洛陽城的宮城。
195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隋唐洛陽城進行勘查;1959年調查了宮城、皇城及周圍諸小城的平面布局,確定一些門址的位置,並發掘了皇城南牆的右掖門;1960~1965年繼續調查了街道、里坊及市場的位置,同時發掘了宮城。1969年,河南省博物館與洛陽博物館聯合調查、鑽探和發掘了含嘉倉城;其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市博物館和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又多次在隋唐洛陽城遺址內進行發掘。1963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1988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G. 隋唐城遺址具體指什麼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中國隋唐兩代的東都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區及近郊,南望龍門,北依邙山,東逾瀍水,西至澗河,洛水橫貫其間。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五代以及北宋的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H. 洛陽隋唐遺址廟會在那裡

新區隋唐遺址公園,趕緊去吧 初一到初七,再不去要結束啦

隋唐遺址公園 隋唐洛陽城的城郭概貌
[1]洛陽城遺址地跨洛河兩岸,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47平方公里, 已有1400多年歷史。
洛陽城由宮城、皇城、里坊區和郭城組成。將宮城的應天門、皇城的端門、天津橋、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門串連起來,就構成了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宮城則位於皇城之北。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
城的建築規模略小於京城大興城,但宮城、皇城的位置選擇在郭城西北地勢高亢的地方,其注意安全防禦遠甚於長安大興城。嚴格的里坊規制,強化了對城內居民的控制。城內三市的位置,都傍臨河渠,比大興城更多地考慮了工商業的繁榮。這座城市的設計規劃,特別是里坊的設計,不僅影響了當時國內新建和改建的地方城市,也為鄰近一些國家的都城所仿效。
郭城:
郭城是都城外圍廓,對都城起防護作用。唐洛陽城是在隋洛陽城的舊址上修復興建的,為南北長的准矩形里坊式布置的中世紀城堡城市。
郭城,隋時只有短垣,唐時築高約5.22米。外郭有八門,通過郭城正南門——定鼎門與天津橋、皇城和宮城軸線貫通,形成唐洛陽城中軸線。根據陸機《洛陽記》的記載,唐洛陽城外廓共十二門,城內有三條大道,居中一條為官道,是文武百官平日著官服晉朝面聖的專用通道,而平常百姓只能通過左右兩側的大道進入城中,且左出右進。
里坊區:
里坊是居民宅院、各宗教寺廟以及中央或當地行政機構的所在地。里坊的街巷布局包括:東西南北大街、環坊牆內側的街巷和其他一些小的巷、曲。這樣十字街再加上小的巷、曲相隔,就構成了隋唐洛陽里坊的內部結構,居民住宅就分布在諸巷、曲之內。郭城內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洛河以北‚大抵貧寒人家居多,其餘分布於洛河以南多為達官顯貴的邸宅,不少被精心營建為園林,其中最負盛名的有:白居易履道坊宅院、牛僧儒歸仁園和午喬庄綠野堂。
皇城:
皇城是唐王朝的中央機關辦公所在地,相當於明清故宮的外朝。都城建築群最為壯麗者是皇城和宮城。建築造型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皇城位於洛河北都城的西北角,南起今洛河橋,北至今燒溝村,東起今老城北大街,西至今西工電影院這個方形區域內。它區別於西京長安皇城在都城正中北部的布局,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地理條件,皇城軸線要對准伊闕,使其符合風水格局。
皇城正南對準定鼎門和天津橋的端門。城中南北向有四條街,東西向有四條街。宋代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環溪」園中曾說:「以北望,則隋唐宮闕樓殿千門萬戶,延亘十餘里。」
宮城:
宮城是唐朝皇帝舉行大典、接見外國使節和皇族宴飲起居之處,相當於明清故宮的內廷。庭院深邃,建築緊湊,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幽美而恬靜。皇城內北為宮城。隋稱紫微城,宮城的正南門——應天門址在今周公廟西側的定鼎路上,門兩側有垛樓,垛樓外有闕樓,兩者之間有長廊相連(廊長38米,寬約11米)。由此可見應天門城樓的宏大景象。
隋唐洛陽城的主要建築
隋唐洛陽城宮城作為隋唐時期的東都故宮,在設計與建築,實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標志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千百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東都故宮中的含元殿及其周圍的殿堂,被成組的雕塑烘托著,構成了一個景觀景象豐富多彩、宏偉壯觀的城市建築空間。在這個藝術空間里,含元殿構成了控制景觀的主體,天樞紀念碑是這個藝術空間的視角中心。可以想像,在陽光普照之下,藍天、白雲、碧瓦、金光映襯著環境的綠樹碧波,這是一個何等美麗的城市空間景象!
含元殿(明堂):
由應天門,進入宮城,便可見宮中最高大壯麗的皇宮建築——含元殿。它相當於北京明清故宮里的太和殿。含元殿象徵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
含元殿原為隋時所建的乾陽殿,後經四次被毀,四次修建,先後九次易名。據《資治通鑒》「唐紀」中記載,含元殿高約72.24米,底部周長約73.71米。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個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故此又名為萬象神宮。其建築技術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
天堂(功德堂):
《資治通鑒》有記載,天堂位於明堂北面,共五層,高約120米左右,高於明堂,其內供養有大佛像。
由於太高,天堂建成不久,被巨風摧毀。隨後武則天又下令復建,「日役萬人,采木江陵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
天樞:
天樞是武則天王朝的歌功德紀念碑。位於皇城正南門——端門前。根據《資治通鑒》中記載,天樞為柱狀,高約31.06米,直徑約為3.55米,柱身八面,每面寬約1.48米。基層為周長50.29米的鐵山,上環繞銅制的蟠龍,麒麟。頂部為騰雲承露盤,直徑約0.75米,上置四龍立捧火珠,高約3.33米,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臣服國酋長的名字,武則天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九洲鼎和十二神鵰塑:
九州鼎和十二神鵰塑位於宮城之內,被置於明堂四周。武則天下令以當時行政區劃的九省為對象造九洲鼎。其中神都鼎稱豫州,最為著名。各鼎上還鑄有當地的地理區圖和文化特產,九鼎共用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隨後武則天又下旨按十二地支鑄十二屬相金屬雕塑,均高約2.96米。
隋唐洛陽城的建設特色
(一)城市選址於最佳風水環境處
隋唐東都洛陽城強調「象天法地」的原則,洛水與邙山、龍門山構成一幅逆時針太極運行圖。隋唐洛陽城位居期間,都城與龍門山相對,負陰抱陽藏風聚氣,是典型的王都之地。
(二)強化了宮城和皇城的防衛
隋唐洛陽城不僅保持了「前宮後寢」的布局,還把中央機關辦公地方加築城,稱皇城,由天然屏障的洛河與河南郭城的里坊區相隔開。這無疑是加強了宮城與皇城的防衛作用。
(三)合理安排經濟商貿區
隋唐洛陽在洛河南北,里坊適中地位設了北市(在洛河北佔一個里坊)和南市(在洛河南占兩個里坊)及西市(佔一個里坊)。並在洛河碼頭處的部分里坊也設有商業店,這就較為均衡地方便城市經濟生活。
(四)引伊、洛二水於洛南里坊,使洛陽成為中國第一個「山水都城」、「園林城市」
隋唐洛陽為中國第一個沿河兩岸規劃城市的先例;又第一個引伊、洛二水於里坊區,使城區河網貫通,居家流水。這洛水貫城,河網縱橫,山嶽夾峙的都城,成了中國第一個「山水都城」。里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又水流周繞,就為洛南里坊區百餘個私家園林提供了天然資源條件。加之唐、宋的社會文化環境,這就營造了中國第一個「園林城市」,「花園城市」。
(五)城市的主要高大建築布置於宮城、皇城和大城的軸線,使城市的空間秩序明確,藝術化
在定鼎街軸線上,由郭城的定鼎門開始北去[1],天津橋、皇城南端門、宮城南應天門、乾元門、乾元殿(含元殿、明堂)、貞觀殿(天堂)、徽猷殿、曜儀城的元武門、園壁城的南門及北門、龍光門等,形成了城市的視覺通廊軸線,使城市線條清晰、自然、大氣。
(六)隋唐洛陽城是一個中世紀的特大型封建城堡型城市
隋唐洛陽城,郭城城區面積約49.09平方公里(不包括上陽宮),是當時世界上僅次於長安的一個特大型中世紀封建城堡城市。《隋書·地理志》載:「河南郡統縣十八,戶二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及「徙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於東京。」能解決這么大型城市聚居人口的居住、吃糧、用水、交通、社會工作等問題,說明當時的城市建設和管理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I. 隋唐洛陽城的文保規劃

早在1963年,隋唐洛陽城便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1988年1月,它又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90年代,洛陽市在編制第三期城市總體規劃時,確立以洛河為軸線,洛河南北對稱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同時規定,隋唐洛陽城城南半部約22平方公里遺址作為綠地保護起來,創造了在市中心黃金地段保存超大面積文化遺址的範例。
2008年12月1日,洛陽市頒布實施了《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條例》,為該遺址的保護提供了可靠保障。
2005年,國家啟動大遺址保護工程,作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首批36處大遺址之一,隋唐洛陽城保護展示的腳步更是明顯加快,這一千年遺跡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 定鼎門展示工程
2007年3月,定鼎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開工,當時累計拆除不協調建築物、構築物5萬余平方米,搬走企業6家。該工程計劃10月完成,今後將作為一個新的文物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晚唐詩人禇載曾賦《定鼎門詩》一首:「郟褥城高門倚天,九重蹤跡尚依然。須知道德無關鎖,一閉乾坤一萬年」,屆時市民可現場一睹其風采。
天堂、明堂展示工程
洛陽市還啟動了隋唐洛陽城宮城核心區環境整治工程,在市印刷廠一帶實施明堂、天堂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計劃對17家企事業單位、595戶居民實施拆遷安置,拆遷面積約7.8萬平方米。天堂、明堂展示工程已經於2014年底完工並對外開放。
應天門展示工程
據洛陽市文物局大遺址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隋唐洛陽城明堂、天堂、北城牆、應天門、南城牆等保護展示工程已通過立項,隋唐洛陽城遺址將建成全國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城市遺址公園。在原洛陽日報社一帶實施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計劃對8家企事業單位,167戶居民拆遷安置,拆遷面積約1.7萬平方米。2015年6月份有關拆遷工作已開始進行。
隨著各項保護展示工程的實施,這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石代都城將逐漸走出象牙之塔,讓更多的社會大眾通過它觸摸歷史,感受歷史,大遺址保護的成果也將惠及社會大眾。
根據概念性展示方案,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共投資3.5億元,將採用原狀模擬的形式展示,包括應天門遺址的門樓、朵樓、闕樓、廊廡及其周邊環境都將「全唐風」打造,建築造型與隋唐洛陽城天堂遺址、明堂遺址、定鼎門遺址相協調,最大限度保持歷史建築的造型比例、尺度與色彩。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主體共分為三層,首層及夾層為遺址展示和展覽區,二層及三層為隋唐洛陽城相關歷史展示區。應天門建成後時,遊客可登上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俯瞰洛陽城,感受隋唐古城風韻。
2015年7月13日應天門復建工程指揮部通知,應天門復建工程將開工建設,定鼎路施工路段將全部封閉。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十一五「期間,國家計劃投資20億元,用於全國100處具有重大影響和典型意義的大遺址的保護工作,洛陽片區大遺址將作為全國大遺址保護示範工程予以重點支持。
2005年,隋唐洛陽城作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首批36處大遺址之一,被重點保護。
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洛陽市中州路以北、定鼎路以東的城市中心區,是隋、唐、北宋洛陽城宮城的核心區域,佔地10.59公頃,是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洛陽城營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唐代略有增建。隋唐洛陽城包括宮城、皇城、圓壁城、曜儀城、東城、含嘉倉城和外郭城。歷史上,洛陽城在武則天時期地位最高、最為宏偉,且這個時期的遺址遺跡保存情況較好,所以重點選擇唐代武則天時期洛陽城宮城正殿明堂遺址以及天堂遺址(分別被稱為「萬象神宮」和「通天浮屠」)實施保護與展示。公園另有宋代太極殿建築遺址以及隋、唐、宋三代廊坊殿址。
明堂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是宮城的正殿,也是隋唐洛陽城歷史上地位最顯赫的建築。現存的明堂遺址是明堂的中心基址,對其保護採取跨空結構建築方式對原建築進行復建,是集遺址保護、文物陳列、考古發掘、模擬展示、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天堂遺址的保護,在外觀上將清晰地再現唐朝時期的建築風格。在內部功能設置上,完全按照現代人居環境要求設計,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展示隋唐文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