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古遺址
『壹』 天山除了「瑤池」還有哪些些名勝古跡
「天池」一名來自清代,取「天鏡,神池」之意,極言此地風光之美。清朝回乾隆年間,新答疆都統明亮曾登博格達峰和天池一帶,勘察地形,開山引水,並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紀念此舉。在天池附近還有不少名勝古跡,過去這里曾經建立過十幾座古剎,清乾隆年間曾在此修建過福壽寺,因用青磚鐵瓦建造,又稱「鐵瓦寺」。天池西面還有東岳廟遺址,池下有無極觀。這些名勝古跡,又為天山增添了誘人的魅力。
『貳』 天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新疆廣袤沙漠,浩瀚無邊。
死亡之海——羅布泊
「中國死海」——新疆鹽湖
最袖版珍的縣城——新疆哈權密伊吾縣。
神馬伊吾,田園彩虹城。
蒲類海——巴里坤湖古稱,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天山大峽谷——維吾爾語稱「克孜利亞」(紅色的山崖)
古生物化石(新疆硅化木)
活著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新疆戈壁胡楊。(「沙漠脊樑」的美譽)
『叄』 古代的天山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吉專爾吉斯斯坦屬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約2500公里,南北平均寬250-350公里,最寬處達800公里以上。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肆』 天山有什麼文明的古跡
天山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西亞聯系的重要通道,是昔日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天山的托木爾峰東部南、北木扎爾特河谷,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支線。西漢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下嫁烏孫王,即通過此道。馳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年去印度取經也經過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記》中對托木爾峰分水嶺一帶的驚險環境曾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據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達峰,並在此會見當時西來傳道的真人丘處機。
『伍』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了
是的,經過連續3年發掘,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麓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境內,發現一座始建於高昌回鶻(約公元10世紀)的公共浴場遺址。
負責浴場遺址發掘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考古文博系教授魏堅介紹,新發現浴場遺址位於奇台縣唐朝墩古城東北部,整體結構由中心部位的磚砌主體建築、東側相接的土坯建築和北側中心的灶址及左右兩端的水井等相關遺跡構成,浴場遺址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按功能可分為門廳區、工作區和洗浴區等3個區域。
浴場遺址為半地穴式結構,由上下兩層建築空間構成:下層基礎部分位於原地表之下,為煙道和供熱的基礎建築空間;上層建築基本位於原地表之上,為浴場使用的活動空間。
(5)天山古遺址擴展閱讀:
高昌回鶻王國的建立
高昌回鶻是一古國名字。在840年的回鶻西遷浪潮中,以龐特勤為首的一支越過天山進入焉耆地區。當他得知逃到漠南的回鶻可汗烏介已被殺害的消息後,便於848或856年在焉耆自稱可汗,856年唐朝遣使前去冊封,但冊封未能實現。
同時,在北庭地區也有一股回鶻勢力在活動,「余眾保金莎嶺,眾至二十萬。」當時阻擋唐朝冊封使的可能就是這一股勢力。至60年代這一集團中出現了一位名叫仆固俊的新首領。
他於866年大敗吐蕃大將尚恐熱,奪取了西州、北庭、輪台、清鎮等要地。戰敗的尚恐熱被拓跋懷光活捉之後斬首,高昌成為回鶻的首都,北庭成為夏都,高昌回鶻王國建立。
『陸』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這和古代風俗是否對立
你會不會好奇,古代人是怎麼洗澡的?是不是像古裝劇里那些,弄個澡盆子,撒上好些個艾葉啦,菊花啦,姜和玫瑰花瓣瞭然後澆上牛奶來泡呢?還是會有不同?古代最著名的澡堂子應該就屬楊貴妃的華清池了把,“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早在長恨歌里就寫到了。但是那是皇家的澡堂子,滾人家楊貴妃專屬的。一般平明老百姓肯定是洗不起的,那這些平明老百姓們洗澡的澡堂子長什麼樣呢。是不是很期待。
這個澡堂子的建造時期為高昌回鶻時期,使用他們的人一直按照傳統使用。裡面還有陶壺陶盆,用來洗澡,與之前在其他地方發覺的文物是一致的,並不與古代習俗對立
『柒』 新疆天山北麓的古代公共浴場遺址,究竟是怎麼發現的
新疆天山北麓的古代公共浴場遺址,是再一次考古挖掘中發現到的。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境內,考古專家經過3年的發掘工作,發現了一座古時候的公共浴場遺址。
根據有關考古專家介紹,浴場遺址時代大約始建於公元7世紀上半葉的唐代早期。浴場分為,門廳、洗浴區、服務區,浴場內還出土了陶壺、陶盆、方磚等器物。而且浴場遺址規模大,沿用時間也比較長,經過了很多次的修繕。
為了滿足愛干凈的富貴人,浴場也推出了單間,就是盆浴。很多古人喜歡早上去洗澡,因為早上的水很乾凈,浴場一開門就會迎來很多的顧客。
公共浴場的文化沒有想到可以追溯到很久,這次歷經三年的挖掘也讓我們看到古代公共浴場的內部結構,直呼古人的智慧之高。
『捌』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這個遺址是什麼結構
新發現浴場遺址位於奇台縣唐朝墩古城東北部,整體結構由中心部位內的磚砌主體建築、東側容相接的土坯建築和北側中心的灶址及左右兩端的水井等相關遺跡構成,浴場遺址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按功能可分為門廳區、工作區和洗浴區等3個區域。
『玖』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遺址要怎麼保護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一事一經爆料就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遺址作為一種由古代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具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以及經濟價值,此次發現的古代公共浴場遺址自然也不例外,雖說遺址的價值極高,但是如何保護它就成了一個難題。我認為遺址的保護方式主要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做好宣傳科普,避免人們在參觀過程中肆意毀壞,其二便是調整好遺址環境的濕度以及溫度,確保遺址處在一個相對適合保存的環境之中。
其實遺址的保護方法有著上百種,但是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做好宣傳科普以及調整遺址環境,若是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就可以有效避免人為毀壞以及遺址迅速老化的情況出現。
『拾』 新疆天山北麓發現古代公共浴場遺址是什麼樣的
經過連續3年發掘,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麓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境內,發現一座始建於專高昌回鶻屬(約公元10世紀)的公共浴場遺址。浴場遺址整體結構由中心部位的磚砌主體建築、東側相接的土坯建築和北側中心的灶址及左右兩端的水井等相關遺跡構成,浴場遺址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按功能可分為門廳區、工作區和洗浴區等3個區域。
浴場遺址為半地穴式結構,由上下兩層建築空間構成:下層基礎部分位於原地表之下,為煙道和供熱的基礎建築空間;上層建築基本位於原地表之上,為浴場使用的活動空間。
(10)天山古遺址擴展閱讀
浴場遺址建於唐代早期
浴場遺址所在的唐朝墩古城遺址始建於公元7世紀上半葉的唐代早期,至14世紀逐漸廢棄,歷經唐、高昌回鶻和蒙元等3個時期。考古工作者根據層位關系和出土遺物,確定浴場遺址最初營建於高昌回鶻時期,至蒙元時期曾被改建沿用。
浴場內出土的陶壺、陶盆、方磚等器物也與唐朝墩古城遺址其他發掘區出土的高昌回鶻至蒙元時期遺物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