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韓國人西遊記

韓國人西遊記

發布時間: 2021-01-17 09:43:57

❶ 韓國人好賤,我終於明白了,居然說西游記是起源於韓國。還說中醫豆漿等等都起源他們終於明白韓國是多麼的

韓國人沒錯,他們自己都是中國人造的,說中國的東西是他們的也對啊!兒子說老子的東西是他的,沒錯

❷ 為什麼韓國人說西遊記,李白、李時珍、孔子是他們的

首先根據韓國近幾年的經濟狀況,他們是以文化輸出為主要營銷之一

❸ 請問中國4大名作中的西遊記 被韓國人 畫漫畫是不是侵犯中國名作

日本也有很多西遊記漫畫。韓國人不是第一個。那個也沒有什麼著作權的。就像中國人演莎士比亞劇。也不需要問英國人。中國還無數次改編春香轉。也沒有人抗議中國侵犯韓國的名著。

❹ 韓國人為什麼老是喜歡和我們中國搶名人搶名著老是說西遊記是韓國的,李白是韓國的,白居易是韓國的,特別

韓國本是中國的附屬國,自元,清入關後,韓國,日本就認為中國沒有了真正的漢族了,他們才是正統,他們才是繼承人。

❺ 韓國人說西遊記是他們的遺產,我去怎麼個意思

韓國這群逆天的棒子,說《西遊記》是它們的都不稀奇了,人家還沒說宇宙是它們的呢…棒子國,比島國都它令尊的招人恨

❻ 西遊記怎麼也是韓國的了么

本來看了下簡復介挺有意思,制就看了下,剛開頭說是韓國三大經典之一那句之後,我就開始郁悶了,再到後面唐三藏變成女的了,我就徹底凌亂了。你妹阿,高麗棒子,太坑爹了。翻拍,改編也是可以的,畢竟現在什麼都需要有新意,但是改的太扯淡了。突然發現棒子們很少魔幻、神話片,演技根本不到位,看了一半就實在看不下去了。

❼ 韓國人真認為西遊記是他們的嗎

不是的 有始作俑者 誤導了一些民眾 在加中國的一些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不夠

❽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韓國人怎麼看

韓國人不看……
現在的年輕人是沒人看西遊記的。
知道並且看過西遊記的都是78十年代的人了吧。
而且也都是看電視,漫畫類似的。

❾ 韓國人說《西遊記》源於韓國

據我了解,商王朝的子孫後代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高麗,你想想韓國人和紂王是一家人,妲己是他們的祖宗的老婆,他們還會干什麼好事。

❿ 韓國人為何熱衷於改編《西遊記

最近,取材於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的韓國奇幻愛情喜劇《花游記》在tvN播出,劇本的角色設定可能會讓不少中國觀眾大跌眼鏡,在這部劇中,齊天大聖孫悟空與三藏法師談起了戀愛。

作為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最大IP,《西遊記》在全世界都不乏粉絲,但韓國人似乎對此尤其熱衷,影視產業隔三差五就要改編一下。前些年的綜藝節目《新西遊記》也是大受歡迎,到今年已經製作了四季。韓國人為何熱衷改編《西遊記》?《西遊記》在韓國的傳播和接受情況如何?

韓劇《花游記》海報

《西遊記》東傳

由於地緣環境的影響,朝鮮半島文學到19世紀末葉為止都處於中國文學的影響之下。在15世紀中葉朝鮮文字創制之前,將近1500年的漫長歲月中,漢字和漢文都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系統。這種現象,即便在整個東亞文化圈中都是絕無僅有的。也正因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無需經過翻譯便可為當時朝鮮半島的讀書人消化。

通常認為,中國明代長篇通俗小說《西遊記》是在高麗王朝(918-1392)末期開始傳入朝鮮半島的。例如在當時流行的漢語教科書《朴通事》中已收錄了元代《西遊記平話》的部分內容《車遲國斗聖》。《朴通事》編修的年代是1347年,據此可知《西遊記》最晚在高麗末期已經傳入韓國。

元代《西遊記平話》如今通常被認為是後來吳承恩所著《西遊記》的母本,但原書不幸已經佚失,只有《夢斬涇河龍》的主要內容在《永樂大典》中有所記載,其餘內容無從得知。《朴通事》原文收錄了《車遲國斗聖》,因此也就為研究《西遊記》的早期故事形態提供了一手材料。

《朴通事》中的「通事」是對翻譯的稱呼,「朴通事」意即姓朴的翻譯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三藏師徒一行到西天求取佛經的故事。而高麗王朝尊崇佛教,「麗政甚仁,好佛戒殺,故非國王相臣,不食羊豕,亦不善屠宰」(《高麗圖經》),各處修塔建寺,並且產生了現今韓國的國寶《高麗大藏經》。《西遊記》在此時傳入或許有其時代背景。

高麗時期,木製觀世音菩薩坐像。現藏於首爾國立博物館。

如今韓國方面可以確定的百回本《西遊記》最早傳入的文獻記載見於朝鮮文人許筠(1569-1618)的《惺所覆瓿稿》第13卷《西遊記跋》:

「余得戲家說數十種??有西遊記雲。出於宗藩,即玄奘取經記而衍之者。其事蓋略見於釋譜及神僧傳,在疑信之間。而今其書特假修煉之旨,如猴王坐禪,即煉己也,老祖宮偷丹,即吞珠也。大鬧天宮,即煉念也,侍師西行,即搬運何車也,火炎山紅孩,即火侯也,黑水河通天河,即退符侯也。至西而東,還即西虎交東龍也,一日而回西天十萬路,即攢簇周天數於一時也。雖離支漫衍,其辭不為庄語,種種皆假丹訣而立言也,固不可廢哉!」

《西遊記》傳入朝鮮半島後,引起了文人階層的極大興趣。洪萬宗的《旬五志》、沈?的《松泉筆譚》、李圭景的《小說辯證說》等書中都有關於《西遊記》的內容。他們甚至專門收集了《西遊記》中難以理解的白話詞彙和句子,先以手抄本的形式編成《西遊記語解》,後以刻本出版,風靡一時。

現在可知最早的韓語手抄本《西遊記》是溫陽鄭氏(1725-1799)於1786年至1790年間手寫《玉鴛再合奇緣》中第15卷的封面內側所記載的書目。除此以外,洪一福(1794-1859)《第一奇諺》的翻譯本序文中也提到了朝鮮後期流行的代表性中國小說之一《西遊記》。

《西遊記》的韓語翻譯

《西遊記》在國內的傳播和影響,自然不用多說,1949年後僅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印了近300萬部,其他翻印本、刪節本不勝枚舉,影響力正如魯迅所言:「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西遊記》是在中國最為暢銷的版本

盡管朝鮮半島是《西遊記》最早傳入的地區,但第一個外文譯本卻是日本人的貢獻。日本小說家西田維則以國木山人為筆名從1758年著手翻譯《通俗西遊記》,直到1831年才正式完成,前後歷經三代人74年的努力。

《西遊記》的韓語全譯本則出現得較晚,這和當地語言發展的特殊性有關。要知道,盡管漢字傳入朝鮮半島更早,但他們並不像日本人那樣早早創制了自己的文字,而是在鑽研漢文化的道路上精益求精。甚至在15世紀朝鮮文字被創制之初的一段時間里,受到了一些士大夫的反對,因為「我朝自祖宗以來,至誠事大,一遵華制。今當同文同軌之時,創作諺文,有駭觀聽」(《朝鮮王朝實錄》)。當然,在價值觀已經改變了的現代朝鮮半島人看來,當時對漢文學的追崇和重視顯得缺乏民族自主意識。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朝鮮半島漢文學水準之高,不僅受到中國方面的肯定,而且令他們深感自豪。

這種態度直到19世紀末葉大清帝國在甲午戰敗前後才轉變。漢字在東亞文化圈的地位悄然改變,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意識也伴隨世界潮流覺醒,文字作為民族主體性的象徵開始受到空前重視。

二戰結束後,由於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戰後韓國自身的文化政策等原因,從平民大眾到知識分子對漢文化的掌握程度都大不如前,已經不可能做到直接消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於是,以韓語注釋、翻譯和解說中國傳統文學的作品才應運而生。

目前已知的韓語譯本《西遊記》主要有以下幾種:1、具永韓,民音社1966年版;2、金光洲,正音社1967年版;3、禹玄民,瑞文堂1975年版;4、金光洲、金浩城,明文堂1983年版;5、同伴人,1993年版;6、安義運,三星出版社1994年版;7、任弘彬,文學及知性社,2003年版。

但從嚴格的學術意義上講,真正的韓語全譯本只有任弘彬翻譯的。首先,民音社、正音社、瑞文堂、明文堂所出版的《西遊記》在版本上沒有做過梳理和調查,而且有些翻譯作品對原作的詩歌或細節描寫做了部分刪節,故而稱其為全譯本不妥。「同伴人」出版的作品則是中國延邊大學的朝鮮族教授們集體翻譯之後,又經修改成韓語出版的,所以也並非韓國的翻譯成果。三星出版社出版的譯本情況同樣如此,譯者安義運是北京外文出版社的朝鮮族翻譯者。

直到2003年,任弘彬翻譯的《西遊記》問世才算是完全由韓國人獨立完成的全譯本成果。譯者任弘彬在序文中表示,他的翻譯是以明世宗時,即1587年前後金陵世德堂版本為底本,並與明代李卓吾的《批評西遊記》和清代六個版本相互參校。

除了全譯本之外,《西遊記》在韓國的精讀本、童話本和漫畫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不僅如此,韓國大學生中以《西遊記》為研究對象的碩、博士論文亦不在少數。

《魔法千字文》:韓國小學漢字課

藉助大量譯本和動漫等大眾文化的傳播,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西遊記》在韓國的群眾基礎會如此堅實,乃至成為韓國小學生們學習漢字的得力助手。

《魔法千字文》最初是一部由《西遊記》改編而來的漢字學習漫畫。漫畫試圖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自然地學習漢字,自2003年11月第一卷問世以來,迅速在韓國兒童中間流行開來。

故事的主人公是花果山猴王孫悟空。某一天,大魔王的手下混世魔王為了使三千年前被封印在千字文石碑中的大魔王復活,闖入花果山尋找散落人間的千字文碎石碑,打傷了花果山的猴子們。孫悟空見識到了漢字魔法力量,他為了守護花果山,決定與混世魔王決斗,並通過學習漢字魔法而變得強大。他進入道術島,拜麥道師為師,和三藏、玉童子等好朋友一起學習漢字魔法。後來,為了拯救中了大魔王漢字魔法的三藏,並阻止大魔王的復活,悟空和他的小夥伴們上天入地,展開了驚險刺激的冒險歷程。

該漫畫2004年被三星經濟研究所(SERI)評為「2004年十大暢銷商品」,還被推薦為青少年優秀讀物,獲得了文化觀光部的文化產業振興基金,並被授予韓國刊行物倫理委員會教育產業大賞等獎項。隨後相繼推出了音樂劇、掌機游戲、電影、動畫、電視劇等衍生產品,並與好麗友、樂天公司合作生產兒童食品,成為韓國出版界一源多用以及寓教於樂型出版物的典範。

奇幻的魔法效果和冒險題材使《魔法千字文》大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需要說明的是,動漫《魔法千字文》只吸收了《西遊記》中的角色素材,講述了孫悟空、三藏等人學習漢字魔法、與惡勢力作斗爭的探險故事,其大獲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突出韓民族特色的本土化改編。

譬如,《西遊記》的主要內容是講唐僧師徒一行去西天取經,途中歷經八十一次磨難。而《魔法千字文》講的則是孫悟空與他的夥伴們一起學習漢字魔法,收集千字文碎塊去阻止大魔王的復活。

此外,韓語中有平語和敬語之分,朋友之間或者對晚輩可用平語,對待長輩或者陌生人則需用敬語,否則就是不禮貌、不尊重人的表現。動漫中的孫悟空一開始並不會用敬語,而是用平語跟所有人說話。但當他想拜麥道師為師的時候,麥道師以說敬語為條件收他為徒。這不僅體現出韓語特色,也從側面展現出韓國社會尊師重教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傳統。

又比如角色設置上,《魔法千字文》中的三藏是一個既善良又愛學習的姑娘,而豬八戒作為豬島上守護魔法千字牌的老爺爺只出現了一集,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也被改成了能寫漢字、會說話的如意筆等等。

眾所周知,韓國和日本一樣同屬漢字文化圈。韓語是一種表音文字,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漢字詞。古代朝鮮半島吸收了來自中國的文字和文化,當時的很多公文等都是用漢字記載,漢字教育也源遠流長。1446年韓國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後,韓文的使用逐漸得到普及,但漢字在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據著重要地位。到了近代,由於現代民族國家觀念意識不斷增強等原因,韓國的文字政策糾結多變,在韓文專用、韓漢混用、添加漢字等政策之間徘徊不定。由此造成整個社會對漢字認知的混亂。

《訓民正音》,意為「教百姓以正確字音」。直到15世紀,朝鮮半島才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

如今,韓國人越發意識到漢字對於韓語以及韓民族文明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中國不斷提高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也使得韓國颳起了持續不斷的「漢語熱」。於是,各種兒童漢字學習出版物應運而生並廣受歡迎。《魔法千字文》的熱賣即體現了這一點。

《魔法千字文》自出版以來獲得了韓國教育界與出版界的一致好評。作為寓教於樂的成功案例,不僅衍生出動畫片、電影,而且還與日本合作製作了日本版的漢字學習動畫《太極千字文》。

《太極千字文》是由日本東映動畫與韓國國營廣播公司KBS共同製作的TV動畫,受到教育界的極大好評

前些年,網路上曾流傳過一陣《西遊記》「被韓國」的鬧劇。起因是有新聞報道說,經過韓國學者長期不懈的論證,確認西遊神話故事的起源是韓國無疑,結果馬上引起中國網友們大規模的譴責口水。然而隨後即被證明這是一則子虛烏有的假新聞。

謾罵不能代替思考。其實比起發明權的爭奪,如何使經典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創造性發展,韓國人的實踐著實值得我們借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