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攻略
『壹』 孟良崮戰役遺址的景點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位於孟良崮烈士陵園內,座北朝南,佔地面積8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40平方米。館內共分5個展廳,分別為門廳、戰役廳、支前廳、英烈廳和雙擁廳。
門廳正面是中共中央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題詞和孟良崮戰役大型沙盤。戰役廳以時間先後為序,展示了戰役經過及華東野戰軍戰斗序列表和參戰部隊的進攻、阻援情況。支前廳展示了沂蒙人民踴躍支前的情況。英烈廳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戰斗英雄的事跡情況。雙擁廳介紹了蒙陰縣走出山門,開展異地擁軍,獲得全國擁軍優屬模範縣的情況。
紀念館前面是陳毅元帥、粟裕將軍侍馬而立的大型花崗石塑雕,雕像高7.75米,其中底座高2.75米。紅色花崗石上鐫刻著陳毅元帥的《孟良崮戰役》長詩,兩位將帥雕象栩栩如生,再現了當年作為孟良崮戰役主要指揮者的光輝形象。
紀念館後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將軍骨灰撒放處,其後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鐫刻著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 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區內掩埋著2,800多名烈士的遺骨。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為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孟良崮戰役紀念碑位於孟良崮旅遊區內孟良崮山頂,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平方米,1984年為紀念著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建。紀念碑碑高30米,由三塊狀如刺刀的灰色花崗石築成,象徵著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的武裝力量體制。底座為邊長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體,組成一個槍托,象徵著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槍托的周圍是紅色圍牆,象徵著高山下的花環。紀念碑的上下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象徵著軍民團結必勝,人民戰爭必勝。碑中部正面鐫刻著胡耀邦同志親筆題寫的「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八個鎦金大字,碑東面鐫刻著陳毅元帥《蔣軍必敗》詩詞和粟裕將軍的題詞,碑西鐫刻著劉少奇、朱德、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
『貳』 孟良崮戰役遺址的歷史
1947年3月,蔣介石眼見其有生力量被我軍一點點消滅,轉而對我山東和陝北解放區實施了重點進攻。蔣介石調集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約45萬人,組成3個兵團,由顧祝同任總司令坐鎮指揮,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戰法,氣勢洶洶地向我山東根據地撲來。粟裕、陳毅率領我華東野戰軍靈活機動,忽打忽停,尋機殲敵,但因敵軍高度集中,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便於5月上旬率主力轉至蒙陰、新泰、萊蕪以東隱蔽集結,尋找戰機。敵軍司令顧祝同見我軍東撤,即令各部「跟蹤進剿」,並特命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率領整編74師以及25師和83師,進軍沂水。於是,我軍就此拉開了孟良崮戰役的帷幕。
整編74師原為國民黨軍74軍。該師全系美械裝備,為甲種裝備師,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蔣介石指定的典範部隊。師長張靈甫畢業於黃埔軍校第4期,在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受過培訓,抗日戰爭時期,曾被譽為模範軍人,在湘西會戰中,又因戰功卓著而榮獲自由勛章,因此深受蔣介石青睞。在江西高安戰役中張靈甫一條腿被炸斷,送往香港治療後安上了橡皮假腿。此人仗著蔣介石的器重,驕橫異常,出發前口吐狂言:「把陳毅趕進東海里喂魚去!」華東野戰軍領導全面分析了敵我態勢後認為,我主力正位於坦埠及其兩側地區,可出其不意集結數倍於敵的兵力 加以圍殲,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5月13日黃昏,華東野戰軍領導指揮第1、第8縱隊利用地形掩護,穿插揳入74師縱深,割斷了74師與其他蔣軍的聯系。經過了一天的激戰,到15日拂曉,第1、第6、第8縱隊分別攻佔了垛庄和萬泉山,完全截斷了74師的退路,將其合圍於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狹小地區內。得知74師被圍,蔣介石急令各部齊頭並進,拚死也要解張靈甫之圍。遂一方面命令張靈甫堅守陣地,吸引共軍主力,另一方面嚴令孟良崮周圍的10個整編師,特別是李天霞、黃百韜的部隊盡力支援整編74師,以期內外夾擊,聚殲華東人民解放軍於孟良崮地區。陳毅命令各阻擊部隊堅決擋住援敵,同時根據戰場情況,重新調整部署,1縱從西,4縱從北,6縱從南,8縱從東,9縱從東北,5個縱隊同時對74師發起了總攻。敵人負隅頑抗。李天霞與張靈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蔣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編83師只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弛援。而黃百韜的整編25師則是不遺餘力地執行了蔣的命令。憑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們已將戰線推到了黃崖山、狼虎山一線。黃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兩地隔一段開闊地帶而相望,這道山巒自然成了整編25師通往孟良崮的最後障礙,甚至可以說,誰佔有了黃崖山,誰就把握了這次大戰的主動權。此時,華東野戰軍6縱16師晝夜行軍,開始了奪取黃崖山的行動。48團作為其前鋒部隊,克服疲累、飢餓之苦,一邊行軍,一邊睡覺(這是在特殊環境下培養出來的特殊能力);一邊跑步,一邊嚼炒米,終於在15日的拂曉搶到了黃崖山主峰的山腳下,這時候,黃百韜的一支先遣部隊也剛好開到了西面山腳下。勝敗就在毫釐之間展開了比拼!「沖!」3營9連連長翟祖光毫不猶豫地帶人從東坡攀援而上,敵人則從西坡匍匐而進!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鍾後,當翟祖光他們登上峰頂,搶佔了制高點時,這股敵人離山頂僅有30米,1分鍾的行程!「打!」翟祖光一聲令下,百十支湯姆槍、步槍一齊朝敵群掃去,敵人哭喊不迭,丟下屍體,倉惶滾下山去。黃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團手裡,16師的其餘部隊則相繼占據了黃崖山附近的猛虎山,萬泉山等要點,盡管黃百韜隨後出動營、團級的集團沖鋒,企圖奪回這些陣地,但地形上的劣勢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勞,他只能聽著整編74師在槍炮聲中淪入滅亡而「愛」莫能助!32年後,當年的6縱司令員王必成在武漢回憶這一段歷史時,對搶奪黃崖山之戰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敵人先我1分鍾到達山頂,阻擊25師的戰斗,乃至整個孟良崮戰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場景了。孟良崮上雙方展開了爭奪戰,戰況非常激烈。我華東野戰軍23師奪取萬泉山後,立即向74師中心陣地猛撲。副師長戴文賢從師警衛排和部分連隊中,抽調精幹人員組成了突擊小組。時任23師69團1營2連班長的葛兆田有幸入選,並擔任主攻。每個突擊小組7人,輪番沖鋒,猛攻張靈甫的指揮部。不料,前幾個小組都失敗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著副連長沖了上去。張靈甫的指揮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兒里,前面用石頭壘了道石牆以防流彈。等葛兆田沖上來,只剩下他、副連長和一名戰士。葛兆田持槍高喊:「1營在東,2營在西,3營堵正面,告訴他們繳槍不殺,誰動打死誰!」這時聽見敵軍指揮部里有人喊:「別開槍,我們投降!」一群官兵隨即從指揮部里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頭的一個軍官見只有3名解放軍戰士,端起沖鋒槍就掃。這時副連長受了重傷。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沖鋒槍「嘟嘟嘟」一梭子。這名軍官和一串敵軍士兵應聲倒地,餘下的敵人趕緊高喊:「別打別打,我們真投降!」葛兆田厲聲命令:「一個一個地出來,把槍扔在門口!」待敵人全部走出後他數了數,一共83人。這時,葛兆田走過去看那個被打死的軍官,身材高大,肩上有兩顆將星,胸前還綴滿了勛章。當山風掀起他的褲管時,葛兆田發現他的一條腿是橡皮假腿。當時葛兆田也鬧不清他是誰,心想反正這個官兒小不了。正在這時,副師長戴文賢率領後續部隊沖了上來,一見躺在地上的敵軍官,問道:「這個軍官是誰打死的?」葛兆田還以為要受表揚,便得意地回答說:「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師長發了火:「你為什麼打死他?我要處分你!」葛兆田也來了犟脾氣,一擰脖子說:「他打我,我不打他?蔣介石打我,我也敢開槍!」戴副師長也不好再說什麼,對他說:「那好,你先把俘虜押下去吧!」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了。國民黨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一個團共3萬餘人全部被殲!蔣介石痛失虎將,哀嘆74師被殲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陳毅司令員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篇:「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叄』 臨沂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臨沂來有不少紅色旅源游景點了,如:
臨沂的十大紅色旅遊景點: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沂蒙革命歷史博物館)、孟良崮戰役紀念地、沂蒙精神展館、新四軍軍部舊址、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暨山東省政府成立紀念地、「銀廠慘案」紀念地、大青山戰斗遺址、「沂蒙山小調」紀念地、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
『肆』 山東沂南縣岸堤到孟良崮戰斗遺址怎麼走
你坐車到沂南車站,然後往南走有一個陽都客運站,在路東里,裡面就有去鄉鎮的客車7377
『伍』 目前為止,有多少人去過臨沂孟良崮戰役遺址東2公里人文景觀如何
那邊人還比較少,因為沒有開發,只是一些荒山和一些舊建築
平時不拍戲的話那邊人很少的
因為我身邊有人就住在那邊附近 ,他們說那邊人確實比較少的,孟良崮的話平時還是有人去遊玩一下的,東2公里還真沒多少人
『陸』 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附近有什麼酒店
門票價格50元
可以游覽孟良崮戰役紀念館(30元)+紀念碑(30元);乘車費10元/人次;保險費1元 。
『柒』 孟良崮戰役遺址的交通
孟良崮在蒙陰和沂南抄兩縣交界之處,從蒙陰和臨沂過來,都要先坐車到泉橋下,游過紀念館再進山。紀念館的人能幫你叫到去孟良崮的車。蒙陰至垛庄或者泉橋,車票4~5元。蒙山森林公園和孟良崮之間不通車,只能返回蒙陰縣城倒車。205國道垛庄這段路況很差,勉強平整的路面只夠一輛車通過,不過此道不久政府將會修繕。京滬高速公路和國道並行,但當地中巴都不走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