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二戰後遺址

二戰後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7 18:59:06

㈠ 有一座城市,二戰時留下來殘垣斷壁,但是當地的居民不忍心放棄這座城,在當地建築系師生的幫助下,在不毀

作為柏林所留不多的二戰遺跡之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如今坐落於德國柏林市繁華地段布賴特沙伊德廣場和選帝侯大街上,新舊對比引人注目。不僅如此,教堂本身也是新舊建築合二為一。
新浪漫主義風格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於1895年落成。1945年11月23日,它在盟軍的空襲中著火被焚,最終僅有71米高的殘缺的主塔作為警醒世人的象徵保留了下來。
後來,柏林人最先設想在教堂殘骸中新建一座亮麗的教堂,於是在1957年3月的一場為新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而舉辦的建築設計比賽中,來自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建築學教授埃貢·艾爾曼的設計脫穎而出,他計劃將殘骸完全拆除並建造一座現代風格的新教堂。然而這一設計的獲獎引起了柏林市民的極大爭議和反對,柏林市民希望保留舊教堂的殘骸以示紀念。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68米高的舊教堂鍾樓殘骸得以保留和保護,以警世戰爭,殘骸周圍則依照艾爾曼的方案建造四棟新建築:八邊形的教堂中殿、六邊形的鍾樓、四邊形的禮拜堂以及前廳。1961年,主塔周圍的四新塔樓落成,新老建築都同屬文物保護之列。
如今走進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參觀教堂遺址內部的時候,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二戰在它身上留下的「疤痕」:教堂天頂上的壁畫殘缺不全;多條裂痕清晰可見。人們在驚嘆教堂本身富麗堂皇的細節的同時,也深受戰爭殘酷的震撼。
自1987年,老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入口大廳變身紀念館對公眾開放,既展出了教堂歷史的信息和照片,也對戰爭發出了警示。
此外,德國不再重建的廢墟還包括矗立在科隆老城裡的聖奧爾本教堂。這座少了屋頂的教堂現在被用作戰爭死難者紀念地。而漢堡的聖尼古拉教堂在二戰中遭轟炸,並被燒毀,只有塔樓和地窖穹頂保存了下來,迄今都是一個沒有癒合的傷口。二戰後,漢堡議會決定不重建該教堂,而是將廢墟作為「1933年至1945年戰爭及暴政受害者」的紀念地。

㈡ 二戰遺址發現的日軍罐頭,為何到現在還能吃

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為了保障本國士兵的營養,都會製造一些便於攜帶的食物,其中罐頭得到了很多國家的喜愛,各國都會做一些適合本國士兵口味的罐頭作為軍用物資。二戰後人們在遺址中發現了很多日軍罐頭,這些罐頭打開之後,依然能夠食用,並且風味沒有變法。那麼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罐頭,過了這么長時間現在還能吃呢?我個人認為日軍罐頭封閉性很好,保存的環境沒有人為破壞,因此能夠保存至今。加上日軍的罐頭作為軍糧,加入了防腐劑,因此能夠保證這么長時間不變質。

一、日本人比較嚴謹,日軍罐頭封閉性非常好,因此能夠保存至今。

日本人做事比較死板,都是一板一眼,因此日軍罐頭的封閉性非常好,日軍罐頭無法接觸到外界的細菌,自然罐頭不會變質。加上儲存罐頭的環境比較隱蔽,直到被人發現遺址才有人進入,因此日軍罐頭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之中,它能夠保存至今,沒有得到任何破壞。

二戰時期的日軍罐頭是為了讓日軍得到充足的補給,易於保存和攜帶。如果大家對日軍罐頭還有其他看法,歡迎給我留言討論。

㈢ 總結二戰後的世界史

兩極格局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對峙! 所謂兩極,一指美國,一指蘇聯! 時間大概是從1945年—1991年! 冷戰指的是兩極格局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謂冷戰,即美國要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軍事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手段! 一般認為冷戰思想肇始於丘吉爾1946年的"鐵幕演說",正式開始的標志是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國情咨文,提出"杜魯門主義"! 時間大概是1947年—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冷戰結束)! 不過關於這個問題,國際史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西方史學家認為是蘇聯首先破壞雅爾塔會議的原則,把兵力部署在中歐地區(即鐵幕演說中所指的"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驚恐,發動冷戰! 美蘇爭霸出現的時間較之冷戰稍晚! 一般說法是這樣:美國在二戰勝利之後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為了推行稱霸全球的戰略,美國開始把矛頭對准蘇聯!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 不過這個時候蘇聯還沒有推行霸權主義,蘇聯是在50年代後期,確切來說是斯大林死了之後,赫魯曉夫上台掌控權力,蘇聯開始同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對世界的控制權!最突出的例子就是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也正因為蘇聯推行霸權主義直接導致中國蘇聯關系的惡化! 所以美蘇爭霸的時間大概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1991年蘇聯解體! 1945年2月4—11日在蘇美英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 雅爾塔體系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打敗德、日法西斯,並在兩國徹底鏟除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2.重新繪制戰後歐亞地區的政治版圖,特別是重新劃定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的疆界及其被佔領地區的歸屬與邊界。3.建立聯合國組織,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聯合國的核心機構安理會的表決程序實行「雅爾塔公式」,即「大國一致原則」,以美蘇中英法五大國為核心,以聯合國為主導,保護中小國家的安全,維持世界和平。4.對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現託管計劃,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雅爾塔體系原則上倡導和平、民主,對世界各國的和平運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起了推動作用,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因此對戰後國際關系的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㈣ 二戰後,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這一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是怎樣的

二戰後,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

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納粹集中營里相繼解放出來了幾十萬猶太人,這些猶太人在二戰中被納粹黨衛軍非法拘禁,受盡折磨。但是戰爭結束後,這些歷盡千辛萬難活下來的猶太人又成了無家可歸之人。

彼時的歐洲經過二戰戰火的摧殘後已是一片狼藉、自顧不暇。很多歐洲國家無力接納從納粹集中營里逃過一劫的猶太人,甚至很多國家都發生了殺害返鄉猶太人的惡劣事件。彼時,就連以移民國家著稱的美國都不願意為這些猶太人敞開大門。

後來隨著二戰審判的進行,納粹在二戰中對猶太人的屠殺被逐步揭露,世界在震驚的同時也開始一邊倒地同情猶太人。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國人決定從巴勒斯坦脫身。1947年2月15日,英國宣布把巴勒斯坦這塊燙手山芋轉交聯合國。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4)二戰後遺址擴展閱讀: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時,在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前面的廣場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國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國獨立宣言》。之後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理。至此一個嶄新又古老的國家——以色列誕生了。

就在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時任阿拉伯聯盟成員國的埃及、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以及約旦的軍隊相繼開進巴勒斯坦,宣布對以色列處於戰爭狀態,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

㈤ 德國都有哪些二戰遺址

連接法國和德國的,在萊茵河山的那三座橋應該算吧
就是market garden要奪取的那三座,名字不太記得了

還有就是阿爾卑斯山上的「鷹巢」也值得一看,當時被寓為「德國的明珠」。只是不知道是否開放參觀就是了

因為打到德國境內,德軍已經無心再戰了,所以也就沒什麼名戰場了

㈥ 二戰「三大遺跡」是什麼

諾曼底遺址 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 珍珠港亞利桑那遺址

㈦ 內蒙古有沒有二戰的遺址

有啊!百靈廟。
百靈廟,漢名「廣福寺」,位於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所在地百靈廟鎮。始建於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廟宇由5座大殿、9座佛塔和30處藏式結構的院落組成,總佔地面積約8 000多平方米。
百靈廟自建設以來,一直是達爾罕草原商旅雲集和物資的集散地,素有草原碼頭之稱。是內蒙古北部政治、經濟、佛教喇嘛活動的中心,也是漠南通往漠北、新疆等的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
1936年2月和同年11月,先後爆發的百靈廟武裝抗日暴 動和百靈廟戰役,曾經震撼中外。
1963年以後,百靈廟已辟為旅遊勝地,國內外遊客除參觀朴雄偉的寺廟及古跡外,夏季還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

㈧ 二戰遺址觀後感500字

斯大林格勒戰役觀後感作為這個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民族一直有著與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民族性格。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音樂、美術、文學等方面,也通過電影這種復合藝術類型呈現在大銀幕上。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一切藝術類型,都帶有濃厚的俄羅斯式的詩意,無論浪漫還是華麗,亦或是赤裸裸的殘酷。《斯大林格勒》是由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的當代俄羅斯戰爭電影,作為俄羅斯早期功勛導演之子,家學淵源的邦達爾丘克在吸收了部分好萊塢電影精華之外,依然固執地堅持著,用俄羅斯美學與詩意來詮釋電影這門藝術。這部最新版《斯大林格勒》濃墨重彩,敘事沉穩,充滿了俄羅斯電影所獨有的特徵,深沉而悲憫,即便是在描述一整個民族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依然充滿了希望與同情,令人沉浸其中,久久無法忘懷。不同於前蘇聯時期大而全的電影模式,新版《斯大林格勒》以戰史上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樓」為原型,從小處著手,刻畫了五位身份、背景各異的蘇聯戰士與一名小女孩純潔的戰時愛情,以及他們之間那超越了男女之情的偉大情感。與之相對應,按照好萊塢人性化原則,影片同時也安排了一對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之間的「斯德哥爾摩式」的悲劇愛情,以此作為陪襯。雖然與時俱進地採用了IMAX3D制式來完成本片,同時在電影細節處也有不少對好萊塢電影乃至華語動作片的借鑒,但是整體而言,《斯大林格勒》還是一部標準的俄羅斯電影。氣勢恢宏的場面調度,色彩濃郁、華麗得好象油畫一般的每一幀畫面,以及緩慢卻牢牢抓住觀眾情緒的詩意化敘事節奏,甚至是在表現戰爭時,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都帶有鮮明的俄羅斯文化特徵,充滿詩意,情感充沛而莊重。從故事結構而言,《斯大林格勒》完全不同於好萊塢戰爭大片,以慘烈的河岸攻防戰開篇之後,影片迅速轉入膠著而又漫長的單兵作戰環節,而正是這漫長的過程中,導演娓娓道來,用充滿詩意的浪漫筆觸,精緻地刻畫了每一個角色,每一幀畫面,直到最後高潮部分的降臨。一般觀眾不容易接受的是,影片在最後高潮部分處理時的反其道而行之,情感和情緒遠大於直觀的視覺沖擊,想要象好萊塢電影那樣,享受一頓視覺盛宴的觀眾,看到這里或許會稍微有些失望,但是沉下心去仔細體會其中人物的命運和情感的話,或許才會更加懂得這部電影。最後必須多提一句影片中,有關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這條副線。盡管只是展現殘酷戰爭對於人性戕害的副線,但是這條副線或許也提供了最大眾化的敘事邏輯。尤其特別的是,整部影片當中,兩人之間始終語言不通,操著各自民族的語言,卻依然能夠在最後達成心靈的共識。那種糾結甚至對立的感情,也更加凸顯出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偉大的光輝。其中不少的鏡頭和橋段完全喧賓奪主,極致浪漫,甚至可以單獨成篇。

㈨ 二戰後,有哪些國家遷都

一國的各種中心基本都在首都,政治中心、教育中心、交通中心、科技中心、經濟中心、貿易中心等等,數不勝數的頭銜。對於中國來說,歷史上最為首都的城市實在是太多了,咸陽、西安、開封、洛陽、南京、北京等等都曾經多次作為首都。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世界上那些遷都的國家,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就從二戰後開始講吧!

伊斯蘭堡

坦尚尼亞,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土版圖中心,交通便捷,有利於中央政府政治運作、便於促進地區經濟均衡發展。象牙海岸遷都,也有類似的特點。

巴西遷都,純屬是為了經濟發展。巴西新首都選址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1960年完成遷都工作,起名為巴西利亞。現在已經發展成為200萬人口的世界名城。巴西新首都,由於沒有古跡遺址,完全能夠按照現在科學規劃建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了100平方米,為世界之最。

㈩ 歐洲哪有二戰戰爭遺址,規模要大一點

歐洲有二戰遺址的地方有;波蘭的奧斯維辛和卡廷,法國北部的諾曼底堡壘,俄羅斯的巴普洛夫大樓。荷蘭的安妮住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