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禁拍
⑴ 為何民國時期拍攝的電影《西游記》禁播了
先說答案,這部電影被禁的原因是:傷風敗俗,宣傳怪力亂神。
民國時期的西遊記拍攝於年,只拍攝了一集,名字叫盤絲洞。這部電影還是無聲電影,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大的問題是傷風敗俗。辛亥革命之後,名義上的封建思想被革除了,但是人們心中的還存在。接著五四運動爆發,這一場由文化波及到社會各個層面的運動帶來了新的氣象,在某些方面看來相當的進步。
這部在國內已經失傳的影片於2011年在挪威國家圖書館諾爾蘭郡拉納市摩鎮電影收藏中被發現,讓我們有機會一睹本片的風采。
⑵ 民國時的《西遊記》為何被禁播
估計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86年版的《西遊記》是最早也是最經典的改編影視作品。裡面留下了許多深入人心的形象,到了今天,仍然被人們所追憶。不過早在86版之前,民國時期也出了一部《西遊記》,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國內禁播,沒有流行起來。
第二個原因就是跟封建迷信有關。當時人們剛剛接受新思想的洗禮,內心對這些亂力怪神的事物很敏感。覺得是傳播“封建思維”,對社會的進步有阻礙作用,因此抵制《盤絲洞》。
所以《盤絲洞》本身足夠優秀,奈何生不逢時,陷入此等困境也著實令人無奈。不過這部片子經過現代技術的修復,已經重新在13年的挪威電影節上映,獲得了公正的認可。
⑶ 西遊記被翻拍無數版,為何最早的一版會被永久封殺
《西遊記》是我國經典四大名著之一,多年以來,一直被無數的劇組和演員翻拍,在人們心目當中,最經典的一個版本的《西遊記》莫過於八六版的《西遊記》,這也是很多人對西遊記最早的印象,其實在八六版的《西遊記》之前,還有一版《西遊記》。
現代人看來這樣的畫面並不算什麼,但是當年的人們非常保守,如今人們解放了思想,對於新鮮的內容和思想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才會有如此豐富的影視作品出現,但是當年某些標新立異的東西就會不容於世俗,在當年,能夠拍出如此優秀作品的導演,也一定有非常超前的思想和意識。如今我們真的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思想得到解放的年代,更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年代。
⑷ 為什麼別人拍西遊記,六小齡同不讓拍呢
因為《西遊記》是中抄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國的文化遺產,而現在翻拍的西遊記不符合原著,更有甚者將人物及內容進行篡改,比如孫悟空與白骨精成了戀人,唐僧與女兒國王生曖昧,大聖和紫霞仙子,國外的竟有唐僧開車去取經,又什麼什麼同性戀。這些為了提高收視率而搞些無厘頭的亂搞,翻拍,肆意篡改原著,那必然是對下一代人的一種誤導,誤人子弟,多麼悲哀啊。
文學名著是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國家真的應該立法保護這些文學作品,免糟更改。
我想將來的孩子問父母西遊記的時候,不是問「孫悟空有幾個緋聞女友」也不是評論「如何看待唐僧與女兒國王苦情之戀」
現在的技術先進,拍一部比86版畫面效果好的很簡單,不是不讓拍,是不能亂拍,不符合原著,拍出來的是看點,影響的卻是下一代。
⑸ 為什麼民國版《西遊記》被禁播
杜宇出身書香門第,他的爺爺是《聊齋志異》的點評家但明倫,熟悉《聊齋》的朋友應該對這位先生都略知一二。影片的蜘蛛精之一是由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名副其實的女主角殷明珠扮演,她也是導演但杜宇的妻子。夫妻兩人可以說一起為我國電影史做出了突出貢獻。
直到2013年,這部片子的拷貝版在挪威圖書館被發現,經過先進技術的修復,發現該影片曾於1929年在挪威上映。2013年10月,修復後的影片在挪威電影節,時隔80多年再度上映,取得不錯反響。2014年,挪威將電影拷貝一份送給我國,一部經典影片終於回家。
⑹ 民國時的《西遊記》為何被禁播,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
民國版本的《西遊記》之所以被禁播,是因為那部《西遊記》拍攝的尺度較大,而且裡面充滿了封建迷信的思想觀念,雖然說在這部劇剛剛上映之後,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還是因為這些問題讓這部《西遊記》很快就被禁播了,沒過多久,這部《西遊記》的影片資料就銷聲匿跡了。
作為第一部以影片的形式所拍攝的《西遊記》原本在國內是找不到任何的資源的,直到2014年在經過挪威的幫助下,這部經典影片才終於重新回到了中國。
⑺ 86版的《西遊記》成為了經典,為何日本拍的72版的《西遊記》卻被禁播了
《西遊記》是我們中國的經典,日本拍的毀原著了,所以才被禁播。86版《西遊記》是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是一部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等主演。
這部劇有著超高的收視率,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播出,現在仍然是各大頻道暑期熱門,《西遊記》是國產電視劇的精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劇。這部電視劇給一代又一代人帶去童年歡樂,最終沉澱成為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但是日本拍的72版《西遊記》中孫悟空沒有毛,如來佛祖事女的,金角銀角還是夫妻,紅孩兒是非常雄壯的男人。一點也不尊重原著和中國的人民,所以禁播是應該的。大家怎樣認為呢?歡迎點贊留言哦。
⑻ 86版的《西遊記》成為經典,為何日本拍的72版的《西遊記》卻被禁播
我國的四大名著是非常經典的,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或者電影。比如說八六版的《西遊記》就陪伴著我們一起成長,現在已經成為了兒時滿滿的回憶。現在不管你怎麼翻拍,他都都是非常經典的,放在現在也不曾被超越過。那麼很多的小夥伴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八六版的《西遊記》能夠成為經典,而七二版的《西遊記》卻被禁播的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好好的講解一下。
相比於八六版的《西遊記》,給我們傳播的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正確的價值觀,我覺得就憑這一點它就能夠成為永久的經典。
⑼ 民國時期拍了一部《西遊記》,當時被禁播了,為什麼
很少有人知道,民國時期拍了部《西遊記》電影,但僅拍了盤絲洞那一段,就被禁拍禁播了。1927年的時候,上海的著名才子但杜宇,為了捧紅自己的妻子新明珠,就拍攝了《西遊記》中的一段精彩內容。
當時中國的電影資源那麼少,為什麼要禁播引起很大反響的《西遊記》系列的電影呢?原來當時影片中人們的著裝和內容,都大大超過了當時人們傳統思想所能接受的范圍。
而且在五四運動之後,很多人反對傳統文化,崇尚西方文化,這種充滿著神話封建色彩的《西遊記》作品,自然為當時的革命派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影片被當局以「有傷風化」的理由禁播。
不過好在這部影片的老膠片還沒丟,在2011年的時候,被發現於挪威國家圖書館的電影收藏中,並且經過挪威方面的修復,影片基本已達到當時的畫面水準。
⑽ 民國時期拍的西遊記,當年為何被禁播
提到《西遊記》,記得那年,小編最喜歡做的事便是把床單披在身上,然後雙手合十,盤坐在床上裝觀世音菩薩(一般會許個願,希望父母早日歸來)。86版的《西遊記》,就這樣陪伴了我整個童年。但實際上,早在1927年,上海影戲公司就拍過《西遊記》,只不過當時只有一集――盤絲洞。上海影戲是由杜宇先生獨資創辦的。此人早年參加過國民黨,後來因為不喜歡官場上那一套,又沒有當兵的潛力,便帶著全家移居上海閘北,靠販賣毛蛋發家。1920年,他一手創辦了這個影戲公司,自己集編劇、導演、美術等六個身份於一體。據《民族的血液》一書記載,杜宇先生創辦此公司,是為了捧紅自己的好友殷明珠。而後者也的確具有明星的潛質,特別是她在西遊記《盤絲洞》中的表演,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她主演的蜘蛛精,妖而不艷,性感中透露著一股子的霸氣。特別是她和豬八戒在河裡的那場戲,當時沒有特技,也沒有錢摳圖,殷明珠為了演出蜘蛛精那調皮、陰險,又帶著戲謔的感覺,連續三天泡在河水裡,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地琢磨。這種精神,是現在那種手磨破點皮就要死要活的人所不能比的。另外,據史料記載,這部西遊記中的大部分角色甚至是後台分工,都是杜宇的親屬在做,比如說該片攝影師但淦亭,是杜宇的侄孫;演白衣大士的賀蓉珠則是他的外甥女。所以當時有人說,這是部最廉價的電影。而當時上海衛生局的一名科長,月薪不過30元。兩者一對比各位就能想像,這部影片在當時有多賣座。但在中國,啥東西只要一紅,便會惹來爭議。據史料記載,1929年,影片被禁播,理由是殷明珠的裙子太短,露出了大腿,有傷風化。後來雖然一度解除了禁令,但第二年又再次被禁。
中國近代史至今的大屠殺事件,其實並不少,本文只是挖掘其中的一部分。1864年7月19日,(清軍)湘軍攻入天京(今南京)後,對平民展開了大屠殺。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南京城裡,邊走、邊看、邊記錄,他的目擊記錄,翻譯成現代中文,對這一幕是這樣記載的:"......南京街上橫著的死屍,90%是老人的屍體。湘軍士兵將2-3歲的嬰幼兒拿來斬殺、取樂。四十歲以下的女人,全部都被殺光了。我所看到的活著的老人,沒有不受傷的,有的人挨了一刀,有的挨了好幾刀。反正,人人都要挨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在武昌起義的戰斗過程中,革命軍士兵徐啟明,親眼看到起義軍新軍第八鎮的革命士兵,在武昌城裡,屠殺滿族的老人和兒童。徐啟明的回憶是這樣的:......我親眼看到一個滿族老人,被革命軍士兵從屋子裡拉出來,然後一個革命軍士兵將他一刀刺死,還有兒童,也是一刀砍下去,小朋友哀叫一聲,就死了,楚望台居住的滿族人很多,結果死屍很多,水溝里流的都是血......我忍不住走上前、勸說那些兵:不能殺小朋友!那些士兵回答我說:他們是滿族人,該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意思是:不要忘記兩百多年前的民族仇恨)。後來,黎元洪被迫出來指揮之後,下令:禁止屠殺滿族平民,這才得到制止......
在武昌起義當中,革命軍屠殺滿族平民的事,李品仙也有記載。依據李品仙的記錄,李品仙在武昌起義爆發時,在武昌陸軍中學讀書,他也參加了起義。在起義的初期,由於革命軍缺乏指揮,秩序非常混亂,部分革命軍士兵出於樸素的民族主義復仇意識,在武昌的大街上,沿街搜索滿族人來殺,見一個,殺一個。
武昌只是這場針對滿族平民的大屠殺的一部分,居住在西安的滿族平民,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同年10月中下旬,革命軍在西安一個名叫「滿城」的滿族集中居住區,一次性屠殺了一萬五千名的滿族平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盡。《親歷晚清四十五年》)這本史料的原文是這樣的:"......1911年10月22日,陝西省首府西安,爆發了可怕的流血事件,一萬五千名滿族人被屠殺......」